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新星(并合新星)研究回顾∗
2019-01-17俞云伟
俞云伟
(华中师范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武汉 430079)
1 引言
中子星-中子星或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在发生并合的时候可以通过潮汐、碰撞挤压、吸积反馈等过程向外抛射物质.这些物质常常具有丰中子的属性,可使大量比铁更重的元素通过快中子俘获过程(r过程)得以形成,是宇宙中大部分超铁元素的主要产地.与此同时,这些放射性重元素的衰变以及中心并合产物(特别是大质量中子星)可能的持续能量释放将使并合抛射物被显著加热.千新星便是由加热后的并合抛射物所发出的一种热辐射,观测上表现为一种紫外-光学-近红外波段的暂现源现象,具有从天到星期量级的典型光变时标,其光度则决定于能源的具体属性.千新星也可被更广义地称为并合新星(见第5章),为尊重历史发展和方便读者理解,本文将根据上下文混用这两个名称.作为致密星并合的一个后续过程,千新星(并合新星)辐射自然成为了此类引力波事件的一种重要电磁对应体.
有关千新星(并合新星)的理论预言最早在1998年被提出,其模型框架在2010年得到了关键性的完善和实质性的补充,并在随后数年内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和多方面的深化(比如对r过程元素的合成和衰变加热率、不透明度和辐射转移、抛射物成分组成、并合产物性质和能量输出等问题的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特别是从2013年起,随着理论研究的深入,观测方面也陆续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发现了一些可能的候选体(如GRB130603B事例),极大地提升了人们对这一研究方向的关注度.最终,在2017年,伴随着双中子星并合引力波信号(GW170817)的首次发现,人们成功观测到了与引力波信号相伴随的千新星(并合新星)辐射,从而确切证实了这一项理论预言.相关观测在定位和证认引力波源、揭示并合抛射物性质、确认宇宙中r过程元素起源以及限制并合产物性质与致密物质物态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淋漓展现了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研究的重大科学价值.毫无疑问,千新星(并合新星)这种全新的天文现象,将是未来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监测和光学暂现源巡天最为重要的对象之一.本文将简要回顾千新星(并合新星)研究历程中的一些重要背景和关键进展,以展现这一方向上的研究思路变迁及其内在缘由,展现天文学理论和观测研究的相辅相成.读者阅读本文时可同时参考其他相关综述性文献,如文献[1-4]等.
2 宇宙中重元素的起源
宇宙中存在着百余种不同的化学元素以及为数众多的同位素.这些元素来自何方?它们又是如何形成的?对这些问题的终极思考,最终必将溯及整个宇宙的起源问题.1915年,Einstein提出了广义相对论,并于两年后发表了《基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学考察》一文,开启了现代宇宙学的大门.1929年,Hubble通过对螺旋星云(河外星系)的红移测量和造父变星测距发现了哈勃定律,显示宇宙正处于膨胀状态.第2次世界大战后,Gamow[5]和Alpher等[6]开始在膨胀的宇宙框架下考虑元素的合成问题,并于1948年做出了详细的理论计算,试图一次性解释现在宇宙中各种元素的丰度(根据太阳系内观测),但这需要对初始条件进行特殊的设置.对于这个被称之为大爆炸核合成或原初核合成的过程,目前一致认为,它能够合成的其实几乎只有氢、氦、锂以及氢的同位素这些最轻的元素,其中前两者占比超过99%.
