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教材添锦绣 促进学生再学习
2019-01-16陈永坚
陈永坚
摘 要:课本是学生学习的工具书,更是学生学习、阅读的根本。“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学生利用好部编版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资源,不仅关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而且影响着学生学科素养能力的形成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指导学生充分使用好道德与法治学科课本这个“本本”,在学习过程中,培养阅读课本和使用课本的能力,提高阅读、识记、理解、分析、运用等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本;学法指导
2019年中考,全国考生首次迎来道德与法治科目的考试,往年的思想与品德考试退出历史舞台。本文结合2019年全国部分中考题,从探讨如何整合优化教材资源,促进学生深度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学科素养等角度出发,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學法指导一:迁移每单元每课的主题活动
初中七、八、九年级,共有6本道德与法治课本,共计23个单元,23个主题活动。我们知道,主题探究活动的目的在于突出研究性学习、合作学习,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并通过实践活动内化、体悟知识,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对这些小课题、大作业,我结合具体教学内容,通盘考虑对它们做了知识的迁移。
迁移就是从课本延伸发展,向外扩充,从已知到未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对课本知识进行横向拓宽,增加新的知识领域。但必须明确:迁移的基点是课本,而不是“另起炉灶”“独辟蹊径”。只有这样,才能扣住《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2016年版)》的要求,才能适应和对接好中考,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而这6本道德与法治课本的23个单元导语,每课的探究形式共涉及“运用你的经验”“探究与分享”“相关链接”“拓展空间”等。由于教学的实际,我们不可能指导学生进行所有的主题活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上要巧妙创设情境活动,立足学生,使教学活动有效、高效。
2019年北京中考第26(1)题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为背景,通过一系列数据展现了7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引导学生在感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砥砺奋进的光辉历程中思考我国的制度的优越性,厚植爱国主义情怀。第26(2)题以劳动赞歌为背景,通过展现不同劳动者为社会发展所作贡献,引导学生理解和认同劳动的价值,尊重劳动、热爱劳动人民,树立劳动光荣而幸福的情感,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同时也引导学生认识到作为“未来的劳动者”要具有奋斗精神。仔细研究我们就会发现,此题可以从九年级课本第一单元“探究与分享”“拓展空间”中找到影子,它也可以说是第一单元第一课引导语的延伸。所以在新课授课时,我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收集我们身边的衣、食、住、行、用等变化,晒晒身边的小幸福,让学生真正感悟祖国的富强,全面深化改革的必要性。
学法指导二:重视“引言”──注意前后两课之间的联系
部编版的教材,单元导语、课导语的设计有思想性,既能贴近学生、引发兴趣和渴望,又简洁明确,对学生的思维有一定冲击,引发学生对熟悉现象或问题的反思。这些引言既概括了该单元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也言简意赅地点拨了该单元该课与前一个单元和课之间的有机联系。重视引言,能帮助我们在宏观上把握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对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例如,八年级上册课本第一课《丰富的社会生活》的引言:“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我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
这段引言向我们讲述了三层意思:第一,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第二,我要主动投身社会;第三,投身社会对我们成长的影响。这三层意思言简意赅地概括了该课的主要内容和要求,因此,我们不要忽视每一课的引言。在复习时,可以对引言进行有效的点拨和运用,使学生在宏观上更明确知识板块之间的联系。
如,2019年长沙中考第15题设问“结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学校组织开展学农社会实践活动的必要性。”此设问考查的是八年级上册第一课“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这一知识点。如果考生懂得灵活地运用第一课引言的句子做答案的小结,“我要主动认识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在生动鲜活的社会课堂中学习、成长,在异彩纷呈的社会实践中锻炼、发展。投身社会的过程,也是我们走向成熟的过程。”这样,学生在组织答案时会有更多思维、更多角度,言之成理,不至于答案千篇一律了。
学法指导三:梳理、比较、运用课本正文知识点
