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有关造纸化学品文献摘要
2019-01-18
(编者按:本栏目收录最新国内相关造纸期刊公开发表的涉及造纸化学品的有关文献,内容包括文献题目、作者、刊名、发表年份、卷(期),起止页码和摘要。)
文献题名:柔性石墨对橡胶密封纸板性能影响的研究
作者:章羊杰,夏新兴,黄善聪,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15-19
摘要:柔性石墨是一种优良的密封材料,该文利用造纸法制备了柔性石墨复合增强橡胶密封纸板,研究了柔性石墨对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随着膨胀温度升高,石墨膨胀体积先迅速增加,温度800℃以后增长缓慢,在膨胀温度为800℃时柔性石墨橡胶密封纸板具有最好的综合性能,其拉伸强度为10.7 MPa,压缩率为15.21%,回弹率最大为24.41%;随着柔性石墨添加量增加,其拉伸强度、压缩率、回弹率均显著提高,当添加量为40%时纸板综合性能最好,拉伸强度为13.03 MPa,压缩率为17.17%,回弹率为34.46%,比未添加柔性石墨时的拉伸强度增加 32.15%,压缩率增加26.44%,回弹率增加75.46%,材料密封性能得到显著提高。
文献题名:香蕉秆硫酸盐法制备溶解浆的可行性分析
作者:连华阳,陈克利,尹玉冬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20-24
摘要:香蕉采收后产生大量弃置于田间的茎秆,尝试采用无酸预水解的硫酸盐法蒸煮加上O-D1-EOP-D2漂白程序对香蕉茎、果柄和叶分别进行了溶解浆的制备。香蕉秆中占约3/4生物质量的茎部最终的得浆率为29.3%,且α-纤维素含量最高(91.3%);果柄的化学与纤维特性与茎部相近,溶解浆相关指标稍差一些,可并入茎部一起制浆;叶部最终得率不到13%,不适宜用于溶解浆制备,但直径仅为3.5 μm的极细的纤维则可进一步拓展其他用途。
文献题名:二维离子色谱法测定手工书画纸中残留氯酸根离子
作者:黄梦芹,吕海霞,王勇,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25-28
摘要:建立了二维离子色谱法测定手工书画纸张中残留氯酸根的新方法。第一维色谱采用Ionpac AG19+AS19阴离子分析柱将氯酸根与其他干扰离子进行预分离,将分离出来的氯酸根离子富集于Ionpac TAC-ULP1浓缩柱上,再用Ionpac AG16+AS16阴离子分析柱进行分离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有良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适用于纸张复杂样品中残留氯酸根分离分析,可有效避免假阳性干扰。
文献题名:微波消解-ICP-MS法测试圣经纸中二氧化钛含量
作者:郭欣,侯鑫,李党国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29-32
摘要:使用微波消解的方式消解圣经纸样品,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定圣经纸中的钛白粉含量。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5%、回收率为91.1%~95.8%、定量检出限为0.007%,该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安全性好、准确度高,能快速、准确测定圣经纸中二氧化钛含量。
文献题名:水松原纸非挥发性物质总迁移量影响因素的研究
作者:张成龙,纪军,李宇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33-35
摘要:水松纸作为口触材料,在消费者抽吸卷烟过程中,接装纸表面物质有可能通过唾液接触而发生迁移,因此制定了烟用接装纸迁移量的标准,有利于改进水松纸产品质量安全性。该文通过对水松原纸生产工艺的对比研究,采用实验室抄页的方式,找出影响产品中非挥发性物质总迁移量的关键性因素。
文献题名:一种薄荷香型字典纸的生产方法
作者:韩邦超,刘春亮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0):58-60
摘要:字典纸具有纸质薄、不透明度高等特点,纸薄而强韧耐折,纸面洁白细致,质地紧密平滑,稍微透明,正反面不易透印,有较好的抗水性能。由于字典纸用于加工阅读类书籍,为降低读者的疲劳度,当前各生产厂家主要通过提高纸页的白度、提高印刷质量,通过对读者视觉的积极作用来实现,但此种方法投资成本高,收效一般。而该文通过研究一种薄荷香型字典纸的生产方法,通过对读者嗅觉的积极作用,降低疲劳度。
文献题名:碱脲体系对稻草机械浆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
作者:翟睿,王慧丽,占方圆,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2):6-10