人们很快意识到,宇宙中的元素应该不是一次性合成的,发生在恒星内部持续的核合成过程将可能对宇宙中重元素丰度的塑造发挥重要的作用,因为恒星至少可以通过持续的物质抛射和超新星爆发等反馈机制改变星际介质中元素的丰度.1957年,Burbidge夫妇、Fowler和Hoyle 4人(B2FH)成功建立了恒星核合成理论,以解释宇宙中元素丰度曲线的诸多特征[7].同年,Cameron也发表了类似的工作[8].B2FH理论详细考虑了发生在恒星中的氢燃烧、氦燃烧、α粒子俘获、电子俘获、质子俘获、慢中子俘获(s过程)和r过程等一系列核反应过程,其中特别是r过程的提出对解释超铁元素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Fowler也因相关的研究获得了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但是,所谓r过程,即原子核俘获自由中子的时间要远短于原子核本身衰变时标的反应过程,往往要求该过程发生在中子丰度非常高的条件下(对应电子丰度Ye0.2).在恒星内部,这种丰中子条件也许可以通过13C(α,n)16O和21Ne(α,n)24Mg这样的反应在局部实现[7],但总体上是非常难以实现的.
因此,相对而言,r过程被认为更有可能发生在恒星的超新星爆发过程中[9−10].特别是在上世纪90年代,人们普遍相信,超新星爆发过程中诞生的原中子星可以驱动由中微子加热的高熵星风,那里应该是最可能的r过程发生场所[11−13].不过,2000年之后,更详细的计算发现原中子星星风几乎不可能同时满足丰中子和高熵两个性质,因此最多只能形成原子质量数A<110的元素[14−16],除非加入一些极为特殊的假设[17].
作为另一种可能途径,Lattimer和Schramm曾在1974年提出,一个中子星和一个黑洞发生碰撞的过程中,由于碰撞之前的潮汐作用,离心力将会使质量十分可观的物质(他们粗略估计为0.05M⊙)以极高的速度抛射出来[18].这种抛射物因为直接来自于中子星而具有天然的丰中子性质(电子丰度Ye∼0.1),将是发生r过程的理想场所[18].类似的现象同样可能出现在中子星-黑洞双星系统发生灾难性并合的过程中[19].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系统中黑洞质量过大或者它的旋转过慢,都可能将中子星直接吞噬,而没有潮汐瓦解过程发生.1975年,Hulse和Taylor发现了第1个双脉冲星系统1Hulse和Taylor通过该系统间接证明了引力波的存在,获得了199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极大地提升了对致密星并合事件进行研究的现实意义和必要性[20].很快,Symbalisty和Schramm便在1982年讨论了双中子星并合和r过程元素起源的关联性[21].不过,对这些并合过程所能够产生的抛射物进行精确的性质描述始终是半解析模型无法完成的任务,有赖于更为强大的计算机数值模拟,这一步一直要到上世纪90年代才得以实现.有关抛射物性质的流体力学模拟结果最早见于上世纪90年代的3篇文献[22−24].在这些工作基础上,1999年Freiburghaus等人进一步计算了发生在抛射物中的核反应过程,并将其数值结果(r过程元素丰度分布)与实际观测数据进行了比较,第1次直观显示了致密星并合过程对理解宇宙中r过程元素起源的重要价值[25].
3 千新星模型的提出和建立
除了合成大量r过程元素外,致密星的并合特别是双中子星的并合还可能导致其他多种天文观测效应.比如,自1973年首次公布伽马射线暴的发现以来,人们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对这种奇特天文现象的产生原因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基于宇宙学起源假设,Blinnikov等[26]和Paczynski[27]分别在1984年和1986年率先将它们(目前认为主要是短时标的伽马暴)和双中子星并合事件相联系.之后,Eichler等人在1989年系统性地分析了双中子星并合可能引起的多种天文观测效应[28].他们指出,当一颗中子星的物质被另外一颗吸积的时候,引力势能的释放将导致大量的中微子辐射.因此,来自于两个星体的正反电子中微子将相互碰撞产生正负电子对,进而与次生光子耦合形成一个火球.该火球演化最终可产生伽马暴辐射.基于伽马暴和引力波事件的可能成协,他们进一步提出可以通过伽马暴的观测事件率来限制双中子星的并合率,从而为引力波探测率的估计提供依据.同时,还可通过考察限制得到的双中子星并合率能否与r过程元素丰度的观测值相吻合和自洽,来验证r过程元素的起源假说.Eichler等人所提出的这一系列观点,均被后来的研究所证实或践行,尽管某些物理细节可能存在一些差异.不过,此处仍然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那就是双中子星并合中形成的r过程元素是否可能具有某种更为直接的观测效应?
