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2019-01-19廖小浩

特区实践与理论 2019年4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实体金融

廖小浩

金融风险是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的经济风险,并且在一定的条件下存在进一步演变为经济危机的可能性。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的所有环节都是为资本增值服务,金融这种便捷而又暴利的新型产业自然而然地就为资本家阶级迅速采纳,虽然金融能够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生产方式的扬弃,高效率的金融资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经济的繁荣,但是,严重脱离实际生产的金融资本很可能引发经济危机。在应对经济危机的战役中,社会主义国家已经从制度根源克服了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但是受到国际国内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国仍然面临着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威胁。

一、防范金融风险是新时代的当务之急

中国作为正在崛起的社会主义国家,在积极融入全球化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来自全球化浪潮中经济危机的冲击,虽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经济危机中并未出现明显的异状,但是在实体经济领域,尤其是传统制造业部门还是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危机过后的经济萎靡和贸易保护主义等问题使得我国金融发展面临更加复杂的外部挑战。与此同时,中国的金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市场主体在经济繁荣时的盲目投资,以及近年来逐年上升的互联网信用问题和安全隐患,这些类似的案例都在表明国内的金融环境也在时刻面临着不同程度风险的挑战,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刻不容缓。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一员,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40多年的转型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明确指出“金融业保持快速发展,金融产品日益丰富,金融服务普惠性增强,金融改革有序推进,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人民币国际化和金融双向开放取得新进展”,①《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16日。中国已然成为世界性的金融大国。随着金融业的不断发展,金融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资源配置和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也正因为如此“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维护金融安全,是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一件带有战略性、根本性的大事”。③《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

一方面,金融产业的发展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双重压力的考验,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任何外来的和内部的矛盾都有可能引发经济的失调,而金融产业往往是社会经济要素中最敏感的部位。另一方面,金融作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金融安全已经成为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从经济安全层面强调了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性。金融风险防范工作迫在眉睫,防范金融风险问题的提出和解答为金融工作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期的开展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的主要内容

(一)金融与实体经济

金融是指与货币流通及信用活动相关的资本流动活动,旨在获取相应的利息、股息和资本收益。金融产业不是生产部门,它是从物质生产部门分离出来并逐渐形成的一个独立产业,它的“产品”以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的形式在国民经济中表现出来,相对于生产性企业的实际资本而言,金融资本主要通过流通过程获取剩余价值。但金融本身并不创造价值,金融资本的增值最终是在再生产过程中完成的,也即实体产业是促进金融发展的关键,因此,对金融风险防范的研究必将要回到实体经济中去。

1.金融与实体经济关系的理论渊源。在我国,实体经济涵盖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部门几乎所有的生产和服务领域。金融业作为现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它的根源和归宿仍然是实体经济为主的社会生产部门,实体产业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马克思在分析生息资本和信用等相关理论时已经初步明确了金融与产业资本的关系,他指出:“在生息资本的场合,一切都表现为外表的东西:资本的预付表现为资本单纯由贷出者手中转移到借入者手中;已经实现的资本的回流,表现为借入者单纯把资本连同利息归还或偿还给贷出者。这也适用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所内在固有的这样一种性质:利润率不仅由一次周转所获得的利润和预付资本价值的比率决定,而且也由这个周转时间本身的长短决定,也就是说,它是作为产业资本在一定期间内提供的利润来决定的。”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399页。这一论述强调了产业资本对于生息资本的决定作用,实体产业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所在。与此同时,“生产过程的发展促使信用扩大,而信用又引起工商业活动的扩展”,⑤《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页。基于信用基础上的金融发展也是如此,它的产生必定是实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金融的发展也必然要回归到服务实体经济中去。

在论述经济危机理论时,马克思也分析了金融和实体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建立在信用资本和货币资本基础上的买卖如果远远超过社会需要的限度这一事实,将会从根源上引发危机”,⑥《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55页。金融资本的发展如果远远超过实体经济的发展现状,不顾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盲目进行融资,就很有可能引发潜在的危机。经济活动的金融化有助于企业融资和扩大再生产,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提供就业岗位、缓解社会供需矛盾。但是,经济发展中过渡的“脱实向虚”将会产生泡沫经济,大量资本进入虚拟经济领域将会造成实体经济的萎缩。因此,防范金融风险关键是要落实到实体经济的服务上来,只有实体经济得到切实的发展,财政和居民收入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只有实体经济扛得住、过得去,社会经济发展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将服务实体经济作为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是新时代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

2.新时代金融发展的历史定位。党的十八大以来的多次会议都提及服务实体经济在防范金融风险工作中的重要性,指出“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①《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16日。