摘要:采用氢氧化钠-硫脲-尿素水溶液在中高温条件下处理稻草盘磨机械浆,通过用碱量、纤维浓度、处理温度和处理时间等参数的单因素试验探究该溶剂对稻草纤维成纸强度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用碱量4%、处理时间40 min、处理温度50℃、纤维浓度15%的条件下,稻草机械浆的强度性能最佳,以原浆强度为参比,经处理后纤维的抗张指数和耐破指数分别提高75.6%和80.9%,同时其成纸松厚度下降13.6%,但耐折度无明显变化。此外,处理前后浆料纤维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整体结构不受影响,纤维中碳、氢、氧3种元素的质量比没有明显变化,但氮元素含量降低明显。
文献题名:磁性纸张的制备及结构表征
作者:孟卿君,郭大亮,刘苗苗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2):11-15
摘要:采用磁性水凝胶与纤维复合制备磁性纸张。利用超景深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表征磁性纸张的表面形貌及结构。实验结果表明:纸张具有磁性,通过超景深显微镜观察发现磁性粒子吸附于纤维上;通过XRD检测,发现磁性纸张兼具纤维素及Fe3O4的结晶结构;通过FTIR检测,发现磁性纸张红外光谱图存在纤维素及Fe3O4的特征峰,由此说明Fe3O4与纤维素结合在一起。
文献题名:Fenton试剂对未漂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影响
作者:路庆辉,谢益民,应广东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2):25-28
摘要:探讨了芬顿(Fenton)试剂对未漂硫酸盐针叶木浆的影响。木素含量较高的硫酸盐针叶木浆经芬顿试剂处理后,纤维的结晶度、纸浆的黏度都有小幅降低。纤维表面分析表明:经处理后的纤维表面变得疏松,“起皮”现象较为明显;芬顿试剂处理后的纤维抄片后,除撕裂度略有降低,纸张干湿强度都有增加,特别是耐折度及湿强度,纸张白度降低了6.5%。
文献题名:锂离子电池纸质隔膜材料中铁含量的测定
作者:侯鑫,李党国,杜显生,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2):29-31
摘要:使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样品,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测试锂离子电池纸质隔膜材料中的铁含量。该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为96.6%~101.9%、检出限为0.10 mg/kg。该方法测试简单、准确、快速,可满足锂离子电池纸质隔膜材料中的铁含量的检测需求。
文献题名:X射线荧光光谱法检验一次性纸杯的研究
作者:陈壮,姜红,李春宇,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2):32-36
摘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测定31个不同品牌和批次的一次性纸杯,结合定性和半定量分析法和SPSS软件,对一次性纸杯样品进行聚类分析,测得的元素含量可以区别出不同品牌和批次的一次性纸杯,且效果良好。通过建立检验一次性纸杯的分析方法,为案件的破获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方法。
文献题名:LiCl/DMSO体系中木质纤维温敏凝胶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作者:刘祝兰,伍锦秀,戴红旗,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4):37-43
摘要:使用LiCl/DMSO溶解大豆茎秆,再向溶解体系中按序加入单体(NIPPAm,N-异丙基丙烯酰胺)、交联剂(MBA,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和引发剂(AIBN,偶氮二异丁氰),合成半互穿聚合网络温敏型凝胶。发现:该凝胶富含孔洞,可迅速吸水溶胀,且对温度敏感;而聚异丙基丙烯酰胺和木质纤维链段之间通过强烈的化学或物理联接而共存于凝胶中;通过提高交联剂用量,可达到增强凝胶网络结构致密度,减小孔隙,增加壁厚的作用,从而可降低凝胶的平衡吸水溶胀率和消溶胀率。此外,因木质素和半纤维素的存在,凝胶溶胀行为也必定受到影响。
文献题名: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对浆料打浆性能的影响
作者:刘祝兰,姚华,曹云峰,等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4):44-50
