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从1.0到2.0的嬗变与超越
2019-01-17王运武黄荣怀王宇茹
王运武,黄荣怀,杨 萍,王宇茹
1 江苏师范大学智慧教育学院 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江苏 徐州 221009;2 北京师范大学智慧学习研究院, 北京 100875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事业建立了一套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体系,逐步实现了从追赶到超越的跨越,呈现出从超越到领跑的发展态势。改革开放40年是教育事业大发展的40年,是教育信息化迅速发展的40年,也是教育现代化快速迈进的40年。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的发展过程。中国教育信息化正在从1.0迈向2.0,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创造了人类教育信息化发展史上的奇迹。
1 教育信息化发展取得举世瞩目成就
1.1 教育信息化战略和政策的决策水平大力提升
教育信息化战略和政策,关系着教育信息化的长期发展和整体发展,有利于协调教育信息化短期效益和长期效益的关系,有利于解决教育信息化发展中的现实问题[1]。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学正在呈现从潜学科向显学科发展的态势,为研制和有效执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智慧教育发展规划、智慧校园发展规划、教育现代化发展规划等提供有效支撑,促进教育信息化更好地彰显价值和效益[2]。
改革开放4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和政策逐渐成熟和完善,经历了从“拍脑袋”决策到“科学决策”的发展过程,互联网、大数据、系统仿真技术等预测技术正逐步成为研制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和政策的有力支撑工具。中国教育信息化战略规划和政策逐渐科学化和精准化,其有效执行的力度逐渐受到重视。
改革开放40年,教育部(1985—1998年称为国家教委)相继出台了《关于电化教育工作的初步规划(讨论稿)》《1992—2000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发展纲要》《全国电化教育“九五”计划》《教育信息化“十五”发展规划(纲要)》《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等战略规划,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指明了方向和目标,在推进教育信息化进程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部相继出台了近200个涉及教育信息化、电化教育、远程教育、网络学院、数字化教育资源、机构设置(改革)、计算机教育和计算机选修课等政策,指引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的方向和路径。
教育信息化被纳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等国家教育发展战略,也被纳入国家信息化战略《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2006—2020年)》以及第七个、第十个、第十一个、第十二个、第十三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纲要。
1.2 教育信息化逐步纳入法制化和标准化
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逐渐纳入了法制化和标准化,教育信息化发展逐步实现了“有法可依”和“有标可循”。教育信息化标准对于保障教育信息化良性发展具有重要支持作用[3]。教育信息化法制化和标准化在解决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现实问题,促进有效执行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推动依法治教、依法治国,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实现国家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信息化强国、智慧型和创新型国家等方面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4]。
自从1997年国务院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举办首届信息化法制建设研讨会,信息化建设法制化逐渐受到重视。1995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首次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电视教育”“现代化教学手段”等。199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了“远程教育方式实施高等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2015修正)》明确规定“国家推进教育信息化,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教育管理水平”。
2002年,教育部发布实施《教育管理信息化标准》。2012年教育部发布《教育管理信息 教育管理基础代码》等7项教育信息化行业标准。2017年教育部发布《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元数据》系列3项标准,发布《交互式电子白板》系列2项标准。北京教育信息化产业联盟牵头研制了系列教育信息化团体标准。
1.3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智慧程度显著提升
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的发展史是教育媒体的发展史,也是信息化与校园基础设施融合创新的发展史。改革开放40年,从“校校通”到“班班通”,再到“人人通”,教育信息化逐渐从校园走向班级,再走向师生;校园信息发展经历了从校园网、数字校园,到智慧校园的发展,智慧教室正在逐步取代传统教室和多媒体教室。智慧校园正在取代数字校园,与现实校园进一步融合创新,成为实现智慧教育的必由之路。智慧教学楼、智慧校医院、智慧办公室、智慧图书馆、智慧场馆、智慧宿舍、智慧餐厅等校园基础设施的智慧化水平显著提升。智慧校园在促进知识传播向知识创造转变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
