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原生态课堂的构建
2019-01-19蒯柏
蒯柏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正红镇中心小学,江苏 盐城 224500)
一、转移重心,重构学本课堂
传统教学中,“教”成为教学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复习引入、迁移新授、巩固知识、小结作业的模式,在原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变“教”为“学”,要借助于导学案、问题化学习等方式促进学本课堂的构建。教师设计情境任务,引学生阅读材料、观看微视频或完成尝试练习,学生在阅读、思考、分析中产生情意的融入。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情境去开展操作、交流,分享自己探究的成果,并相互提出一些问题,在互学互研中促进理解。学生个人无法解决的问题可以在组内进行探讨、组际间的互问互答等增进学生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亲历知识获取的过程,让学生的情智获得满足。学生只有亲历体验的过程,才能获得充分感知,才能产生深度的理解。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质疑、反思、运用,促进自身技能的提升、数学素养的形成。教师要让学于生,引领小组成员要梳理知识,表达自己的感想,提出新的问题,在回望与思考中产生学习新知的动力。
二、促进交流,重建对话课堂
在原生态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改变独霸课堂的话语权,从独白向对话转变,促进教师、学生、教材之间的对话,为学生留有对话的空间,让多元的思维彼此交织。传统教学中,教师的话语有一定的随意性,积极评价少、虚假表扬多,学生被动应答,不敢表达观点、提出质疑,教师要加强对话交流,让信息的互换、智慧的分享成为可能。教师要优化用语,能调节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考,对话要具有启发性、情感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如“我很欣赏你的看法,你能说说你是如何想的吗?你能说说你是如何得到这个结论的?”教师要优化学生用语,要引导学生展开对话,促进精彩生成。学会使用分享用语,说出自己的发现;学会使用疑问用语,抛砖引玉,让大家再进行补充;学会使用评价用语,通过评价他人,使自己对知识的认识更全面。教师要倡导学生本位,让他们立于课堂的中央,以自己的思维去判断,以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分享、表达、创造中促进素质的提升。教师要对自己讲授的时间进行限制,学生能学会的不讲、能互帮互学的不讲,学了也不会的不讲。教师要留有让学生讨论、分享、展示的时间,让学生成为“小先生”,放手让学生去交流、展示、质疑,促进深度的思考。
三、关注过程,形成实践课堂
原生态的课堂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命成长,让学生的个性潜能得到激发,形成个性化的理解。教师要抓住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在经历活动中收获体验。如在《圆的认识》一课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尝试使用不同工具去画圆,在展示中加以比较,交流画面成功的经验,让学生掌握借助圆形物体描圆,或有圆规画圆,并把握画圆的要领。教师提出问题:如果要在操场上画一个大圆,该如何画?通过演示,学生掌握了“固定一端木棒拉绳画圆”的方法,并让学生与圆规画图的方法进行比较,说出相同的地方。学生从自己的认知起点出发,经历探究、概括抓住本质,从而实现对知识的二次创生。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立足生本,采用原真的情境、原生的问题去探究原态,获得原生经验的积累、产生原创的数学发现,从而构建原生态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