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历史上惟一的“十朝元老”

2019-01-17佚名

今日文摘 2019年1期
关键词:冯道郭威五代史

佚名

中國历史上有三个大乱时代:春秋战国时期、两晋南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那时,乱世中不知出了多少位智者,多少位英雄,冯道便是见证五代史的惟一奇人。

冯道有六奇:一奇历五代十帝,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十朝元老”。他历经桀燕皇帝刘守光、后唐庄宗李存勖、后唐明宗李嗣源、后唐闵帝李从原、后唐末帝李从珂、后晋高祖石敬瑭、后晋出帝石重贵、辽太宗耶律德光、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十朝,基本上在每朝都受重用,是名副其实的“官场不倒翁”。

二奇总换“明主”,却不被人当做“汉奸”。冯道的脾气是随风倒,谁硬、谁有势力,他就投奔谁,寡廉鲜耻,丧失气节到了极点。尤其是投奔契丹时,他说:“南朝为子,北朝为父,两朝为臣,岂有分别哉!”因此,他做了耶律德光的太傅。奇怪的是,随后的后汉高祖刘知远、后周太祖郭威并没有因此看不起他,反封他在本朝连任太师。

三奇没有气节,却是个书虫。冯道虽然没有气节,但他在当时是有名的书虫。他饱读圣贤书,几乎到了如饥似渴的程度。他出身低微,祖上有时务农,有时教书,受其影响,他从小酷爱读书,对吃穿从不挑剔,即使是大雪封门时也要以读书为重,因此满腹文章,名声在外,成了大江南北第一名人。不管是哪朝哪代,都以能聘请到他为官为荣。

四奇虽无气节,却不是个贪官。冯道严于律己,体察民间疾苦。他的家乡闹饥荒时,他不惜将自己家里的财物全部拿出来周济乡亲,而自己却住在茅草屋里。他在家乡替父守孝期间,并没有在乡亲们面前摆官架子,而是亲自下地劳动、上山砍柴,对一些缺乏劳力的人家尽力帮助。南北战乱频仍,他从北方逃回,看见被掠夺的中原妇女,心中不忍,就变卖东西将她们赎回,然后派人将她们一一送回家。他在遗嘱中说,希望死后选择一块无用之地埋葬即可,不要像别人那样嘴里含珠玉下葬,也不用穿豪华的寿衣,用普通的粗席子安葬就行。

五奇官位之多,可得中国历史之冠。冯道历任中央和地方官职为幽州节度巡官、河东节度巡官、掌书记等达40余种之多,历次散阶为仕郎、议郎、朝散大夫、银青光禄大夫、金紫光禄大夫、特进、开府仪同三司,武职勋位自柱国至上柱国,历次爵位为开国男爵、开国公、鲁国公、秦国公、梁国公、燕国公、齐国公,食邑自300户至1.1万户,食实封自100户至1800户。

六奇官职虽多,却无一件政绩传世。冯道虽位居高职,却很难指出他在五代乱世的政局变迁中发挥过什么具体的作用,以及他和一些重大事件有什么具体的关联。他是一个很“专业”的官员,却非一个有作为的政治家。后来,欧阳修编修《新五代史》时,把《旧五代史》中关于冯道的粉饰内容全部删除,《冯道传》也从原来的近5000字减至不到2000字。冯道自称“无才无德痴顽老子”,从道家老子的“无为”中悟出了“为官之道”,从“上善若水”中悟出了随波逐流。他有一首诗正好说明自己的心声:“莫为危时便怅神,前程往往有期因。终闻海岳归明主,未省乾坤陷吉人。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但教方寸无诸恶,虎狼丛中也立身。”

(丁天艺荐自《文摘旬刊》)

猜你喜欢

冯道郭威五代史
《五代史阙文》所引《五代史》版本考
Micro-impulse and plasma plume produced by irradiating aluminum target with nanosecond laser pulses in double-pulse scheme
历史:现在与过去的对话——以吕思勉先生的五代史研究为例
郭威的故事
宋初诗人李九龄考
哄堂大笑①
五代宰相冯道心平气和
老油条宰相
新旧《五代史》中有关少数民族记载异同之比较
不理睬是种淡定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