从录音机、录像机、CRT电视机、幻灯机、闭路电视,到计算机、笔记本、视频展台、液晶电视机、投影机、多媒体中控系统、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平板电脑、移动终端、智慧黑板、3D裸眼显示器等,教育媒体种类越来越丰富,教育媒体趋向于智能化、智慧化,其交互性和数据的存储和分析功能越来越强大。传统教室、实验室正在被智慧化的主题教室所取代,越来越有利于学习者获得多样化、个性化、智慧化、情境化的学习体验。智慧教室、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的迅速发展,将会为学习者营造便捷、舒适、高效的智慧学习环境。
1.4 数字化教育资源逐渐满足学习者的个性化需求
改革开放40年,逐渐告别了教育资源匮乏的年代,迎来了形态各异、种类繁多的数字化教育资源,教育资源正在从满足大众化的学习需求向满足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转变。纸质资源正在被数字资源、立体资源、虚拟现实资源、增强现实资源、3D资源、全息资源等所取代。
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改变了课程资源形态,教学资源从纸质教材到电子教材、PPT、APP、在线课程、MOOC、微课等。课程的交互性、数据分析、可视化分析等功能逐渐增强,在线教育与传统教育的融合打破了课上、课下的界限,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正在逐步常态化。教育信息化丰富了学习资源形态,个性化学习资源、生成性学习资源、仿真学习资源、移动学习资源,以及以物联网、大数据、全息技术、裸眼3D、人工智能等技术支持的智慧学习资源,正在成为学习资源的未来发展方向,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智慧化、宜人化的学习体验。人工智能与教育领域的深度融合将会显著提升教育生产力,让未来的教育真正拥有“智慧”[5]。
1.5 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幅提升
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与管理、教学、教研、科研逐步深入融合。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的融合,提升了教育管理的水平,促进教育管理“扁平化”。教育大数据的发展促进了教育管理和决策的科学化、精准化和可视化。从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教育信息化在转变学与教的方式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为新型教学结构的创设提供理想的教学环境[6]。教研融入了信息化的元素,使得教师跨区域、跨领域开展教学研究更方便快捷,打破了传统面对面的教研模式。信息化教研已经逐步成为教研员必备的教研能力,提升教研员的信息化教研素养已经成为教研员素养提升的新挑战[7]。信息化提升了文献检索的速度,扩大了文献检索的范围,拓展了研究人员的学术视野,加快了知识更新进化。图书馆查阅纸质文献的年代逐渐逝去,熟练使用期刊数据库已经成为发现新的研究课题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40年,师生信息化素养大幅提升,信息化支持的管理、教学和学习逐渐成为常态。师生显著提升了的数字化学习能力,越来越多的师生能够熟练运用数字化工具和软件。新理念、新理论、新媒体、新技术、政策引导等催生了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未来学习方式的变革将趋向于多样化、个性化、主动化、信息化、泛在化、智慧化[8]。
1.6 教育信息化产业渐成规模
教育信息化产业规模庞大,业界成为千亿市场规模。据预测,2020年教育信息化整体市场规模有望超过6 000亿元。2020年我国幼教、K12、高教信息化市场规模分别在400亿、4 700亿和1 100亿元左右[9]。2017年,四川长虹教育以1.97亿元中标建设“智慧广元”教育信息化建设项目,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中标王”,刷新了教育信息化项目中标历史。
从2010年起,国务院、教育部每年都会发布政策支持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以及“互联网+教育”、人工智能、大数据、教育机器人、智慧校园、智慧教育等热点,激发了教育信息化产业发展的动力。由此,吸引了游戏企业、家电企业、房地产企业等纷纷投资教育信息化产业。智慧校园、教育机器人、智慧黑板、书法教室等教育信息化产品等纷纷进入学校,成为推动学校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力量。科利华、长虹教育、好未来、徐州华网等众多信息化企业的发展史,铸成了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的丰碑,书写着中国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史。然而,教育信息化产业的发展,还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规范,以蓝海战略激励企业发展,消除企业之间的不良竞争,实现教育信息化产品之间的数据和资源共享,才有助于构筑教育信息化产业生态链,更好地促进教育信息化事业发展。
1.7 教育信息化机构和人才队伍建设日趋完善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形成了完整的教育信息化体系,建立了完善的教育信息化组织机构,有力推动了教育信息化发展。1978年2月,教育部批准成立电化教育组。1978年8月,教育部成立中央电化教育馆,专门负责推进电化教育工作。1994年4月,国家教委成立电化教育委员会。2005年9月,教育部设立全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办公室。2011年8月,教育部成立教育信息化领导小组,下设教育信息化推进办公室。1987年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成为了推动教育管理信息化的重要机构。1980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恢复了教育部教学仪器研究所,2013年更名为教育部教育装备研究与发展中心。
此外,还成立了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电化教育(教育技术)教材编审委员会、高等学校教育技术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中国教育技术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专业委员会等学术组织。省市、区县、学校层面也纷纷成立了教育信息化机构。