伴随着主要的发达经济体实施引导实体经济回归的“再工业化”战略,中国在发展服务业和金融业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体产业的发展,坚定不移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转型升级。近些年来,政府逐步加大了对高新制造业、工业技术改造等短板领域的投资,“从2013年到2017年,我国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年均增长14.6%。2017年,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全部制造业投资比重为13.5%,比2012年提高2.8个百分点。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年均增长17%,快于同期工业投资6个百分点。2017年,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为44%,比2012年提高11个百分点”。②国家统计局综合司:《经济结构实现历史性变革 发展协调性显著增强——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二》,《中国信息报》2018年8月30日。实体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主线,而金融产业是这一主线的血脉,正确认识和处理实体经济和金融的关系,科学定位金融在新时代经济发展中的使命,才能使金融更加科学和高效地为实体经济服务,从而建立系统的金融风险防范体制机制。

(二)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和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近十年来,我国抢抓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达到了高新技术制造业年平均16.6%的增长速度,实现了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领域对世界潮流的引领,造就了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年近30%的增长速度。③国家统计局综合司:《波澜壮阔四十载 民族复兴展新篇——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中国信息报》2018年8月28日。

1.金融创新是大势所趋。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面临着深化供给侧改革,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等艰巨的任务,金融创新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不创新就要落后,创新慢了也要落后。要激发调动全社会的创新激情,持续发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④《习近平在部分省区党委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上强调: 加大支持力度增强内生动力 加快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人民日报》2015年7月20日。一方面,金融创新通过提供企业技术创新的资金、共同承担并化解企业创新风险的方式促进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化解企业技术创新动力不足的问题;另一方面,金融创新通过完善金融调控、转变金融发展方式将金融制度纳入了基本经济制度的科学轨道。

金融创新肩负着产业转型升级的重任,我国经济已经从高速增长转向为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的进程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尤为迫切。金融创新重点是要落实好供给侧改革这条主线,一是要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将产能过剩的“僵尸企业”通过市场化手段淘汰出去,充分发挥传统产业的带动优势。通过增加对科技投资的支持力度,国家正逐步实现对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二是培育和发展新兴产业,建立健全金融进入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企业、小微企业的管道,为新兴产业的全面崛起奠定良好的基础。创新推动着传统产业的优化升级和新兴产业的健康发展,逐步落实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线。

金融创新是加强金融机构建设,健全金融制度的重要举措。金融制度作为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创新滞后、组织体系不健全的等众多问题,通过对金融机构的优化调整以及相关金融企业的制度创新有助于完善金融制度,提升金融业的整体竞争力,促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此同时,通过金融创新完善金融制度也是从金融业内部完善风险管理框架,通过强化金融内控机制,创新也成为补齐监管短板的重要一环。

2.金融监管是金融风险防范的坚实壁垒。金融监管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它不仅要应对经济发展中产生的风险隐患,而且还要防范来自政治、意识形态乃至社会风气所引发的连锁反映。由于金融安全事关社会经济稳定乃至国家安全,新时期必须把防范金融风险摆在突出位置,必须针对金融监管的薄弱环节和重点领域建立健全现代监管体系和框架,必须明确政府和党在金融监管中的职能和定位。

互联网金融是近几年出现的新兴产业,自2013年开始,互联网企业纷纷大举进军金融产业,诞生了第三方支付、网络微贷、P2P、众筹、互联网保险等众多类型的互联网金融大军。迄今为止,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整体运行环境良好,但是由于起步晚、发展时间短等原因,互联网金融产业的准入门槛相对较低,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因互联网信用缺失及网络安全漏洞引发的风险时有发生。这不仅影响了行业自身的健康发展,同时也危及到了金融产业乃至国家经济的安全。新形势下加强互联网金融监管刻不容缓,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保障广大消费者权益,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持续发展,守住互联网风险防范这一重点薄弱环节是打好防范金融风险攻坚战的重要一役。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环节,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金融资源的配置也必须服从这一原则。但市场并不是万能的,过度依赖市场的作用通常会引发盲目的市场竞争,反而会引发相应的危机,早先的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过渡崇尚市场的自由化,最终造成了市场失灵,引发了金融危机。因此,金融资源的配置在遵循市场决定作用的同时也要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发展过程中的监管和调控职能。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指出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坚持问题导向,针对突出问题加强协调,强化综合监管,突出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地方政府要在坚持金融管理主要是中央事权的前提下,按照中央统一规则,强化属地风险处置责任”。①《习近平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强调: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人民日报》2017年7月16日。要结合中央政府的综合领导和地方政府的组织实施,建立一套系统的金融风险监管和预警机制,充分发挥政府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宏观调控和监管职能。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防范金融风险必须加强党对金融工作的统一领导。当前,金融产业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金融企业的潜力和发展势头强大,从中央到地方、从国企到私企,从实体经济到互联网经济,金融系统已经覆盖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角落,金融安全事关国家安全,金融工作的任务尤其繁重。因此,必须发挥党员干部在金融工作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坚持党对金融工作的全面领导,建立一套全国统一的金融监管网络,确保金融产业朝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前进。