摘要:通过单因素变量分析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桉木浆和苇浆的效果,优选酶预处理最佳工艺。结果表明:纤维素内切酶预处理桉木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3.0 IU/g,预处理时间2 h,温度 50℃,pH=7.5;预处理苇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酶用量1.0 IU/g,预处理时间 1 h,温度 50 ℃,pH=7.5;与原浆相比,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酶预处理桉木浆打浆度提高7.4°SR,苇浆打浆度降低3.1°SR;酶预处理过程中,桉木浆和苇浆中细小组分含量降低,纤维平均长度增加,桉木浆和苇浆纤维得以软化;经PFI磨浆后纤维表面分丝帚化程度加强,打浆效果显著改善,成纸抗张强度和耐破强度提高。
文献题名:高性能汽车空气滤纸关键技术研发
作者:吴安波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8,39(24):56-58
摘要:以高密度棉浆、优质漂白针叶木浆为主要原料,采用恒功率打浆技术、纳米纤维浆内添加技术,并通过优化水溶性树脂等助剂添加工艺,研发了高性能汽车空气滤纸。产品具有孔径小、透气度好、过滤效率高等特点。
文献题名: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处理造纸工业废水的应用研究综述
作者:毕淑英,谢益民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6-11
摘要:造纸工业废水的处理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其处理方式很多,各有优势和不足。超临界水氧化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环保、节能的高级氧化技术,在处理含有毒、难降解有机物的废水及废物方面超越了传统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和应用前景。该文主要介绍了超临界水氧化技术在造纸工业的研究状况,以及在工程应用方面所面临的设备腐蚀问题、盐沉积问题及解决手段。
文献题名:碱回收工段烟气脱硫脱硝新型处理技术的工厂应用
作者:嵇岿然,李永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12-17
摘要:简要介绍了碱回收工段烟气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情况。重点论述了维美德公司投入工厂应用的新型脱硫脱硝处理技术:ClO2涤气塔处理烟气系统,其中包括:工艺及流程;主体设备及反应原理;工厂调试开机、运转及工艺优化方面。最后总结了该项技术的优势以及未来工厂应用前景。
文献题名:基于纤维疏解的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涂布率检测方法
作者:俞京,蒋宇凡,袁广翔,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18-23
摘要:为了快速准确地直接检测出造纸法再造烟叶产品的涂布率,建立了基于纤维疏解的涂布率检测方法,通过单因素实验和L9(33)正交实验方法考察了不同疏解工艺条件(水温、疏解时间、清水添加量)对检测结果及样品纤维形态的影响,利用优化后的疏解工艺对不同的样品进行了涂布率测定,同时与常规采用的定量检测计算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疏解工艺条件中对涂布率检测结果影响大小依次为,疏解时间>清水添加量>清水温度;优化确定的最佳疏解工艺条件为,清水温度40℃、疏解时间120 s、清水添加量1.6 L;(2)该检测方法的变异系数小于1%;在95%置信区间内,其检测值与常规采用的定量检测计算方法得到的涂布率值没有显著差异。
文献题名:棉短绒打浆性能分析及其用于纱管纸的研究
作者:冯好伟,刘燕韶,张凤山,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24-28
摘要:研究了打浆转数对棉短绒打浆度、湿重、成纸强度的影响以及不同预处理条件对棉短绒打浆性能的影响,还对棉短绒对纱管纸生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棉短绒浆料打浆转数应控制在3 000~6 000 r、打浆度应达到70°SR左右才能减少纤维切断并满足纱管纸生产使用要求;在氢氧化钠用量为30 kg/t、渗透剂用量为0.2 kg/t的条件下将浓度为10%棉短绒浆于温度60℃下处理60 min,可以明显改善棉短绒打浆性能;配用棉短绒浆料可以提高混合浆料的长纤维含量,从而改善浆料的保留和滤水效果及成纸强度。
文献题名:铜版纸损纸系统微生物代谢影响因素分析及控制方案
作者:杨露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29-32
