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参与手机网络游戏存在的社会问题及其规制

2019-01-17朱恒文明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社会问题法律规制

朱恒 文明

关键词手机网络游戏 社会问题 法律规制

自信息网络进入4G时代以后,手机网络游戏也逐渐成为广大大学生休闲娱乐的主要方式。基于手机网络游戏具有即时性、代入性以及消费性等特点,手机网络游戏带来了诸多的法律问题,需要社会给予高度的关注与重视。

一、手机网络游戏的特征分析

手机网络游戏是指可以承载多个玩家同时在线游玩,并以现代智能手机作为终端将电子数据转换成人眼可识别的光色信号、将玩家的物理行为转换成电子信号,依托于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以相互同步其他玩家关于程序互动的信息,具有一定目的性的电子视频游戏。手机网络游戏具备了传统网络游戏所具备的特征,其亦包含了一些新特征,其中最为主要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即时性

手游的即时性体现玩家(全体玩家)的即时存在,所有的游戏内容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在全体玩家之间的共享和重建,即一个玩家在游行中所为的所有行为以及行为带来的所有程序化后果都可以通过网络展现给其他正处于同一个服务器内的其他玩家;同时及时性也表现为时间和空间上的任意性,智能手机可以让不同玩家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获得相同的游戏体验。

(二)代入性

代入感也是手游颇受人们青睐的一大原因,游戏玩家十分容易融入游戏虚拟世界甚至将虚拟世界当作是现实世界来对待。大部分的游戏基本上有一定的游戏机制,这些游戏机制一般是要求玩家或者给予玩家选择来达到某一游戏目的,而这些目的通常在真实世界里是不能达到的,在游戏世界中达到这一目的后,游戏会给予相应的奖励,例如游戏币、经验值或是十分稀有的游戏道具,这很大程度上起到了一种荣誉机制的作用,这些决定了手游具有相当强的代入性,而代入性实际上是由即时性所决定的,没有即时性就没办法是其他玩家注意到你的游戏成果,亦无可能与其他玩家进行比较,荣誉感就无从谈之。

(三)消费性

所谓消费性即手游玩家通常在游玩某个手游一段时间后就会在游戏里消费现实财富的特征。消费性是由上述的代入性所致,当手游的荣誉机制彻底在玩家心中扎根时,就会分化出两类玩家,一类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时间来达到某一游戏目的,另一类玩家就会开始在游戏中花钱(现实金钱)来达到游戏目的。之所以说代入性导致消费性,主要的原因是花钱购买作为商品的游戏道具和游戏内容可以额外获得荣誉感,因为拥有了额外的游戏道具可以显示自身与其他玩家的差别,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额外的游戏道具更轻易的达成游戏目的。故而在现实中,往往手游的代入性越强,其消费性就更强。

二、手机网络游戏带来的社会问题

基于手机网络游戏存在的上述特点,大学生在参与手游过程中也产生了诸多社会问题。

(一)国家安全法律问题

网络手机游戏所具有的即时性使得全球玩家可以在一起同台竞技,但是不排除有一些国外的敌对势力通过这种途径危害我国国家安全,相关的事例经常出现在新闻报道中。如2018年9月15日《新闻联播》和《焦点访谈》先后报道,“2018-雷霆”专项行动破获百余起台湾间谍案件,多名台湾情报人员色诱、拉拢大陆学生。手机游戏往往不是间谍组织与大学生直接联系的途径,而是一种“契机”,间谍组织往往可能通过手游的内置聊天交流工具来发现符合条件的大学生,然后通过线下或线上其他方式来发展培植这些大学生。这些大学生往往缺乏社会经验或者对生活缺乏希望亦或是家庭较为贫困,面对较为可观的间谍收入,一些贫困的大学生是有可能加入这些间谍组织或是接受其任务,危害国家安全。

(二)寻衅滋事法律问题

由于手游具有代入性的特征,这赋予了玩家极强的荣誉感。现在一些手游的内置聊天平台的监管不足加之部分玩家素质有限,时常会有游戏玩家内置聊天平台上对其它玩家进行人身攻击、语言辱骂等,被攻击的玩家极有可能为了荣誉感进行反击,这一来二去的就演变为线下约架。现实中确有案例,在武汉就有两个大学生因为玩网游中相互奚落而在现实中约架的例子。若是玩家在线下约架就有可能涉及到寻衅滋事、故意伤害等刑事法律问题,故玩家极有可能在如今普遍手游玩家素质有待提高的时代里产生冲突,然后发展成为更大的矛盾,最后涉及到寻衅滋事的刑事法律问题。

(三)玩家的个人信息安全法律问题

“信息时代无隐私”是当下最为流行的口号式的真理,手游玩家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相当严重,手游玩家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涉及游戏平台出卖玩家个人信息的法律问题;另一个是涉及玩家个人隐私被其他玩家侵犯的法律问题。现在绝大多数的手游在注册账号或者登录的时候都会要求玩家进行实名认证,即提供玩家的真实姓名、公民身份号码以及联系电话等给游戏平台,且基本上是一个身份信息对应一个游戏账号。手游背后的开发公司就可能收集了和玩家数量大致相当的身份信息,在手机了大量的玩家信息的前提下,这些游戏平台有没有可能出卖玩家信息就成為了一个大问题。事实上,游戏平台出卖玩家信息是大量存在的事实,2012年著名的游戏厂商“暴雪”被爆出因涉嫌出卖玩家个人信息而被起诉,这在众多的游戏玩家中引起轩然大波,这说明相当一部分的手游玩家的个人信息被出卖或者面临被出卖的风险。

