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艺术素质测评的再思考

2019-01-16陈瑞清

新教师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分数素质指标

陈瑞清

我们赞美某个人满腹经纶不是光光看他的文凭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他的“特质”。这种特质很大意义上说是文化艺术审美素质。一个人的艺术素质,并非通过一张试卷分数就可以说明的。那么,到底有没有衡量艺术素质的标准呢?这标准要怎么定才科学合理?艺术素质测评的出现,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方向。

一、艺术素质测评的必要性

1. 国家层面的策略。

艺术教育是国民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实施全面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为建立健全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教育部印发了《中小学生艺术素质测评办法》《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自评办法》和《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发展年度报告办法》,要求对中小学生进行艺术素质测评,测评结果要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档案。初中和高中阶段学生测评结果将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将艺术教育提高到这么高的层面,这可是“开天辟地头一回”。

为什么要进行艺术素质测评?艺术素质测试不是选拔性考试和比赛,而是为了推动和促进艺术教育更好地开展。艺术教学效果测评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结果的测量和评价。教学测量是对审美化教学成果的事实判断,教学评价是对审美化教学结果的价值判断。

2. 促进个人健康成长。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伴随着一系列的活动而发展。成绩固然不是最終目的,但是良好的导向测评是一种检查的手段,也是一股推动的力量。通过测评,学生才能有健康的方向感。没有素质测评,重视艺术就会成为空头支票。从发展的眼光来看,艺术素质测评是催化剂,对人的健康成长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二、艺术素质量化评价的合理性

不可否认,艺术教育固然需要“画得好”“唱得好”的技能,但是从教育的本身意义来看,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1. 分数量化布局合理。

评价操作的过程中,进行适当的量化是必要的。学生艺术素质测评以分数形式呈现:基础指标40分;学业指标50分;发展指标20分,其中加分项目10分。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经过专家的多次研究,分布各个区间的分数比例合理。根据这些测试标准,教师在教学过程可以合理安排艺术素质教育的教学比重。同时,还要根据学生实际来适当调控学习时间和安排学习内容。这是指导教师教学方向的重要的参考依据。

以一个学生的美术学科学习来说,在学校学习期间出满勤来上美术课就可得25分,如果还参加美术兴趣社团活动(如水墨画兴趣小组)可得15分,“出勤到位”是最起码的要求,这是基础指标成绩;在课程学习过程中,对美术线条、色彩、造型等基础知识理解掌握得好,画面呈现效果不错,可得满分25分,这是学业指标;在艺术学习过程中,如果该学生还参加了课外美术培训可得10分,如果课外学习成绩优秀成为艺术特长生可再加满10分。当然,根据学生表现的具体情况,可在区间分数内酌情扣分或者得分。

2. 评价取向体现特有的价值观。

学生艺术素质测评指标体系由基础指标、学业指标和发展指标三部分构成。它实际上反映了评价的指导思想和侧重点,能对评价过程予以指导和规范。

基础指标是中小学生在校内应参加的课程学习和课外活动。这个部分要求相对不高,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只要学生有来上美术课或者音乐课,同时在学校内还有参加艺术课社团活动即可,“人到场”是最基本的要求,不苛求太多。

学业指标是中小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和达到的目标。这个部分就是测评的重点,面向全体,要求学生在上课学习过程中掌握“双基”能力。对美术而言,主要是色彩、线条、构图、造型、审美欣赏等等;对音乐学科而言,就是旋律、节奏、音准、审美欣赏等等。除了要熟悉理解这些基础知识外,还必须掌握具体技能,如美术学科除了审美,还要会创作;音乐学科除了会听,还要会唱会跳等。

发展指标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个性发展。这个部分就是“校外特长培训”,不是面向全体的。只要有去参加校外学习培训,就可得10分,如果成绩优秀成为特长生再得10分。笔者认为这部分分数设置10-20分十分合理,既不片面扩大课外培训规模,又能够体现拓展延伸艺术特长学习的必要性。

这些分数数据的分布,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而设置。既不强调技能技法的唯一性,又能够体现审美素养和创新思维的发展。

3. 艺术没有标准答案。

严格意义上说,有些艺术素质测试的评价本身没有清晰精确的标准答案,这也符合艺术学科的特点。艺术测评则是整体规划、合理布局、统筹安排,提升素质、促进发展才是根本。

如欣赏题:请你从题材、主题、形式、内容四个方面写出对《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的感受与理解。这里涉及四个测评点:题材、主题、形式、内容,要求学生清晰地描述画面呈现的事物,清晰地诉说画家通过作品表达的情感、思想、观点,同时可以从人物或景物的造型、色彩、构图等3个以上(含3个)角度分析画面。

学业指标中“基础知识”部分这样的欣赏学习测评内容,不像数学题那样有标准答案,有可能每一个学生说的都不尽相同。但是大致要点的内容基本讲到就可以了。这就是艺术题的“模糊答案”。因此,我们发现艺术测评是晋级区间段分数等级评价,而不是一个精确分数。这样的设置,给学生的成长进步留下了很大发展空间。

三、对艺术素质测评的误解

现在提起艺术素质测评,人们往往陷入一个误解,那就是:课外艺术特长培训考试!

但其实艺术素质测评是打破了一张试卷统一考试的模式,为艺术素质的衡量提供了方法比较灵活的测评框架,特别注重过程性学习评价。同时,也不要将艺术素质测评误解为专业艺术人才的培养考试,甚至理解为“艺术考级”排名。有些学校、家长、学生或者教师带着功利心来操作艺术测评工作,杜撰资料,虚构测评结果,这就和素质测评初衷背道而驰了。如果我们能够通过学习认识到位,落实艺术教育素质测评,就能够更加清晰全面地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长处和短板在哪,需要如何加强努力才能迎头赶上;明白要成为一个真正合格的公民,还要加强哪些方面的艺术素养。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安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本专辑责任编辑:庄严  王彬  黄晓夏)

猜你喜欢

分数素质指标
一类带临界指标的非自治Kirchhoff型方程非平凡解的存在性
分数的由来
无限循环小数化为分数的反思
可怕的分数
高铁乘务员的素质要求及其养成
最新引用指标
算分数
素质是一场博弈
什么是重要的素质
Double图的Kirchhoff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