摘要:主要分析研究铜版纸涂布损纸微生物的种类及含量,并模拟了温度、pH、时间和营养物质等因素对微生物滋生的实验。通过实验发现:在损纸浆中的主要危害性微生物为杆菌、丝状细菌、球菌和卵菌等几种菌类,并且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损纸浆中的微生物含量高达1×108CFU/mL,整个损纸系统的pH在7.2~8.10之间,温度在35~45℃之间,浆料循环时间大于4 h,含有大量的淀粉、碳酸钙、植物纤维等营养物质,最有利于微生物的增殖与代谢,因此对于损纸的微生物控制需要将杀菌与抑菌相结合,控制微生物的增殖与代谢。实验结果表明:纳尔科(Nalco)的D产品杀菌剂在7.5 mg/L及12.5 mg/L的用量下,能够有效杀菌和抑菌,可将损纸系统微生物含量控制在较低的水平,有利于损纸回用。
文献题名:卷烟纸中助燃剂含量3种检测方法的比较
作者:宋元航,刘传海,于喜龙,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33-36
摘要:传统的卷烟纸助燃剂含量检测方法有氧化还原滴定法、离子色谱法以及电导率检测法。该文对这3种检测方法的检测原理、操作步骤、检测时间、重复性、再现性以及适用条件进行了对比。
文献题名:造纸涂料消泡剂的性能评价
作者:刘德明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50-52
摘要:根据造纸涂料的特点,通过一系列的测试方法,对消泡剂的相关性能进行了评价,得出的实验结果与产品实际应用的效果相一致,为造纸涂料用消泡剂的选用和选型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和指导。
文献题名:胶粘物控制酶在瓦楞原纸生产中的应用
作者:王辉,郭启程,王鲁江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2):56-57
摘要:为控制瓦楞原纸中的胶粘物,在瓦楞原纸生产中添加胶粘物控制酶。结果表明:添加胶粘物控制酶后,浆料中的胶粘物明显减少,并且降低了黏性,从而降低了断纸率,提高了成品率。
文献题名:改性聚乙烯胺在箱纸板上的应用
作者:吕晓峰,孙浩,朱勋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1-3
摘要:介绍改性聚乙烯胺对箱纸板物理指标和生产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聚乙烯胺不仅能提高箱纸板耐折度、耐破指数和环压指数等物理指标,还可以提高其灰分含量,对降低生产成本有积极的作用。
文献题名:纳米定性滤纸的研制与开发
作者:吴安波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4-6
摘要:采用纳米纤维和精制棉浆为主要原料,通过面层添加纳米纤维和浆内添加纳米纤维2种方式抄制定性滤纸。结果表明,纳米纤维的添加对提高纳米定性滤纸的过滤性能具有明显效果。
文献题名:造纸黑液中木素降解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作者:黄映芳,蔡明亮,吴敏雅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12-17
摘要:木素是自然界第三大生物大分子,也是唯一可再生的芳香类生物质原料。但是木素没有明确的结构,很难直接对其进行高效转化和利用。木素通过降解可以转化成酚类化合物等低相对分子质量的高附加值化学生产原料,用作苯酚替代物,可以为后续资源化利用提供更多的可能性。进入21世纪以来,有关木素降解的研究越来越受欢迎。该文综述了近几年来木素降解的研究现状,主要介绍了木素降解的重要方法(热化学法、物理法和生物法)、降解过程中常用的几种催化剂以及产物的分离分析方法,最后还对其目前存在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文献题名:内切纤维素酶ZQ5改善OCC浆滤水性研究及应用
作者:李强,梁晓菲,曾文榄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18-22
摘要:对内切纤维素酶ZQ5性能及其对OCC浆料滤水性改善应用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切纤维素酶ZQ5的最适温度为60℃,最适pH为6.0,在pH为5.0~8.0范围内有良好的酶活特性;内切纤维素酶ZQ5改善OCC浆料滤水性的最佳工艺是预处理时间为60 min,浆料浓度1%,用量为0.06 u/g(对绝干浆);生产应用中,经内切纤维素酶ZQ5处理芯层、底层浆,网部单程留着率分别上升2.32%和1.85%,干燥部蒸气压力下降65 kPa。
文献题名:聚合硫酸铁在造纸法再造烟叶污水处理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王茜茜,陈远祥,张云龙,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23-27
