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幅构造砂质辫状河油藏三维地质建模研究
——渤海旅大油田馆陶组
2019-01-18杨志成吕坐彬李红英刘喜林王欣然
杨志成 吕坐彬 李红英 刘喜林 王欣然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渤海石油研究院, 天津 300459)
1 研究区概况
旅大油田(简称LD油田)27-2油田位于渤海东部海域郯庐断裂在下辽河坳陷和渤中坳陷的过渡带,处于渤东低凸起向东北方向延伸的倾没端,东西毗邻渤东和渤中两大生油凹陷,北部为辽中生油凹陷[1]。油田主力含油层系馆陶组为典型的低幅构造油藏,沉积相类型属于辫状河沉积。储层岩石类型主要有岩屑长石砂岩或砂质砾岩,属于中 — 高孔、中 — 高渗型储层:孔隙度介于13.8%~29.8%(平均为21.7%),渗透率一般大于10.0×10-3μm2(最高可达3 582.5×10-3μm2,平均为466.5×10-3μm2)。LD27-2油田共有30口井,其中探井7口,开发井23口(包括油井22口,水源井1口)[2-3]。
2 高分辨地层学等时地层的构建
低幅构造油藏的构造平缓,油田开发以水平井为主,微构造刻画的难度较大。在构造模型构建中,垂向单元精度的确定至关重要。在Cross方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指导下,首先建立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在确立等时地层单元时,对受控于古地貌、沉积物供给AS变化的短期旋回进行了多维验证,以确保沉积体的等时性。同时,以单砂体为单位进行三维地质模型构建,每个砂体建模参数的设定,均充分考虑了沉积过程的期次和沉积演化特征,严格控制,避免“穿时”现象的出现。按照“旋回对比、分级控制、多维互动”的原则,结合LD油田馆陶组精细小层对比结果,以馆陶组I、Ⅱ、Ⅲ、Ⅳ、Ⅴ共5个油组为研究对象,划分了27个小层,从而保证了后续研究中垂向单元的精度。图1所示为LD油田馆陶组精细小层对比图。
3 细网格体系的确立
由于LD油田馆陶组以辫状河沉积为主,主要发育心滩、河道及河道间沉积,溢岸沉积不充分发育,砂体叠置连片发育,砂体呈现千层饼、拼合板的形态,内部纵向发育多套厚度较薄(厚度为1~4 m)的隔夹层。油田采用水平井开发模式,对于储层发育较充分的边底水油藏而言,垂向上细分层系、明确隔夹层的发育特征和规模是实现隔夹层精细解剖的重要内容。用常规的粗网格(间距为100~200 m)难以描述有效砂体的形态和河道间沉积的特征,因此,选取了较小的网格系统,网格间距为南北向20 m,东西向20 m。同时,纵向上隔层以层厚为网格间距,建模目标层网格间距为1 m,网格总数为221×224×33,共计1 633 632 个。
4 低幅构造三维地质模型的构建
4.1 低幅构造精细构造建模
LD油田构造为低幅构造,海上油田定向井资料较少,地震资料对于局部区域的刻画精度作用有限,构造的边部预测难度较大。在此,首先结合地球物理资料对内部及边部的10条正断层进行刻画,确立LD油田馆陶组的三维地质断层模型。然后,根据精细构造解释的12个地层层面划分原则及井震结合原理,利用高分辨层序地层学的小层划分结果,通过等效变换,在人机交互的过程中调整Z值,放大低幅构造中不同特征的构造形态。结合精细层面解释方案、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划分方案以及生产动态资料,确立层面的展布特征。针对不同小层的构造面,通过调整纵向比例尺,凸显微构造的特征,在局部层面刻画时进行微构造调整。同时,增加6口虚拟井,以高分辨地层学的等时地层对比结果为约束,对边部构造进行准确控制。研究结果显示,LD油田馆陶组油藏内部存在6个局部高点,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图2所示为地层建模过程中的等效变换。
图1 LD油田馆陶组精细小层对比图
图2 地层建模过程中的等效变换
4.2 古地貌恢复
针对低幅构造沉积规律难以厘定的难点,采用古地貌恢复的方法明确储层展布规律。在此,结合地层研究及精细地震解释,结合层序地层学理论,采用印模法进行古地貌恢复。LD油田馆陶组沉积稳定无明显剥蚀,以馆陶组III油组顶部一套发育稳定的泥岩为标志层,将标志层顶部拉平,计算标志层顶部到油组底部的厚度差值,表征古地貌的形态。研究结果显示,LD油田古地貌呈现“两隆夹一洼”的形态,西部隆起较为平缓,东部隆起较高,且发育范围广泛。油藏主要位于东西两个隆起夹持的低洼地带,受到古地貌的控制以及沉积物的供给储层平面展布范围大,厚度较厚。研究区位于渤东低凸起向东北方向延伸的倾没端,物源来自北东方向,储层的发育方向由北向南展布,中部厚度较厚储层具有一定规模。图3所示为LD油田馆陶组古地貌恢复结果。
