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为什么只用一个时区

2019-01-17双木山

华声 2019年12期
关键词:时区北京

双木山

地球的自转运动产生了太阳东升西落现象,日出为昼、日落为夜。世界各地以昼夜交替现象为基础确定日期变化和时间推移。

然而各地位置不同时间标准不一造成了时间上的混乱。为了克服这种局面,1884年,各国在华盛顿召开国际经度会议,与会国家创立了通用的标准时间制度——以180°经线为理论上的日界线,经度每隔15°,地方时相差1小时。

但不是所有国家都遵循这样的规定,不同国家跨度和国境线差异极大,要求各国各地区严格按照时区所产生的标准时间也不现实。于是,对于中美俄这种国土面积庞大、横跨多个时区的国家,如何制定合适的时区,就是一件麻烦事。

横跨九个小时的高考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制定时区,都会根据约定,尽可能地制定分区时间,使其适合自己。然而过多时区带来的混乱和麻烦依然不可避免。

2009年,俄罗斯将原先的11个时区改为9个时区。莫斯科时间虽为俄法定时间,但各个地方的生活均按照当地时区时间来执行。多时区制给俄罗斯人的生活带来了不少影响,他们每到一个地方,均要核对当地时间,不胜其烦。一年之内两度迎接新年—— 一次是依照当地时区时间,另一次是按照标准莫斯科时间。

此外,俄罗斯的电视台为了照顾不同地区的观众,被分成了莫斯科+8、+6、+4、+2、0五个版本。有些电视台稍微简便一些,把+6和+8合并成一个+7时区,像文化频道、少儿频道、独立电视台等覆盖全国的电视频道。这就出现了奇怪的局面,当堪察加、马加丹的居民在早上五六点看早间新闻的时候,莫斯科居民还在看前一天晚上9点的晚间新闻。

如果说这些都是小事,那么多个时区导致全国统一考试(俄高考)泄题事件就是大麻烦了。

2013年5月,部分地区高考第一堂俄语语言考试还没开始,网络上原题就已经流出。调查结果显示,考生处于不同时区是导致这次试题泄露“罪魁祸首”。俄罗斯高考是从每个时区的当地时间10点开始,俄远东地区的考生比欧洲部分的考生提前九小时进行。由于采用同一套试题,先行考试的学生将试题发布在网上,还没开始考试的学生就能轻易获得。

东海岸偏见

领土广袤的美国的时区也有9个之多,从最西端位于西十一区的萨摩亚群岛到最东边西四区的大西洋时区,各地使用的时间不同。

外国人初来美国,一定会被美国时区搞蒙。美国光本土就有四个时区,Eastern (东部),Central(中部)Mountain (山地)和Pacific(太平洋),甚至有一些州处于两个时区。

从美国的西部飞到东部,一定不能忘了调表,就连银行和酒店也保留着挂几个钟的传统。

以NBA为例,NBA总决赛时间安排在东海岸晚9点(西海岸晚6点),西部球队主场也一样。东部人民可以在晚上休息时间坐在沙发上舒舒服服地看球赛,但此时一大堆西部人民正忙着做饭吃饭刷碗,再看比赛都没有新鲜劲了。

诸多的问题塑造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文化现象——“东海岸偏见”,意思就是在各種全国性体育赛事、文娱活动及电视节目的安排上都会照顾占据大部分人口的东部地区。

我在沧海观日出,君卧昆仑察星数

虽然我国横跨多个时区,但只采用了一个标准时区,这也是长期实践得来的结果。中美时区制度不同的根本原因在于人口分布的区别。受制于地形和经济发展水平问题,美国的大城市和人口聚集区在中部和东西海岸;而中国的人口分布相对集中,绝大多数在“黑河腾冲线”以东。

现在我们谈到的“北京时间”,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北京时间,而是以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的时间作为统一称呼的“北京时间”,用来指代适用人口密集的“东八区”时间。

事实上,在“北京时间”之前,因为政治经济等多种原因,中国也划分过多个时区。

近代以后,沿海和长江地区被迫开放,贸易日益繁忙,来往的外国轮船越来越多,侨民和商客进进出出,需要统一标准时间为之服务,随之“海岸时”就诞生了。在沿海沿江的租借城市包括上海、天津、汉口等地均采用了“海岸时”。

随后,清政府机构钦天监依照皇帝命令制订国家的标准历法——《御定万年书》,按照北京的地方视太阳时计算时间,由朝廷颁布,称为“奉正朔”。而中国传统历法同时依赖于日月两个天体的运动,并以实际天文观测为准,因此历时标准都以钦天监所在地的经纬为准。

清政府灭亡后,为了方便规划全国时间,1918 年政府将全国划分为 5 个时区。这样的划分有很多问题,一个省级行政区有两个时区,不利于省内协同工作。

随着全国的逐步解放,实行统一时区也逐步纳入了日程。当时广播作为传播消息最快的通信工具,在报时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新中国广播报时正好需要一个最能体现国家意志的新名称,“北京时间”就此诞生。

1949 年11月1日,郑州铁路局发出了一则更改列车时刻表的通知:“本路行车时刻自十一月一日起改用北京时刻”,北京时间正式在官方场合被使用,从此迅速成为中国大部分地区的标准时间。

而在偏远的西藏地区,一直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前还在使用东经 90° 时区,之后才改为“北京时间”。五时区的废除以及“北京时间”的问世,是标志着中国时间正式化和规范化的里程碑事件。

为了充分利用自然光源并照顾人民群众的生活起居,1986年2月,政府批准了新疆民间采用新疆时间(UTC+6),而在铁路、航空和邮电等业务上继续采用北京时间。如今,自治区和兵团的大部分机关事业单位以及电视台除了采用北京时间外,也还在使用新疆时间,即东经90°时间。

只是时区么

标准时区的设立,不仅是管理的问题,更是国家主权和领土的象征。

比如克里米亚,经过公投加入俄罗斯,把原本“东二区”时间改到了和莫斯科一样的“东三区”,以表示脱离乌克兰。两者更改时区,就是与同时区的邻国划清界限。

统一时区,有利于让分布于辽阔国土的人民建立对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让不同民族、风俗和地理环境的省份之间加快融合,促进经济社会快速发展。

摘编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

猜你喜欢

时区北京
Excerpt from Pygmalion
北京X7
北京的河
自己的时区
在你自己的时区,一切都刚刚好
基于单片机的时区时钟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