摘要:再造烟叶企业生产中二沉出水中的有机物存在降解难度大,具体表现为水质中TCOD及色素的含量偏高,在污水处理中企业多用聚合氯化铝(PAC),其絮凝效果一般,造成外排水不易达标。为了使污水排放指标达标,该试验首先对二沉出水水质进行分析,然后开展了聚合硫酸铁(PFS)助凝、助沉效果分析,PFS用量分析,TCOD与PFS的用量关系分析,达标排放分析,与现有处理工艺比对分析,成本变更核算,处理效果与二沉出水pH关系分析。结果显示:在试验室条件下,采用PFS取代PAC处理二沉出水可有效降低出水的TCOD和色度,其出水标准可达到二级排放标准;通过降低二沉出水的pH,可有效降低PFS的含量;经PFS处理后的液体pH控制在4.5~5.5之间时,才能有效降低TCOD和色度;经PFS处理后的液体经气浮后需调节pH才能进行排放。这些结果为PFS在再造烟叶污水处理中的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文献题名:改良型氧化沟工艺处理废纸造纸废水实例
作者:罗亚敏,崔俊峰,唐启,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28-31
摘要:介绍改良型氧化沟+混凝沉淀工艺处理造纸废水的工艺参数、运行效果和工程效益。该工程设计处理能力为5 000 m3/d。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处理效果好,出水水质达到《制浆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544—2008)中规定的标准要求。
文献题名:直接燃烧法与国标煅烧法测定卷烟纸中氧化钙灰分的比较研究
作者:肖翠翠,王小平,黄启志,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8,37(1):32-34
摘要:该研究旨在探讨直接燃烧法与国标煅烧法测量氧化钙灰分的差异性,通过配对-t检验法验证2种方法所测结果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2种方法的测试结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为了量化2种测试方法的差异,从而更高效、精确地实现生产过程监控卷烟纸灰分含量,对2种方法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表明,2种测试方法之间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并拟合出2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的如下关系式:国标煅烧法检测氧化钙灰分含量(%)=0.62×直接燃烧法检测碳酸钙灰分含量(%)。
文献题名:漆酶协同明胶对未漂硫酸盐浆纸张强度的影响
作者:路庆辉,谢益民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6-8
摘要:在漆酶作用下,研究明胶对纸张强度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漆酶作用下,明胶能够显著提高纸张的干湿强度。根据实验室实验结果,以未漂针叶木硫酸盐浆为原料,在室温(25℃),处理时间为5 h的条件下,漆酶催化明胶提高纸张强度较佳的工艺条件为:明胶用量2%(对绝干浆),pH为6,酶用量50 U/g(对绝干浆)。
文献题名:催化氧化性溶剂解木素的研究进展
作者:马雪梅,周学飞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9-14
摘要:木素是一种具有芳环结构、来源丰富且价格低廉的可再生资源。利用溶剂的特性、采用催化氧化性溶剂解是改进木素基可再生化学品生产方法的重要途径。催化氧化性溶剂解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催化剂和溶剂系统。催化剂种类影响木素基可再生化学品的产量。常用的催化剂有金属有机催化剂、无金属有机催化剂、金属盐催化剂、沸石催化剂(非均相催化剂)。在木素解聚工艺中,大多数溶剂起到了溶解木素、产物和均相催化剂的作用;另外,一些溶剂对木素降解有阻碍作用。该文主要从催化剂和溶剂2个方面进行分析,同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与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文献题名:典型生物质能源的转化途径分析对比
作者:张健,胡柠檬,孙向前,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15-23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能源消耗也逐渐增大,寻找、开发可替代的清洁能源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在众多的清洁能源中,生物质能是一种广泛存在于禾草类、木材、藻类、动物油、废弃油脂和其他微生物油脂等有机生命体中的可再生能源。然而,由于这些生命体中所携带生物质能的主要物质组成各异,在采用物理、化学以及生物的方法进行生物质能源的提取时,往往会因为所研究或处理的生物质资源的不同而造成生物质能的转化效果差异性大。因此,厘清在生物质能提取过程中各转化条件下(温度、压力、时间、催化剂、介质体系等)各类生物质有机大分子(纤维素、半纤维素、木素、油脂等)的转化效率,对我们选择合理的转化路径是至关重要的。基于此,该文首先综述了生物质原料的主要化学组成,然后针对这些典型生物质化学成分进行相应生物质能转化路线的介绍和功效分析,最后,对于其中颇具应用前景的超临界流体下的生物质能转化技术进行重点研究,以期为超临界流体中各类生物质资源的高效能源化转化过程的工业化应用提供智力支持。
