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教育走出窘境的对策
2019-01-17韦兰妹
韦兰妹
【摘 要】本文分析职业道德教育不能与职业教育同步发展的原因,一是职业道德教育主题模糊,二是职业道德知识碎片化,三是职业道德教育手段落后;提出培养职业道德是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要重新梳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使其形成知识的力量,并按行为养成的特点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关键词】职业教育 立德树人 职业道德 公共道德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9B-0004-02
近十几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获得长足的发展。“十一五”期间,以职教攻坚为目标,侧重于办学规模扩大和办学条件改善;“十二五”期间,以内涵建设为目标,通过示范校建设不仅巩固了职教攻坚的成果,而且极大丰富了学校内涵建设的内容;“十三五”期间,以质量建设为目标,要通过学校课程设置、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但是,职业道德教育没有与职业教育获得同步发展。正像北大教授张启群说的“中国教育到了最危险的时候,社会道德失去底线,人格教育失败”。职业道德教育已严重滞后职业教育。因此对职业道德教育开展研究,已是当今职业教育的头等大事。
一、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职业道德
2015 年末,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 号)提出以提高教育质量为未来 5 年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六个转变,其中第 3 个转变是培养目标的转变:从专注职业技能向立德树人全面发展转变。之前中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突出职业性”,这从所执行的教学文件到评价学生的“双证”考试,无一例外关注的都是学生的应知和应会,至于职业道德教育被边缘化了。针对这个症结,2018 年初,教育部把中职教育改革的指导思想定位在“突出教育本性的职业教育”,明确今后一个时期“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创新的指导思想。让职业教育回归教育的本质,把育人作为根本目的,将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作为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
职业道德,是员工在履行本职工作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的总和(包括职业习惯和职业行为)。职业道德蕴含在职业能力中,职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和公共能力(即专业之外的能力),与专业能力对应的道德是具体的职业道德(如,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与公共能力对应的道德是可迁移的、跨职业的公共道德(如,诚实守信、敬岗爱业等)。
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具有完整的职业道德实践能力。当下,我国职业院校传统的政治课(德育)有两个现象,有悖学生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形成:一是教学内容重公共道德知识的传授,轻具体道德行为的养成。试问,我们有多少政治课(德育)老师了解所教学生所学专业的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知之者甚少,能够把公共职业道德和具体职业道德融为一体的更是凤毛麟角。二是教学评价重卷面考试,轻道德行为考核。学生的德育成绩来源于政治课的卷面考试,客观导向让学生死记硬背概念知识而忽略行为养成习惯。
据此,我们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根据培养学生具有职业道德实践能力的要求,对传统政治课(德育)教学进行调整。一是要求专业课、政治课教师互相熟悉公共职业道德和具体职业道德的相关知识、教学目标等,并在实操课中积极引导学生,将公共职业道德和具体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实训、实习过程中。要求政治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每学期互相听课、观摩两节课以上,增强了解,以便在各自的教学中把公共职业道德和具体职业道德教育交叉融合。用具体的职业道德要求去丰富公共职业道德的内涵,用公共职业道德去阐述具体职业道德的本质,两者互为条件,相得益彰,改变以往枯燥无味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式。二是改变德育考评方式,将传统的德育课考试分解为德育课教师进行理论考试,专业实践课教师结合学生日常执行专业工作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的具体表现给予职业道德评价,两者各按 50% 相加得出德育课的最终成绩。据专业课教師反映,改变评价方式后,学生在课中进行实际操作时动作更规范,更注重细节了。这种以真实的工作岗位标准和行为规范来严格要求和反复训练的方法,重在行为养成的评价,这也是世界“工匠之国”德国和日本的经验。