这个问题直到伽马暴余辉被发现[29−31]后的第2年(1998年),才被Li和Paczynski提出来加以认真考虑[32].不过,迫使他们考虑这个问题的一个动机竟然是:他们认为伽马暴的致密星并合起源似乎被当时的观测排除了(因为长暴位于恒星形成区!),所以需要考虑并合过程还有没有其他的可观测信号.不管怎样,他们认为中子星-中子星或中子星-黑洞并合产生的大量r过程元素一定是很不稳定的,会以各种时标进行放射性衰变.因此,类似于56Ni和56Co衰变会导致超新星辐射一样2,致密星并合也很可能会产生一个显著的暂现源辐射,可作为引力波事件的电磁对应体信号.不过,对于具体的计算而言,这里存在两个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一个是r过程元素的种类及其比例分布情况,另一个是每种元素衰变时可以有多少能量被释放.Li和Paczynski假设各种元素的数目相对于它们衰变时标的对数具有平权的分布,并假设所有元素具有一个相同的能量释放效率因子f,从而为并合抛射物给出了一个总的放射性加热率E=fMejc2/t,其中Mej是抛射物的质量,c是光速,t是时间.在此基础上,再考虑抛射物的绝热膨胀和辐射损失,他们最终得到了抛射物的热辐射光变曲线.结果显示,对应于抛射物的质量Mej=0.01M⊙,速度0.3c以及不透明度κ=0.2 cm2·g−1,辐射的峰值将出现在并合发生后1 d左右.同时,依据通常的核反应能量释放效率,他们取f的特征值为0.001,从而得到辐射的峰值光度高达∼1044erg·s−1,对应温度2.5×104K(辐射主要在紫外波段).这个辐射信号比普通的超新星更亮更热,且变化更快.因此,这项工作预言了一种全新的天文现象,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2005年,Swift卫星首次观测到了短伽马暴的X射线余辉[34−36],实现了对短暴的精确定位,从而引导了后随的紫外光学观测.短暴所处位置远离宿主星系的特征使其明显不同于长暴,从而为其致密星并合起源提供了强烈支持.但是,后随观测并没有发现Li和Paczynski所预言的那个明亮的紫外光学信号,其原因在于他们当时尚缺乏可作为参数取值依赖的关于抛射物性质的数值模拟结果,而过分高估了r过程元素能量释放的效率.遗憾的是,尽管相关的数值模拟结果实际上在1998年当年及次年便很快出现[24−25],但在之后的10余年时间里,一直没有人尝试去把这些模拟结果引入到Li和Paczynski的模型当中,甚至是一般性的模型发展都很少.仅有Kulkarni在2005年做了一些发散性的探讨,比如讨论了中子衰变加热的情况,56Ni衰变加热的情况,还讨论了双中子星并合后可能产生一个大质量中子星的情况[37].基于观测的限制,Kulkarni给出的辐射峰值光度在∼1041erg·s−1左右,并且他建议将这种热暂现源辐射命名为巨新星(macronova),目前仍有不少研究者采用此命名法(为简单起见,本文不再使用此名称).
