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謇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思想研究
2019-01-18王立华
王立华
(南通大学 体 育科学学院,江苏南通22609)
张謇(1853—1926),字季直,号啬庵,江苏省南通人,清朝末年状元,中国近代史上的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张謇提倡的教育不是“救亡图存”而是“救亡图强”。一字之差,彰显其伟大的夙愿,1911年,张謇在中央教育会开会词中指出:“救亡图强之教育,就形式一方面而言之,全国教育大别为普及教育、师范教育、实业教育、高等教育、武备教育。”[1]那么,张謇提倡的武备教育是什么呢?他研究发现日本崛起的原因之一是明治维新改革中实行了军国民教育,于是,张謇在最初的武备教育中提倡以军国民教育为主。但随着国际社会局势的变化,张謇重新考虑本国国情、反思军国民教育的优缺点,发现自然体育思想中的精髓,继而开始吸纳西方自然体育思想于武备教育中,张謇这种终身学习的思想使他提倡的武备教育内涵既有军国民教育思想也有自然主义教育思想。他提倡的“图强”不仅要使国家存在下去,而且要强大起来,而武备教育是强国之基,他所要培养的人才不仅要道德高尚,知识丰富,而且还要有强壮的体魄以改造国家,“少年强则国强”,少年人才培养的武备教育基地在学校,张謇1902年创办了第一所学校——通州师范学校,便就把“体操”课程列入到这一新式学校之中,从此,武备教育开始在张謇创办的370多所学校里生根发芽,并随着国际国内环境的变化日趋完善。
1.张謇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思想的渊源
1.1 内忧外患的民族危机
清末状元张謇所处的时代是中国社会动荡、战争频发的时代,他经历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与法国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的战争时代,导致其走政治仕途的思想受到了冲击;他经历了清王朝、民国统治时期;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等政治急剧变革的时代。因此经历了思想文化冲突和社会制度的变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中,他十分忧虑“国势危机”的现状,认为要想洗刷国耻,必须要先开发国民的智力,而要开发国民的智力,必须要普及国民教育。
1.2 自立自强的教育思想
1895年,张謇在《代鄂督条陈立国自强疏》中,对教育与强国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人皆知外洋各国之强由于兵,而不知外洋之强由于学。夫立国由于人才,人才出于立学;此古今中外不易之理。”[2]张謇正是看到西方列强教育立国的先进性,才萌生教育强国的思想。他认为中国所遇到的困难不是列强的欺辱,而在于不能自强,为改变国家落后挨打的局面,张謇办企业以支持教育,又发展教育反辅企业,以达到自立自强的教育目的。
1.3 军国民教育思想
军国民教育是由蔡元培在国家出现民族危机的时刻提出的,目的就是全民皆兵。而这一主张张謇也积极赞成,1903年,张謇以“师夷长技以制夷”为宗旨,借参观日本第三次国内劝业博览会举办之机进行考察。他参观了众多实业和教育机构,当他看到大阪市小学校创立30周年纪念会上,4万名学生集合,虽风雨交加仍能队伍不乱,张謇受到强烈的震动,认为这是日本进行三十年教育的成效,这让他更加坚信军国民教育的力量。
1.4 西方先进教育的引领
19世纪60年代以后中国形成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潮。当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打开我国国门时,张謇就已经意识到要睁眼看世界,他通过与张之洞的接触了解西方的现代化;通过大量阅读书籍了解西方的文明,认识到西方国家的教育主张、经济发展后张謇深刻感受到教育强国的重要性,为此张謇认为,我国的教育必须与国际变化相适应,如果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就会处于落后国的边缘,即便有一些教育成效,但对于整个国家、整个民族而言还是于事无补。
2.张謇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思想的内容
2.1 教育大纲——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首先就要制定好学校的教育大纲。张謇在中央教育会开会词中说:“今日我国处列强竞争之时代,无论何种政策,皆须有观察世界之眼光,旗鼓相当之手段,然后得与竞争之会,而教育尤为各种政策之根本。”[3]可见,他提出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强国。而强国的教育大纲是什么呢?张謇在1905年的《师范章程改订例言》中指出:“国家思想、实业知识、武备精神三者,为教育之大纲,而我邦之缺憾。师范教育造端教育,责任非匪轻,故尤兢兢于国民教育、奖劝实业及师范体操以兵式为主之定章。”[4]张謇将“武备精神”作为大纲之一,就是让国民重视身体以备战事,这也是他积极倡导军国民教育的宗旨。张謇之所以将武备精神作为大纲之一,是因为他看到原有的教育出现了“两种病——私心、懒力,”怎么祛病呢?