二、重新梳理职业道德教育的知识体系
现行我国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是通过政治课(德育课)、就业指导课、主题班会和专场报告会等形式完成。据我们近期对全校三分之一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如表 1 所示,见下页),有 80% 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岗位标准”“工作规范”属于职业道德教育的范畴,政治课对学生获得“岗位标准”和“工作规范”的知识帮助几乎为零;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职业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视为“不重要”的选项。由此可见,现行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教育效率还是比较低的。
造成职业道德教育尴尬的窘境,直接原因是传授给学生的职业道德知识呈现碎片化。长期以来,受“学科授课制”的影响,教师都习惯按学科体系向学生传授知识。但职业道德却是工作岗位所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岗位标准,学科知识对其而言是碎片化,形成不了知识的力量。针对这一症结,首先,改变了传统的政治(德育)课老师单一关门备课模式,采用有班主任、实训老师和校外“顶岗实习”的带队师傅参加的集体备课模式。大家根据职业活动规律和行为养成特点,系统地梳理职业道德知识体系。其次,修改和完善德育教学计划和大纲。从三个方面彻底改变传统教学计划大纲理论脱离实践的弊端:一是时间方面,教学计划大纲分别在一年级的专业观摩、二年级的校内实训、三年级的“顶岗实习”的教学设计上,增加职业道德教学所需的时间;二是空间方面,教学计划大纲把理论教室和生产实训融合在一起,互为补充、相得益彰;三是内容方面,教学计划大纲把德育知识和专业工作岗位标准、行为规范有机融合,让公共职业道德和具体职业道德形成知识体系。最后,利用青少年模仿性强的特点,结合学生的专业工种选择教学内容,收入操守职业道德的典型案例,让榜样的力量感召和影响学生。
三、按行为养成的特点实施职业道德教育
长期以来,我们学习的课程都是按学科设置的,强调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对应的学习方法都是从认知事物开始,随着对认知事物的不断深入便有了情感体验,情感体验得到升华产生行动的欲望,行动过程是需要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因此需要意志力去支撑。心理专家把其概括为“知、情、意、行”的四个心理过程。从小到大,这个学习规律伴随着我们在知识的海洋里不断学习成长,但同时也固化了我们的学习心理,习惯于把所有的学习都是从认知活动开始。现行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就是例证:在教学安排上,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分开的,先是政治课(德育课)的理论教学,后是生产实训的实践教学。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学习效果与学习的感官数有正相关的关系,参与学习的感官数量越多,学习效果越好。北京师范大学赵志群博士在介绍德国“双元制”培训上的发言说过,倘若人始终处于最佳学习状态,参与学习的感官分别是“听+看+做”,对应的学习效果是“30%+50%+90%”。但长期以来学科授课模式,已经固化了我们认知事物的习惯,几乎所有的认知都是从概念入手的,参与学习的感官仅限于“听”,到后来生产实训的“看”和“做”,已经在时间和空间上距离“听”很远了,其教学效率低下也就不足为奇。问题出在完全忽视职业道德教育具有行为养成特点,职业道德教育不能脱离真实的职业活动环境。日本是全世界环境干净,资源利用率高的国家之一,其国民垃圾分类存放的行为习惯就是从小培养的。日本小孩从幼儿开始,父母就训练和指导他们进行垃圾分类,到小学已经可以把垃圾分类做到极致(饮料瓶回收時拆分成瓶盖、瓶体和瓶体上贴的商标三部分),至于“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知识理念那是年龄更大一些才形成的。
正反两方面的案例给了我们启示:一是“知、情、意、行”的学习心理过程的顺序是动态变化的,学习的心理发生顺序与学习内容、方式有莫大关系;二是行为养成教育,从行为指导入手,教学效果更好,教学效益更高。在我们对毕业生的问卷调查中,当问到“职业道德养成”的途径时,几乎 100% 的学生都选“真实生产的工作过程”。
综上所述,要从根本上改变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使其形成力量,任重道远。所幸的是,“十三五”期间,教育部大力推行的“现代学徒制”的课程改革,为职业道德教育回归行为养成、走出窘境带来了契机。
(责编 卢建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