2010年之后,随着美国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欧洲引力波探测器Virgo的建设和升级,引力波探测的实现逐渐成为一件看上去指日可待的事情.但是,因为引力波探测器的空间定位能力较差,迫切需要与之协同的电磁波观测提供定位信息以及天体物理起源证认信息.因此,人们对引力波电磁对应体的研究热情日渐高涨.从Eichler等人的工作开始[28],特别是2005年后,短伽马暴一直是人们讨论最多的一种电磁对应体.但是,考虑到短伽马暴喷流的相对论性运动和辐射的准直性,人们对是否有很大的机会同时观测到引力波和短伽马暴实际上不无担心.退而求其他,人们希望存在基本不具方向性的电磁辐射,这时Li和Paczynski的工作开始受到重视.为此,Metzger3从2007年开始,Metzger一直关注伽马暴的中心能源机制问题,开始是原中子星的星风[38−39],其后是含时吸积盘的演化[40−41].在这个过程中,开始涉及丰中子物质中的r过程加热[42].等[43]一方面基于Rosswog等[24]给出的抛射物密度、温度、电子丰度、种子原子核类型等的分布,利用r过程动态网格计算方法,得到了抛射物的放射性能源功率.综合所有β衰变、α衰变和原子核裂变过程,能源功率的时间演化的确表现为幂律衰减的形式:E∝t−1.3.另一方面,利用Kasen等[44]开发的动态辐射转移程序计算了辐射产生的多波段光变曲线.结果,Metzger等[43]发现超铁元素衰变的能量释放效率比Li和Paczynski采用的典型值低很多,仅为f∼10−6的量级.因此,辐射的峰值光度只有几倍于1041erg·s−1(与Kulkarni设想的相当),辐射主要集中在光学波段.这个光度大概是中子星爱丁顿光度的1000倍,因此他们建议将这种光学暂现源辐射命名为千新星(kilonova).鉴于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和完善程度,目前千新星一词已被学界普遍使用.
Metzger等[43]的数值计算结果和其他半解析结果(相关方法可参考文献[3,45-47])的对比表明,辐射后期的光谱将会明显偏离黑体辐射近似.但同时,这个对比也表明,半解析方法在总体上能够反映辐射的基本特征,是一种简便合理的近似计算方法.
4 千新星模型的完善和发展
2010年后,逐渐有多个研究小组在流体动力学抛射、核合成反应以及辐射转移等课题上对千新星模型开展了深入广泛的研究,特别是在2013年达到了一个研究的高潮.比如,考察了中子星物态以及质量比对抛射物性质的影响,考察了激波加热和中微子照射对核合成过程的影响等[48−58].这些研究揭示,双中子星并合潮汐抛射物的质量大概在∼(10−4−10−2)M⊙(依赖于星体质量比、双星轨道椭率等),速度为∼(0.15−0.35)c.对于中子星-黑洞并合,如果两者质量比比较大的话(但不能太大),潮汐抛射物的质量可能可以接近∼0.1M⊙[59].
2013年,Kasen等人指出当r过程可以跨过位于原子质量数A=130的第2个丰度分布峰的时候,并合抛射物中将出现相当数量的镧系和锕系元素,它们具有非常复杂的价电子结构[60].通过计算这些元素的上千万条原子跃迁谱线的发生率,他们发现抛射物的不透明度将主要决定于这些元素的束缚-束缚跃迁过程,紫外光学波段不透明度高达∼(10−100)cm2·g−1的量级,远高于由铁族元素组成的物质(比如普通的超新星抛射物).随后,Barnes和Kasen计算了相应的千新星辐射光谱和光变曲线.由于更高的不透明度阻碍了辐射的扩散,辐射峰值出现的时间将被显著滞后(约为一个星期)[61].此时,辐射光球面积也已显著扩大,因此主要辐射波段将从可见光转移到近红外波段.在同一篇文章中,他们还粗略考虑到,除了由于潮汐作用产生的部分外,并合抛射物还可能部分来自于吸积盘的盘风(外流),其性质与潮汐抛射物有所不同.由于中微子照射导致中子的β衰变,盘风的电子丰度可能较大(Ye0.4),因此不利于r过程的发生.但是,如果它可以合成较大质量的56Ni(如文献[40])且不透明度由铁族元素主导的话,那么这个盘风成分将能够贡献一个峰值出现在1 d左右的额外辐射成分.同年,Tanaka和Hotokezaka还进一步考察了所有r过程元素对抛射物不透明度的贡献及对辐射造成的影响[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