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什么人人都相信自己的炒股能力

2019-01-17候骏一

华声 2019年12期
关键词:股神信息流金融学

候骏一

为什么人人都相信自己的炒股能力?不止一个人问过我们這个问题,大家也都见过这样的朋友:虽然不看好宏观经济,但仍然会放开手脚大举入市。

这种具备强大自信的股民,通常可以分为两个流派:技术流和信息流。

技术流坚信从各种渠道学来的操作技术,尤其看重短线操作,通常业余时间较多,可以全年无休盯盘,在大盘走势线出现某种独特的形状时,果断出手交易。

休盘时间,他们也孜孜不倦收集分析各种数据,从线条的形状中解读出行情——“成交量先于大盘见顶,那么牛市就会结束”“房地产投资增加标志着牛市结束”。

然而,他们多数并不出彩的股市表现足以说明,真要做一个称职的技术股神,光看 K 线图并不合格,甚至不一定比占星预测股市靠谱多少。

2014 年,罗切斯特大学教授 Novy-Marx在《金融学期刊》上发表论文,用实证方法肯定了行星相对位置、厄尔尼诺现象、全球平均气温和曼哈顿天气对各种金融资产收益率的预测能力。根据这位教授的研究,技术流股神似乎应当每天关注上海和深圳两地的天气情况。

相比于这种跨学科、国际化的炒股者,信息流要接地气得多。该流派的人往往像古龙小说中的绝世高手一样藏匿于市井,可能是拖着小拖车在菜市场买菜的大妈,也可能是你的某个在证券公司上班的小学同学。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人与人之间最单纯最朴实的信任。谈笑间,价值百亿的内部信息已经毫无保留地拱手送上。在这样的推荐下,很难让人怀疑买哪一支股票能赔,“跟着庄家买,肯定不会亏”。

不过,股神们虽然在网络段子中显得荒唐可笑,但在股市外的日常生活中往往并非蠢人,甚至让周围人感到难以置信:他这么精的人怎么也信这个?答案是,我们在缺乏信息的情况下,更容易高估自己的聪明才智。

斯德哥尔摩大学的 Svenson 教授早在 1981年对 161 名美国司机进行了实验,其中 99% 的被测者认为自己的驾驶技术优于平均值,但真实水平优于平均值的人数只有一半。

虽然这个实验争议颇多,但它的结论某种程度上说明了炒股狂热的原因——大量行为金融学研究表明,个人投资者由于信息和对金融市场理解的不足,更容易高估自己的风险控制能力,做出错误决策。也就是说,人们倾向于高估自己的炒股能力,而低估股市可能带来的风险,因此对在股市赚钱有较高预期,所以大家就争先恐后入市了。而且,市面上永远不会缺少各路股神的成功事迹,不断鼓舞着散户,使得人人都想分一杯羹。

如果你是技术流股神,千万不要瞧不上信息流股神:麻省理工大学的 Banerjee 教授从理论上证明了,在某些情况下,当投资者都完全理性时,完全忽视自己的私人信息(比如对宏观经济的悲观看法),而选择“从众”(投资股市),可能是个人收益最大化的选择。

这正是广大炒股大妈们采取的策略。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大象公会”

猜你喜欢

股神信息流金融学
基于信息流的作战体系网络效能仿真与优化
基于信息流的RBC系统外部通信网络故障分析
战区联合作战指挥信息流评价模型
浅述行为金融学
行为金融学在价值投资中的应用分析
浅析数学方法在金融学中的应用
中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前景
基于任务空间的体系作战信息流图构建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