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重构的整体框架

2019-01-18孙宜芳

探求 2019年4期
关键词:重构要素制度

□孙宜芳

2015 年1 月13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央纪委五次全会上总结过去两年查处的案件和巡视发现的问题时,对反腐败斗争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分析,其中提到“减少腐败存量、遏制腐败增量、重构政治生态的工作艰巨繁重”[1](P146)的问题,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公开场合首次提出“重构政治生态”的命题。之后,党中央就开始着力部署重构政治生态的重要工作任务,经过几年扎实探索,取得了重构政治生态的显著成绩,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曾总结指出,“我们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打虎拍蝇’,继续纯净政治生态,党风、政风、社会风气继续好转。”[2](P7)那么,什么是政治生态?理论界一般认为,政治生态是政治生活现状以及政治发展环境的集中反映,是政风、党风、社会风气的综合表现。[3]应该说,这种认识符合新时代中国国情和中国政治架构的设置现状,基本上把政治生态的涵盖范畴都能够囊括在内,从整体上指明了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就是内在的包含着政治风气、党内风气和社会风气三个不同维度。与之相对应,对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重构的探索,自然也就包含着对国家政治生态、党内政治生态以及社会政治生态的分别考察。但从理论界关于重构政治生态的已有成果来看,偏重党内政治生态重构的研究成果很多,而关于中国政治制度和社会政治两个维度的成果却极为鲜见。因此,从整体上建构一个内含新时代中国政治制度、党内政治和社会政治的政治生态重构框架,并明确界定三个不同维度视域中政治生态重构的主要内容和任务,对于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取得重构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的伟大成绩以及更好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的政治生态重构

经过几十年的制度建设实践,我国已形成了鲜明的制度优势,确立了符合我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这就是包含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等一系列在内的重要政治制度。在这一政治制度架构中,各构成要素都鲜明地蕴藏着重构政治生态的操作空间,有人大的政治生态重构、政协的政治生态重构、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生态重构,还有基层群众自治的政治生态重构。可以说,立足于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予以加强顶层设计,是重构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面临的首要问题,也是夯实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的基础和前提。

人大的政治生态重构。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人大的主要职能是立法、决策、任免、监督等。人大运行也存在着政治生态问题,可以称之为立法生态、决策生态、任免生态和监督生态等。立法生态:强调以人为本,做到立法公开,重视通过协商立法、阳光立法、科学立法、民主立法等新措施,形成良好的立法新机制,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促进立法生态化;决策生态:决策分工明确,做到依法决策,[3]确保决策具有可操作性、科学性、成效性,促使人大决策生态化;任免生态:通过强化任免主体责任,健全任免制度,加强干部管理,深化任免改革等措施促使任免生态化;监督生态:通过建立科学的监督管理体系,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途径,强化监督实效,促使监督生态化。

政协的政治生态重构。在我国,政协的主要职能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根据政策的主要职能,政协的政治生态重构就包含了协商生态重构、民主监督生态重构和参政议政生态重构。协商生态重构:一是要强化与人大的协商。如“两会”时期。自1959 年开始,除特殊时期,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基本同时召开。政协会议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机遇,强化与人大的协商,促进协商生态重构;二是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重大事项的协商讨论。政协可以与我国社会各阶层、各团体、各党派、各社会组织的代表人士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经常性的召开协商会议,商讨重大事宜。[5]三是创新协商新途径。除了传统的协商方式,如召开座谈会、问卷调查之外,政协还可以积极运用新媒体创新协商新途径,如运用微博、电子信箱、微信公号、网络互动等平台或方式征求各种意见;民主监督生态重构:政协的民主监督生态与人大的监督生态有所不同,政协的民主监督生态是非权力性的监督,即向党政部门提出批评或建议。要推进政协民主监督的生态重构,一方面,批评和建议要客观中肯、重在事实,确保科学性、客观性、合理性。另一方面要确保政协民主监督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如完善信访制度、舆论监督制度,建立各种形式的监督听证会、民主评议会等;参政议政生态重构:一是重在参政,积极履行自身的职能,用好手中的权利。二是积极参加国家、地方重大事项的协商、决策与管理等。

