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科学教学有效融合的研究
2019-01-17笋福鑫
笋福鑫
(天津市北辰区辰昌路小学 天津300400)
2017版小学科学课程标准指出:“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对每一位公民的科学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小学科学课程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并为他们继续学习,成为合格公民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基于这一目标,教师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应立足于有效融合理念,在课堂上采用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融合策略,让学生学习多方面的科学知识,指导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科学,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组织学生积极参与科学实验活动,从而全面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目标。本文将简单分析有效融合的内涵,举例论述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融合策略及融合方式。
1 有效融合的内涵分析
有效融合主要是融合生活中的科学知识,延伸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空间,补充更多的科学知识。课本中的部分知识体系较为抽象,小学生不易懂,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对接教材内容,实现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让学生“走近科学”,深入学习科学知识,更加直观地了解科学实验的发展动态,不断提高小学生的科学文化修养。例如在讲解低年级生命科学这一领域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观察生活中最常见的动植物,和学生一起总结动植物的特征;对于中年级学生,教师应该引导他们在低年级的基础上总结动植物的生命周期、繁衍特征与生命活动;进入高年级教学阶段以后,教师理应引导学生认知人类的生命活动,探索如何保持身体健康,分析动植物的基本生存条件以及动物与植物的关系。
目前,许多城市都将银杏树作为行道树,教师可以将这一现象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用信息技术制作最完善的课件,让学生观察银杏树的体貌特征,了解银杏树的组织结构,并通过科学探讨的教学方式告知学生:银杏树是裸子植物银杏目唯一的现存种,原产于中国,被称为“活化石”。银杏树树形优美,能够抗真菌、抗虫害和抗寒,它与大多数裸子植物不同,能够适应城市的不良空气条件,因此多被用作行道树以起到净化空气、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银杏树树冠呈金字塔形,叶子呈折扇形,坚果为银白色,种仁可以烤食,被认为是美食。在秋天,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银杏树叶,观察叶脉组织,用它制作美丽的叶画。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科学知识,增强学生的科学记忆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城市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自然责任与科学素养。
2 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融合策略
促进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教师应基于新课标理念,做好指导者和组织者,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创设情境以及研讨学习等策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加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了解,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信念与基础,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如在讲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光》第七课《做个太阳能热水器》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研究性学习活动,先用幻灯片为学生展示日常生活中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吸热板的照片,并让学生描述太阳能热水器的外形特征,这样能够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意识;接着,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呈现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图,让学生推测太阳能热水器所有组成部件的功能,逐步培养学生的思考意识和科学推测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空间,提升小学科学课堂的互动效果;然后,教师可以用课件为学生清晰地讲解太阳能热水器的科学原理和加热技术,并通过提问来引导学生回顾重点知识,以此巩固学生的科学基础;最后,教师可以将全班学生分为 4个自主合作小组,让学生分组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方案的活动,由第1组学生整理“太阳能热水器的工作原理”,第2组同学总结“太阳能热水器的构造”,第 3组学生回答问题“如何选择构造材料”,第4组同学设计“太阳能热水器模型”。在课堂上,可以让 4组同学用信息技术展示各自的研究学习成果,教师可以对此进行必要的知识补充,通过提问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信息来源,指导学生弥补方法缺陷,做好本次的研究学习评价。借助图文并茂、声情相合的信息课件让学生认识到:太阳能热水器运用了太阳能供暖原理,主要是利用日光加热建筑物室内的水,有被动法和主动法两种形式,被动供暖法依靠建筑设计来加热水,建筑物的位置、方向、布局、结构和材料,全可利用来尽量加强所受日照的加热效果,吸收一切太阳能源来加热水。主动供暖法是利用机械方法聚集、储存和在室内分配太阳能,在太阳能热水器系统中,太阳能吸热板可以吸收阳光,捕获热量,太阳能集热器可以集聚热量对冷水进行加热,受热流体会被送至保温的贮槽中。
另外,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教学宗旨,教师理应紧密融合生活元素与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来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和应用科学。教师可以为学生设计有趣味的科学研究课题,如“西瓜虫有耳朵吗?”“水如何沸腾”等,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查看科学视频来获取多方面的科学知识,在课题总结活动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让学生认识到:西瓜虫也叫作“鼠妇”“潮虫”或“球潮虫”,是等足目的小型陆地甲壳动物,长 18mm,体卵圆形、灰色、背面拱起,有甲胄状的宽板,一对肘状的触角,延伸至体长的一半,7对足。西瓜虫居于潮湿的地方,尤其是石下、潮湿的落叶层和地下室内。对于“水如何沸腾”这一课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观看烧开水的整个流程,并提问学生总结沸腾的特征,接着用多媒体课件告诉学生: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气化现象,在沸腾过程中液体虽然会不断吸收热量,但是沸点温度不变。然后,教师应适当扩展科学知识范围,告知学生:沸点是在加热时液体转变为气体的温度,水的沸点为 100℃,而乙醇的沸点为78℃。
3 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融合的呈现方式
新课程标准教育研究显示学生的各项能力发展,是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一种直接体现,也是学生在相应的社会环境中,通过学习、实际生活等形式,实现个人发展必须具备的一种素养,并在学生的终身发展过程中占据着无可取代的位置。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创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融合的呈现方式,了解学生的实际认知状况,考虑到学生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发展性、协同性,并将学生的科学核心素养培养与学生的认知发展统筹结合起来,实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进阶式发展,呈现最佳学习过程与学习态度。融合教材内容与网络教学资源,设计网络留言板,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可以提供信息,以此实现科学资源共享,满足学生对科学知识的需求。
教师在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的融合过程中,应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关系,立足于小学科学课程目标,不能滥用信息技术;其次,要指导学生筛选有价值的信息,在整理科学信息资源时做好加工处理,不能直接保存整个网页,在搜集科学信息资料时应认真思考,通过实验活动判断理论资料的正确与否。另外,教师要注意把握小学科学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融合度,做好两者之间的衔接工作,避免出现断裂现象,而且要组织综合实力相当的自主合作小组,让学生形成知识、兴趣、性格以及操作能力的互补,并做好科学指导性教学工作,引导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善于自主探究和思考,完善信息调查、整理与课堂汇报等学习活动。
综上所述,全面做好小学科学课程教学工作,实现该课程的教育目标,教师应重视对接教材内容,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验探究、创设情境以及研讨学习等策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信息化技术和小学科学的有效融合,加强学生的科学知识基础;采用最佳策略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综合培养学生的科学信念与基础,强化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结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创新信息技术和小学科学融合的呈现方式,实现学生科学核心素养的进阶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