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松原5.7级地震应急工作纪实

2019-01-19李珊珊张帆唐春呈陈卓

中国应急救援 2019年5期
关键词:松原松原市防震

李珊珊 张帆 唐春呈 陈卓

引言

2018年 5 月 28日 01时 50 分 52秒 ,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北纬45.27度,东经124.71度)发生5.7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这次地震是继2013年吉林松原5.8震群之后,吉林省发生的又一次社会影响较大、受灾比较严重的破坏性地震。松原市区及周边地区震感强烈,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大庆市等地震感明显,地震造成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伯都乡、新城乡、大洼镇、兴原乡和前郭县平凤乡、长山镇、达里巴乡等多个乡镇的部分房屋受损,无人员伤亡。吉林省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相应的应急处置快速有效地进行。通过此次地震的应急处置工作,我们发现,有效的应急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地震产生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1 震后应急响应

2018年5月28日凌晨,吉林省松原市宁江区发生5.7级地震。

地震发生后,省地震局立即向省委省政府报告震情,向相关部门通报震情并及时向社会发布,第一时间组织市县地震部门收集了解灾情,向省政府报告抗震救灾工作建议,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和区域联动机制,组织协调地震系统8个单位派出70余人赶赴灾区开展震害调查和强化地震监测工作。

地震发生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作出指示批示。应急管理部部领导和吉林省省委书记、省长、副省长等省领导分别对地震应急处置工作作出部署。中国地震局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派出工作组现场指导应急工作。

吉林省地震局同时启动地震应急Ⅲ级响应,根据地震应急预案,进行了工作部署。吉林省地震局全局人员以震情为号令,立即到岗,全力开展震后应急处置。加强震情分析,启动紧急震情会商机制,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辽宁省地震局、黑龙江省地震局进行联合会商7次,召开加密会商5次,及时提出趋势研判意见,为抗震救灾部署提供了决策参考。联合中国地震局、工力所、地质所、震防中心、黑龙江省地震局领导、专家赴地震现场开展现场工作。

5月28日5时46分,第一批现场工作队员10人,携带流动监测设备,抵达震中区毛都站镇,与松原市地震局、宁江区地震局、前郭县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汇合,组成24人地震系统联合现场工作队。组织召开了松原市现场指挥部第一次会议。现场工作队迅速架设流动监测仪加强现场监测,开展现场调查。

随后吉林省地震局现场工作队携带应急指挥车和无人机等应急设备赴震区开展现场应急和灾害调查工作。应急指挥车与省地震局应急指挥中心保持视频连接,实时传递现场工作情况,通过无人机进行灾情侦查,针对地震现场进行了全方位的高空调查,快速获取了房屋损坏和沙土液化等现场情况,为现场应急响应和指挥决策提供信息支撑。

2018年5月29日,对现场工作进行了全面的部署和要求,强调各组科学进度安排,提高工作效率,确保真实、高效地获取现场调查数据。并且明确了烈度调查和灾害评估的工作流程和重点任务,对房屋结构类型的判别方法给出了说明。省政府办公厅、省地震局、省民政厅、省交通厅、省安监局、省住建厅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赴震灾区指导抗震救灾工作。

截至29日共完成了2个县(区)15个乡(镇)的79个调查点,调查路线约3300千米。

2018年5月30日,现场各组对野外调查结果、基础数据汇集处理及烈度图编制进度等工作进行了全面汇报和总结,并提出下一步工作计划。

2018年5月31日,吉林松原5.7级地震现场指挥部在松原市召开《吉林松原5.7级地震烈度图》新闻发布会。发布会对烈度图进行了解读,并且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以及省民政厅、省地震局、省发改委、省住建厅、省财政厅等部门负责同志赴松原5.7级地震灾区踏查调研,指导抗震救灾工作。指挥长、副指挥长、各工作组组长和相关专家参加会议。与会领导和专家围绕此次地震灾害特点进行了交流和讨论,对地震烈度调查报告初稿进行了审议并提出了修改完善意见,听取了震害损失评估进展情况汇报并提出了进一步做好评估工作的建议。

2018年6月2日,吉林省地震局组织局全体人员奔赴灾区进行地震现场实地调研,让许多进行应急内业工作的同志对于地震现场有了最直观的体验和感受,使每个人对于自己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都有了更真实的认知。