文献题名:竹纤维本色纸在卷烟纸质滤棒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李永福,刘王,吴丽君,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24-27
摘要:分析竹纤维本色纸物理指标对纸质滤棒成棒质量的影响并开展纸质滤棒在卷烟中的应用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原纸定量及宽度的增加,纸质滤棒的吸阻变大,变异系数变小;卷制的竹纤维本色纸质复合滤棒的质量满足行业标准的要求;采用竹纤维本色纸质复合滤棒可提升香气的丰富性及质感、降低刺激性和提高舒适性;具有2层结构及良好通透性的竹纤维本色纸具有更好的降焦效果。
文献题名:不同梗叶比例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片基的影响
作者:苏丹丹,王小升,张文军,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28-31
摘要:为了研究不同梗叶比例对造纸法再造烟叶的影响,分别从物理性能、化学成分、烟气成分、热性能及微观结构等方面,对不同梗叶配比下制备的再造烟叶片基进行全面系统地比较。结果表明:(1)随着梗叶比的增大,再造烟叶片基的抗张强度、透气度、松厚度及灰分均呈上升趋势;(2)再造烟叶片基随着梗类占比的上升,总氮及总植物碱含量下降,主要是由于氮元素和总植物碱主要来自于叶类物质,而梗类物质中含量较少;(3)不同梗叶比例下的再造烟叶热性能相近,相比于叶类,梗类含有较多的半纤维素;(4)随着梗类含量的逐渐上升,再造烟叶中长纤维含量占比提高,长、短纤维交接形成的孔隙结构增多,整个再造烟叶的结构向立体化方向发展。
文献题名:2种不同烟梗预处理工艺在造纸法再造烟叶生产中的对比研究
作者:曹环,容辉,孙毅,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32-35
摘要:为改善再造烟叶产品抽吸品质,本研究以烟梗为原料,对比研究了蒸气与水洗2种不同预处理工艺对造纸法再造烟叶常规化学指标、打浆度及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蒸气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水洗时间15 s,水洗温度50℃,蒸气时间4 min;水洗工艺的最佳条件为水洗温度为常温,水洗时间10 min,固液比1∶6。在此工艺条件下产品得率分别为59.87%和54.00%,氯离子含量分别为0.89%和0.82%,产品感官评析结果分别为82分和77分。
文献题名:氢氧化镁基复配膨胀型阻燃剂制备阻燃纸的研究
作者:刘连丽,曾英,戚天游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36-39
摘要:采用表面涂布法制备氢氧化镁(MH)基复配膨胀型阻燃剂(IFR)的阻燃纸,利用SEM对阻燃纸表面形貌进行表征。通过垂直燃烧性能测定仪表征了纸张的阻燃性能,优选出最适宜的阻燃配方(MH∶APP∶MEL∶PER=50∶30∶10∶10),通过机械强度、表面性能、光学性能对纸张物理性能进行综合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涂布量为66.0 g/m时,纸张损毁长度为80 mm、续燃时间为0.0 s、阴燃时间为3.0 s,MH基复配IFR纸张阻燃性能达到公共场所阻燃织物燃烧性能阻燃2级要求;和涂布原纸相比,纸张的环压强度明显提高。
文献题名:基于响应面法的烟草薄片废水絮凝气浮预处理的优化
作者:李鹏飞,刘达岸,陈胜,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纸和造纸,2019,38(1):44-49
摘要:以阳离子聚丙烯酰胺(CPAM)为助凝剂,聚合硫酸铁(PFS)为絮凝剂,制备PFS-CPAM复合混凝剂,用扫描电镜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探究废水温度、pH,絮凝剂、助凝剂类型和用量等单因素对废水絮凝工艺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根据Box-Behnken试验设计原理,采用Design-Expert10.0软件建立COD去除率的二次响应曲面数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当pH为6.8,PFS用量为485.5 mg/L、CPAM用量为4.8 mg/L时,CODCr去除率最高,为64.13%。验证试验结果表明,偏差为0.23%,响应面法的预测值与实际值吻合较好,是一种优化薄片废水絮凝预处理的有效方法。