图3 LD油田馆陶组古地貌恢复结果
4.3 沉积微相建模
LD油田馆陶组为辫状河沉积,显示出“砂包泥”的沉积特征,主要发育心滩和辫状水道沉积。其主要特点是,在河流的整个宽度范围内发育有多个被心滩分开的河道,河道宽且浅,摆动频繁,多个心滩纵向叠制,形成心滩复合体。陆源碎屑以长石或岩屑质石英砂岩为主,颗粒分选为中等, 呈次圆 — 次棱角状, 颗粒以支撑结构为主。辫状水道与心滩直接存在少量以细粒沉积为主,且岩性为泥岩和泥质粉砂岩的坝间沉积。沉积微相以心滩、辫状河道、坝间泥与越岸沉积为主。
心滩是辫状河沉积储层中的主要微相类型,以板状交错层理和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反映了较强的水动力条件。其积序列中, 具有向上粒度变细的正韵律或复均质韵律的特点。结合古地貌恢复的研究结果,沿北东 — 南西方向展布的低洼控制以及充沛的北东方向物源供给,心滩连片发育相互叠制形成心滩复合体。
辫状河道在本区辫状河沉积储层中较少,以槽状交错层理为主,反映较强的水动力条件。这说明在河道沉积时期, 冲刷作用频繁。辫状水道测井曲线以钟型为主,底部突变, 顶部渐变或突变,呈正韵律,反映水动力逐渐向上减弱的特征。
坝间泥岩沉积的形成,是由于洪水期水流携带的沉积物溢岸或者越岸,在地形较低部位沉积所致。沉积岩石主要为灰色或灰绿色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和泥岩组成,多呈块状,发育水平层理。
结合岩心相、测井相研究,对沉积相类型进行划分,确立了5种沉积微相组合关系:心滩与心滩组合;坝间泥与心滩组合;辫状河道与坝间泥组合;辫状河道与辫状河道组合;辫状河道-越岸沉积组合。图4所示为不同沉积微相组合模式。
图4 不同沉积微相组合模式
根据油田沉积微相和单井沉积微相,确立了研究区辫状河沉积模式。在其约束下采用序贯指示模拟的方法构建三维地质沉积微相模型,经过质量控制和储层特征分析,基于相控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利用序贯高斯模拟算法确立研究区目的层的物性参数模型。图5所示为LD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模式。
4.4 三维地质储层物性建模
储层物性建模技术已经逐渐成熟,在国内外多个油田得到应用[4-7]。本次研究采用基于沉积模式利用相控储层建模的方法,通过沉积体约束提高地质模型的精度[8-9]。储层物性建模的主要任务是提供三维储层属性场,具体操作分4步:第一步是数据准备;第二步是数据变换; 第三步是计算变差函数;第四步是选择模拟方法,在井数据和相模型的约束下建立储层物性。
图5 LD油田馆陶组辫状河沉积模式
根据LD油田储层物性参数统计,模型孔隙度介于13.8%~29.8%,平均21.7%;渗透率一般大于10.0×10-3μm2,最高可达3 582.5×10-3μm2,平均466.5×10-3μm2。以井点粗化后的数据为基础束,利用沉积模式作为趋势约束,采用序贯高斯模拟的方法对三维地质物性模型进行了研究。图6所示为LD油田馆陶组储层物性模型。研究结果显示,物性较好的区域受辫状河沉积体的控制,沿南北方向发育较好,其中心滩物性最好的辫状河道发育较次,坝间泥及越岸沉积物性最差。根据三维地质模型储量与原始储量等数据,以及质量控制、油藏数值模拟的结果,运用该方法构建的三维地质模型符合地质认识且研究精度较高。
图6 LD油田馆陶组储层物性模型
5 应用效果
结合更新的三维地质模型进行历史拟合,其储量拟合误差率仅1.4%,这表明模型准确性较高。LD油田馆陶组采用水平井分层系天然能量开发方式,从2009年开始投产至2017年底,开采时间长达8 a,综合含水率为72.2%。对剩余油富集区进行深入挖潜,采取一系列油井措施调整产液结构,通过提高生产压差的方法有效增加油井的泄油面积,从而提高水驱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改善油田开发效果。图7 所示为LD油田含水率数值模拟曲线。
图7 LD油田含水率数值模拟曲线
6 结 语
依据Cross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确立了LD油田馆陶组的等时地层格架,将研究区目的层划分27个小层,从而保证了后续研究中垂向单元的刻画精度。结合精细地质层面解释结果和单井层序划分结果,通过等效变换的方式对低幅构造内部的微构造进行精细刻画。研究结果显示,LD油田馆陶组油藏内部存在6个局部高点,对剩余油分布具有控制作用。基于研究区的沉积微相组合模式,结合其沉积模式的刻画与古地貌恢复结果,根据井点粗化后的数据,采用序贯高斯模拟手段实现了三维地质储层模型刻画。储量拟合及生产验证结果均显示,所建三维地质模型模拟精度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