民族区域自治的政治生态重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蕴藏着重构民族生态的生长空间,这也就是说,民族生态是民族区域自治中各民族之间的民族政治生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体现了国家坚持实行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原则。”[6]这里所体现出来的原则,为重构民族政治生态指明了路径:一要优化民族地区政治管理,确保民族地区政治清明、廉洁奉公。二要促进各民族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确保民族地区社会和谐、风正气顺。三要深化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政治参与与政治管理,采取各种措施积极鼓励民族地区群众参与、管理、监督政治生态事宜,形成民族地区人人共建政治生态的良好风气。

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生态重构。中国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主要有农村村民委员会、城市居民委员会和企业职工代表大会。这三个自治组织的运行活动具有明显的民主特征,[3]从这一意义上来看,基层群众自治的政治生态,就是民主政治生态。当前,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架构下,我国农村、城市和企业积极实践,探索出多种有益的基层民主实践形式,促使我国基层民主基本步入了制度化轨道,这也为重构基层自治组织的民主生态提供了指南。如在农村,有江苏省昆山市周家浜村的网上村委会、浙江省天台县在农村基层创建“村级廉情监督站”、山东省寿光市开展“村级民主日”活动、浙江省温岭市的镇村“民主恳谈”等;在城市,有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的“一委三会”社区治理模式、河南省平顶山市民主街社区的老年互助组等;在企业,有浙江省萧山市企业民主管理的“萧山模式”、江苏省南通市大富豪酿酒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开展的“总裁员工恳谈会”平台、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一台五性”企业民主化模式等。当前,我国农村、城市和企业探索出的基层民主实践表明,重构基层群众自治的民主政治生态,一方面要坚持以农村、城市和企业的民主建设路径为指导,采取相应措施确保广大群众行使民主权利,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另一方面要不断创新基层民主实践的新形式、新载体,在努力实现基层民主的过程中调整民主生态中的诸多要素,进一步推进基层民主生态重构。

需要指出的是,中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新时代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的政治生态重构,不是否定我国的政治制度,而是在坚定中国政治制度自信的基础上,着眼于进一步完善和发展中国政治制度的目的,在中国政治制度框架范畴内采取的优化动作,即通过调整那些不适应政治发展的要素以优化政治体制机制,更好地理顺政治制度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更好地优化政治制度环境,促使我国的政治制度更好地发挥其特有优势,这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说坚定制度自信,不是要固步自封,而是要不断革除体制机制弊端,让我们的制度成熟而持久。”[7](P22)所以,只有沿着这样的路径来引领新时代中国政治制度生态重构,才不会走偏走歪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的生态重构方向。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党内政治建设,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内政治生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后,在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历史进程中,党内政治生态对党的建设的影响越来越明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伟大斗争、伟大工程的题中应有之义,是我们党坚持党的性质和宗旨的重要法宝,是我们党实现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重要途径。抓住了这个点,我们党就能更好凝心聚魂、强身健体。”[8](P38)由此可见,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必然需要与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已经形成了“全面推进党的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的党建总布局。这一总布局在有效加强党的建设的过程中,还为新时代重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指导。

从党的建设总布局可以看出,党的建设涉及到的内容较多,范围较广,各个领域的关联性也非常明显,某一方面的建设需要其他方面的协调推进,这也就意味着,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必须注重整体推进,注重系统性、协调性,坚持科学规划,做到通盘筹划,促进整体发展,防止孤立化、片面化。但是,整体推进并不等于笼统处理、不分主次,而是要分清轻重缓急,在重点中抓住主要矛盾,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加强关键问题的建设。只有做到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的有机统一,才能更好地把握党的建设问题。前文所述表明,党内政治生态与党的建设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据此可见,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也应该存在着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有机统一的问题,把握住了这一问题,就可以为新时代重构党内政治生态提供方法策略指导。

从整体推进的维度来看,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需要依托党的建设的总布局,着眼于完整性、统一性和科学性的原则,分别从党内的政治生活、思想、组织、作风、反腐败斗争、纪律、制度等不同向度推进政治生态重构。如,关于重构党内思想生态:可以采取强化党员干部的思想教育,确保党员干部的思想纯洁,促使党员干部在思想上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坚定科学的理想信念、忠诚于党的事业、忠诚于为人民服务,为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奠定牢固的思想基础;关于重构党内组织生态:可以通过优化党的各级组织生态,增强党内民主氛围,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培养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为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提供坚实地组织基础;关于重构党内作风生态:坚持发扬党的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作风,着力强化党员干部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等方面的建设,形成党内优良作风新常态,为党内作风生态的重构积累丰富的经验;关于重构党内制度生态:加强党的领导制度和党内生活制度建设,如党对非党组织的领导、民主集中制、监督制度、党员干部管理制度等,为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关于党内廉政生态:完善党内制约机制和监督机制,强化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为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提供严格的纪律保障等。

