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理虚构 凸显主题

2019-01-17潘林松

作文周刊·八年级版 2019年48期
关键词:活计泥瓦匠阿黄

潘林松

左读范文

匠·心

很奇怪,每每听到“匠心”这个词儿,就不由得想起故去四十多年的太祖奶奶,想起她说的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儿。是风马牛不相及,可世上的事或许就这般奇怪,种豆的收了瓜,撒草籽的捧了花,高大上的“匠心”俩字黏上了我的太祖奶奶。

太祖奶奶是爷爷的奶奶,那么大的岁数,八成都老糊涂了,说的话我向来不信。可奶奶却拍着我的小脑袋说:你太祖奶奶都一百零二岁了,吹过多少风,淋过多少雨,老成精喽。你呀,耳朵里多听她两句,脚底下就少走多少弯路。我才不想听她唠叨。瞧她,因牙齿掉光而凹陷下去又皱在一起的嘴唇,说起话来就像老巫婆在念咒语。

每晚睡觉前,娘、奶奶、太奶奶,都会坐上太祖奶奶的大炕。娘多是纳鞋底或缝补衣物,奶奶在炕头“嗡嗡”地纺棉花穗子,太奶奶跟太祖奶奶拉家常。

五六岁的我是被娘拉上大炕的,就很无聊地在她们之间穿梭。赵村王姓泥瓦匠的事,就是那时听太祖奶奶说的。

王姓泥瓦匠虽说是他那笨手笨脚的爹带出来的,可心极灵手特巧,竟然还会在砖瓦上刻纹雕花。做的活计要多花哨就有多花哨,要多瓷实就有多瓷实,好看又耐用。太祖奶奶说,就是随手砌个灶台,风利火旺,也是别的泥瓦匠比不上的。方圆几十里的人家,说起自己的活计是王泥瓦匠做的时,那得意劲就张扬在脸上了。

是艺高脾气大,还是原本心眼小?王泥瓦匠的活计是越做越好,人却越来越难说话了。动辄给主家摆脸看,说话也直戳戳地不留余地。即便这样,找他做活的还得排队。大家伙心里跟明镜一样:忍受坏脾气是一时的,活计却是长远的。

后来,已经休息了好多年的王泥瓦匠的爹,突然又要跟着儿子做活了。王泥瓦匠是很不情愿带爹出门的:爹老了,手脚也不利索了,这还是其次。最重要的是,有爹在,自己说话也就不好使着性子没边没沿了。可爹像吃了秤砣铁了心,就是要跟着他,只好随了爹。

太祖奶奶卖起了关子,问:老爷子吃喝不愁的,咋突然闹腾着要跟着儿子干活?见没人接茬,太祖奶奶就自个儿揭开了谜底:怕儿子因为心眼小,整出事儿。

太祖奶奶后面的话……我是不大相信的,却听着有点害怕。

她说,在房顶上弄点事往往很灵验的:一个泥人儿举着草箭指向院子中间,是让主家绝户的恶毒诅咒;在哪个犄角处塞个草人儿,是主家辈辈出草包的诅咒;在旮旯里塞个女人的花手帕,注定主家娶进门的女人都风流出墙……

临了,她还说了件蹊跷的事:

有户人家的新房屋在住了几年后,突然漏了,还是正中间。一滴,一滴,不急不缓。好像不大碍事,却滴得人心發慌。找别的泥瓦匠把房上的瓦揭开了几次,索性瓦也换了几次,还是下雨就滴。好几年了,竟然没一点变化,还是一滴,只是一滴,不急不缓,可就是那一滴一滴,能把主家的眼睫毛绊断。没办法,后来就硬着头皮找到原来做活时有所怠慢的泥瓦匠,说尽了软话,人家上去转了一圈,啥事都没了。

太祖奶奶又问,知道原因不?