改革开放40年,教育技术学、计算机教育等教育信息化相关学科迅速发展,尤其是教育技术学,形成了“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教育信息化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教育信息化人才的科研水平显著提升,为教育信息化实践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撑。截至2018年12月30日,出版了132部教育信息化著作,发表7 755篇期刊、报纸、学位论文。
从1982年教育部决定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复旦和华师大5所大学的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1984年邓小平提出“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再到2001年教育部决定“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有力推动了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提升了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从计算机教学、计算机教育到信息技术教育,再到创客教育、STEAM教育、编程教育、机器人教育、人工智能教育,从信息素养到核心素养(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信息社会责任),谱写着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史,展现了人才培养理念的变迁。当前的大学生,很多是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受益者,表现出较强的信息素养,为成长为数字化时代的创新人才奠定了基础。
1.8 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开放40年,学前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信息化、高等教育信息化、职业教育信息化、医学教育信息化、外语教育信息化、军事教育信息化、特殊教育信息化等各领域教育信息化发展迅速,取得了可喜可贺的成就。中国教育信息化为扫盲教育、扩大教育总体规模、提升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开展终身教育、扩大教育开放、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等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世界范围看,中国教育信息化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球1/5的人口营造了现代化育人环境,为推动全球教育均衡发展,促进人类终身学习,提高人口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10]。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教育信息化总体水平处于世界中上行列,创造了教育信息化发展史上的奇迹。北京、上海、广州等区域教育信息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显著缩小,但是中国幅员辽阔、区域经济和教育发展差异较大,教育信息化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中国作为具有代表性的发展中国家,以教育信息化推动教育发展的典型经验,正在被国际社会认可和借鉴。
2 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
纵览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历程,借鉴黄荣怀[11]、钟志贤[12]、王运武[13]等对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的研究,综合考察了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教育问题、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教育信息化发展措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信息化资源、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教育信息化人才、教育信息化机构、教育信息化支撑学科、教育信息化保障条件等,参考了基于语境、投入、过程和产出的教育信息化分析和评估框架—CIPO(context,input,process,outcome)模型,将教育信息化发展划分为三个大阶段、五个小阶段(如图1所示)。改革开放40年,教育信息化发展经历了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2000年)和教育信息化1.0阶段(2001—2017年),正在迈向教育信息化2.0阶段(2018年以后)。
2.1 前教育信息化阶段(1978—2000年)
前教育信息化阶段以“信息技术教育”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计算机教学实验和计算机辅助教学。前教育信息化阶段又划分为计算机教学起步阶段(1978—1990年)、计算机教育发展阶段(1991—1999年)。前教育信息化阶段,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尚未被普遍认可,仅有少数专家学者对教育信息化进行了探讨。1986年,吕可红在《外国教育研究》发表论文《日本社会的信息化与教育信息化》,首次阐述了“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并提出“教育信息与教育的国际化相并列,正成为日本面向21世纪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之一”[14]。此后,据CNKI统计分析,1988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分别发表了1篇、1篇、4篇、9篇、30篇、45篇论文。教育信息化逐步被认可和推广,逐渐成为新兴和热点研究内容。