从重点突破的维度来看,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绝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而是需要在不同的时期,根据不同的任务,厘清党的建设内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集中力量抓住重点解决的问题。追溯党的建设的历史演进历程,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总是能够顺势而为,在不同历史时期,集中力量解决好党的建设的重点问题。比如党的生命命题:迄今为止,中国共产党已经先后提出了政策和策略、党的团结、党内民主和道路是党的生命。这四大命题的提出,正是基于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任务所决定的。之所以把政策和策略定位为党的生命,原因在于“只有政策和策略全部走上正轨,中国革命才能有胜利的可能。”[9](P1298)把党的团结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在当时“帝国主义者和反革命分子破坏我们的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就是首先破坏我们党的团结。……。当此我国,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紧要历史关头,有极大的必要来唤起全党同志更加注意提高革命警惕性,更加增强党的团结。”[10](P354)把党内民主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党内民主“对人民民主具有重要的示范和带动作用。”[11](P570)把道路定位为党的生命,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道路就是党的事业的命脉。”[12](P93)那么,如何从重点突破的维度来重构党内政治生态呢?可以说,党的建设的历史演进历程以及党的生命命题的提出这一案例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即是要重点突破党内政治生态出现的重大问题。应该看到,事关党内政治生态的重大问题,为重构党内政治生态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境遇下,一方面,要以解决这类重大问题为契机,进一步优化政治生态各要素,重新调整各要素的权重,理顺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以重大问题为契机的重构,与新时代重构中国政治制度架构中的政治生态一样,绝不能等同于完全打破或者完全否定原有的政治生态,而是在以解决党内重大政治生态问题的契机中,进一步重构党内政治生态,并完善和发展之,一些重大的基本制度、基本原则如党的建设的基本原则、党的基本制度等必须牢牢地坚守;另一方面,要总结解决党内政治生态重大问题的基本经验,并使之上升为理论。在一定意义上讲,党内政治生态的重构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需要在持之以恒的过程中持续发力,这也就意味着,必须着力解决好每次党内政治生态出现的重大问题,并坚持总结解决问题的基本经验,并使之上升为重构党内政治生态的理论指导。

三、新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重构

美国学者摩尔根在《古代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人类社会初级阶段的社会政治理论。[13](P6)恩格斯在摩尔根的基础上,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视角,对无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做了分析。有学者总结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政治的观点,认为马恩所指的社会政治,是无产阶级或者社会主义的社会政治,它要求消灭凌驾于社会上的各种权利,使社会的经济、文化权利等达到真正的平等,政治生活高度自治化、社会化、科学化。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每个人都有着约定俗成的政治规范。[14]马恩所描述的社会政治生态的美好愿景,为新时代重构我国社会政治生态提供了基本标准。但是也应该看到,马恩所描述的社会政治美好愿景,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阶段才能够实现。从这一角度来看,马恩的描述更倾向于宏大叙事的未来社会远景,而新时代重构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态,强调的是以强烈的问题意识面向现实的当前社会情境,这恰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我们要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要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就要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以更宽广的视野、更长远的眼光来思考和把握国家未来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在理论上不断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15](P62-63)基于上述分析,新时代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重构,应该以更为务实的视角关注如何实现马恩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生态美好愿景的手段。

从我国社会实情的角度来看,我国的社会政治生态指的是符合当前我国社会实情,且在影响我国社会建设的政治系统诸多要素运行、发展和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的整体状态,也就是说,新时代重构我国社会政治生态,需要以社会政治生态诸多要素为研究对象,采取一系列措施促使政治系统各要素发生良性互动。在这一层面,也就给我们重构社会政治生态带来了两个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即社会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是什么?如何促使社会生态各要素进行良性互动?

