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的研究

2019-01-18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儿童心理体育运动阶段

徐 倩

(南通市海安城南实验中学,江苏南通 22600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在我国占有很大一部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城市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农村父母来到城市支持城市建设。但是同时也造成了越来越多的农村孩子成为了留守儿童,他们长期缺少父母关爱,越来越多的儿童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俗话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体育作为一项健康、阳光的运动不但对焦虑抑郁方面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还能提高儿童的抵抗力,增强儿童体质。如何利用体育教学对留守儿童进行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的干预,使其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成为了我们目前工作的首要任务。

1. 相关的理论概述

留守儿童以此起源于1994年,一般我们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是年龄18周岁以下,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外出打工,并且期间很少回家,儿童留在农村家乡被祖父或者其他长辈照顾的群体。儿童心理问题,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身体或者情感得不到满足和释放,积压在心中又不能进行自我调节而产生的一些列的问题。像多动症、焦虑、抑郁、自闭等等。心理干预是指在心理学理论下,利用某种方式有计划、有步骤的对干预对象的心理活动、个性特点以及心理问题进行影响,从而使其向预期的方向发展。对于本课题来说,就是利用体育教学有步骤、有计划的对留守儿童的情绪障碍疾病(焦虑、抑郁)进行干预,使其通过体育运动,改变现状,从而健康快乐的成长。

2. 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的表现症状和危害

在临床上,焦虑症也被称为焦虑性神经症,主要表现有以下症状:胆怯、恐惧、心悸、头痛、腹痛等,其主要病因是儿童分离焦虑症。很多留守儿童出现拒绝上学、离家出走、不愿意与同学和教师交往、上课不集中的情况发生。儿童抑郁症是以儿童情绪低落而表现一种精神障碍,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父母关爱,身心缺乏关注和理解。儿童抑郁症患者一般情绪波动较大,性格容易冲动,其中学习成绩下降、拒绝上学、离家出走等非常常见,严重者会出现过激行为,对自己或者他人造成伤害。

3. 体育教学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的意义

据调查发现体育运动对儿童交流抑郁方面的疾病预防和干预没有任何副作用,而且对于儿童来说,适当的科学的体育运动,还可以增强儿童的抵抗力,增强儿童体质,对儿童的身体健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次,针对焦虑抑郁的儿童,制定科学合理的运用方案,可以帮助其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以及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并可以帮助儿童树立正确的人生还和价值观,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有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4. 体育教学对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的具体措施

4.1 小组的划分

留守儿童教理念抑郁的发展和表现在不同的儿童身上具有不同给的差异,因此体育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具体表现、性格特点、以及儿童体质、爱好等将儿童氛围不同的体育小组,并以小组的形式采取不同的体育项目进行体育教学干预。实验证明,乒乓球和武术教学可以有效的激发男孩儿的兴趣;而女孩儿一般喜欢健身操、拉丁舞等舞蹈类的运动项目。无论选择怎样的运动项目,都要适时、适度的进行练习,并且坚持运动,只有长期锻炼才能够起到有效的心理干预。在此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儿童体育的娱乐性和团体性,通过体育竞技或者团队合作能够为儿童营造一个融洽、愉悦的体育环境,让儿童从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运动的快乐,从而增强儿童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的效果非常明显。

4.2 体育教学目标的制定

儿童是一个特殊群体,他们的身心都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因此我们在进行心理干预的时候,要根据儿童的对体育项目的兴趣和运动时间、运动强度等制定科学合理的干预目标,让儿童再循序渐进中战胜自己。我们一般将体育教学的心理干预周期定为18周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6周),这个阶段属于调理身心阶段,此时期儿童对体育教学和体育项目都不熟悉,所以这阶段的目标就是转移儿童的注意力,将儿童注意力从焦虑抑郁中转移到体育运动,培养儿童的身体协调能力。值得注意的是,这阶段的教师要以鼓励教学为主,让儿童从体育运动中感受运动的快乐,提高儿童的运动兴趣。

第二个阶段(7-12周),也称为是调适心理阶段,这个阶段的训练要以团队合作、体育竞技为教学项目,通过竞技和团队项目鼓励儿童多与人沟通,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与人交际能力,并从中体会到心理的归属感。

第三个阶段(13-18周),这个阶段我们称为巩固提高阶段,主要是在第一、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利用体育活动进行儿童心理健康的引导,逐渐培养儿童乐观、积极的心理状态,改善儿童不与人沟通、自闭、情绪暴躁的情况,帮助其往健康的心理发展。

5. 体育教学在进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中的注意事项

5.1 运动方式

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心理体育教学干预过程中,运动方式是最直接的干预。因此在选择运动方式的时候,一定要根据儿童的爱好、性格等选择自己喜爱、感兴趣的体育活动方式。避免教师随机指派,儿童不喜欢又不愿说出来,产生逆反心理,从而使体育教学干预效果适得其反。其中,焦虑抑郁儿童最明显的特点是不愿意交流,不合群。因此教师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性的活动,像篮球、足球、体育游戏、体育竞技等等,以此调动儿童运动的积极性,并从中感受到运动的乐趣和团体的成就感。

5.2 运动强度

在体育教学心理干预过程中,适当的运动强度是取得良好效果的关键。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强度过小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强度过大会造成儿童的逆反心理,还容易造成运动中的伤害。一般我们建议教师要按照不同年龄的儿童科学制定运动强度,并在运动中随时监测儿童的心率、血氧,对于指标异常的儿童要立即停止运动。除此之外,还要保证儿童在运动中避免剧烈运动造成的身体伤害。

5.3 运动时间和频率

我们这里所说的运动时间是指运动的持续时间,鉴于儿童的年龄小、身体承受力差,所以在运动时要充分考虑儿童的身体特点,一般每次运动的时间要控制在20分钟以上,60分钟以内。时间太短,效果达不到,时间太长,儿童身体吃不消。对于运动的频率,一般我们建议在第一阶段采取每周运动三到四次,而且采取间歇式安排,到了第二阶段和第三阶段再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合理调整。

6. 总结

综上所述,体育教学对农村留守儿童焦虑抑郁等心理干预有显著的成效,不但可以改善心理环境,同时还能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体质,促进其身心发展。对此各体育教师要明确小组划分、科学制定体育教学目标、并注意儿童在运动中的运动方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频率,将体育运动在干预儿童心理方面发挥其最大的作用。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干预不是一朝一夕的,而是需要循序渐进、不断坚持下来的。这就需要广大体育教师和儿童的共同努力,为儿童的健康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儿童心理体育运动阶段
爱与职责——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及其教育的思考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互联网+”背景下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疏导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策略探究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探究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The Founding Fathers of Modern Sports 现代体育运动创始人
呆呆和朵朵(13)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