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港书城,装饰出城市的质感
2019-01-18吴婧茸
记者|吴婧茸
在张家港市杨舍镇步行街的中心伫立着一座张家港市的文化地标,——,张家港书城也就是百姓所熟悉的张家港新华书店。
这座层高六层,建筑面积8427平方米的书店成立于1962年2月,它是江苏省新华书店十五期间重点建设的二十座大型书城之一,先后荣获全国出版物发行行业文明店堂、江苏省首批最美书店、苏州市首批优秀实体书店、全省十大品牌新华书店、全省首批“四星级门店”等多项荣誉称号。
2018年,书城总销售达1.38亿,其中图书销售占比百分之八十,门店图书销售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县级新华书店中心门店前茅。
在去年的4月6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刘奇葆率出席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经验交流会的代表,来到张家港新华书店视察, 在听取张家港新华书店改革发展成就的介绍后,他高兴地说:“这个书店搞得不错!”他强调,新华书店品牌已经很响亮,希望未来张家港新华书店可以把这个牌子擦得更亮。
埋下新华情怀,传播文化大美
王晓帆,张家港新华书店总经理,在新华书店从业二十余年的他经历了新华书店发行体制的历次改革,伴随着新华书店事业的发展而不断成长、成熟。
“这个二十多年来,我和新华书店的同事们这些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转变,经历了图书的大发展和大繁荣时代。”王晓帆开始回忆。
80年代,正处于改革开放初期,万事万物都散发出蓬勃活力。那是个理想气息浓郁,个性解放的时代,人们开始谈论潮流,开始谈论物质。在这物质贫乏时代人们追求精神食粮,看书成为了许多年轻人最享受的娱乐。
当时书店里图书品种也不多,营业员隔着三尺柜台接待读者。那时大众阅读处于饥渴状态,很多严肃的图书销量奇高无比。巴金的《家》可能是80年代印量最大的文学书,《红楼梦》、《骆驼祥子》、《呐喊》、《围城》等印数都超400多万册,后来逐渐又流行港台通俗小说,金庸、古龙、琼瑶、三毛等的作品被大众追捧,随后《战争与和平》、《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牛虻》、《安娜·卡列尼娜》等都曾成为出版热点和阅读热点。呈现出了“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的势头。
在这么一个生机勃勃,对知识如饥似渴的年代,我们的成长基本都是在前辈们的言传身教下学到的 。从那时开始,老一辈新华人给我们传承了新华书店艰苦奋斗和全心全意为服务人民的优良传统。从此在我们心底对书店埋下了一种情怀、一种执着、一份坚守和一份责任。”
竞争与动力并存,服务和环境让书店活力升级
90年代,随着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迎来了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90年代这十年,是图书出版业辉煌灿烂的十年,也是最具特色、富有活力的十年。新华书店同时也迎来了文化消费热潮。
图书作为一种商品,开始按市场规律运作,老牌国企新华书店的图书营销从此起步。
与80年代相比,我国90年代的市场环境发生了显著变化。由于“两个文明”的发展,文化消费渐成主流,民营书店应运而生,竞争开始出现在了国有新华书店的历史上。
观念消费的改变又推动了产业调整。90年代,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书店也开始小步转型,成立了科教文中心,售卖音像、电脑、复印机等三产用品。在1997年张家港新华书店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推荐为全国精神文明示范单位,1999年集团创名店研讨会在张家港召开。从此新华书店在江苏大地上拉开了精细化管理的大幕。
汪晓帆认为,在如今的21世纪,这个物质和精神极大丰富的社会情况下,对于书店,人们更关注的是服务和环境。“大书城、文化MALL兴起,新华书店抢抓机遇,以创星级门店为抓手促进全省各大书城进行软件硬件的全面升级。”
并且,现在书店更注重人才的培养和业务技能的培训。“如今的书店营业员,我给他们定位为‘阅读推广人’,每年都要经过五至六次的培训,来引导更多的市民参与并分享阅读体验和精神享受,他们能带动读者使整个书店充满生机和活力。”汪晓帆说。
将书香城市概念量化,为“全民阅读”注入了内生动
当前,实体书店受到了网络的冲击,图书零售有所下滑,但张家港新华书店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快转型升级,突出阅读体验,打造智慧书城,引导读者回归实体书店。
汪晓帆告诉记者,书店内图书品种、音像制品常年保持在5万种以上,满足了港城读者多方面、多层次、个性化的阅读及购买需要,每到周末你还是可以看到这里“求书若渴”的老老少少。
“我们张家港新华书店不仅致力于传播优秀先进文化,网点覆盖城乡,除此以外我们还配合张家港城市书香建设,充分发挥书店在全民阅读中的示范和导向作用,举办各类阅读推广活动,如‘书香港城朗读者计划’,‘花绘花艺’、阅读公益讲座等,一年的活动近百场。”
作为首批江苏省“书香之县(市)”、首批江苏省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的张家港,阅读已成张家港人的生活方式,在这个城市,阅读不仅仅是个人的兴趣爱好,更是成了一股文化潮流。
推动全民阅读,是提升城市质感的重要抓手。张家港早在2012年便发布了全国首个覆盖城乡的“书香城市”建设指标评价体系,并自觉适应城乡一体化和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要求,体系化设计、制度化安排、分众化引导、项目化推进,将那缕书香“送”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将书香城市概念量化,也是我们一直在做的事情”。汪晓帆向记者介绍,从2015年起,张家港新华书店就开启了“校园书店计划”,将新华书店开进校园,每年以两到三所学校的进度,渐渐覆盖张家港大大小小的学校。
“这个校园书店计划,我们主要以小学为主,未成年人是分众阅读的重要关注群体,阅读习惯要从娃娃抓起。我们新华书店进校园后不单单是个书店,还是学校的社会实践基地,还有许多孩子们的读书小组也参与进来,打造了一个个有生机有活力的阅读空间,为张家港市打造的‘全民阅读’注入了内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