在计算机教学起步阶段,教育信息化面临的主要任务是落实“三个面向”“计算机的普及要从娃娃抓起”的教育任务。然而,由于经济条件限制,仅有少数学校能够开展计算机教学实验,培养计算机人才。电化教育领导机构逐步建立,计算机辅助教学逐步得到推广。
在计算机教育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是“振兴教育”“推进素质教育”“推动教育产业化”“培养大批教育信息化专业人才”等。教育信息化初步在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一定的作用。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电化教育事业发展、中小学计算机教育软件、中小学计算机教育开始受到了国家重视。以信息化手段开展师资培训、开设计算机课程、大力发展教育技术学成为推进电化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手段。1994年,启动建设了CERNET,为校园通网络奠定了基础。经济实力好的学校开始建设计算机机房,计算机辅助教学和计算机辅助管理逐渐得到试点,信息化促进了管理垂直化。建构主义在教学中逐渐得到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呈现整合态势。
2.2 教育信息化1.0阶段(2001—2017年)
教育信息化1.0阶段以“教学环境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量变,强调教育信息化应用驱动、融合发展。教育信息化1.0阶段又划分为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阶段(2000—2005年)、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提升(2006—2010年)、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2011—2018年)。
在基础设施建设大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从关注教育权到关注学习权,适应教育公共政策变化,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等。普遍开设信息技术课程、启动“校校通”工程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措施。网络教育学院、网络课程、精品课程等迅速发展,激发了远程教育活力,远程教育学逐渐凸显学科属性。
在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大力提升阶段,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是增强师生的教育技术能力,显著提升师生的信息素养,以信息化手段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教育信息化推动实现教育现代化等。开展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提升学校办学水平等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校园逐渐实现了从现实校园、校园网,到校园信息化、数字校园的过渡。随着师生教育信息化应用能力的提升,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逐渐提升,教育信息化有效应用和价值彰显正在备受关注。
在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阶段,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是教育助力“一带一路”战略,显著提升教师专业化水平,促进优质资源共享,实现教育精准扶贫,传承优秀文化,彰显中国教育信息化特色等。提升教师教育信息化水平,建设精品课程、开放课程、优质资源共享课,教育信息化促进精准扶贫,“互联网+教育”战略等成为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措施。学习空间人人通,拉近了师生和互联网的距离,优质资源达到了触手可及的状态。“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新常态,宁夏作为首个“互联网+教育”示范区开启了中小学“新征程”。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达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教育信息化彰显价值和效益成为新追求,政策驱动、目标驱动、应用驱动、创新驱动成为教育信息化发展新常态,教育治理新模式、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的创新融合发展逐渐备受关注。教育战略和政策研究逐渐成熟,教育信息化智库正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育信息化协同创新引领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新路径。
2.3 教育信息化2.0阶段(2018年以后)
教育信息化2.0阶段以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15]为主要标志。教育信息化2.0阶段以“教育系统变革”为主要特征,重点关注教育信息化引发的质变,注重教育信息化的创新引领作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系统生态变革。教育信息化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是助力实现“中国教育梦”,创新与引领中国教育发展,促进知识创造,培养大批创新型人才等。创客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机器人教育、形成创新文化等成为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手段。以促进知识创新的智慧学习环境逐渐成为学习环境建设新趋势。3D资源、全息资源、仿真资源等具有沉浸性、交互性、逼真性、强智能性、高体验性的智慧学习资源使得学习者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全新体验。
从前教育信息化阶段到教育信息化1.0阶段,再到教育信息化2.0阶段,是教育信息化从萌芽到发展,再到发达的过程,从关注“实验探索”到关注“物”,再到关注“人”,即从关注教育信息化的概念、内涵和作用,到关注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再到关注教育信息化功能和价值的发挥。从教育信息化1.0到教育信息化2.0,实现了从重点关注“物”向重点关注“人”的转变,逐步建立了“以人为本”的教育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模式,教育信息化的价值更倾向于从“量变”到“质变”,激发教育系统变革,实现教育信息化融合创新与发展,产生技术与教育的融合效应。教育信息化2.0将具体呈现体验、开放、融合、数据、连接、服务、创新、引领、变革、智慧十大特征。教育信息化2.0发展的过程是协同建设、协同共享价值的过程,每个人既是其价值的享受者,又是参与者、实践者、推动者和创造者。