初中阶段6本道德与法治课本,涉及的知识点很多,以学生具体而复杂的生活为起点,将各个资源的内容、活动设计、组织编排等的目标聚焦于道德价值观的探讨,引导师生一同发掘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采取以价值观为中心的视角去组织和分析材料,在活动后用正文进行引导。正文语言清新优美,言简意赅,平和而有力量,体现出讨论与对话的姿态,有开放性和思想张力,有价值方向而不失公允。
每年中考题,没有哪一道不是知识比较、梳理和运用的结晶。活用教材不是死啃教材,而是多次对教材的“开发和利用”,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教材有限资源的目的。特别是过程开放或结论开放的习题更能促使学生积极探究问题情景,教师大胆地鼓励学生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思考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潜在能力,才能灵活创新。所以在教学时我引导学生这样重视课本的正文:
1.重视正文知识中包含的学科术语,正确理解基本的事实、概念、原理和方法。并能运用所学的学科知识、观点解释和解决社会生活,特别是学生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一些相关问题。
2.正确理解和运用正文文字中概括、总结的语句,特别注意段落的第一句或最后一句话,并能用这些语句准确地描述或表达材料结果或启示,更注重培养学生灵活地从正文的现成语句组织答案,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使自己的答案具有一定的跨度和综合性。
3.理解所学段落和段落之间的内容联系,并能运用正文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初步的探究性研究,打破头脑中的思维定势,并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这三个角度去把握。培养学生在答题时认真布局谋篇,而不是简单地堆积和罗列知识要点。
学法指导四:分析、理解、深究辅助小栏目和插图
中考试题材料的选用具有多样性,一般以文字材料为主,同时出现图表、图画、新闻照片等,由这些文字材料、图表、图画、各种数据、符号等构成试题情境。材料的选定有许多时政热点、社会现象和生活现象等。如,2019年广西北部湾中考第18题漫画《获刑》、齐齐哈尔市第29题漫画《垃圾分类》、吉林省中考第14题《外卖小哥送餐》等,这些中考题都在不同程度上要求考生对漫画中的人物言行进行评价,谈启示、原因或说明。所以,在教学中,我紧密联系学生实际,借鉴以往教学经验和教学机智,扩展、深化、迁移所学知识,联系学生思想中的热点、兴奋点和盲点,对课本中的相关链接、资料卡、名言谚语、插图等辅助小栏目进行问题设计,围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分析、理解、深究。
道德与法治课本中提供教学活动所需资源,如介绍有关事例和资料等,所用材料新颖、典型、有趣,富于思辨性,与学生时空相近、心理相容。但它们都是表象的、现成的、静止的,这就要求我们要通过深入挖掘来领会和了解其中的深层内容、内在意义和隐含信息。例如,2019年全国各地中考选择题中,很多设问都出现了“说明、做法、因为、警示、告诉、应该、反映了、行为属于、证明、表明”等表述。这些表述都是对材料的分析、理解、判断,虽然考查内容不同,但是这些题型设问,与六册课本里的典型例子设问提法如出一辙。如八年级下册第55页材料设问“我们从中得到怎样的警示?”九年级上册第88页材料设问“起草一份环保倡议书,传播你的环保理念。”九年级下册第45页材料设问“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些贸易争端。”等,显然这些都是很好的范例。如果我们以此为例,再对课本中存在的所有材料和圖片进行由浅入深的分析理解,甚至是引导学生利用课本中现有的资料进行编题,自己进行答题训练,即使与中考不能直接对号,也会给考生提供分析、理解、深入的“例子”,产生好像见过练过之感,临场也就不会感到为难棘手。
学法指导五:利用空白栏补充老师讲授的重点、盲点和误区
在日常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对每册课本的封页封底和课本每页的空白栏往往不知所用,有的学生甚至在上面画画打发时间,不知道每页课本对我们都是“寸土寸金”。因此,在教学中我一开始就强调这些空白栏的重要性,及时把有价值的、教材所无法包含或所未直接给出的资料在教材相应的空白位置中予以记录,以便复习时总结与提高。我要求学生记录的要点主要有:(1)上课时所讲的重点知识笔记和知识点间的网络联系;(2)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破难点的思路和方法;(3)在分析过程中所强调的现象、结论和有关注意事项。此外,还要记录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等。记录下这些内容将为课后的复习与研究、归纳与总结带来极大的方便。不提倡学生记录典型例题和剖析,这样会让学生产生答题的依赖和思维的惰性。
通过巧用课本资源,学生的阅读能力也相应要由注重精读转向强调精读、泛读等各种阅读策略的灵活运用,由注重文本内容理解接受能力转向侧重对文本传递的各类信息的审视阐释能力。“教材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的;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不是终结性的,而是过程性的。”总之,分析教材的特点,探究命题趋势,将有利于学生把握学习和复习的方向。中考取得好成绩没有捷径可走,需要我们扎扎实实地掌握基础知识,通过科学规范的训练,逐步形成各种技能,再加上科学有效的思维方法和解题技巧,我们就会取得优异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郑艳芳.巧妙运用教材中的事例,提高课堂教学效果[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16).
[2]黄福英,苍深.九义小学数学第七册新增思考题选解[J].广西教育,1996(Z1):89-90.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