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寄宿制学校实施校园生活课程的分析

2019-01-17李忠玺

内蒙古教育·科研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介绍寄宿制

李忠玺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校园生活学科的价值与意义,然后简述了校内生活学科的目标定位,指出了寄宿制校内生活课程的现状,最后阐述了校园生活学科的具体实行。希望通过本文的详细探究和分析,能够为寄宿制校园教育提供一定的借鉴依据,并为国内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关键词:寄宿制;生活课程;介绍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9)12B-0105-02

寄宿制院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阵地,既要引导学生们学习科学内容,还要引导他们形成优良的行为习惯,培育学生们的兴趣爱好。而寄宿制院校高效化的生活课程,使同学们在快乐的环境下获得智慧启迪并提升技能,在展示中提高自信,在协作中更为诚信。寄宿制院校既能够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还能够填补家庭教育的不足,帮助学生们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校园生活学科的价值与意义

1.学生要得到整体发展,不能只依靠课本知识与课堂知识,需要在各种活动中得到锻炼、体验与内化。校园生活和一般学科学习形式不一样,校园生活通过设计与整合,能够形成一个内容丰富、模式多元化的生活实践学科。该门课程对学生们的学习知识、分析内容、形成习惯、学着交往、培育特长、提高体魄、磨砺意志等有着显著作用,是其他教育模式无法比拟的。

2.学生校内生活具有群体性的基本特征,該种群体生活使得学生们学会善待别人、关爱集体、形成文明礼貌与优良生活习惯。对培育学生们良好的人文涵养有显著意义。

3.学生在寄宿学校内可以提高自理水平、适应力、处事技能,有助于培育群体思维,有助于学生充分应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在校内课程的影响下,养成优良的学习及生活习惯。

二、校内生活学科的目标定位

结合国家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根据教学方针政策学生们校内生活的基本规律与现状、校内生活的特征,校内生活课可定位为:以“正常生活与融洽发展”为指导观念;以学着做人、学着生存、学着学习、学着创造为培育目标;促进学生和生活的紧密联系,促进学生们对生态、社会与自己内部联系的总体认识,以提高学生们的创新水平、实践水平以及优良的个性品格为教育目标;促使学生们形成健康正常的生活习惯,提高学习与生活的能力,培养科学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为改善教学工作,本校制订了《校园生活学科教育大纲》,介绍了校内生活学科的性质、依据、引导观念、教育目标、教育任务、制定原则、学科安排、教育内容、教育要求、成绩评估、贯彻标准、实行方法。

三、寄宿制校内生活课程的现状

(一)管理较为表面

伴随寄宿制院校办学能力的持续提高,生活课程成为丰富校内文化、培育孩子特长的关键载体,已引起了高度关注。院校已组建不同种类的学生生活团体,注重对生活课程的管理和考核。但未积极推进对生活课程的管理并。首先,院校在成立社团时缺乏早期的调研和分析,组建的社团和校内师资、学生爱好不一致。其次,校内考核仅仅重视活动数量忽视了活动过程,产生了老师为应付校内考评而“闭门造车”的情况。最后,生活课程考核管理方面缺少适合社团情况且可以推动社团发展的评估制度。

(二)生活课程模式较为单调

统一授课制依旧是寄宿制校园生活课程的重要形式,而社团辅导老师缺乏新课程思想的引导,以相同的标准不同层次的学生,使其一直处在被动接受的状态。老师有什么动作,同学们便模仿什么。老师的专业能力是同学们成长的标准,同学们潜在的创新力在社团生活中无法充分体现。

(三)授课内容较为随意

尽管建立了教育目标和计划、分配了相关的教育内容,但寄宿制校内生活课授课在辅导和教学过程,由于辅导员本身认识和能力的局限,以及因管理不当,造成各社会活动比较随意,并不能使授课内容更加系统化,影响预期的教育目标的达成。

(四)社团活动缺乏合力

有些家长未认识到生活课对寄宿同学整体发展的重要意义,担心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提高家庭经济压力,不认可学生参加校园生活课,未形成社团活动的内部与外部合力。