3.金融创新与金融监管辩证统一于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金融创新是金融发展的内生动力,金融监管是金融发展的重要壁垒。两者看似各司其职、互不相干,实际上是辩证统一于服务实体经济的轨道上的。一方面,创新工作和监管工作都是以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为根本原则;另一方面创新必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监管也必须着眼于“创新驱动”。

实体经济是金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创新和监管必须服务于实体经济这一本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曾多次强调创新要围绕实体经济展开,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要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也要注重用新技术新业态全面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要完成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也要支持科技创新,支持中小企业的发展,把实体经济发展作为金融创新的服务宗旨。与此同时,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监管部门要主动承担监管责任,提高安全意识,将金融监管工作落到实处。监管工作既要抓好国有企业的杠杆工作,抓好处理“僵尸企业”,同时也要加强对地方企业的监督管理,监管工作要促进企业降低金融成本,理清规范中间业务环节,尽量避免抬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推动中小企业发展,落实金融监管的安全堡垒作用,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

创新必须落实“底线思维”,监管也必须着眼于“创新驱动”。金融创新工作与金融监管工作并不是齐头并进,党的十九大曾明确表述要“健全金融监管体系,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年10月18日)》,《人民日报》2017年10月28日。相比于金融创新而言,新时期的金融监管具有更重要的底线意义,创新工作也必须守住底线,这是新时代党对金融工作的准确判断,是否能够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将成为判断金融创新工作是否成功实践的重要标准。与此同时,金融监管工作也必须着眼于金融创新,创新是金融工作的驱动机制,关乎金融业的走向,监管工作的最终目的也必须是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金融监管必须为金融创新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在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基础上通过“创新驱动”促进经济的发展。

(三)防范金融道德风险

马克思主义认为信用的产生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自我扬弃的结果,信用制度一经产生便和道德因素捆绑在一起。因此,在到处充满欺诈的金融环境中过度膨胀的信用会造成产品的过剩和市场的失衡,而道德失信便是引发这一系列问题的症结所在。金融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因道德失信引发的危机案例在资本主义国家时有发生,尤以美国最为典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2009年伯纳德·麦道夫金融诈骗事件,除此之外,其他的因内幕交易、逃税等道德失信问题引发的金融风险不胜枚举。与此同时,我国国内也发生了例如温州、鄂尔多斯等区域性金融风险。金融活动中的道德问题是一项长期存在的棘手问题,金融从业者的贪婪和道德失范是引发风险的重要原因,道德风险防范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一个重要环节。防范金融道德风险的关键在人,除了因消费者的信用因素引发的道德风险难以控制以外,金融从业者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是有效防范道德风险的关键。

思想政治工作是防范金融风险道路上的“常青藤”,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指导地位,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金融工作的展开。思想政治工作在金融领域的普及有利于提高整个金融行业的政治意识和道德素养,金融产业作为当今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从业者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既有利于个体日常生活的改善,也能引领良好的社会风气。

业务素质教育是防范金融风险的主要渠道。金融从业者尤其是领导干部的业务素质直接关乎到金融产业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领导干部金融工作能力,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要努力学习金融知识,熟悉金融业务,把握金融规律,既要学会用金融手段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又要学会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强化监管意识,提高监管效率”。②《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 做好金融工作维护金融安全》,《人民日报》2017年4月27日。管理层面的业务能力直接影响到金融工作展开的顺利与否,管理层在金融活动中的决策能力直接影响着金融产业应对风险冲击的能力。因此,防范金融道德风险是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一环,是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重要屏障,必须高度保持警惕。

三、新时代背景下金融风险防范的时代意义

金融风险防范关乎我国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关乎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关乎金融体制改革在内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推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实施创新驱动,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当今全球化是伴随着美国霸权主义的全球化,美国在国际金融体系中占据了支配性地位。近些年中国的全面崛起引起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的担忧,美国以维护国家安全为由借故发动贸易战争,企图通过贸易战争堵死中国在产业转型升级阶段向上跃升的机会,从外部扼杀中国高新技术产业于摇篮之中。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通过金融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寻找内生动力,有助于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有助于实现产业转型升级,维护国家经济安全,落实总体安全观。

其次,加强金融监管,有助于健全基本经济制度。金融业在我国作为新兴的经济产业,它不同于传统制造业,由于起步相对较晚,相应的体制机制还未健全。虽然近些年来金融产业的发展势头猛,但是伴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因此,建立健全现代化的金融监管体系,既是对新时代基本经济制度的补充和完善,也是国家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

最后,注重金融道德风险防范,有助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风险防范是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一环,它能够从思想道德层面控制金融风险的发生。金融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核心产业,金融从业者又是核心的核心,只有做好从业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素质教育,才能发挥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总体要求,从思想层面确保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确保国家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实体金融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前海自贸区:金融服务实体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跨境并购金融风险的应对策略
实体书店步入复兴期?
何方平:我与金融相伴25年
央企金融权力榜
民营金融权力榜
两会进行时:紧扣实体经济“钉钉子”
振兴实体经济地方如何“钉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