基于山地风环境的景观规划设计策略研究
2019-01-19刘加根
赵 洋 刘加根 肖 伟
(1.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2.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85)
1 概述
根据资料统计,自然灾害造成损失中风灾最为严重,风灾是发生在人们活动区域的大风,对建筑、建筑构筑物、基础设施与人们生活的影响和破坏。根据我国地形地貌的特点,每年7月~9月登陆台风占全年4/5,一般5月~6月登陆华南沿海,7月扩大到整个沿海地区,9月~10月登陆长江口以南沿海,11月在广东、海南和台湾,12月在广东偶有登陆。除西部边远省区外都受到过台风不同程度的影响[1]。
随着社会城镇化的高速发展,有限的资源与日益增长的实际需求矛盾问题更加突出。相对于城市,山区空气清新,环境优美,选择在山水生态条件好的区域生活和室外活动受到人们追捧,但山体地形复杂,气流经过该地区复杂的地形时流场与平坦地区有明显差异,造成风速与风压分布很不规则,人活动区域的选择会面临更多的技术上的复杂问题,因此怎样合理利用山地土地资源,在不破坏原有生态环境又满足人们生活需求已成为一项艰巨任务。研究山体风场分布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合理有效利用山地土地资源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价值。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某沿海山地地带景观规划设计为研究对象,总用地面积为公顷。通过对1971年—2010年地方气象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可得到场地的风玫瑰图,如图1所示。该地区夏季主导风向为SSW,其余季节为NNE。由风玫瑰图可知,该地区年最大风频是NNE(30%),次大为NE(22%),SW风和SSW风各占8%;各风向的平均风速NNE最大,为6.0 m/s,其次是NE(5.6 m/s)和SSW(4.5 m/s),最大风速26 m/s,风向NNE。
2.2 数学模型的选取
本文选取标准k-ε湍流模型求解山体周边的风环境状况,涉及到控制方程,其形式如下:
其中,φ可以为速度、湍流动能、湍流耗散率以及温度等。
2.3 几何模型
在本次研究中,计算域尺度为10 km×10 km×0.5 km,计算域为研究对象(如图2所示)的100倍,其中,计算域面积为研究对象的25倍,高度为山体高度的4倍,场地位于计算区域中心。
2.4 边界条件
1)来流边界。来流风受下垫面粗糙程度的影响,地面以上的室外风速为随高度递增的梯度风,不同高度的风速不同,高度与风速变化规律可以用指数方程来描述:
其中,V为距地面Z高度处的风速,m/s;Vg为距地10 m高度处来流风的风速,m/s;Z为距地面高度,m;Zg取10 m。
2)出流边界。在本文流场出口设置为自由流动边界,即认为流动已不受计算域内分析对象的阻碍影响,恢复到正常流动。
3)其他边界。因计算域尺寸远超过研究对象尺寸,研究对象对来流风侧面以及顶部流动无影响,因此侧面与顶部采用对称边界条件;山地和地面采用固定不动的壁面边界条件。
2.5 模拟工况
本报告根据项目所在地区风玫瑰图确定3个模拟工况,各工况的具体风向及风速设置如表1所示。
表1 模拟工况统计表
3 风环境评价标准
人们室外活动受室外风环境影响较大,风速大会带给行人不舒适感,甚至影响到行人正常行走和安全,对于炎热的夏季,风速太小,行人基本上感受不到风,也会感觉到不舒适,并且不利于室外有害气体和污染物的排放和扩散,对此,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测试、调研和风洞试验,并对其进行总结,详见表2。由此可知室外风速在0.5 m/s与5 m/s之间,室外风环境相对较舒适,相对比较容易被接受;当室外风速超过5 m/s不高于7.3 m/s时,虽不舒适但不影响正常的活动;室外风速高于7.3 m/s时,人会感觉到极不舒适且行动受影响;在15 m/s以上时,人不能忍受;超过20 m/s时,威胁到人身安全,应采取措施降低风速[2-6]。