2018年6月3日,省抗震救灾指挥部决定终止吉林松原5.7级地震应急Ⅲ级响应。

2 经验总结

吉林松原5.7级地震震中位于松原市宁江区毛都站镇附近,距离松原市区约18千米,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有条不紊,灾区人民生活井然有序。认真回顾和总结此次的应急处置工作过程,总结出以下9点经验。

2.1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

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理念,是确保抗震救灾工作高效有序的关键。地震发生后,省委省政府第一时间明确要求,坚持生命至上理念,要确保人员安全,把人员转移安置放在首位,不能因次生灾害造成人员伤害,要让老百姓有干净水喝、有饭吃、有住宿、有医疗。

震区政府严格执行“震情未解除,受损房屋一律不得有人返回入住”这样一条禁令,对严重损毁房屋全部拆除,其他受损房屋全部贴封上锁,严格落实包保责任,保证受灾户不返回入住危房,有效消除了二次灾害隐患。

2.2 抗震设防工作到位

本次5.7级地震发生在城市附近,人口密度较大,但没有产生人员伤亡和房屋建筑倒塌,没有造成社会秩序混乱。一是该地区建筑设防标准高。松原市区设防烈度为8度,此次地震最大烈度为7度,城镇按照正规设计的多层砖混房屋和钢筋混凝土房屋基本没有损坏。二是当地持续开展城乡危房改造和泥草房改造所取得的明显成效。近年来仅宁江区先后改造农村危房6000余户,有效减少了安全性最差的C类、D类农居建筑数量,极大地提高了农居地震安全水平。三是当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防震减灾工作。平时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和开展多种形式的地震应急演练,震时立即响应,各负其责,及时开展抢险救灾,疏散和安置转移受灾群众,有效维护了社会秩序稳定。

2.3 吉林省完备的应急工作体系

吉林省地震局于1985年启动应急预案制定工作,1992年印发《吉林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1998年成立省抗震救灾指挥部,2000年颁布实施《吉林省防震减灾条例》,依法规范了应急救援管理工作,建立了省、市、县三级地震预案体系及抗震救灾指挥机构。2008年松原市率先启动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全省已挂牌设置避难场所120余处,总面积达500余万平方米。2006年松原市政府组织了省内第一次综合实战地震应急救援演练,应急演练步入常态化、规范化。2011年与广电部门、省级媒体联合建立了地震信息快速发布通道。

吉林省地震紧急救援体系基本建立健全,形成了政府统一指挥、部门协调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应急工作格局,应急协调机制不断完善,应急救援队伍不断壮大,地震应急响应和紧急处置能力显著提高。成功应对了多次吉林省省内强有感地震事件,为维护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2.4 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应急演练

吉林省地震局坚持常年积极开展地震应急演练活动,自2006年东北三省地震系统建立联动地震演练机制开始,每年都会进行大范围的地震应急演练,与此同时,吉林省地震局局内以及与市州县定期进行地震应急演练。虽然真实的地震以及现场的情况要比演练时复杂多变,但是地震应急演练确实是锻炼地震应急能力和提升地震应急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2.5 作风建设工作到位

在地震应急期间最能考验应急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作风,在此次地震的应急工作过程中,各级领导和干部都在第一时间履行自己的职责,前后历时6天,少眠少休,让我们看到了无私奉献、不怕苦不怕累的工作作风。地震部门第一时间派出8个工作组30余名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灾区及周边地区开展调查,3天时间内完成对2个县(区)15个乡镇79个村(屯)实地踏勘,确定了此次地震震害特点、影响程度和主要范围,及时编制并发布了《吉林松原5.7级地震烈度图》,为指导灾区群众转移安置、房屋修缮和重建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2.6 宣传引导和舆情监控工作到位

省委宣传部、地震局密切配合,在震后迅速启动应急宣传机制,组织开展媒体宣传,主动发声、权威发声。及时通过各大媒体发布《新闻通稿》,组织配合媒体采访报道活动。地震当日上午整点时段,通过央视持续播报省领导指挥调度抗震救灾、地震现场应急行动、灾区抗震救灾进展等信息。在地震现场,组织专家接受媒体集体采访,解释震害现象,回应社会关注。震后第3天,在松原市召开《吉林松原5.7级地震烈度图》新闻发布会,邀请地震部门专家解读地震烈度图并回答记者提问,中央电视台、吉林日报等13家媒体参加了发布会。省委宣传部、省网信办、公安厅等单位,开展全天候网络安全巡控,发现问题第一时间处置,采取有效措施堵塞谣言传播渠道。针对“砂土液化”、“长春出现地震云”、“松原市内地面冒油”等网络、微信传言,相关部门及时组织核实,通过专家访谈、权威发布等形式及时回应社会关注,有效平息了各种传言。卫生防疫部门通过网站、微信公众平台发布灾后防病卫生知识,增强群众科学防病意识。组织医疗卫生单位采取了多种宣传手段,向广大群众宣传卫生防病知识,切实增强了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此次地震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主动应对,与媒体配合有力,信息发布及时,社会舆情得到有效管控,群众恐慌心理得到及时疏导,确保了社会秩序稳定。

