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多文本阅读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教学课例之

2019-01-16汪才安张继华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六安白发篇文章

汪才安 张继华

【课前准备】

印发《锄》《活着》《白发》《捡烂纸的老头》四篇小说。

【学习目标】

1.通过多文本比较阅读,学会小说标题的一般性解读方法。

2.理清并学会分析小说标题与主题、人物、情节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学生自主阅读30分钟,在最后的10分钟完成思考题:对于这四篇小说,请分别理解其标题的内涵及作用。

第二课时:

师:《世说新语》中有个故事,说有个特别擅长画人像的画家,叫顾长康,他画人之后,有的都不点上眼珠。人们问其中的原因,他说:“四肢的美丑,本来就与画的美妙无关,画像要传神,全在这眼睛上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不是画画,而是小说阅读。但就点睛之笔來说,文学作品的标题和画像中的人的眼睛可以说是有共性的。题者,目也。有道是“题好一半文”。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师:首先,我问一个问题,你能找一个标准给这四篇文章的标题分分类吗?请小组讨论一下然后推举一人发言。

(交流讨论环节,三分钟左右)

生1:《锄》《白发》《捡烂纸的老头》可以归为一类,《锄》表现了人物身份——农夫,《白发》表现了人物的年龄,《捡烂纸的老头》表现了人物的身份和年龄。这三个标题让我们很直观地联系到人物的形象或者年龄特征。《活着》让我感觉不出来人物的形象,只是有一种凄凉的感觉,因为我们说“生活”比“活着”的境界要高一点。

师:很好,你是从词性角度分的。还有哪位同学有自己的想法?

生2:我觉得《锄》《捡烂纸的老头》是一类,我们从标题中得到关于主旨的信息比较少;《白发》《活着》是一类,写出人的生存状态,个人感觉这两个标题传递的主旨的信息比较多。不过四个标题都能够让我们看出主人公是底层人物,多少都有一些凄凉感。

师:既然你说到这样的方向,那不妨比较下《老人与海》这个小说标题,之前讲的内容,你还有印象吗?

生2:有的。《老人与海》这个标题用的是对比和衬托的方法,“老人”给人以衰弱无力之感,象征人类生命的有限性,“海”给人以浩瀚、危险之感,象征世界的无限与命运的无常。把这两个词语进行搭配,主旨在突出“老人”生命力的顽强。

师:答得很好,我们来总结一下。《锄》是以具体事物为题,《捡烂纸的老头》以人物身份为题,《白发》以形象特征为题,《活着》以生存状态为题。前三个标题是名词性的,给读者的感觉很直观形象,动词性的比较抽象,但是想象空间比较大,更能体现出某种哲理性。所以我们在理解标题的时候要关注词性、限定词、艺术手法。

板书——关注词性,限定词,关注艺术手法

师:前面两位同学的分析都与小说内容密切相关,那么我们就从内容角度分析一下四个题目。我再问一个问题,你对“内容”这个词是如何认识的?

生3:“内容”就是主旨,对于小说来说就是主题。

生4:“内容”就是人物形象。

生5:“内容”应该是小说的整个情节。

师:看来对这个词大家并没有一个很明确的概念。“内容”这个词对应的词是什么?

生5:是形式。

师:很好,就文学作品来说,除了内容,就是形式。内容可以分为“写了什么”(人、事、物、景)和“写出了什么”(主题、情感),形式包括“怎么写的”(结构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手法、议论手法)。但是如果跳开作品的话,我们就要思考“写得怎么样”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小说鉴赏的难点,当我们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潜在的问题会很多。比如,这个小说结构怎么样?我们的答案必须建立在对同类型的小说结构艺术的对比之上,也就是说我们要分析这篇小说与具有普遍意义的小说结构的异同点。其他方面的问法都要这样思考。

师:下面我们来说说四个标题和文章内容之间的关系。大家先以小组为单位交流一下。

(交流讨论环节,三分钟左右)

生6:“锄”这个标题,首先它是一个比较普通的劳动工具,农民都要用到。如果理解为动词的话,就是一种农业生产。我觉得这个题目象征了普普通通的主人公六安爷,因为他对农业生产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热爱,甚至可以说农业生活成了他的精神寄托。

师:“热爱”,能举出例子吗?

生6:“我不是锄地,我是过瘾。”文中多次出现,还有太阳下山了,六安爷还是不愿离开。

师:你说“象征”有点过了,这个联系不必这么紧密,说“热爱”很好。情感答出来了。

生7:我觉得这个标题当中体现出作者对主人公的深切同情。我能够理解一个生活作息稳定了一辈子的老人,在生命的尽头却要改变这种生活状态的不舍和痛苦。六安爷并不像其他人那样对钱很热衷,对新的快节奏的生活方式也不感兴趣,他只希望安安稳稳地走完一生。所以我觉得作者对主人公是同情的。

师:你把握得很准确,如果我们把六安爷这个人物放大到一个群体,你认为可不可以呢?

