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巴黎琐记,吴小非的探索之旅

2019-01-18整理虞露

现代苏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古典当代艺术语境

整理|虞露

吴小非,目前就读于中国美术学院油画系。他的很多作品例如14年《夜》入选四川美术学院第十八届学生作品年展,获得过多项荣誉,对于艺术吴小非有自己独到的感悟。此次,中国美术学院派他赴法国巴黎的交流学习活动,更是让他对中外艺术有了更深刻的思考和转变。

为期三个月的欧洲游学是以巴黎为中心展开,落脚点是西岱岛旁的巴黎艺术城,这个著名的艺术驻留机构吸引着全球各地的艺术家,形成了一个多元且活跃的艺术家群落。

在旅行中,我随手携带速写本,记录欧洲迷人风景和心得体会。画速写是最简单直接的表达方式,随时随地将直观的第一手观感记录下来;而我此次着重研究风景画的变形创作,从直观的视觉物象出发,夸大主观感受和情绪性触感,进行抽象归纳和重构再现。

我对于光线十分痴迷,追求强烈的对比和丰富的颜色搭配对视觉产生的冲击力,试图营造轻松略带魔幻现实的气氛。这方面我受到了彼得·多依格等多位艺术家的影响。

另一方面,可能是旅行中心情放松,或是看了大量西方大师绘画,我的画一改之前的拘谨,变得轻松活泼,不再故意压抑情感的克己复礼,绘画成为一种愉快的情感流淌,而这些变化是一个人在画室冥思苦想再久都不可能达到的。

我在欧洲游历的最大感受是对西方当代艺术产生发自内心的认同感,由衷地对非传统绘画产生兴趣和创作欲。

而为何当代艺术在中国语境中总让人觉得别扭,在西方语境中就顺理成章,这不由让我深思。一方面我发现,在国内看到的现代艺术作品多是通过照片和图像,没法直观地形成认知,更多的是从照片和文字带着猜想的片面认知,这就使人们对许多当代艺术存在误解;另外国内一些艺术家,一味照搬西方当代艺术家的创作形式,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当代艺术家和公众间也是脱节的,当代艺术家用着只有圈里人明白的语言和方式,表达公众并不理解的某种高大上的哲学观念或社会态度。

而在欧洲,一切都显得很和谐,观众看着馆内藏品并不会觉得唐突,不会觉得看了古典后对抽象不屑一顾,或是看了观念作品后对传统的嗤之以鼻。

艺术家和观众的关系也十分融洽,在德国双年展上,看到有艺术家现场带观众互动,两人在一个平等的语境里。当然这主要是一种感受,我尽量使我的描述客观,避免由身份差异带来的主观偏见,不希望让人觉得我有崇洋或是觉得外国都好中国都不好这种肤浅的认识。

我相信这种感受,不是因为中西方当代艺术有多大的好坏差别,或是中西方观众对艺术的欣赏能力有多大差异,而是社会文化结构上的差异。

让人们追求更为当代的绘画方式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对于古典艺术的视觉疲劳。

我原本很喜欢西方古典主义绘画。可是在看了数不胜数的古典绘画后,我感到对古典绘画厌倦麻木,不再像之前那般喜欢,虽然每幅都精心绘制,但是千篇一律感觉缺少趣味和张力。后来我喜欢上了当代绘画,装置艺术和稀奇古怪的当代艺术,我观看荷兰博伊曼斯·范泊宁恩美术馆时十分愉快。

欧洲充斥着古典绘画,短短三个月就已经对我产生了这种影响,更何况生活的欧洲人,无怪乎他们会离经叛道,选择更为主观和表现的绘画方式。而在中国则是完全不同的情况,在中国并不存在具象写实传统,国人对古典写实绘画并不感到厌倦,国人审美疲劳可能是小格局的诗文趣味或是追逐表层的笔墨技巧的传统主义。

其次,普及的图示和有联想的物象也是欧洲当代艺术的重要组成,许多欧洲现代后现代艺术品有明确的针对目标或是批判对象,是对特定群体而产生的特定的艺术,比如说培根对委拉斯贵支教皇形象的借用,都是西方文化中所特有的文化符号,只在西方的文化语境中才成立。

西方的观众能够从图示和物象中明白艺术家所指向的观念,从而和艺术家产生共鸣。而同样的如果照搬到中国则无法产生同样效果,原因在中国文化中的普及图示与西方并不一样。如何将当代艺术与中国文化中的图示建立联系,是中国当代艺术家的重要命题。

第三是趣味性,欧洲当代艺术家似乎少一点急功近利,喜欢艺术更像是一种玩笑和消遣。

我喜欢来自维也纳的四人艺术团体GELITIN的作品,他们开展的互动性和恶作剧般的小活动完全打破传统博物馆的严肃。他们的作品得名于幽默、荒唐、不按常理出牌以及积极的公众参与过程,在作品中他们努力让观众参与其中,刺激他们的感官,让人们跳出日常的固定思维。艺术对于他们而言确实是一件有趣的事。

猜你喜欢

古典当代艺术语境
当代艺术概念的确立与有效性
创作与做梦:精神分析语境下的“植田调”解读
陈文令当代艺术作品选
当代艺术的珍奇橱柜
——评《全球视野下的当代艺术》
从不同侧面求解古典概型
出入于古典与现代之间
日本当代艺术的“三剑客” 上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怎样读古典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