关于社会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问题,理论界还鲜有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探究。从已掌握的资料来看,有部分学者依据当代中国政治制度构架,鲜明提出关于政治生态构成要素的基本观点。[16]虽然当前国内还缺乏社会政治生态构成要素的研究成果,但是理论界从政治制度架构视角研究政治生态构成要素的研究方法、研究思路、研究结论等都可以为我们厘清社会政治生态要素提供指南。已有成果表明,制度、监督和组织等是我国政治制度构架中的构成政治生态必不可少的主要要素。可以说,大部分学者都认同这一点,而对于社会政治的构成要素来讲,上述三点同样也是不可或缺的,因为社会政治生态的正常运行是离不开制度、监督和相关组织机构的。还有学者认为,在社会生态的形成和运行的过程中,公共权力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在一定程度上,公共权力是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核心内容。[17]综合分析学界的观点,我们便可以得出,社会政治生态的构成要素主要有四个:公共权力、社会组织机构、社会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机制四大要素。

这四大要素是新时代重构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的基础问题,只有促使这四大要素发挥出了自身应有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为新时代重构中国社会政治生态奠定根基。对于公共权力的功能发挥而言,要不断创新其运行模式,优化其配置结构,建立符合我国社会管理的公共权利运转模式、配置模式,为社会政治生态的重构提供核心引导;对于社会组织机构功能发挥来说,要继续加大扶持有利于社会政治生态重构的新型组织,建立各种类型的非政府组织、非营利性组织、公益性组织等。使广大群众融入其中,参与社会组织的管理,为社会发展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应加强对社会组织机构的政治引导,强化其对社会政治生态重构的管理职能、引导职能等;对于社会管理制度功能的发挥而言,需要不断健全已有的社会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又要依据当前我国的国情,法律等因素创新社会管理方式方法,使社会政治的管理日益走向制度化、科学化,确保社会管理制度发挥出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应有功能;对于社会监督机制而言,应该积极扩大监督主体,延伸监督范围,创新监督形式,拓展监督领域,完善监督体制机制等,使之成为确保我国社会政治生态重构的强劲动力。

在确保社会政治生态的四个要素发挥出自身功能的基础上,还需要采取措施促使四大要素发生良性互动。这四大要素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公共权力是核心,把握住了社会公共权力问题,无异于就把握住了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中心问题,就能正确地在政治舆论指引下,围绕着社会公共权利问题,促使各社会组织机构充分发挥出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积极性,凝聚成为重构社会政治生态的有效力量,也能够在社会公共权利问题的指引下,发现社会政治生态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健全社会管理制度,还能够在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和优化社会政治生态的过程中,形成一种全社会共同监督的良好局面;社会组织机构是载体,新时代中国社会政治生态的重构,离不开社会组织机构的有效参与。社会组织机构的活动必须紧紧围绕着巩固社会公共权力、完善社会管理制度和健全社会监督展开,这不仅能够促使社会组织机构的健康发展,而且也可以充分发挥出社会组织机构在重构社会政治生态中的作用;社会管理制度是保障,只有继续完善和发展社会管理制度才能更好地探索出巩固社会公共权力、健全社会组织机构、完善社会监督的新思路、新举措,才能够通过“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18](P121)所以说,只要具备了完善的社会管理制度,重构社会政治生态就有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撑和后备保障;社会监督是动力,只有通过社会监督才能发现社会公共权力、社会组织机构和社会管理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也才能促使这些问题得以解决,同时也可以为重构社会政治生态扫清障碍、增添动力。总之,社会公共权力、社会组织机构、社会管理制度和社会监督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社会政治生态的基本要素,必须在充分发挥出这四大要素重要作用的基础上,并使他们进行良性互动,才可以促使重构社会政治生态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

综上所述,中国政治制度架构、党内政治和社会政治中蕴藏着新时代重构政治生态的巨大生长空间,既从宏观视域构成了新时代中国政治生态重构的鲜明框架,又从微观视角为新时代重构中国政治生态指明了新维度新领域,因此,新时代完整意义上的中国政治生态重构,就需要分别面向中国政治制度架构,面向党内政治,面向社会政治三个不同维度,并采取正确科学的重构措施,促使三者发生密切联系、互相促进、同向发力,才能更好地为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义事业的向前发展提供强大政治保障。

猜你喜欢

重构要素制度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高盐肥胖心肌重构防治有新策略
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浅探辽代捺钵制度及其形成与层次
制度空转,是“稻草人”在作怪
北京的重构与再造
某些单位的制度
也谈做人的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