2.7 应急工作准备充分

近年来,省防震抗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新思想,贯彻落实国务院防震减灾联席会议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防震减灾决策部署,组织强化地震灾害应急应对准备。各成员单位认真贯彻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落实应急管理和工作职责,建立健全应急指挥机构和应急工作机制,修订完善应急预案并开展多种形式应急演练,强化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队伍建设,综合应对突发事件能力得到显著提升,为高效有序应对此次地震灾害提供了基础保障。

吉林省地震局组织全省各地相关部门开展了以“行动起来 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为主题“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此次科普宣传活动准备充分、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充分利用了“吉林地震”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电视广播报纸等媒体、科技周,全省各地学校、机关、企业、社区、商场等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活动,全省各地印制各种宣传品组织集中宣传活动、组织到社区和学校等地开展地震科普知识讲座、组织防震减灾科普馆及科普基地开放日活动。

吉林省地震局高度重视地震灾害应对准备工作,始终把做好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和应急能力建设作为全局工作的重点,始终把松原地区的震情监视跟踪作为重点工作。认真履行省抗震救灾指挥部日常办事机构职责,推进建立了省市县三级政府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实现省、市、县三级地震应急预案全覆盖,组织开展不同形式的应急演练活动,注重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充分发挥宣传、财政、科技、教育、民政等相关部门职能优势,有序衔接,密切合作,巩固了合力推动防震减灾工作的格局。

2.8 应急协调联动机制完备

抗震救灾工作坚持统一领导、军地联动,分级负责、属地为主,资源共享、快速反应的工作原则。地震灾害发生后,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立即按照职责分工和相关预案开展前期处置工作。省地震局负责收集和管理全省各类地震观测数据,分析研究年度地震活动趋势。各级地震工作部门加强震情跟踪监测、预测预报和群测群防工作。

地震发生后,各成员单位以震情为命令,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按照应急预案迅速开展应急处置,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批示要求,采取对口指导、对口支援等方式,全力支持松原市抗震救灾工作。迅速开展震情速报,灾情报告,立即组织基层应急队伍和广大群众开展自救互救,迅速协调组织应急医疗队伍赶赴现场,抢救受伤群众,必要时建立战地医院或医疗点,实施现场救治。开放应急避难场所,组织筹集和调运食品、饮用水、衣被、帐篷、移动厕所等各类救灾物资,解决受灾群众生活问题。

3 结语

本文仅仅针对此次松原宁江5.7级地震的应急处置工作过程进行了梳理记录,此次地震的抗震救灾工作为吉林省的防震减灾事业积累了丰富的抗震救灾经验,也进一步认识到我省防震减灾工作和应急准备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一是抗震救灾指挥机制不够完善,信息和资源共享、协调联动等需要强化。二是抗震设防仍然存在薄弱环节。三是防震减灾投入与震情风险不对应。四是防震减灾宣传工作的广度和深度有待提升。五是基层防震减灾技术队伍薄弱和技术平台缺失。要在今后的工作当中不断积累经验、总结教训,及时改正不足,全心全意为防震减灾事业做贡献。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领会防灾减灾救灾“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新理念新要求,认真履行防震减灾法法定职责,继续修订地震应急预案,完善相关工作机制。继续落实震情跟踪方案,密切监视地震活动趋势变化。持续强化防灾减灾宣传,深入推进防震减灾“六进”活动,广泛普及防震减灾知识。做好涉震舆情引导和监控,维护社会秩序稳定。

猜你喜欢

松原松原市防震
防震演练
一种新型折页式防震锤
河南松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机械手表中的防震器
来自大海的电话
首尔七成房子不防震
松原市备春耕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松原石化工业循环经济园区建设项目环境风险管理研究
曹凤岐:打造绿色、生态、旅游松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