纵览教育信息化40年发展历程,教育信息化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变迁,各个历史时期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任务,不同的历史时期采用与亟待解决的主要任务相适应的推进措施。但是,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并未发生改变,教育信息化的本质是促进人的信息化,延伸人的本质力量。教育信息化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信息化教育,构建智慧育人环境,以信息化手段和方法促进知识的传播、传承和创造。
3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未来发展展望
3.1 教育信息化2.0的历史使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人类社会即将步入智能时代,新时代赋予教育信息化新的历史使命。《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适时出台,必将引领教育信息化转型升级,促进教育系统性变革,充分激发信息技术革命性影响,使中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开启智能时代教育的新征程,引领世界教育发展的潮流,为全人类发展作出更加重大的贡献。
目前,中国教育正在从教育大国迈向教育强国,亟待从“跟随”走向“引领”,实现教育强国梦,为国际教育信息化和教育现代化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中国教育的主要矛盾则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教育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优质资源、学习环境、精准服务、教育服务方式等已经不能适应需求的变化,教育未来改革和发展迫切需要运用信息化手段推动教育理念、理论和实践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2.0是破解新时代教育矛盾,办成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途径。
3.2 教育信息化2.0促进教育系统变革
人类文明进程经历了原始社会、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数字时代,正在步入智能时代。教育信息化2.0契合了智能时代人才培养新需求,互联网+教育的深度融合将彻底变革传统教育,互联网引发的教育变革既是历史的选择,又是历史的必然。
教育信息化2.0赋能新时代的教育系统变革,正在悄然变革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日趋模糊线上线下、校园内外的边界。教育信息化2.0将是促进教育系统变革的内生力量,承担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发展,推动教育理念更新、模式变革、体系重构的重任。
教育信息化2.0将着力提升教育改革的支持服务能力,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个性化的适应性服务,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不仅仅是提供信息化设备设施、信息化资源、信息化培训等供给型服务,更是多样化、大规模的引领型、创新型服务,能够精准识别服务对象、精准选择服务方式、精准提供服务支持、精准引领创新和发展。以教育大数据为契机,推动实现教育决策科学化和精准化。以教育信息化为抓手,促进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缩小区域、城乡和校际差距,推进“互联网+”支持的精准扶智,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
3.3 教育信息化2.0融合教育边界
教育信息化不只是教育系统内的信息化,更是社会信息化的重要构成部分。教育信息化融合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边界,将校内外教育系统衔接在一起。教育信息化产业架起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使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日益融合,家庭、学校和社会协同教育的效果日益凸显。教育资源专用性内涵得到延伸,大资源的优质性、共享性、泛在性特征拓展了教育的边界。
以大数据、物联网、VR、全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技术营造了智慧学习环境,丰富了学习情景,拓展了学习场域,形成了知识创新的文化和氛围。智慧学习环境打破了正式学习和非正式学习的界限,模糊了传统学习和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的概念,课堂学习、实景学习、工作场所学习、场馆学习等相互融合,增加了学习体验的多样性。
3.4 教育信息化2.0培养人工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
教育信息化2.0开启了智能教育新时代,面临着如何培养适应并引领智能时代创新人才的新挑战。一个人是否具有创造力,是一流人才和三流人才的分水岭。教育信息化的终极目的是服务人的发展,理应最大限度地提升人的创造力。一个人具有开阔的视野,具有较高的信息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具有创造力的重要前提。教育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核心是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现代化。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和显著特征,是“教育现代化2035”的重点内容和重要标志。为了成为现代化的人,成为一流人才,成为智能时代的创新人才,每个人应该充分利用教育信息化的精准服务,开拓视野,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