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医疗众筹的伦理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01-17何小英王柳慧子

法制与社会 2019年31期
关键词:社会公平诚信

何小英 王柳慧子

关键词医疗众筹 社会公平 诚信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健康中国”战略,要健全国民健康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目前,我国医疗保障制度仍有许多不足之处,社会成员大病医疗需求的满足主要是依靠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个人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未发挥出应有的医疗保障功能。医疗众筹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互助模式,对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起着愈发重要的补充作用。

立足于共享经济与慈善救助的医疗众筹,正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这一新型慈善形式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伦理道德问题较为突出,这将给我国医疗众筹的发展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分析医疗众筹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利于促进我国医疗众筹事业的良性发展。

一、医疗众筹概述

众筹,英文是“crowdfunding”,是一种为了支持发起人发起的产品或项目,向大众募集资金的行为。众筹的种类繁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众筹模式一医疗众筹。医疗众筹属于公益众筹的范畴,指的是某些弱势的个体或群体通过互联网平台发起捐赠项目筹集资金,用于帮助解决医疗健康方面的资金问题。相较于传统模式,医疗众筹作为一种新型公益筹集资金模式,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第一,医疗众筹的门槛低。医疗众筹项目发起者无资格限制,筹款项目也無限制,一般情况下,只要求助者向平台提出求助,都可以发起筹款项目。第二,医疗众筹具有群众性。如,2016年7月,中山市高考状元罗琳山为了给母亲筹集手术费,在“轻松筹”上发起了筹款,短短两个小时,就成功筹集到了20万。由此可见,医疗众筹巨大的群众性。第三,医疗众筹信息通过网络传播,受众范围广。社会大众除了能在平台上发布众筹信息,还可以通过QQ、微信、微信朋友圈、微信群、微博等社交工具上转发,更加扩大了众筹信息的受众范围。

(一)我国众筹行业的发展概况

据《中国众筹行业发展研究(2018)》统计,截止2017年年底,我国共出现过18家公益型众筹平台,仍有12家在正常运营。另外在该次数据统计中,有13家权益型平台和综合型平台发起了公益众筹项目。2017年全年众筹行业共有项目76670个,其中公益型项目为11866个,占比15.48%;2017年全行业成功项目共69637个,其中公益型项目为9521个,占比13.67%。从项目数来看,公益型众筹在各众筹类型中并不算突出。

2017年全年众筹行业成功项目总支持人次约为3982.16万人次,其中公益型成功项目总支持人次约为1597.63万,占比40.12%。相比于项目占比和融资额占比,公益型众筹的成功项目支持人次占比较高。虽然融资额占比很小,但由于其非营利性的属性,使得公益众筹的受关注度很高,并且一般公益型项目的支持金额都不设门槛,几乎人人都有参与项目的能力,虽然没有项目回报,但多数人仍愿意献上一份爱心。公益众筹让更多的人了解、参与公益,在此过程中不断强化公益理念,推动社会向上向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截至2017年年底,公益型成功项目实际总融资额约为17.77亿元,其中2017年全年约为4.01亿元,占比22.58%,相比2016年的8.89亿元减少了4.88亿元,跌幅为54.85%。比起其他众筹类型,公益型众筹在2017年的发展稍显落后。

(二)我国医疗众筹行业的发展概况

传统的医疗项目筹款渠道主要集中在线下,例如政府、基金会、企业、社会大众等。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使线上筹款成为了可能。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的普及,使得众筹项目的线上展示更加便捷、全面、多样。医疗众筹平台形式多种多样,有社交工具端众筹、电商平台上的公益众筹频道、App端众筹等,甚至有些众筹平台不止以一种形式出现。

从2011年开始,各种各样的众筹平台相继出现。2011年,“点名时间”网站上线,这是我国首家众筹网站,标志着我国网络众筹的兴起;同年9月,国内第一家支持公益类项目的众筹平台,“追梦网”上线;2013年7月,“创意鼓”诞生,它是国内首个专业公益众筹平台。之后,“积善之家”“新公益”“京东众筹”“腾讯乐捐”“轻松筹”“水滴筹”等一大批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2014年,标志着公益众筹形式出现的“轻松筹”上线,该平台以熟人为基础,依靠朋友圈实现逐层传播,以达到公益目的。2016年,“水滴筹”的诞生,实现了网络大病众筹无手续费,促使行业回归公益初心。

自从“点名时间”在2011年上线后,网络众筹作为一种新兴的融资方式在我国被迅速普及,医疗众筹作为公益事业的一种新形式也依靠众筹得以迅速发展。但是,直至今天,医疗众筹作为个人救助的一种重要形式,仍尚未得到法律上的重视,暂无正式的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界定和约束,法律法规的不健全导致实践中出现了许多问题。医疗众筹活动中一旦产生纠纷,不仅会影响到医疗众筹事业的良性发展,而且因为其关系到众多捐助者,医疗众筹的乱象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长此以往会导致民众信任度减少,也会影响到国家公益事业的发展。近年来慈善丑闻不断、慈善组织公信力不足和善款去向不明等问题,导致了我国社会大众缺乏对医疗众筹模式的信任和热情的现状。

