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西绘画技法的艺术融合
——谈崔昊《西海祥云图》的艺术风格

2019-01-18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小学王凤华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9年1期
关键词:西海山崖西洋

黑龙江省密山市实验小学 王凤华

一、中西绘画技法的综合运用

中国山水画空间表现讲究‘三远’。“自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北宋郭熙的‘三远法’在崔昊的这幅《西海祥云图》中让观赏者有了平远体悟。纵观画面近前的陡峭石壁怪石嶙峋,山崖光线明朗清晰。中景的山体显露出清晰的山脉走向并伸向远方。远处山顶刻画的隐约朦胧在云雾之上,画面的纵深感呈现于观赏者面前,顿感高山雄伟与旷远。这样的空间完全取决于画家对古典山石表现技法的掌握和运用。还有对西洋绘画的融会贯通,中西绘画技法的合璧,才使得画面有了空旷、渺茫的效果。

首先,我们来欣赏近处山崖的美景。画家采用了两种皴法,近景中的两块趋近圆形的石头,展现出岩石的天然形态,这种圆形状态的岩石,画家采用‘云头皴’的方法来塑造。依云涛的造型把其形态恰当逼真刻画出来。用石青和黑色进行渲染暗面色彩,再用不同层次的土黄色渲染出受光面和灰面,使其的形体更具立体效果,堆砌在山崖边,让人顿感岩石的自然风貌。山崖的塑造画家更是独具匠心,山崖的地质变化风貌在画家笔下更加陡峭险峻,坚实的质感表现尤为出色。画家通过勾山石的轮廓线,来描绘山崖的造型,其笔粗细兼用,中锋、侧峰并举,注重用笔的转折与顿挫,表现出山崖的峭立。同时还注重峰与皴的结合,皴法与山形的吻合。‘乱柴皴’的技法在这些山崖的刻画中起到了重要作用。画家用‘乱柴皴’方法把山崖的侧面和暗面刻画,特别是暗面的皴擦再现了山崖的大块结构变化。用石青灰对山崖的灰面再次皴擦过渡。使得山崖展现出雄奇峻拔、嶙峋坚实的山体特征。山崖的亮面画家在勾皴完毕后用土黄色铺染。为加强山体厚重和光感,对其进行多层次、多次数的染色,把山崖的亮面定格在上午时分。这部分是画家在此幅作品的刻画重点,也是体现画面的主旨所在。为此,画家在表现山崖深壑的时候,结合运用西洋绘画的表现手法,在‘三维空间’的塑造上,注意山石的立体造型,特别是光源的表现尤为突出。把每一处的山崖都进行了归纳,分清了明暗关系,把握住了层次。在山崖下面的云雾上,画家没有用中国画的勾勒形式刻画云雾,而是用西洋绘画的方法对云雾进行了自然过渡处理,追求写实的云雾效果。在云雾的衬托下,山崖更显其峻拔、坚硬,立体感更加强烈,突出了写实的艺术功效。打破了用白描形式塑造云雾中国画格局,营造出既有西洋绘画的立体,又有中国山水画的韵味。

二、作品表现空间的艺术特色

中国山水画讲究‘虚实相生’,也就是西方绘画追求的远近虚实的空间效果。崔昊把这一知识融汇于一起,在《西海祥云图》的作品中进行了大胆尝试。在右侧中景和远景的山体上,采用了线条相对柔和的‘披麻皴’塑造山体,使山体坡度变得相对缓坡。用线有聚有散,虚实相间,并用石青色对山体的灰、暗、亮面进行染色,增其立体效果,使得中、远景的山体与近处山崖有了结构上的差别。用笔方法上也产生了差异,再现出坚实与柔和的变化,给观赏者以结构变化之美,远近的空间层次就此拉开了距离。

云雾也是画家塑造作品空间元素之一。画面上的云雾漂浮于中、远景之上,画家采用了西洋绘画的手法,把云雾写实处理,渲染的自然轻飘,在山间自然过渡,消失在朦胧的群山之中,与天际融为一体,表现了渐行渐远的高远效果。这种效果的产生画家依旧不忘西洋绘画的融汇,整幅作品的色调处理倾向石青色。从山下至山上崖岭相连,错落有致。景色远、中、近依次展开,近实远虚的视觉效果,渲染了一个峰岫峣嶷、峭崖森渺的境象。既合中国古典山水传统空间的‘虚实结合’的原则,又具西洋‘三维空间’的理论,达到了空灵变化的意境。

三、《西海祥云图》的艺术成就

《西海祥云图》这幅作品演绎了中西绘画技法的高度融合。在用笔上采用中国画的勾、皴方式,墨色上采用点、渲染方法,物象造型上采用西洋绘画写实技艺,在意境营造上采纳中国的意韵表现。使得此幅作品表现出云雾飘渺、峰峦雄逸的曼妙景象,让洋为中用的艺术理念在作品中彰显,把中西方绘画技法进行了高度艺术融合,开拓了中国山水画的独特画风。

猜你喜欢

西海山崖西洋
西海小学:红色情怀育人,西海精神塑魂
故乡槐花满山崖
清宫中的西洋医生
清宫里的西洋钟表师
紫禁城内的西洋科学家
孤独的麦田(外一首)
一桥飞架
山海经
美丽的庐山西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