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在赣州—是如何文治武功?
2019-01-18刘隆丰
地点:中国赣州崇义县(始建1518年)上堡梯田
学界广为流传的二个半圣人,一个是圣人孔子,一个是明朝学者王阳明,半个是曾国藩,可见王阳明在世人心目中的崇高地位。王阳明的核心理念可以概括为“心即理也”、“知行合一”、“致良知”,他也成为“三不朽”(立德,立功,立言)第一人,而王阳明从龙场悟道之后,真正的文治武功实践地却在江西,尤其是赣南,那他是如何做到的呢?
明正德十一年(1516)九月十四日,吏部下达任命书:“奉圣旨,王守仁升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处地方。”①当时,福建汀州、漳州及江西南安、赣州,湖广(今湖南)郴州,广东南雄、韶关、潮州、惠州等八府一州,境内多有山贼聚众,前任南赣巡抚畏贼称病不赴,危难之机,兵部尚书王琼特举荐王阳明为南赣巡抚。
地点:中国赣州赣州阳明书院阳明精舍
习近平总书记说道:“王阳明的心学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是增强中国人文化自信的切入点之一,作为中国人,不可不知王阳明。”王阳明的一生颇为曲折,而转折点就在江西赣州,可谓是守得云开见明月,正德十二年(1517年)正月十六日,经历贬谪贵州后的王阳明,从此柳暗花明,转任赣州开始了他在赣州长达多年的文治武功,完善了独具一格的“心学”哲学体系,并在此继承发展了陆九渊“心即理也”之学说,在赣南兴办书院,广收门徒,形成“王学”一派,弟子遍天下,同时代表王阳明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的“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的四句教,也贯彻到他在赣州理政的始终。
一、文治
王阳明“立言”“立德”,主要是通过施政的实践工作中体现并感悟出来,在身为南赣巡抚施政治理期间,他主要做了如下几点:
(一)兴书院,办社学
1.兴书院。士大夫阶层是封建社会的精英阶层,也代表封建社会的上层建筑,而书院教育也主要是针对士大夫阶层。王阳明在赣南各县兴建书院、并亲力亲为,上台讲学,传授圣人学说,把“致良知”理念灌输到赣南。王阳明把《大学》作为授课的基本纲要,讲解 “知行合一”的法门要诀。讲学足迹遍布赣州通天岩,龙南玉石岩,南安学府等地,至今这些地方已成为“心学粉”朝圣打卡之地。在他主政期间,以及众多门生弟子推广时期,赣州、南安二府各县也涌现了不少书院,如于都县龙溪书院、雩阳书院,信丰县桃溪书院,兴国县安湖书院、会昌县湘江书院,安远县濂溪书院等,几乎县县有书院。②
2.办社学。多层次办学、多形式兴教一直是江西古代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办社学能改善乡村教育的基本面。为推广社学,王阳明颁发了十余道牌谕,其中专为南安、赣州两府所颁发的牌谕就有《兴举社学牌》《颁行社学教条》和《行雩都县建立社学牌》三块。王阳明主政期间及之后较长时期,几乎每个县邑的人口主要聚居地都建有社学。
(二)移民风,易旧俗
明正德十五年(1520年),为了改善民风旧俗,教化南赣百姓,推行了《南赣乡约》,推进了乡里自治,严谨组织纪律,善念教化乡人,重构乡村伦理道德体系。
(三)改盐税,建县治
1.盐税改革。王阳明善于改革,敢创新,会经济之道,他将位于梅岭折梅亭处的粤盐税关合并在赣州龟角尾,以阻止私盐泛滥,提高粤盐销售范围,盐税用于平乱军队之用,这样就解决了财政支出的不足。
2. “以往为贼所据,今幸则平,必建立县治,以示控制”。王阳明奏请朝廷添设崇义县,县治设横水,并以崇义里里名为县名,隶属南安府。正德十三年(1518年),崇义县即告创立。
(四)修城墙,推官话
1.修城墙。赣州古城始建于东晋年间太守高琰,北宋知州孔宗翰任上,改土城为砖城;明正德十三年夏,王阳明任南赣巡抚期间,责成赣州知府邢珣重修宋城墙。此为现仍保存完好的宋代古城墙。
2.推官话。赣南是客家民系,可是500年后的今天,赣州市的核心城区依然有“方言孤岛”,其历史根源就被追溯到500年前的王阳明推行的西南官话,当时城中有内奸走漏风声,为了军事机密安全起见,他要求凡是进城者都必须说官话,于是乎全城掀起学官话的热潮。
二、武功
王阳明不仅文治了得,武功亦非凡,可谓“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据记载王阳明擅长骑马,开弓能一发三箭,全中靶心,当然这只是体现他技艺娴熟,真正体现他“武功”的是他的“此心不动”的军事才能,是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谋略。正德十三年(1518年),王阳明恩威并施,平定为患江西数十年的民变祸乱;正德十四年(1519年),王阳明在鄱阳湖中仿效赤壁之战,平定洪都的宁王朱宸濠之乱;嘉靖七年(1528年),平定西南部的思恩、田州土瑶叛乱和断藤峡盗贼。其主要军功都发生在江西。
(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赣南剿匪
立《十家牌法》于赣州城中,昭示乡人市民“或有隐匿,十家连坐”,实施军管。严肃军纪,重振法治,并肃清内奸,组建自己可靠的民兵队伍,这成为他取胜的第一步,先后打赢了长富村象山湖剿匪之战,横水桶冈剿匪之战,三浰剿匪之战。至此赣南赣西剿匪一扫而空,平定匪患之乱,为赣州的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奠定了厚实的基础。据载,剿匪戡乱之后,将士上下信心倍增,喜悦之心溢于言表,唯有王阳明神情严肃,冷峻的面孔之下似有所悟。身边谋士见此情景问为何,王守仁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言下之意就是,攻破这山中的贼匪容易,清除贼匪内心的私欲难。显然他很了解百姓闹事其实逼不得已,人人都有私欲,而能克服自己内心私欲,便能安分守己做良民,无法克服内心私欲的就只能落草为匪,为善为恶只在一刹那间,这也就是他唏嘘的“有良知则为民,内心失良知则为贼”,于是平匪后,他即在赣南区域广兴书院,多办社学,以便教化民风。
(二)“此心不动,随机而动”—平定宁王叛乱
地点:中国赣州赣州古城墙八镜台
正德十三年(1518)王守仁《自赣州上海日翁手札》行书 25.7×48.5cm浙江余姚博物馆藏
解决赣南匪患后,适逢南昌宁王朱宸濠叛乱,此时王阳明举旗平叛,虽然手里无精兵良将,皆老弱残兵,却仅用45天的时间,平定叛乱、活捉宁王。这一场震惊朝廷的叛乱,让王阳明在江西收获了人生之中最大的军事功绩。“我的心是空的,我此时此刻没有欲念,而你的心一动,我会知道,我会理解,而同时我会洞察到其中的一切虚妄,于是我可以对此做出行动。” 宁王之败,败在疑心,动心。
三、结语
嘉靖七年(1528年)十一月二十八日,王阳明把人生的最后一刻留在了赣南,病逝于大余县青龙镇赤江村,临终遗言“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赣南成就了王阳明的抱负与学说,王阳明至今也深刻影响了赣南。赣州市人民政府于2017年6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王阳明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文件要求要从对赣州和历史负责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好王阳明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逐步开展王阳明文化遗产的普查工作,切实做好王阳明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文/刘隆丰)
注释:
①王阳明全集【卷四】顺生录之一 别录一(1)
②赣南:心学大师王阳明“文治武功”的实践之地.中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