二、医疗众筹发展中出现的伦理问题

医疗众筹以其进入门槛低、审核程序简单、成本收益比高、筹款效率高等特点,对补充完善我国医疗保障制度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同时,医疗众筹是新兴事物,相关的法律法规监管尚不健全。在缺乏相关法律监管的情况下,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伦理失范问题。

(一)求助者诚信缺失

诚信,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遵循的一个基本准则。在医疗众筹活动中,诚信更是极为重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欲不断膨胀,导致人与人之间的诚信渐趋淡漠。有的人为了自身利益,丢弃诚信,导致医疗众筹活动中出现了信任危机。

传统的医疗慈善方式是区域性的,通过个人或者组织发起身边熟悉的人募集资金。这种方式易于核实求助者信息的真实性,减少了诈捐骗捐的风险。而医疗众筹这种新模式,突破了地域限制,通过互联网发布求助信息,受众广且信息传播速度快。由于医疗众筹的进入门槛低,对于求助者来说,能够自由地在网络平台上发布求助信息。这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于求助者来说,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尽可能大的帮助,但另一方面,由于求助者的求助信息虚实难以保证,很多捐助者在尚未辨别求助信息虚实时,仅仅是出于对朋友圈中朋友的信任,看到朋友转发的求助信息,便进行了捐款。一旦被骗,将会降低捐助者的公益热情,给医疗众筹行业带来负面影响。

(二)众筹项目发起资格审核存在疏漏

众所周知,医疗众筹的目的,是为那些需要救助的人筹集善款,使生病的人看得起病。但是,由于我国的法律法规对医疗众筹中求助者的资格并无明确的规定,导致医疗众筹平台对求助者的资格审查存在疏漏。这就给一小部分家境相对宽裕的人在众筹平台上进行筹款提供了机会,但这一部分人能否进行众筹尚有争议。

家境相对宽裕的小康家庭,是否有资格去众筹平台发起众筹呢?某些经济状况尚可,甚至可以说是相对宽裕的家庭,是有能力负担医疗费用的,比如,出售一部分的资产,就可以承担得起的。但是,她们想的却是去依靠他人的救助。这是否是一种占用医疗众筹资源的行为呢?并且,由于我国目前的收入差距悬殊较大,仍有相当一部分人处于需要救助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够支配的医疗资源是非常珍贵且有限的。以上的案例反映出医疗众筹资源并不一定能真正落实到那些弱势群体手中。医疗众筹的初衷本就是用以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但那些真正需要救助的弱势群体,也许连网络都不会使用,更不用说医疗众筹了。如何通过对众筹发起人的资格审核,让有限的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避免需要救助的人得不到救助,不需要救助的人占用医疗众筹資源,促进社会公平,这种公平是医疗众筹的伦理要求。加强对众筹发起人的资格审核是最为基础,也是最为关键的一环。

(三)医疗众筹资源分配效率不高

医疗众筹是以个人为主体的求助,对善款的规划和使用效率远不如经验丰富的公益组织,可能造成一定的资源浪费。并且,众筹善款的用途是否符合捐助人的初衷,即主要用于救助病患而不是用于改善家庭生活状况也难以保证。此外,有时会出现筹集的善款比预期的要多的情况,通过注册轻松筹或水滴筹账号,可以发现这两家平台的规则中都没有明文规定剩余善款的去向,平台客服也只是说善款可以退回,但如何操作并未详细说明。2016年3月,一名叫陈军的求助者在轻松筹上为患嗜血细胞综合征的女儿筹及医药费,信息一经发布很快就筹得了近15万元善款,但不幸的是其女儿不治身亡。随后,求助者承诺会将善款使用情况公布,并将余款捐出。但是,网友发现剩余的善款并没有被退回,反而被用于奢侈消费与出国旅游。类似的案例还有许多,究其原因,还是因为善款来源非常广泛且分散,无法一一退还。并且,很难对众筹平台筹到的善款进行监管,才导致类似事件屡屡发生。

目前,我国一些公益组织的公信度遭到质疑,信息透明化不到位,公众似乎更倾向于个人发起的医疗众筹项目。但其实,个人的医疗众筹项目不见得可信度会高于公益组织,反而由于个体经验不足,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更容易出现医疗众筹资源的浪费和低效使用。