生7:应该可以,那就是对新的时代下那些不能很快适应社会的老一代农民的同情。

师:文章当中有什么情节与新的时代有关呢?

生7:“煤炭公司看中了百亩园,要在这块地上建一个焦炭厂。”应该是煤炭公司这个新事物吧。

师:很好,“煤炭公司”在文中实际上是工业文明的缩影,工业文明的特征就是机械化、快节奏、高效率,与之相对的,就是这个标题“锄”,带着农耕文明的慢节奏、小生产了。在这样的对比中主题就升华了。我们来看看这道题的答案:

《锄》小说以“锄”为标题,有什么寓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6分)

①它是六安爷手中的劳动工具,喻示六安爷对土地的热爱,揭示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

②锄又意味着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六安爷的精神寄托。

③锄也是一种劳作行为,象征在农耕文明与工业文明的冲突中,农耕文明渐失的社会现状,暗含着六安爷对土地的告别。

师:这个答案当中,非常有层次地答出标题与主人公、与主题的关系,同时,对构思的技巧也有一定的揭示。那就是,用“锄”这个标题,比用其他的标题更能让人产生对文明碰撞之下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的思考、对文明进程的思考,还有对民族发展甚至社会稳定的层面的深切关怀。

师:我们能不能从这篇文章当中,看出标题与内容之间的桥梁呢?或者说,我们要关注什么呢?

生8:要关注主人公的生活境遇与社会环境的关系。

师:对,小说的主旨通常都是从主要人物身上体现的,主人公的职业身份与社会环境关系密切。我们必须思考人物为什么是这样的境遇,这对小说主题的把握非常关键。

板书——关注职业,社会环境

第三课时:

师:上一节课我们重点分析了《锄》这篇小说的标题与主人公的关系,我们讨论了职业与社会环境对主人公的影响,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探讨后面三篇小说,请大家站在比较阅读的立场来思考。我们还按照前面的方法,大家先交流,然后派小组代表发言,也可以自由发言。

(交流讨论环节,五分钟左右)

下面我们来看看《活着》这个标题,请小组代表发言。

生8:这个题目我不太明白。这个老人的处境很悲惨,家中五口人都去世了,只有他自己孤独地活着。他花了很多钱买了一头老牛,还给它起了个跟自己一样的名字。这个农民跟六安爷的相似点不多。六安爷是眼睛不好,渴望过安稳的生活而不得,而福贵老人生活安稳,但是他更缺少的是亲情。

师:你对文章内容的把握很全面。希望你对小说的主题再深入思考一下。

生9:我觉得这篇文章同《锄》一样,是在同情与关怀农村中的弱势群体,引起我们对底层民众的关怀。这也让我想起穆旦的《赞美》,都有作者对农夫的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师:这个主题分析是对的,但是就题目来说,《锄》似乎不能直接与主题建立关系,《赞美》倒是可以,因为“赞美”二字包含了强烈的情感。如果分析的话,要结合文章具体的内容来说。

生10:我觉得这个题目很复杂,小说的故事很简单,人物的经历悲惨但具体的情节都虚化处理了,所以,作者想要展示的并不是故事本身的悲惨,而是一种对人的命运的普遍性思考。对生命既向往,又感觉空虚,我感觉福贵老人的生存状态非常凄惨,他对钱的态度很淡,对生命的态度也很淡,这些看似旷达的态度背后恰恰是经历悲惨遭遇摧殘之后的心灵的无奈与无助。

师:你分析得非常深入,甚至可以说是深邃了。“好死不如赖活着”可以说是人之常情,“生不如死”有时候也是人之常态。总结起来说,这个题目首先概括了老人、老牛的生存状态,写出了人生之暮的凄凉与感伤;也让读者体味“活着”的滋味的同时产生如何对待生命的思考;从标题的语言特色中,我们也能感觉到“活着”二字言简意丰,耐人寻味。

师:那么我们能不能从这篇文章当中找到标题与主旨之间关系的桥梁呢?

