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40例临床观察

2019-01-16刘骏曾明曹志平梁金英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炎症因子针灸

刘骏 曾明 曹志平 梁金英

【摘 要】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型中风患者采用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治疗,观察组进行灵龟八法开穴联合中医脏腑辨证及经络学说取穴治疗,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并对比治疗前后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结果:治疗前两组的Hcy、IL-1、TNF-α和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Hcy、IL-1、TNF-α和Hs-CRP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cy、IL-1、TNF-α和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急性缺血型中风患者疗效较好,其治疗的机制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中风;灵龟八法;针灸;炎症因子

【中图分类号】R743.3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1-0112-03

急性缺血性中风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病死率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治愈率低的特点[1]。中医理论中,将进行缺血性中风归于“中风”范畴。中风的病因以气血、肝肾亏虚为主,缺血性中风患者常出现躯体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听力下降、视力降低等神经功能损害症状为主[2],临床中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灵龟八法”为时间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临床运用较多的针灸治疗方法,具有取穴简便、气感强、得气快、疗效好的特点[3]。本次研究中,笔者观察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80例,将患者依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男和女分别为28例,12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8.38±5.07)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d;发病至入院时间(4.13±0.89)d,梗死部位:顶叶12例、基底节11例、颞叶8例、额叶5例、多部位4例。观察组男和女分别为27例,13例;年龄45~75岁,平均年龄(57.87±5.5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1~6 d,发病时间(3.84±0.86)d;梗死部位:基底节10例、顶叶12例、颞叶10例、额叶6例、多部位2例。两组性别、年龄、发病至入院时间、梗死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关于急性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4]:急性起病,出现一侧面部或肢体麻木或无力,或伴有语言障碍,影像学检查出现责任病灶或症状及体征持续时间>24 h;中医诊断标准采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协作组制订的《中风病诊断与疗效评定标准(试行)》[5]。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年龄45~75岁;患者入组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严重心、肺、肾等脏器不适的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出现肢体瘫痪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4 方法 患者在初始入院时进行一般治疗,包括调节血压、控制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脑保护等治疗。对照组采用辨证取穴治疗,肝肾亏虚者采取下关、四白、廉泉、地仓、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等;气滞血瘀者采用阳白、地仓、廉泉、曲池、外关、合谷、阳池、通里、环跳、阳陵泉、足三里、下关、绝骨等。采用一次性无菌针灸针(0.25mm×25~40mm,华佗牌),常规针刺手法进针,得气后,连接电针治疗仪(河南翔宇医疗设备股份有限公司),交流电压180V~220V,频率50Hz,留针20min,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中医脏腑辨证及经络学说取穴,依据患者就诊时算出日、时干支,依推算出日干、日支、时干、时支相加,所开穴位对应时辰,依据中医脏腑辨证及经络学说配穴,取手足阳明经的合谷、曲池、丰隆、足三里,针刺法同对照组,患侧健侧隔日治疗,10d为1个疗程,兩组各治疗3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炎症因子:统计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在治疗前后抽取患者的空腹肘静脉血共5mL,置于离心机(3000 r/min)中10min,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患者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白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

1.6 疗效判定 术后1个月评估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进行疗效评价,应用尼莫地平法,以百分数表示=(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95%;显效:70%~95%;有效:30%~70%;无效:<30%。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7 统计学方法 数据均经SPSS 17.0进行分析,计量结果采用均值加减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计数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比较 两组的Hcy、IL-1、TNF-α和Hs-CRP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Hcy、IL-1、TNF-α和Hs-CRP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Hcy、IL-1、TNF-α和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临床总有效率 对照组和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60.00%和82.50%,两组临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缺血性中风为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该病的发病机制为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纤溶活性变化、血小板活化等,出现血小板黏附增加,从而引发动脉血栓,导致缺血缺氧性坏死[7]。中风在临床中分为缺血性中风和出血性中风,临床中以缺血性中风发病率较高,早诊断、早治疗对急性缺血型中风患者的康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8]。中风病的发病机制为气血内虚,加上烟酒、疲劳乏力等诱因,造成脏腑气机、阴阳失调,中风具有起病急、病情变化快的特点。针刺在临床中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得到了认可,但针对中医理论结合急性辨证论治的作用机制尚未进行深入研究。“灵龟八法”为时间针灸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按时日开穴治病的方法。依据时辰刺激相应的穴位对人体生物钟和奇经八脉经气运行所具有重要调节作用[9]。结合八个穴位和奇经相通的特效可有效的调节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从而调和了阴阳、补气益血,达到提高疗效、改善预后的目的。时间医学为研究人的生命活动与自然界的关系的学科,“天人相应”为现代时间医学理论的基础。在国内学者的研究中,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较佳[10]。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在治疗的过程中,结合了时辰开穴进行针刺治疗,可有效的活血化瘀、益气养血。本次研究中取穴合谷和曲池,具有疏风解表、通经活络的功效;丰隆健脾化痰开窍、清神志;足三里可通经活络、扶正祛邪,诸穴合用共奏调节脏腑、协调脏腑气机的功效,联合灵龟八法后,穴位具有统领性,可执简而御繁,具有整体治疗的优势[11]。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缺血性中风和炎症反应具有相关性,这主要是因为炎症反应参与了缺血后的脑损伤。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的Hcy、IL-1、TNF-α和Hs-CRP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这些结果表明了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有效性。

综上所述,灵龟八法联合辨证取穴治疗急性缺血型中风患者疗效较好,其治疗的机制与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相关。

参考文献

[1]张素冕,姜华,鲍欢,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救的延迟因素与干预措施[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7, 19(6):665-666.

[2]金义军.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临床研究[J].河南中医,2017,37(1):85-87.

[3]首倩倩,熊瑜,赵彩娇.灵龟八法的临床运用近况[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8,21(1):77-81.

[4]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6):379-381.

[5]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 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 中华神经科杂志, 1996,29(6):381-383.

[6]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99-105.

[7]韓琳,刘晶,高喜军,等.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凝血及心电图指标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J].血栓与止血学,2016,22(6):604-606.

[8]石志敏,李雪青,郝丽君,等.针刺不同腧穴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随机对照研究[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40(3):87-90.

[9]周翀,黄玲.薄氏腹针配合灵龟八法治疗睡眠障碍症43例[J].广西中医药,2018,41(3):40-42.

[10]滕小慧, 周黎, 赵文君,等. 灵龟八法针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7(5):106-107,112.

[11]李天伟, 陈军. 灵龟八法配合康复治疗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 宁夏医学杂志, 2014, 36(2):175-176.

(收稿日期:2019-08-20 编辑:杨 希)

猜你喜欢

炎症因子针灸
Las nueve agujas de Fuxi Cómo surgieron estos implementos para practicar la acupuntura
飞蚊症 不妨一试针灸
爱眼有道系列之三十三 为什么治疗眼病也需要针灸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on treating obesity and adipose-incurred illnesses
Acupuncture as a potential approach to improving the health of women with obesity
胸腔镜微创手术对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胸腹腔镜微创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对食管癌患者术后肺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强化降脂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疗效与炎症因子的影响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的效果观察及对炎症因子和氧化、抗氧化因子的影响
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对高血压合并高血脂患者内皮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