就是提倡“国家主义和军国民教育,即尚公、尚武”。[5]这两种病不除教育就达不到救亡图强的目的。1906年,清廷学部才列出“尚武”目标。从时间上看,张謇提出的“武备精神”教育要早于清廷,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2.2 教育目标——创办新式课堂,改变重文轻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确定好教育目标。张謇全力支持废除科举制度,创办新式教育,而他的教育目标就是要办新式课堂,其目的就是要开民智,使人们认识到武备教育的重要性,通过普及,达到惠及全民见实效。而这一目标的实施从儿童时期就已开始,1926年张謇在南通第一次会操演说中认为“童子军能为社会养成军国民之人格,为养成此人格,不得不制为课程以训练之。”[6]当时的一切教育目标都要有“尚国”的理念,已备战时能全民皆兵。1902年通师在创校之初,就将“强健体魄”列为教育三大纲之一,明确规定体育锻炼以健全体魄、注重全面发展为目标,对于全校学生,注意体育之普及,对于个人,注重均齐之发展。民国时期南通的学校体育由模仿日本改为模仿欧美,体育课程开始多样化,授课次数增加,课程内容变得丰富。小学体育课实施的方法包括体育正课;课外运动;早体操和国技练习。由此可见,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已被赋予了丰福的功能:健身、遵守公德、娱乐、竞技,不仅改变了重文轻武的文弱之风,而且全面发展的理念家喻户晓。
2.3 课程设置——体操为必修课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将“体操”课设为必修课,张謇认为适应世界发展的潮流的同时也要顾及到本国的基本情况,所以,张謇在课程设置上要求借鉴西方的科学知识,秉承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宗旨。日本明治维新使其国家的教育繁荣发展,张謇1903年东渡日本,详细考察了日本学校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发现日本明治四十年以前的寻常小学将体操设为必修课。”[7]而张謇在1902年的《通州师范学校开办章程》中就已将体操设为学生受教育的基础学科。日本考察坚定了他的设计初衷。将体操作为必修课,不仅体现在课程设置上,而且体现在张謇的家书中,“父在外无日不念及儿之学问、德行、体气”[8]“体”即指身体,“气”即指精神。“每日课后可习柔软操及拳术小套体操以暇,自习作运动最好。”[9]“肢体易勤动,游戏、击球,亦须有节。”[10]科举制度在中国兴盛了1300多年,“重文轻武”的风气早已根深蒂固,张謇也成为科举的受益者——清末状元,但他在创办教育的过程中却能脱离固有的思想,秉持人的全面发展,在主持南通二十多年的教育中得到发扬,并将南通创办为全国的模范城市。这种以世界的眼光引领中国教育发展方向的行动,其实本身就是一大成功。
2.4 体育师资——请进来,走出去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重视体育师资。为提升体育的地位,发挥体育的作用,张謇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来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水平。南通女子师范学校初创时期张謇就以国内教师双份酬金专聘日本教师森田政子教体操。而1904年的《扶海垞家塾章程》中也记录着“谋体育、德育、智育之本,基于蒙养,而尤在儿童......故延聘日本女教习教授体操、算术、音乐、图画,兼习幼稚游戏之事”。[11]关于走出去学习的记录主要是钱永祥与何治中在《南通体育文史》中谈到:“为了提高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1903年如皋师范学校监督沙元炳,派遣体育教师黄家瑞(字七五)等赴日本东京体育专门学校进修,学成后返校任教,出国进修过的教师定期举行讲座,向在校教员介绍有关知识,以求共同提高。此外,张謇还聘请海外归国人员补充到南通的师资队伍中,以提升南通教育的国际视野。再次,通过归国的朋友购买各种教育类书籍,组织人员翻译并积极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这些方法足见张謇对于人才的爱戴,对于知识的渴求,对于体育师资的重视。
2.5 场地设施——校校有操场,人人有器材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重视学校的场地设施建设。清末民初,突破陈规创办新式教育十分困难,不免受到种种舆论压力,张謇对新式教育中体育的重视是从“尚国”这一高度出发,凭其在官场上的实力抵住了旧有势力对他的干扰,所建学校均有体育场,有的学校还建有风雨操场,购置或自制体育器材,他认为这是开设体操必修课的基本条件,这一主张也惠及到张謇所创的370多所学校中,即使经济拮据他依然不改变初衷,通过各种办法积极解决好场地设施的建设,使校校有操场,人人有器材成为现实。比如南通代师附属小学设有体操器械室一间。运动场一个,内操场两间,设有吊环、吊棒、吊绳、秋千等。还有游戏场,设有大小秋千、平均木、篮球架等。可见,张謇不仅加强体育场地建设,而且对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十分重视。1911年《教育杂志》上的一篇“理想之运动场”曾这样描述其作用,“运动场之关系教育重大,非止为儿童休息、游戏之所而已。欧美各国视之至重,英为尤甚,英国近年兴论皆约‘真教育于运动场行之’。斯土氏曰‘运动场者,无屋顶之教室也’。或曰‘凡学校教育之成绩在运动场,观察十分时可知之’。是皆至言运动场者在体育训育及教授上,有甚大之价值者也。”[12]张謇对此也有同样的认识并以其雄厚的实业资本支持学校体育场地和设施建设。