文献题名:大豆分离蛋白纸张抗水表面施胶剂制备及性能
作者:马静,陈利维,汪恒,等刊名及发表时间:精细化工,2019,36(1):169-175
摘要: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烯基琥珀酸酐(ASA)为疏水改性剂,控制ASA与SPI伯氨基的摩尔比合成了4种不同酰化度的疏水大豆分离蛋白ASAx-SPI[x=n(ASA)/n(SPI-NH2),x=0.5、1、1.5 和2]。通过伯氨基含量、FTIR、UV-Vis、荧光光谱、疏水指数对ASAx-SPI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长链疏水基团成功引入到了SPI骨架上,ASAx-SPI的酰化度和疏水指数随着x的增加而增大,当x达到1.5后趋于稳定。ASA1.5-SPI的施胶量为0.77 g/m2时,施胶纸的初始水接触角可达132°,水滴保留时间可达53 min。XPS和SEM分析结果显示:ASA1.5-SPI在纸纤维表面形成一层粗糙的疏水薄膜。此外,纸张力学性能测试表明:ASA1.5-SPI施胶纸的抗张强度由未施胶纸的0.60 kN/m提升至0.67 kN/m。
文献题名:黑液提取率对纸浆残留污染负荷的影响
作者:李友明,韦之敏,陈田田,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6(10):126-131
摘要:为定量表征黑液提取率对纸浆中残留污染负荷的影响,以红松传统碱法蒸煮得到的浆料和黑液为研究对象,采用逆流提取工艺,对不同浆料浓度的黑液提取率与浆中残余木质素量、化学需氧量(CODC)r和生化需氧量(BOD5)的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木质素降解物是黑液有机物的主要污染来源,高浓高黑液提取率可有效降低污染负荷,浆料浓度从15%提高到35%%时,黑液提取率显著增高(从71.34%提高到98.47%),并且浆中残余木质素、CODCr和BOD5的含量都大幅度降低;黑液提取率与浆中残余木质素呈线性关系,与浆中残留的CODCr和BOD5分别呈一元三次函数和一元二次函数关系。提高浆料浓度和黑液提取率是减少制浆和漂白过程中污染负荷的有效方法。
文献题名:磷石膏晶须用于造纸涂布的初步研究
作者:张艳萍,刘海棠,宋亚丽,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9,34(1):43-48
摘要:磷石膏晶须白度高、密度小,具有成为造纸颜料的可能。该文将磷石膏晶须作为涂布颜料,研究制备60%固含量的低黏度且涂布效果好的晶须涂料。通过分析晶须涂料的性质和涂布纸的性能发现,相比羧基丁苯胶乳和苯丙胶乳,在同等条件下添加占涂料总固含量12%的丙烯酸胶乳胶粘剂,涂布纸的表面强度较高且涂料黏度较低。在胶粘剂占涂料固含量不变的情况下,添加2%的阳离子糊化淀粉代替胶粘剂,有利于提高涂布纸的表面强度,但平滑度和白度有所降低。添加质量为绝干颜料质量5%的尿素作为晶须涂料的降黏剂,涂料的黏度可达824 mPa·s,降黏效果较明显。晶须涂料与碳酸钙涂料相比,虽然涂布纸的光泽度较低,但油墨吸收值和表面强度较高。
文献题名:短侧链氟基纸张防油剂的合成及性能
作者:武伟,徐力,刘泽华,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天津科技大学学报,2019,34(1):49-53
摘要:以甲基丙烯酸十二氟庚酯为主要单体,辅以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十八酯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等其他单体,在偶氮二异丁腈引发剂下引发聚合,制备自乳化型短侧链氟基纸张防油剂。利用红外光谱分析、粒径分析对防油剂进行表征,并通过施胶后防油纸的防油等级、表面接触角以及抗张指数、耐破指数、耐折度、透气度等考察防油纸的防水防油性能以及物理性能变化。研究结果表明,当单体中含氟单体含量为80%、涂布量为3 g/m2时,防油纸的防油等级从2级提高到6级,接触角从67.5°提高到90.8°,相应的物理性能也有所提高。
文献题名:特种芳纶纤维在造纸中的应用
作者:杨兵,惠岚峰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6-10
摘要:介绍了芳纶1414、1313的结构与性能;介绍了芳纶纤维在造纸中的应用情况。
文献题名:合成纤维在特种纸和湿法无纺布中的应用
作者:韩振,赵立新,王颖,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11-15
摘要:综述了湿法无纺布的发展过程及合成纤维材料细度的表示方法。简介了合成纤维的应用及其影响产品性能的因素。最后介绍了合成纤维的分类及其改进成形质量的方法。
文献题名:柚皮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采用SI-ATRP法接枝改性的研究
作者:陈烨,张秀梅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20-24