我国现行标准中对室外风环境提出相应的指标进行评价,如GB 50378绿色建筑评价标准要求:人行高度处(1.5 m高度处)的风速不能低于0.5 m/s也不能高于5 m/s。因此,为了给人们提供舒适的风环境,在方案规划设计阶段,设计工程师们不仅要从美观、实用角度考虑,还应当充分考虑人们实际需求,如日照、风环境等这些因素,减少因考虑不全面而导致项目运行时出现不合理的地方。
表2 风环境评价指标统计表
基于以上的研究分析,本文将以室外风速在0.5 m/s~5 m/s为舒适区间,不超过7.3 m/s为可接受的室外风速为依据,为山体风景规划设计提供设计策略建议。
4 模拟结果分析
4.1 山体近地面风速分布特征
图3为冬季及过渡季风速6.0 m/s的东北偏北风场下,山体近地面风速分布图,图4为夏季风速4.5 m/s的西南偏南风场下,山体近地面风速分布图。由图3与图4可知:1)室外风速随山体高度增加逐渐增大,山底周围风速最低,山峰附近风速最高。山底风速在3.5 m/s以下,适合行人室外活动,山顶部风速冬季达到10 m/s,夏季达到7 m/s,均不利于行人室外活动;2)山谷近地面风速特点:冬季与过渡季山谷近地面风速在1.5 m/s~5.0 m/s之间;夏季山谷近地面风速在1.0 m/s~3.0 m/s之间,山谷轻风,室外风环境较为舒适,比较适合漫步;3)山峰及山脊附近风速特点:冬季与过渡季北侧山峰及山脊近地面风速在8.0 m/s~10.0 m/s之间,南侧山峰及山脊风速略小在5.0 m/s~8.0 m/s;夏季北侧山峰及山脊附近风速在5.0 m/s~7.0 m/s之间,南侧山峰及山脊风速略小在4.0 m/s~7.0 m/s;山峰与山脊风速较大,不利于室外行人行走。
图5为极大风速26.0 m/s的东北偏北风场下,山体近地面风速分布图。由图5可知:1)风速分布特点与工况1与工况2相似:山底近地面风速最低,山峰及山脊附近风速最高;但山底部周围风速仍在13.0 m/s左右,不利于室外行人活动,有一定危险性;2)与其他2个工况不同:由于北侧山峰较高,与N向风呈90°夹角,有一定阻挡作用,山南侧山峰及山脊风速明显低于北侧,但风速也均在26.0 m/s以上,非常不利于室外行人,影响人身安全。
4.2 人行高度处风速分布特征
由图6工况1与工况2人行高度处风速分布云图可知:冬季及过渡季风速6.0 m/s的东北偏北风场下,山体周围人行高度处风速在1.2 m/s~3.0 m/s之间;夏季风速4.5 m/s的西南偏南风场下,山体周围人行高度处风速在1.5 m/s~3.3 m/s之间,均在行人室外行走的舒适范围内。
5 基于风环境的景观设计策略
基于“绿色生态”的理念,尽可能不改变或不破坏山体地貌和现有植被的景观设计策略:1)在山底或山谷选择景区入口和主要室外活动场所。由于本文所涉及案例的山底东侧有现状污水厂,不是公园入口或室外主要活动场所最佳地,根据模拟结果分析,建议其公园入口和主要室外活动场所设置在山底西侧与北侧,山体可适当缓解大风对室外的影响,夏季也无明显涡流,有利于污染物扩散;2)人员憩息场所和人行道路的选择避开山峰和山脊地带:从模拟结果可知,山峰和山脊附近风速较大,不利于室外人员活动,因此建议人员憩息场所和人行道路尽量避开山峰与山脊;3)景区建筑构筑物风力荷载确定:在极大风工况下,山底周围风速在13.0 m/s左右,山峰附近风速也接近来流风速的2倍,非常不利于室外行人,且有一定危险性,建议山底部建筑物及构筑物能抵抗15.0 m/s风速的负载负荷,山峰建筑物及构筑物抵抗来流风速2倍以上的风速的负载负荷。
6 结语
本文研究了山地风环境特征,结合室外风环境舒适性标准,提出山地景观规划设计中的公园入口、室外活动场地、憩息场所和行人道路的设计策略。
山地风环境特征:室外风速随高度增加风速逐渐增大,山底风速最低,在3.5 m/s以下,适合行人室外活动,山峰附近风速最高,冬季高达到10 m/s,夏季达到7 m/s,不利于行人室外活动;山谷附近室外风环境较为舒适,比较适合漫步;山峰与山脊风速较大,不利于室外行人行走。极大风工况下,山底部周围风速仍在13.0 m/s左右,不利于室外行人活动,有一定危险性。
规划设计策略:景区入口和主要室外活动场所尽量选择在山底或山谷背风负压区域;人员憩息场所和人行道路的选择尽量避开山峰和山脊风的正压区域;景区建筑物及建筑构筑物风力荷载负荷应满足一定要求。
本文研究是计算流体力学与景观规划设计相结合的初步尝试,在景观规划设计阶段利用CFD计算流体力学的量化结果指导设计,使得设计方案更加科学化、合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