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类分层培养下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四自”教育中的作用探析

2019-01-17吴艳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学生党建教育

吴艳

摘要:分类分层培养下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学生党建工作要结合院校自身的特色与学生的特点,充分发挥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在组织管理、服务沟通、以身示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使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党员在艺术设计类院校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教育中成为生力军和带头人。

关键词:分类分层培养;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党建;“四自”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242-02

大学生作为知识储备丰富、思维感知敏锐的青年一代,是国家建设的生力军。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优秀群体,是党组织的预备力量,更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应该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在思想、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起到先锋模范作用。

一、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在分类分层培养下面临的挑战

(一)艺术设计类院校大学生特点

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大学生思维活跃,提倡个性自由,富有创新意识、冒险精神。他们自我意识较强,但在社会生活经验方面相对缺乏。对于当前的社会状况和社会问题,过于信任自己的判断,在许多问题上认识片面、缺乏理智;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选择教育资源、形成价值标准时,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被弱化,进而影响自身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对于艺术设计类院校的大学生来说,建立全员育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格局、多部门齐抓共管的多元化立体结构系统,更为适合艺术设计类院校学生的特点与实际。

(二)学校班级格局设置弱化

分类分层培养的最大特点就是打破原大专业行政班级概念,具体来说,就是学生一年级时统一在云平台上进行综合性学习,按院系划分、学习学校要求及与大专业相关的必选课程;进入二年级前将最大限度地根据未来发展方向结合自身特点来选择划分细致的分类专业方向,在一个方向群下面进行分类分层的专业学习。

(三)分类分层培养的细致化使学生的专业方向选择多样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出现局限性

我国的高等教育是专门化教育,一直以来以培养某一专门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为目标,实施的是专业化教育。而现如今,我国的高等教育倡导的是大众化教育和素质教育,培养的是高技能人才。

二、分类分层培养下入党积极分子、学生干部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得力助手

(一)政治觉悟高、素质过硬

入党积极分子是进校后由各二级学院基层党组织通过考察,各种岗位锻炼,严格筛选出来的。他们在思想、学习、生活、团学工作等各方面服从组织安排、认真配合完成工作。作为学生中的骨干和党组织的预备力量,他们起到了积极的带头作用,有较强的大局意识和集体观念;同时积极分子们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择业观,有为同学服务的意愿,不计较个人得失,思想政治觉悟较高。

(二)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素养高

被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的同学绝大部分学习态度端正、学习方向明确、自主学习能力较强、专业知识扎实。入党积极分子的学习成绩在班级当中大都名列前茅,多数同学也都获得过学校奖学金、励志奖学金等。

(三)综合能力、专业实力较强

大多数入党积极分子在校期间担任过学生干部,丰富的学生工作经历使他们比一般同学获得了较多专业交流、组织活动、交换学习的机会,这些经历丰富了他们的人生阅历,让他们在团队合作、个人表现、组织宣传、统筹管理、创新意识、应急处理、适应社会等多种能力方面获得了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大大提升了他们的综合实力。

(四)有较强的服务精神

2014年6月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为规范党员发展,在入党积极分子的确定和培养教育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其中群众基础是考察入党积极分子的重要依据之一,只有那些无私奉献、感恩同伴、真心为同学付出的学生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获得大家的认可,才会被同学们推荐到党组织的预备军中来。

三、分类分层培养下如何开展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四自”教育

(一)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

高校学生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先进,最根本取决于思想;思想觉悟高低与否、信仰坚定与否,需要有强大的科学理论作为支撑。对于入党积极分子在进入高校时,要加强理论学习,提高党性修养。在完成高校课业学习的同时,要保质、保量地完成对党的理论知识的学习。可运用理论授课、专题讨论、座谈会等多种方式,来增强理论知识学习的鲜活力。

例如: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环境艺术学院采取扩大学生党支部组织生活范围,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校院两级党课的学习,党总书记、支部书记上党课,规定必读书目,让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写读书笔记并进行交流等方式,让政治理论学习有针对性,同时结合学生的实践,让优秀学生不断提高理论素养,真正达到思想上入党的要求。

(二)创新基层党支部的活动形式,发挥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四自”教育的榜样作用

不断创新支部活动方式,调研发现上海工艺美院的二级学院通过事迹宣讲、读书交流、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支部活动,吸引了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在增强入党积极分子服务意识的同时,也以他们中的优秀事迹教育和影响广大同学,鼓励大学生向榜样看齐,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促使全体学生主动加强“四自”教育。

例如:环艺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以入党积极分子為主的志愿者为上海嘉定礼爱颐养院的老人们进行沪剧表演、诗朗诵、琵琶独奏、歌曲、话剧等精彩表演,通过活动发挥了青年学生参与社会建设、服务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志愿者们的行动大大影响和带动了周边的同学积极参与敬老、助老活动,有利于营造一个温暖的、文明的和谐社会;手工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嘉保社区居委会,共同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奉献青春力量”为主题的志愿服务活动,奏响了“争做新时代雷锋传人”的青春号角。

(三)挖掘各种活动载体,不断完善学生党员服务体系

近年来,艺术设计类高职院校深入开展党建工作在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的各类创建活动,成为党建工作向纵深发展的一个推动力;党建活动带动了党建工作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活动使党建工作的功能发挥到了最佳状态,活动让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始终处在工作的兴奋点上。

例如:产品设计学院学工党支部和教工党支部,联合嘉定区菊园新区妇联参与新时代·融合共创2019年菊园新区区域党建大会,将“聚缘荟”创新创意大赛入围的30件参赛设计稿,以《家·春·秋》为主题进行实物化呈现,以“区域化党建”为平台,以学院党总支和社区开展“双向服务”为抓手,强化组织领导,统筹整合各类资源,通过发挥专业优势,整合艺术资源,使学生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参与和服务中受教育、长见识。环境艺术学院学生党支部,多年来坚持与嘉定区徐行镇残疾人服务社党支部、嘉定区礼爱颐养院党支部结对共建,不断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爱老、助残”的传统美德。结对共建期间,开展一系列敬老助残活动及院内环境改造项目,让更多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发挥专业特长的同时,理解爱心与责任,不忘初心、弘扬美德、志愿奋斗。

注释:

(1)《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的通知》(中办发〔2014〕33号)

参考文献:

[1]林彩燕,辛苗.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工作的思考[J].智库时代,2019,(10).

[2]何佳.“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管理路径[J].文化学刊,2018,(12).

[3]强飙.台湾书院教育经验与现代书院构建——兼论大学生自我教育与管理[J].南京审计大学学报,2017,(02).

[4]金景贵.新时期大学生特点与工作对策研究——以艺术院校为视角[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2015:79.

[5]孙春波.对艺术类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与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2,(5).

猜你喜欢

学生党建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创新农业类院校学生党建工作模式的实践和探索
高职院校大学生党建创新研究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载体的创新与实践
新媒体平台下高职院校学生党建工作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