生11:我觉得应该关注人物的生活经历。因为人是否幸福往往与职业身份并没有直接的关系,跟人的经历关系才是最密切的。

师:很好,你的分析也很具有哲理。不过这篇文章的“老牛”也是很有象征意义的,如果我们把老人与老牛比较来看,小说的哲理性也就更强一些。

板书——关注生活经历,特殊事物

师:我们再来看看《白发》这个标题,还是请大家站在比较阅读的立场来谈谈。

生12:我觉得这个标题相比于前两个标题在主题上要容易把握一些,“白发”在文中是父亲的白发,所以这个标题能直接让我想到如山的父爱,父亲的一生操劳,饱经风霜。所以这个主题应该是赞美父爱的。前两篇文章都没有涉及两代人之间的关系,《锄》写的是农民的过去与未来,《活着》写的是人生的意义,《白发》写的是两代之间。

师:你很快学会了总结规律,非常棒。

生13:我觉得这篇文章多次写到张诚一直关心着父亲的白发,结尾部分写张诚看到山里的雾想到了父亲的白发,这个题目也包含了主人公对父亲的牵挂和不舍。所以这个主题也有儿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师:心细如发,这个解读很好,小说的主题是可以多元的。

生14:我觉得是不是也可以学习前两篇文章总结主题的方法,那就是把白发当作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形象,以此为题,突出空巢老人的孤寂与无奈。

师:很好,这样的总结我们一般叫做升华主旨,所谓升华,就是从单个事例出发,由此及彼,以小见大,由点到面,上升到类的问题、现象的问题、规律和趋势的问题,小说也就给人更大的想象空间和思考空间。这也是老师特别要跟大家强调的问题,当你学会了读小说,你也就学会了看人、看社会、看世界了。

从这个标题当中,我们可以得出一个启发,那就是标题往往蕴含着作者对主人公的情感,所以我们要关注情感。

板书——关注情感

师:好的,我们还有一篇文章《捡烂纸的老头》,这个标题与前三篇文章的标题相比,有何不同呢?

生15:这篇文章我没有怎么看懂,人物出场很慢,前两段看不出来想表现什么。老头出场之后相貌、衣着肮脏怪异,饮食习惯也很怪异,反映出他应该是一个穷困潦倒、不合时宜的人。然后第四段写了他自尊心很强,内心敏感,因为别人多看了一眼,多说了一句就认为是看不起自己,因此想跟人家打架。结尾又写到他死后留下一笔巨款,然后就没有什么交代了。

师:你的分析很全面,你能从这些内容中感受到作者的创作意图吗?

生15:要说同情吧,我觉得谈不上,讽刺挖苦吧,我觉得也不合适。不知道作者想写什么。

生16:我觉得这篇文章同前几篇文章的共同的主题是同情。就题目来说,“捡烂纸”透露着底层百姓的身份,一篇作品以一个底层身份的百姓为题,这本身就有一种对弱势群体的关注,我觉得关注当中如果有一点同情就是关怀了。这篇文章对“老头”的描写是比较中性的,他虽然是捡烂纸的,但是比较有尊严感,他自顾自地吃饭、要汤,遇到歧视就理直气壮地挑战对方,丝毫没有自卑的感觉,作者在描写当中不但没有讽刺的意思,反而有几分赞赏的意味。

师:作者是不是想说即使是看似微贱、遭人轻视的小人物,也有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和自己的尊严。

生:我认为是这样的,作者以深切的人文关怀,呼唤人们关注那些处于生活底层和社会边缘的小人物,给予他们更多同情、理解和尊重。

师:很好,你的理解非常准确客观。就这篇文章而言,我们虽然不能从标题当中发现作者明确的写作目的,但是如果对文章情节进行深入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作者潜藏于标题的写作目的了,所以我们要关注作者的写作目的。

板书——关注写作目的

师:最后,我们一起来总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从这四篇文章的标题中,我们可以发现一些共性问题。首先,标题与文章的主人公的关系都比较密切,因为小说的主题通常通过主人公的形象塑造表现出来,我们要关注标题的词性、限定词,与主人公有关的职业,生活经历等信息。其次,有些标题包含着一定的寓意,或者象征意义,我们要关注一些特殊物象,关注象征、对比、衬托等艺术手法。这也需要我们有合理联想的能力。最后,有些标题能够引发我们对某些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需要我们有比较丰富的社会认知积累,而且要有对相关社会问题的深入思考和体味,我们要关注作者在标题当中所投射的情感和写作目的。这样,标题对我们来说就不是那么深奥了。

注:本课例为《基于多文本阅读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研究课例。

编辑 高 琼

猜你喜欢

六安白发篇文章
解析几何试题精选
百岁白发祭儿殇
安徽六安:乡村直播 “云端”致富
洗白发
安徽六安:致力打好产业扶贫“特色牌”
如果你感到迷茫,不妨读一下这篇文章
除白发简易装置
吴月娘爱的,贾母不待见的,都是这杯六安茶
蔷薇白发抄
空间的维度(从一维多十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