就是泥瓦匠心里不美气,在处理屋脊时夹了根绳子,上去后把绳子头处理了一下。

谁信啊?任太祖奶奶说得多玄乎,我是不信的。

王泥瓦匠也是在他爹快走前,才知道自己前面使坏爹后面处理。送走他爹后,王泥瓦匠再也没有摸过瓦刀泥页。

后记:不知怎的,一听到“匠心”这个词儿,就想到太祖奶奶,自然就想起王泥瓦匠。做个好“匠”不难,难在不丢“心”。

(作者张亚凌,选自《百花园》2019年第4期)

亮点借鉴

1.描写细致,细节逼真,情节合理。对人物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充满血肉,读起来真实而亲近:太祖奶奶“因牙齿掉光而凹陷下去又皱在一起的嘴唇”,炕头上一家人的日常——“纳鞋底或缝补衣物”的娘、“‘嗡嗡地纺棉花穗子”的奶奶、一起“拉家常”的太奶奶和太祖奶奶、“无聊地在她们之间穿梭”的“我”,细致文字所烘托的生活情境十分鲜活,充满真实感。人物对话以直接引用的方式铺开,有如现实主义绘画的光影变幻,使得虚构更加接近真实。合理虚构故事,正是依靠细节的真实感,体现“合理”二字。

2.用语平实,贴近生活,利于表达。文章用语平实,减少了虚构带来的距离感。夹杂方言的口语化用词,使得回忆中的对话更贴切北方农村的生活情境:“瓷实”“闹腾”“犄角”“旮旯”“美气”。结合虚构故事的情景,在遣词造句上予以呼应,能减少故事中的生硬成分,使故事更能引起来自现实的共鸣,有利于作者巧妙而顺利地表达文章主旨,也有利于读者跨入作者想要构建的世界。

右写文章

苦尽甘来

周孝玉

窗外月光皎洁,我躺在床上,毫无睡意,双手抱着奶奶的手臂。奶奶像往常一样轻声讲道——

以前,村里有一户人家,大儿子精明能干,二儿子憨厚老实。兄弟二人都娶了媳妇,大儿子便嚷着说要分家。全家只有一块田、一头黄牛、一条黄狗。黄牛名叫阿黄,黄狗名叫大黄。田被一分为二,一家一半,但阿黄和大黄怎么分呢?大儿子说:“我是家中的长子,阿黄应该归我!”二儿子觉得大哥说得有道理,没多说什么。大儿子怕弟弟反悔似的,以最快的速度将阿黄牵走了,二儿子把大黄叫到了自己身边。

春天来了,大儿子牵着阿黄去田里耕地,阿黄又高又壮,耕起地来很轻松,一个星期就耕完了;二儿子去找大哥借阿黄,大哥说阿黄需要休息,他只得每天带着大黄,早早出门,一锄一锄地刨地。半个月过去了,二儿子还没有刨完地,他的手掌心被磨破了,只好找了块破布裹在锄头把上,继续刨地。看着大黄每天在田埂上悠闲地跑来跑去,二儿子心想,要是大黄也能耕地该多好啊!一天,天色已晚,大黄好像突然发现了什么,叫着向远处跑了,任凭二儿子怎么叫唤,它都像没听见一样,继续向前跑。二儿子觉得今天的大黄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他扛着锄头边追边大声地喊着:“大黄……大黄……”大黄叫着往树林里跑去,他追到树林,大黄又跑到竹林,他也气喘吁吁地追到竹林,大黄停下来不叫了,伏在一根竹子旁边。他慢慢地挪过去,见大黄面前的竹叶鼓鼓的,他轻轻拨开竹叶,看到了一个兔子形状的石头,他觉得这个石头很奇特,就抱着回家了。回到家,二儿子把发现石头的过程和老婆一说,老婆打趣道:“莫不是大黄显灵,带着你去找的这宝贝?”二儿子拿起石头仔细端详起来,这一看不要紧,他竟然发现石兔肚子上闪闪发亮。他忍住内心的激动,找来毛巾认真擦拭起来,不一会儿,石兔的大半个肚子露了出来,晶莹剔透,“是玉兔!”夫妻二人不由得惊叫起来。

“那后来呢?”我问。

“后来啊……孝孝自己想想!”奶奶说,“这就叫苦尽甘来。”

(云南富源县大河镇第一中学)

点评

小作者虚构了一个传奇故事,表现了“苦尽甘来”这一主题。文中“掌心被磨破”、追大黄等细节描写逼真,想象大胆合理,结尾耐人寻味,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虚构中显真实。语言平实自然,充满了浓浓的乡土气息。

猜你喜欢

活计泥瓦匠阿黄
小狗阿黄
阿黄
低下头我依然会看见母亲
南方和北方
匠心
吕德安(Lv Dean)
想念泥瓦匠
咸丰朝如意馆及其供御成做的活计小议
把麦子割完
阿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