四、校园生活学科的实行

校园生活学科包括校内生活知识课与校内生活实践课两个部分,每星期1个课时,教务处与政教处共同主管。根据《校园生活学科大纲》以及校内生活实际情况,生活老师、班主任以及德育辅导老师分别以课本内容为基础组织实行校内生活学科。

(一)组建一支高素养的校内生活学科教师团队

设立校内生活课程,需要培育一支道德高尚、专业能力强、爱岗敬业、积极奉献的高素养的生活学科教师团队。以德育团队聘用制将教师团队中的精英人才优先提拔至班主任、德育辅导老师、生活老师的德育团队之中,采取外出训练、校本训练等多种途径提高团队素养,保证校园生活学科顺利、高质高量开展。

(二)制定校园生活学科管理督查机制,不断优化评估体系

学校应强化校园生活学科的管控,制定督查体系,强化对老师的教育考评和学生学习状况的考查及评估,不断优化评估体系,实施《德育学分制》以及《高中生毕业规范》,引导学生不断进取、刻苦努力,满足目标与标准的要求。

要强化校园生活学科的教育探究,进一步改进与革新教育办法,提升教育质量。全面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与创新性,促使学生身心良性发展。编制学生们的《成长档案》,引导其自我反思、自我醒悟、自我发展。

(三)增强校内生活的教学性、针对性,寓教育在校内生活中

组织以“健康生活、融洽发展”等为核心的系列活动,培育同学们讲究“诚信”,提倡“博爱”,充满“四心(即爱心、孝心、责任心以及同情心)”。

开启“人文教育项目”,提倡读书实践,创建书香学校。组织争获“卫生红旗”“文明宿舍”“示范班级”等实践。尽量创建“人人懂礼貌、个个温文尔雅”的优良校园文化环境。

(四)开挖校内生活方面的教学素材,丰富新的教学资源

大力推动“人文教育项目”,促进创建宿舍文化,组织爱国主义教学、集体主义教学、法纪教学、信念教学、理想教学五种教学。不断充实与优化具备鲜明特点的校内文化,内化道德标准。

组织社会调研、小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社会实践工作,不断拓展育人途径,使学生们在社会现实生活中丰富知识、提高才干。

(五)以课后活动为基础,充实校内生活学科

组织校报、山魂文学社等各种社团成立校内网站、广电栏目制作中心;成立“青春美艺书社团”以及管弦乐团等等,为校内生活学科组织提供活动阵地。

开展文化科技活动、体育艺术活动、宿舍篮球比赛、文艺晚会等,提供充分展现个人才能的机会。

校内生活学科属于新鲜事物,需要深入探究。经过近一个月的授课实验,对改善与强化校园管理,促进学生们正常生活、形成文明习惯有显著意义。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甘肃省“十三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农村全寄宿制学校“阳光2+1”特色课程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为GS[2018]GHB1832。

参考文献:

[1]李福.农村寄宿制学校校园欺凌的预防措施[J].甘肃教育,2019,(21).

[2]王志强.  农村寄宿制初中“5<2”的解决策略初探[J].当代教研论丛,2019,(11).

[3]孟庆然.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以阜蒙县于寺镇学校为例[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3).

[4]路旭斌.共青团在农村寄宿制中学困难学生帮扶中的作用研究——以陕西省西乡县为例[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9,(2).

[5]张霞,姜文芳.浅谈农村寄宿制学校安全现状[J].中国校外教育,2019,(13).

[6]农洪江.寄宿制学校的学生管理不容忽视[J].贵州教育,2006,(12).

[7]段燕.浅谈寄宿制学校寝室管理[J].江西教育,2007,(5).

猜你喜欢

介绍寄宿制
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教育的研究
强化寄宿制学校管理 破解学生辍学难题
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管理的几点思考
滑板车
多功能倒悬垂教学训练器
《光明日报》全新版式运行情况的调研与观察
农村寄宿制学校问题初探
蓝孔雀的养殖技术
浅谈抗战时期进步文艺期刊
农村寄宿制中小学发展的历史沿革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