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的理论与实践
2019-01-19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教育局李继宏
■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教育局 李继宏
一、理论互鉴,推陈出新
(一)国外的德育状况
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是“爱美国”’,爱他的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信他是世界上最合理优越的,由爱和信任而产生信念和忠诚。美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简单说教,而是采用多种形式和各项活动施行。西方国家普遍重视“隐蔽课程”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生关系、教师对学生所持的态度、学校提倡的东西、校内的舆论导向、校园面貌等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作用不亚于正式的课程,所以称之为“隐蔽课程”。英国、新加坡、日本等国力求校内生活的伦理准则、价值观念应该与社会一致,这样在校内生活中获得的经验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
(二)国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状况
2014 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7年中办、国办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国家大力倡导和推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工作,就是让全社会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美德发扬光大,建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国内外德育特点分析
生活化、活动化、“隐蔽化”是国外德育的主要特点,国内则更注重强调显性课程、活动推动、舆论倡导。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无论采用哪种形式,共同的目的都在于传承与创新、继承与发展,通过外显或“内隐”方式或手段,推动认知或行为主体形成持续稳定的优良个性品质和良好个体行为,进而推动社会全体成员形成共同价值趋向与集体行为范式。
二、优势互补,吐故纳新
目前,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校园内“经典诵读”“戏曲进校园”“书法进校园”“武术进校园”等国学热潮,校园外“国学”培训班一个接一个兴起,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以“国学教育”代替学校教育的偏激现象。这些情形,一方面让我们感受到传承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希望,另一方面也让我们思考:要想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浸润学生的精神世界,融入学生的血液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究竟应该采取怎么样的有效方式并如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而不致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进校园流于形式、产生异变。
(一)构建文本——显性文字文本与隐性精神文本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经典文化典籍更是浩如烟海。学校教育的时间设限与阶段性特点,要求我们为学生提供优秀的传统文化文本。这既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的立足点与出发点,也是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可持续开展的文字与精神载体。显性文字文本,就是学校依据教育教学要求,结合时代特点,有选择性地选择或编选的既能突出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又能显现学校办学特色、彰显地域人文风貌、指导生活实际的以纸质形式呈现给学生的文字文本。隐性精神文本,则是文字文本意蕴与内涵的非物质方式呈现,主要体现在编选的教育目的、文本的适用对象、实施的方式途径等方面,在学校一方是显性的,对于学生而言是隐性的。为此,课题组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积极尝试:
1.推荐书目上手。积极组织开展“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读书交换”活动,学校根据课题组推荐书目,为每班学生分门别类提供50 本图书,基本能满足班级学生阅读需要,经过一段时间阅读后,定期不定期同本年级本班学生或其他年级班级学生进行交换阅读,并要求传递“阅读小纸条”:经典句段介绍或阅读心得分享。
2.编选课本入口。课题组编选了《校园经典诵读》《中华优秀诗文朗诵》等校本教材,充分利学校大课间每天开展“经典5 分钟诵读”活动,把文字经典变成声音经典,并让经典时时挂在学生口头,通过时间以隐性方式浸润学生心灵、涵养学生情怀。
(二)搭建平台——校园活动平台与现实生活平台
校园活动平台分为课内活动平台与课余活动平台。课内活动平台主要是利用课堂,结合教材文本组织学生开展传统文化教育;课外活动平台就是校内一切可利用的空间长期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实践活动。现实生活平台,以“走出去,请进来”为主要依托,将学校与生活实际进行紧密联系。课题组的做法如下:
1.开展“披文入情”教学研讨。针对现实教学工作中,部分教师对教学“三维目标”认识的片面化、机械化理解情况,为解决“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课堂教育教学过程中明显缺失问题,课题组组织学校相关学科教师开展了“披文入情”教学研讨活动,解决了教师的思想认识问题,探讨了传统文化精神与教村文本的融合触动规律,开展了相关活动的尝试与探究。
2.开展“情境交融”体验活动。改变以往单纯以竞赛为目的的活动为情境体验感受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五进校园活动”,即“经典进校”“器乐进校”“演练进校”“书法进校”“人物进校”。课间开展“经典5分钟诵读”、音乐课上进行葫芦丝、笛子等民族器乐教学、体育课上组织“五步拳”“少年拳”及传统比赛套路演练、美术课上教授书法课程、定期组织优秀先进人物开展讲座。二是以传统节日或纪念日为契机,积极组织开展比赛体验活动,有春节前的“诗歌迎春诵读比赛”、清时节前的“千丝万竹和春风音乐会”、端午节前的“万众一心武术团体表演”、中秋节前的“翰墨流金迎中秋书法展评”等活动。
3.开展“家长社区”共建活动。一是成立了学校“家长教育委员会”,建立了“家长学校”,由专人担任讲师定期组织开展传统文化及家庭教育宣讲活动,把传统文化进校与传统文化进家庭相统一。二是与学校所在地及周边相邻社区或村庄建立广泛联系,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相关实践活动。开展课题研究期间,课题组组织开展了“社区文化我书写”活动,让学生模拟社区管理和服务人员角色,为社区设计文化墙、更新宣传橱窗(栏)。
(三)创建氛围——学校认知氛围与社会行动氛围
校园育人氛围的主体是文化,而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更应是校园文化的主体。同时,校园文化离开社会文化的支撑与引领。反之,校园文化的呼唤也是社会公序良俗形成的积极因子,对于走出校园的学生来说,同样可以在社会文化氛围中持续校内形成良好行为,甚至进一步促进良好社会行动。我们的尝试如下:
1.传统文化精神进班级。要求每个班级于教室门口悬挂班牌,班训要求要有传统文化精神蕴含其中;要求每个班级都要在教室黑板上方张贴班级奋斗目标或班级精神,同样要有传统文化精神涵养;要求每个班级在教室后墙设立学习园地,学习园地上要有可活动空间,定期更换经典名言。
2.经典传统名言进校园。校园墙壁、宣传栏(橱窗)、教学楼过道及走廊、餐厅、功能室等一切可利用的空间或场所,根据位置及功能要求,都设计、张贴或悬挂经典名言,让传统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在。
3.传统文化感染进社会。一方面让校内接受传统文化浸润的学生作为宣传者,把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带进家庭、带进社区(村庄),带给身边的每一位人;一方面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广泛联系,为学生提供各种体验场所或情境,让学生持续不断参与相关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并以实践者身份,以良好行动进一步促成社会周边形成新风,并通过良好风气的形成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