2.6 教学内容——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重视教学内容的更新。张謇要求教学内容要与国际接轨,他所设的中西合璧的儿童教学内容包括国文、国学、算术、图画、音乐、体育等,突破了传统的四书五经。小学有考察团、童子军、避灾演习、秩序比赛、运动会、球类比赛、远足会等课程。民国9年(1920)南通废止兵操,称体育科,各校普遍建立运动队,校内校际经常举行球类友谊比赛。上海等地的大中学运动队应邀来通比赛或表演。可见,当时的南通教学内容已相当丰富。南通中学1935年的发展计划中“本校为谋青年体格之健全……总期人人必至操场……以达平均发展之目的。此外加紧军事训练,不紧锻炼身体,青年身体兼以养成救国身手。”[13]张謇在家书中也曾叮嘱儿子在课外休息时“可习已学之拳,既有益卫生(健康),又不废学。”[14]张謇倡导的体育教学内容土洋结合,包括中国拳术、日本体操及欧美的竞技项目球类等,真正做到既兼顾本国国情,又迎合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趋势。
2.7 课外运动——唤起运动兴趣,以期人人参与
“武备教育,救亡图强”必须要重视课外运动,唤起学生运动兴趣,以期人人参与。自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12所初、高等小学全部参加地方学校联合运动会开始,南通的小学常举行运动会来推动体育施教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张謇通过运动会促进学生水平提高,另一方面,张謇希望能够让所有的学生在课余时间走向操场进行锻炼,目的在于普及,他认为对于民智未开的人而言,“强迫”是达到普及的方法。1916年的《教育周报》是这样描写南通师范学校运动现状的“期增进体力,修养精神的六个方面包括:朝食前之短时间体操;午食后休息时间之运动;课外运动;远足;运动会;与他校联合比赛。”[15]代用师范学校规定没有特别情况不准请假,必须要人人参加课外运动,课外运动分竞技、技医、网球、队球、足球、篮球六类,各项运动,每学期进行一次考查,每学年开运动会一次,均择优给予奖品。方兴未艾的课外运动体现了张謇倡导的初衷:“注意体育之普及,对于个人,注重均齐之发展,不主专门造就少数选手之运动员,以求一时炫耀于运动场。”[16]
3.张謇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思想的历史评价
张謇,首先是一个政治家,他的教育活动都是围绕“救亡图强”这一时代主题开展的,他将“国家思想”列为教学大纲之首,突出了其强国梦的夙愿,他说“国家之强本于自治”,于是他以南通为基地,展开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公益、教育等地方自治。其次,张謇是一个实业家,他提出“实业与教育迭相为用”,并认为“欲兴教育,赤手空拳,不先兴实业则上阻旁挠,下复塞之,更无凭借。”[17]于是创办了包括大生纱厂、垦牧公司等在内的大生民族资本集团,张謇本人从1900-1925年,就将其实业中所获得薪酬257万元,用于教育等地方公益事业,体现其以实业救国的强国梦理想。再次,张謇是一个教育家,他曾“闻之欧美之觇人国也,以其国学校多寡为强弱文野之别。”认为欧美的强盛源于其发达的教育,于是他坚定教育强国的理想,并穷其一生创办了370多所学校,形成了从幼稚园、小学到大学完整的教育体系。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学校体育成为张謇教育思想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张謇提出的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就是以学校教育为平台不断完善的。梁启超说:“英雄之种类不一,而惟以适于时代为贵。”张謇在清末民初的战乱年代中坚持创办教育二十多年,制定了学校教育大纲、设定了教育目标、设置了学校课程、加强了体育师资、修建了场地设施、丰富了体育内容、倡导了课外运动,使南通体育开展的如火如荼,这为后来学生运动员走出国门踏上洲际舞台埋下了伏笔,更彰显出张謇强国强种、救亡图强的国家主义精神。张謇救亡图强之武备教育思想不仅是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的瑰宝,而且对于今天的学校体育发展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比如重视体育教师的国际视野、全面覆盖场地设施,以达学生足够的活动空间、课外运动惠及全校学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等。2013年,习近平指出:“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18]可见,无论是清末的张謇时期还是当今的中国,体育强国依然是我们强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