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社工更专业的“金英”之路

2019-01-18丁云通讯员朱丹虹顾嫣

现代苏州 2019年1期
关键词:社工街道社区

记者|丁云 通讯员 朱丹虹 顾嫣

2018年12月14日,姑苏区市民活动中心,金阊街道在这里举行了一场名为“聚力增能大会暨‘金英社工’品牌启动仪式”的活动。

为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打造一支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服务水平高的社区工作者队伍,金阊街道开启了 “金英社工”品牌文化的建设、创新。

标准考核为专业社工发展建立秩序

“金英社工”品牌文化以一枚饱含深意的LOGO开启。苏州小桥流水、粉墙黛瓦为主题,房屋形象是“金”、“社”两字的艺术处理,展现金阊社工大家庭的温馨与凝聚力,色彩选用较为沉稳的黑色和热情的金黄色,诠释社工工作特色,在基层工作既要沉下身、沉下心,更要以饱满的热情融入群众、服务群众。

品牌建设中,首当其冲,金阊街道启用了“社工在线管理系统”,加强社工管理的规范化及科学化,同时顺应“互联网+”的趋势。

金阊街道社事处处长陈竹君介绍,为此街道已制定实施了《社区工作者日常管理实施细则》《社工学习积分制管理办法》,规范社工的请销假、考勤、绩效考核等管理规定。并通过积分管理,激励社工主动参加各类业务性培训、竞技性比赛以及各级各类活动,促进社工成长,提升职业化水平。

“社工在线管理系统”包含签到考勤、请假审批、日常公告、通报审批、增能培训、报告管理等功能板块,满足社区日常管理中的常态需求。而通过手机GPS定位实现智能打卡等,也让管理工作变得更为人性化。“这样社工即便工作在外,培训、外出等工作状况也得以体现。” 陈竹君说。

借助智慧管理模式,金阊街道希望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工作管理、优化痕迹管理,全面提升全体社工的职业素养。

增能培训让社工更专业

2018年年末,金阊街道开展社工“应知应会”考试,综合考虑考试结果、个人经历及考察调研情况,将钟炅祾、戴艳颖、江莉莉、戈春英和滕菁五位年轻社工入选街道“金苗”五星社工培养计划,由陈洁如、管莉军、邱香、沈涛和陈国庆五位“金英领袖”做他们的传帮带老师。

“金英领袖”计划、“金苗”计划、菁英讲师库、小巷总理纵横谈等,都是金阊街道系统内的子品牌。

“金英领袖”计划为全体社区书记、主任量身定制,通过专题培训、参访学习等多种形式,助他们当好社区大家庭的“主心骨”;“金苗”计划针对年轻社工,以针对性培训并实行动态管理,构筑社区人才的“蓄水池”;菁英讲师库则是培育街道自己的工作人员和社工成为菁英讲师,进行常态化课程讲授,编制精品课程库和案例手册,有助于社工工作更加贴近居民生活;小巷总理纵横谈活动,针对当前社区工作中的热点、难点、重点,开展专题活动,将由“金苗”后备人才接力开展,提升全体社工的凝聚力。

“坚持以情暖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做到真情服务,为民解忧,从而走进民心,赢得民心。” 在金色接力棒传递环节中,学士社区党委书记陈洁如为她新收的徒弟西街社区党委书记钟炅祾送上了这样的寄语。

通过子品牌的建设,金阊街道也让这些社工人才更专业、更有能量。

人文关怀让社工更敬业

“右臂向前舒展,左腿后弯,左手握住左脚,好,拉伸,保持,深呼吸,很好。”每周二中午,三元四村社区的舞蹈室内,专业教练就会带领一批社工一起做着瑜伽。这也是“金英社工”人文建设中标志性的一项解压课。

项目缘起于一次社工座谈会。街道深刻感受到社区工作常常要接受社会负能量,社工们在排解居民困难的同时,自己也常常承受很大心理压力。为此,在展开深入调查,聚焦社工反映的热点问题,并结合社工兴趣点后,街道决定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心理舒压活动,提升社工对街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同时,也帮助社工释放压力、轻装上阵。

此外,街道还成立了社工兴趣小组,并将尝试以社团模式运作兴趣小组,积极支持小组活动并提供相关资源和活动经费。而各兴趣社团均由社工自我管理、自我活动、自我服务,让有共同爱好的社工通过共同学习,实现共同进步。

2019年,金阊街道将正式启动“金英社工”品牌文化建设,多层次、多形式、多维度、多途径的培养计划,有助于进一步推动街道社工队伍的建设,为辖区居民提供更专业、高效、温暖的服务,让金阊街道民生事业越来越兴旺、美好。

猜你喜欢

社工街道社区
A Social Crisis
青春社工
社区大作战
热闹的街道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街道生活
影像社区
风居住的街道
此“社工”非彼“社工”——对社区工作者和社会工作者概念的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