摘要:采用化学分离方法,对柚皮中的纤维素进行分离提取进而得到柚皮微晶纤维素,并运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方法,在柚皮微晶纤维素表面接枝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研究表明:分离提取柚皮纤维素的最佳条件为8%浓度NaOH,8%浓度H2O2,脱色时间30 min,脱色温度30℃,纤维素含量可达62.04%。在反应时间为3 h时,接枝率最高。FTIR图谱和SEM照片证明微晶纤维素表面成功接枝了GMA,对于吸附重金属离子有显著的效果。
文献题名:再造烟叶产品定量检测方法的研究
作者:蒋宇凡,俞京,袁广翔,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25-29
摘要:为寻求适用于不规则形状的再造烟叶产品的定量检测方法,对打孔法、剪纸法和图像分析法检测再造烟叶产品定量分别进行研究和检测条件的优化,将3种方法得到的检测结果与传统的在线定量检测结果相比较。实验结果表明,打孔法宜采用18 mm孔径;剪纸法检测每组产品数量以6片为宜;图像分析法最佳的参数为:套索频率40次/min,套索宽度60 pix,套索边对比度20%。打孔法、剪纸法以及图像分析法检测结果的稳定性都要优于在线检测,其中,图像分析法的稳定性最佳。采用打孔法、剪纸法以及图像分析法检测得到的再造烟叶样品定量与在线检测得到的结果无明显差异。
文献题名: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用钛白粉中砷、铅含量ICP-MS分析法研究
作者:宋元航,于喜龙,李党国,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36-39
摘要: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分析技术应用于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用钛白粉中砷、铅含量的测定。样品利用微波消解的方式,分析时采用ICP-MS检测。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灵敏度和精密度,砷的回收率在91.9%~95.4%,铅的回收率在99.8%~106.8%,砷定量检出限0.10 mg/kg,铅定量检出限0.058 mg/kg。该方法操作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经实际应用表明适用于纸质食品包装材料用钛白粉中砷、铅含量的测定。
文献题名:改善单面蓝色工程纸喷墨打印质量的探讨
作者:汤志久,任怀燕,杨振永,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45-49
摘要:介绍了单面蓝色工程纸的用途,通过试验工艺配方改进改善了喷墨打印质量,提高了油墨吸收性,减小了油墨扩散现象,满足了客户使用要求。
文献题名:AKD熟化促进剂在造纸中的应用
作者:张岩强,刘春亮,马强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4):50-52
摘要:研究了一种烷基烯酮二聚体(AKD)熟化促进剂,可以有效地控制AKD的水解并加速其熟化,使AKD的应用更加完善,可有效地提高纸页施胶度的控制精度。AKD熟化促进剂主要添加在造纸施胶剂AKD乳液中,通过限制AKD的水解和迁移倾向,对AKD乳液起保护作用,通过自身阳离子度高和相对分子质量低的特点加速AKD的熟化,克服了传统AKD乳液熟化时间长的弊病。
文献题名:涂布纸板表面粗糙度检测方法综述及其对后续加工的指导意义
作者:杨长军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6):6-13
摘要:介绍几种用于纸板表面粗糙度测试仪器的测试原理、方法、使用范围以及对涂布纸板后续加工的指导意义,初步探讨了光学法测试对金银卡覆合的意义。
文献题名:聚乙烯醇/纳米微纤丝涂布增强砂纸原纸性能研究
作者:王希运,夏新兴,郭大亮,等
刊名及发表时间:中华纸业,2019,40(6):14-19
摘要:研究了聚乙烯醇(PVA)/纳米微纤丝(NFC)涂布对砂纸原纸防油性能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VA浓度5%涂布的砂纸原纸各项性能均弱于PVA 10%浓度的涂布纸。5%PVA涂布(涂布量为2.61 g/m2)时,随着NFC用量增加,其防油性能得到了相应提高,但其防油等级均在6以下;10%PVA涂布(涂布量为8.27 g/m2)时,其涂布后砂纸原纸防油等级均在12左右。在PVA浓度为5%时,涂布纸的拉伸强度比砂纸原纸的提高了约100%;在相同5%NFC的添加量下,10%PVA涂布纸的拉伸强度比5%的提高了约67.37%。随着NFC添加量的增加,纸张的耐折度随之提升。当NFC的添加量在合适范围内,纸张的撕裂度也随NFC添加量的增加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