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属性理论的海上油田开发效果评价
——以渤海Y油田为例

2019-01-18

关键词:注采比含水测度

徐 文 娟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天津 300452)

在渤海油田,通常采用水驱开发效果评价方法[1-2],筛选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等因素[3],评价油藏开发效果,优选措施方案,以保证油田长期稳产。但在实际应用中,单因素评价的结果往往存在差异,甚至相互矛盾。在此情况下,油田开发人员难以给出合理的解决对策,不能科学地指导油田实际生产。针对此类问题,本次研究中引入属性理论的方法,将多目标评价问题转化为单目标评价问题,将多因素的定性描述定量化,从而实现模糊属性的综合评价。

1 属性理论基本原理

属性理论中以置信度准则为识别准则,在属性集、属性测度空间和有序分割类等概念的基础上,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最后建立综合评价模型进行分析[4-6]。属性理论目前已应用于多个领域,用于解决各类现实问题。

在工程实践中存在大量综合评价问题,由于各单项指标独立性引起的评价结果不相容,仅依靠单一指标评价难以得出合理的结论。之后相继发展的综合指数法、模糊评判法、灰色聚类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等,也各有优缺点。在解决有序分割问题方面,属性识别模型具有显著的优越性,该理论在人工智能、质量评价、风险分析、安全评估等方面已表现出重要的应用价值。

1.1 确立定量化评估指标体系

设综合评价空间为X,其评价对象有n个样品,每个样品有m项开发效果评价指标,其指标集合用Ij表示;设F为空间X上某类属性空间,F的有序分割由(c1,c2,c3,…,ck)构成,且满足条件c1>c2>c3>…>ck。已知各个指标的分类标准,可列出如下分类标准矩阵[7]:

矩阵中,ajk为空间F的一个有序分割ck的属性。根据ck的定义,有aj1>aj2>…>ajk。

1.2 建立属性识别模型

利用属性识别理论解决开发指标评估问题:(1)计算样品属性测度;(2)根据置信度准则,判断x属于哪一类;(3)按照评分准则的计算结果,对t进行比较和排序。具体方法如下:

对于开发效果评价指标的测量值xij,具有属性cp(1

(1)

当xij>ajk时,Tij1=1,Tijk=0(k>2);当xij

(2)

由指标权重计算属性测度Tip:

(3)

按照置信度准则,通过公式(4)计算出综合评价结果Pi:

(4)

2 渤海Y油田各井组开发指标综合评价

2.1 油藏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

渤海Y油田位于渤海南部海域,属于渤中34油田群主力区,是典型的复杂断块中高渗轻质油藏。油藏储层物性好,属于中高孔渗储层,孔隙度主要为7.4%~42.8%(平均30.3%),渗透率为1.6×10-3~5 604×10-3μm3。原油性质较好,以低黏度的中轻质油为主,地面原油密度为0.862~0.919 gcm3,地层原油黏度为1.32~12.50 mPa·s。油藏属于正常温度压力系统,油田压力梯度为950×103Pahm,温度梯度3.38 ℃hm。油田为中等规模,目前有A、B、D平台及第2、第3井区外挂甲板,共有69口开发井,2015年实施开发调整井17口。

2.2 基于属性分析进行定量化开发效果评价

渤海Y油田15个井组间静态地质油藏特征相似,由于动态油藏管理方式不同,各井组间开发效果差异较大。针对常规油藏经营管理中对多因素难以有效综合判别的问题[8-10],以Y油田15个注水开发井组为研究对象,对反映油藏开发及注水状况的4项开发指标(含水上升率、递减率、阶段存水率及阶段水驱指数)开展单因素指标定量评价。表1所示为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单因素评价结果。其中,单个指标的评价结果从一类到三类不等,结果不一致,无法据此准确判断A井组开发效果。采用基于属性理论的综合评价方法基本可以解决此问题。

表1 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单因素评价结果

根据开发指标评价标准,建立属性矩阵。表2所示为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属性测度矩阵。根据式(1)计算A井组评价指标测量属性度。表3所示为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测量属性度。

表2 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属性测度矩阵

表3 Y油田A井组开发指标测量属性度

首先,通过式(2)计算各指标未归一化权重系数。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22、0.38、0.52、0.45,各指标未归一化权重系数和为1.57。

然后,将各指标权重系数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递减率、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的权重系数分别为0.14、0.24、0.34、0.29。

将指标权重系数代入式(3),计算综合指标的属性测度Tip,一、二、三类的属性测度Tip分别为0.63、0.26、0.11。

根据式(4)计算结果可作出准确判断:A井组综合开发效果(递减率、含水上升率、阶段存水率及阶段水驱指数)为一类。

运用上述多指标模糊属性综合评价方法,对渤海Y油田15个井组进行了综合评价。表4所示为各井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评价结果表明:在低含水阶段,一类井组数量占27%,二类井组数量占53%,三类井组数量占20%;在中含水阶段,一类井组数量占25%,二类井组数量占55%,三类井组数量占20%;在高含水阶段,一类井组数量占25%,二类井组数量占75%。

表4 各井组多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3 油藏精细管理图版研究

根据表3所示15个井组不同含水阶段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建立3个油藏管理指标评价图版(见图1、图2、图3),以该图版为基准,优化初期采油速度、提液时机、阶段注采比等多项油藏管理指标。

(1) 初期采油速度。由图1 可知,在低含水阶段,采油速度为2%~4%时开发效果较优,采油速度低于2%或者高于4%时开发效果次之。

图1 采油速度指标管理与综合评价图

(2) 提液时机。由图2可知,在低含水期控液,在中高含水期提液,开发效果较好。这是由于在低含水期对油井进行控液,可以有效地延长无水采油期,提高无水采油量;而进入中高含水期之后对油井实施提液,能有效地控制含水上升速度,从而减缓产量递减速度。

图2 工作制度指标管理与综合评价图

(3) 阶段注采比。由图3中可知,阶段注采比为0.8~1.2,开发效果较好。当注采比相对较小(小于0.8)时,地层存在亏空,地层压力下降将会导致油井脱气,开发效果较差;当注采比相对较大(大于1.2)时,注入水突进加快,会导致油井过早见水,驱油效率较低。

4 结 语

海上油田开发指标综合评价对于进一步提高油藏管理水平,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研究,提出将属性理论应用到海上油田开发效果评价中,利用属性评价模型实现开发指标评价,将多目标评价问题转化成单一目标评价问题。该方法在渤海Y油田的成功应用实践表明,此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试验区油藏管理实践表明:低含水期,采油速度为2%~4%,开发效果较好;低含水期控液,中高含水期提液,开发效果较好;阶段注采比为0.8~1.2,开发效果较优。以本次建立的油藏管理图版为基准,优化初期采油速度、提液时机及阶段注采比等多项油藏管理指标,可改善油田各井组开发效果,预计贡献产能20万m3左右。

图3 阶段注采比指标管理与综合评价图

猜你喜欢

注采比含水测度
三个数字集生成的自相似测度的乘积谱
R1上莫朗测度关于几何平均误差的最优Vornoi分划
C3断块注水外溢及合理注采比
镇北油田某油藏延长低含水采油期技术研究
含水乙醇催化制氢催化剂研究
非等熵Chaplygin气体测度值解存在性
Cookie-Cutter集上的Gibbs测度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CB油田压力保持水平及注采比优化研究
复杂孔隙结构低阻油层含水饱和度解释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