(四)为玩家的个人财产安全法律问题

手游具有消费性的特点,这不仅仅是指游戏平台本身提供玩家消费,也包括了近年来兴起的手游代练职业以及游戏道具交易市场。为了提高自己的游戏代入感、荣誉感以及游戏的良好体验感,一些玩家愿意购买游戏商家提供的游戏道具或者游戏内容,但是若是所有的游戏目的均可以通过花钱购买游戏道具来完成,那么这款游戏肯定是不会受到玩家长久青睐的,故而为了保证游戏本身的可玩性,游戏厂家会设定一些不能购买的游戏道具和游戏内容,玩家有获得更强的代入感和荣誉感的需求,相应的游戏代练和道具交易市场也就应运而生。

三、手机网络游戏问题的法律规制

大学生参与手机网络游游戏引发的社会问题原因是多个方面的,针对这些原因,笔者认为,我们应当从强化规则意识几个方面去规制。

(一)强化规则意识

在上文的案例中,不论是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还是游戏冲突演变成寻衅滋事,亦或是消费购买被人诈骗,都体现了大学生普遍缺乏法治意识,即缺乏规则意识。当代大学生对法律了解普遍不够,法制意识明显不强。所谓规则意识就是一切事物尽量按照合法合理的途径予以解决,例如被境外势力利诱的大学生就没有形成合理的规则意识,一般人不会轻易相信拍几张杂志的照片就可以赚一两千块钱,这是异于常理的;又如游戏冲突演变成寻衅滋事的大学生,即便游戏中有冲突,两人完全可以通过合法的途径解决冲突,没必要动手伤人。有合理合法的途径、规则来解决问题而不运用,行事不纳入合法合理的轨道中,这便是大学生缺乏规则意识的直接表现。

(二)强化游戏账号交易的管理

手游平台要实施实名认证、一人一号的游戏政策,必须从形式上禁止游戏账号的交易。实名认证的目的是方便管理玩家的账号以及规范玩家在游戏中的言行举止,毕竟玩家在游戏过程中涉及不文明的言行,游戏平台可以进行处罚(账号封禁等),若是玩家的言行涉及违法犯罪,那么也可以将其实名认证的真实身份提供給执法机关予以惩戒。允许账号交易实际上就规避了实名认证制度的目的,使得原本应当生效的实名认证制度失去了实效,玩家可以购买账号,并用购买来的账号在游戏世界中恣意妄为,反正也不会追究到行为人的头上,实名认证便失去了其震慑价值。若是手游平台不禁止游戏账号交易,那么就没必要要求玩家进行实名认证,否则实名认证制度没有任何意义,唯有给手游平台出卖玩家个人信息提供方便。

(三)加强防沉迷机制的设置

手游防沉迷系统就是让手游中的玩家无法依赖长时间在线来获得游戏成果的增长,从而有效控制在线时间,改变沉迷网络游戏的不健康上网习惯。目前来看,大部分的手游都针对未成年人设有防沉迷机制,但普遍的大学生都是成年人,所以不受防沉迷系统的限制,然而大学生控制和辨认能力实际上是处在一个不够成熟的阶段,若是手游平台不对大学生设定防沉迷系统,那么由于游戏的代入性强、大学生控辩能力弱,极有可能造成大学上对手游过分沉迷。一旦沉迷其中,很大程度上便会为了手游而做出一些不合理不合法的事,例如游戏冲突而线下约架。

(四)强化内置聊天平台的监管

上文中,笔者多次提及,出现的很多法律问题,“问题玩家”均通过手游平台的内置聊天平台进行初始联络。实际上,手游内置聊天平台确实是由手游公司游戏后期开发的工作人员以及监测系统来进行监管,但由于手游市场普遍存在的“前提下猛力,后期弱无力”的现象,许多的游戏公司在开发出一款手游之后通常就不会在后期的开发和维护上投入过多的资金和力量,这往往就导致国内的手游在外挂监测、内置聊天平台监管等后期开发远远达不到营造一个和谐安全的游戏环境的要求。这也从侧面体现了国内一些开发公司的不负责任,无法对于正在进行的违法犯罪进行监管,也没有能力对即将发生的违法犯罪进行预测,更没办法对网络不文明现象进行有效的打击处理,从而导致了手游内置聊天平台实际上沦为了违法犯罪以及威胁社会和谐稳定的“温床”。

(五)完善社会征信制度

上文中提到,国内游戏公司在手游上线开服之后,通常就不注重游戏后期的开发和维护,这便是典型的不诚信的表现,但是这种行为在国内的游戏公司中是早已司空见惯,究其原因就是国内近些年在建设的社会征信制度还没有覆盖到这一领域,实际上这是由于国内对于游戏产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按照我国经济市场目前情况和结构来看,占据信息主导地位仍然是企业信用。就目前而言,国家并未颁布关于征信信息方面的法律法规,对企业信用的规章制度缺少针对性。实际上国内的游戏行业存在大量的利益和问题。2019年7月30日,伽马数据发布了《2019中国游戏产业半年度报告》,报告中指出:今年上半年中国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163.1亿元,同比增长10.8%;中国移动游戏(手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突破700亿元,较去年同比增长18.8%。这显示国内的手游市场规模之大,而目前社会征信制度在游戏产业的覆盖率明显与其产业规模脱节,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也是导致游戏公司普遍不讲诚信的原因,滋生诸如游戏公司出卖玩家个人信息、游戏公司不重视后期的游戏开发和维护等等法律问题。

猜你喜欢

社会问题法律规制
我国网络经济中不正当竞争行为的法律规制
我国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垄断行为的法律规制
论企业社会责任的法律规制
新中国成立初期(1949—1956)的社会问题应对措施探析
“慕课”教学的“八年之痒”
《亲爱的》对当下社会问题的悲情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