(四)医疗众筹中的个人信息泄露

网络众筹目前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救助模式,为了增加众筹项目的可信度,求助者往往不得不提供很多私人信息,包括姓名、家庭、工作、病史、现状及私人照片等等。尽管这些都是众筹发起者自愿提供的,但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无奈之举。想要获得足够的善款,就必须提供详尽的个人资料,即便是要牺牲自己的个人隐私。而对于儿童来说,由于他们无法完全知情同意,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就更值得关注。并且,由于医疗众筹项目需要提供一些医疗单据,这也对医务人员的个人信息造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泄露。

为了防止捐助者由于不信任而放弃捐款,急需救助的求助者,会在网络平台上尽可能全面地透露自己的个人信息,以获得捐助者的信任。以水滴筹为例,该平台对于信息的披露是无任何限制的。因此,求助者的个人信息就会毫无保留地在网络平台上公布,这也为求助者个人信息的保护和日后生活的安宁都埋下了隐患。

三、医疗众筹伦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一)加强公民诚信教育

医疗众筹的求助方涵盖了众筹项目发起人、求助的患者及其家属。由于网络本身具有虚拟性、开放性、快速性、匿名性等特性,而众筹项目在发布、传播过程中又缺乏有效的监督审核机制,导致某些众筹项目发起人在众筹项目中对求助患者及其家属的实际情况进行夸大或隐瞒,使得社会大众对众筹项目的真实性难以辨别。从而降低公民对医疗众筹的热情,阻碍医疗众筹事业发展。

加强公民诚信教育,宣扬诚信意识,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当前人与人之间诚信观淡漠,培养公民诚信的道德,对于无私利他的医疗众筹行为尤为重要。因此,社会媒体、学校、家庭都应该加大对诚信的教育,使个体生活在诚信的大环境之中,养成公民诚信意识。

(二)众筹平台加强自律意识

众筹平台作为医疗众筹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介体,对于保证医疗众筹活动正常有效地开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众筹平台应当加强其内部自律以及行业自律,并且形成政府部门、广大媒体、全社会成员普遍参与的外部监督机制,以监督和促进医疗众筹事业的公正、透明、专业化发展。

加强众筹平台的自律首先要求众筹平台明确自身的定位和职能,应以充分合理运用社会资源、促进弱势群体的生存发展为目的。在众筹项目的制定、执行过程中秉持专业、负责的精神,科学、透明地开展工作。加强自律意识既是完善众筹平台自身的需要,也是提升其公信度的重要方面。众筹平台应在组织内部建立一套较为完善的准则来约束自己和组织成员;在众筹项目的选择、计划、运行上应设立一套科学严谨的程序;在资金的募集、使用方面更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化。公开透明地使用资金、运行项目,既能避免众筹平台内部出现渎职、腐败等现象,又能让公众及时了解和参与监督,并提升众筹平台的信任度。

(三)坚持共享精神,促进社会公平

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因此,我国医疗众筹事业应该是有利于参与主体的,不论是捐助者还是求助者,都应该在医疗众筹活动中通过共享实现自身的发展。推动我国医疗众筹事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做到如下几点:一是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并使之制度化,这是推动我国医疗众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依据。二是必须关注弱势群体,设立公开、透明、有效的监督机制,合理利用医疗众筹资源,避免资源浪费,促进社会公平。三是必须坚持对等化、可持续、可操作化,这是推动我国医疗众筹事业健康发展的基本方法。现在或是以后,在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时,都要注重对等化、可持续性以及可操作性。

(四)将德性与规范相结合

医疗众筹打破了传统医疗慈善模式的地域性,却缺乏一套健全的法律法规进行规范与约束,导致诈捐、骗捐等丑闻频出。一个和谐社会的道德教育必须融通德性与规范,使二者相互支持、相得益彰。因此,在当今杜会,既要注重德性,也要重视规范的作用,注意实现二者的兼容并蓄。德性是人的内在品格,它鼓励并引导人们做善良的人,积极帮助有困难的人。由己及人,把这种正能量传播给更多的人,从而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和谐友善的氛围。但是,仅仅依靠德性,在实践中面临某些问题时便无章可循,这就需要规范来指导和约束了。因此,加快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规范是对行为的约束和规范,德性和规范的融合可互相弥补,结合二者的优点,共同为我国的医疗众筹事业发挥作用。

医疗众筹作为“互联网+慈善”深度融合的产物,其在发展过程中虽然存在制度缺陷、资金流向不透明以及监管不到位等问题。但作为一种生命力旺盛的新兴事物,医疗众筹在政府、社会大众以及平台自身的三方合力下必然会摆脱信任危机及发展瓶颈期,发展日趋健康、平稳。

猜你喜欢

社会公平诚信
美好生活离不开诚信
我们和诚信在一起
那一次,我把诚信丢了
诚信去哪了
要做诚信好少年
Application of the Good Faith Principle to the SCS Arbitration Initiated by the Philippines Against China
基于访谈探讨天津取消小升初择校考试制度的合理性与否
对如何实现我国公共医疗资源均等化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