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质测试与体育教学相互作用的研究

2019-01-18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3期
关键词:体质测试院校

潘 奎

(天津城市建设管理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134)

随着物质经济的大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很大的提高,社会各界对体育锻炼也越来越关注。高职院校中,体质测试是为了清楚的了解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而进行的一系列相关测试,旨在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根据学生需求针对性的实施体育教学。但是,现阶段高职院校的体质测试还有一些尚待完善的地方。

1. 我国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现状

1.1 教学评价体系不够全面

教师在评价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时,总是对于考试成绩过度关注,尤其是评价学生的竞技水平时,往往不将平时学习过程考虑在内,主要采取期末时的体育项目测试或是闭卷考试对学生进行终结性性评价。一个班级内,学生体育水平、身体素质都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这样较为单一的评价形式,不能清楚了解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真实情况,对于那些平时高度配合老师上课和认真训练的学生而言,如果一次考试发挥不好就被被否定之前所付出的努力,势必会影响往后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对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另外,体育学科中很多非技能型的内容是无法通过短短一节课的考试进行评价的,如果没有完善的评价体系和标准作为支撑,体育教学的评价会是片面、不科学的。

1.2 教学内容竞技化

我国高职院校大多参照普通高校的体育教学大纲进行教学,其教学内容都过于竞技化,总的来说,无法充分满足学生的趣味需求和娱乐需求。另外,为了符合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需求,教师通常会在条件允许下将奥运会体育竞技项目移至课堂,而这些项目,专业性强、难度系数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产生困惑或是瓶颈,时间长了,学生便会被迫知难而退,不利于学生积极性的培养。

1.3 教师教学观念老旧

我国高职院校的部分体育教师目前还存在教学观念老旧的问题,传统教学理念根深蒂固,常常以自己熟知的那一套理念实施教学,而忽略了与时俱进学习新知识、新理念的重要性,一些教师对新课改后提出的教学要求和理念也没有深度理解和学习。实际课堂上,常以一种相同的方式和程序授课,学生无法保持长时间的兴趣,同时,因教师没有将学生的实际需求放在第一位,学生的主体地位必然也得不到体现。

2. 高职院校体质测试的背景与现状

高职一般都是在高中或是中专学业完结之后的再续学习,较之于普通高校,高职录取门槛低(录取时分数线较低),但学生的体育素质与普通高校并无太大差别。但在调查发现,高职院校的体育课堂较之普通高校而言,师资力量较为薄弱,体育项目也相对较少,所以学生的选择范围也相对较窄。

最近些年,由于我国青少年群体体质整体上有下降的趋势,社会各界都引起了强烈的关注,相关部门也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调查和分析,并开展的许多活动以解决青少年体质下降的问题,具体体现在对学校体育教学进行改革,通过提升体育课堂质量来发展学生心智,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增强学生适应与融合社会的能力。由于学生平时参与体育运动的时间少,相关部门还积极倡导学生参加阳光体育活动,并引入《阳光体质健康标准》进行评价,以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体能素质,为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此外,高职院校进行体质测试主要是分析测试结果,最常见的评价分析依据是合格率、不及格率、优秀率等,通过实证研究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身体素质。但这远远不够,分析时还需考虑高职院校地点、生源地等因素。

但在高职院校,体质测试往往都比较形式化,未能真正意义上全面检测学生的体质。新课程改革下,体质测试应该成为教学的一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领会体质测试的意义,并在每一次测试完之后,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分析测试结果,然后根据测试结果适当调整授课内容。

3. 推进体育测试与体育教学相互作用的策略

3.1 教师视角下体质测试结果的高效利用

学生体质测试后,教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科学评价学生的体质情况,并据此施以针对性的教学。体育教师的职责就是组织学生进行体育训练,强健学生的体魄,可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师对体质测试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只是将其作为一个环节或是一个任务,而没有正确认识体质测试的价值和功用,不能将其作为有利于教学的重要手段,导致体质测试的作用不能有效发挥。更有甚者,将体质测试作为一种压力交代给学生,告知高职学生如果测试中不能合格就会有怎样严重的后果。这样的情形下,学生可能会迫于成绩的压力而参与训练,学生在学习时也必定是选择那些老师规定的考试内容,但很难真正用心感受体育课堂的带来的快乐。而且,如果仅以一次体能测试就判断学生的体育课程成绩是否合格,就评价体制而言,有失合理性。如此,体育测试的真正价值就被掩盖了,学生也很容易滋生厌学心理,非常不利于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

鉴于此,教师应该正确看待体育测试的功效,将其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锻炼。首先,给学生创建学习档案,按照时间顺序定期给学生进行体育测试,并整理归档。在科学的评价体系下,学生能够参照自己的体育测试档案看到自己每一阶段的进步,教师也可充分了解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6至8学期的体质测试观察,通常能够有效避免横切面式教学评价带来的尴尬;第二,将体质测试与教学活动相互渗透融合,以此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学生自主参与体育活动,在积累中增强学生的体质,最终实现教学目标。通过体质测试结果,教师可以分析学生喜好和短板,以“寓教于乐”为宗旨设计符合学生兴趣走向的训练内容,然后针对性的施以教学,让同学们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提升体育意识,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第三,体质测试结果是为了对学生的体育锻炼起到督促的作用,旨在培养学生坚持锻炼的习惯和意识,其实也是引导学生在一种压力的驱使下被动投入锻炼,进而逐渐形成主动锻炼的习惯,体质测试只是一个逻辑起点,目的是为了促使学生产生终身体育的行为。

3.2 从阳光体育活动的角度分析体质测试结果的高效利用

在高职院校,教学条件有限,学生无法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体育项目,而阳光体育运动开展之后,情况有了明显改善,很大程度上拓宽了学生学习体育的渠道和形式,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体育学习体验。

在阳光体育活动中,高职院校的体质测试结果得到了高效利用。首先阳光体育活动充分看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性,学生能够自由选择感兴趣的体育项目,从而加深学习积极性,当学生内心接受体质测试和体能训练时,训练起来一定是事半功倍,体质提升也一定是速度较快的,而体质提升后,学生也将更加有信心参加体质测试,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学习过程;第二,体质测试与阳光体育结合发展,深化体质测试与体育教学的内在联系,不断探索和认清体质测试的作用和地位,促使学生对体质测试有清晰地认知,逐渐将体质测试融入日常课堂,成为一种常用的教学手段;第三,抛弃每学期一次体质测试的做法,将体质测试与阳光体育活动结合进行,在教学实践中体现体质测试的内容和形式,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的认识自身,在了解自身的过程中查漏补缺,不断进步,激励学生对体育锻炼不断追求,进而树立终生体育、终生健康的的意识。

4. 结语

体质测试作为体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自身有着特殊价值和功用,高职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对其进行多角度的开发和利用,而不应该片面的将体质测试看做一项任务。作为高职体育教学的引导者和执行者,教师要对体质测试应有客观、全面的认知,发挥体质测试结果带来的评价作用,激励学生不断完善自身体质水平和体育技能。如此,才能将体质测试与体育教学相互融合,促使体质测试在教学中发挥出最佳效果,进而保障教学的健康可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质测试院校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问答
中医“体质”回答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幽默大测试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8天吃出易瘦体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摄问”测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