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互联时代下吉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研究
2019-01-16李晓明
李晓明
摘 要:本文以吉林省图书馆为研究基础,探讨在吉林省各公共图书馆之间开展文化创意服务,通过文化创意服务,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为吉林省文化事业发展助力,加快建设书香吉林。
关键词: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
前言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类社会不断向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万物互联的时代已悄然开启。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公共图书馆发挥资源优势,开展文化创意服务工作,已成为大势所趋。如何做好文化创意服务工作,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作为一名图书馆工作者,应该在更深层次上进行思考,提出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打造一条公共文化服务发展之路。
一、文化创意服务的含义
文化创意是创意的一种形式,所谓创意,是指运用人的智慧,通过创造性的思维,实现经济价值或社会价值[1]。作为文化创意,是将创意与文化充分融合,利用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创新发展模式,打造出具有文化气息的产品,从而实现自身价值。
从目前国内国外的发展形势来看,文化创意产业已经由摸索期逐渐进入成熟期,各地文化创意产品开发工作已经日渐完善,文化创意产品层出不穷,与之配套的文化创意服务也逐渐攀升,打造了一片火热氛围。而作为传承文化和传播文明的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创意产品服务方面,也逐渐崭露头角,发挥作用,实现公共文化服务的社会价值。
二、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创意服务的优势
吉林省共有公共图书馆65家,遍布全省各市,形成了一个覆盖全省的公共图书馆服务网络,在文化创意产品服务上,也有发展的优势,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创意服务格局。
(一)文献资源优势
图书馆拥有丰富的文献资源,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吉林省作为朝鲜族聚集地,更是拥有与众不同的朝鲜族民族文化。同时,吉林省各公共图书馆收藏着大量的珍贵古籍文献,为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元素,构成了文化创意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人才开发优势
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软实力的核心价值,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能源和内在动力[2]。图书馆拥有大量的文化创意人才,从创意设计到产品研发,从营销推广到文化创意阐释,都有专业人才配套,都能为文化创意产品服务提供保障。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上非常重视,常年组织各类专业培训。以吉林省图书馆为龙头,每年组织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专业技能培训,同时,带动全省公共图书馆开展各类活动,包括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活动,形成了一个自上而下的文化创意服务体系。
(三)受众群体优势
公共图书馆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这一性质决定了公共图书馆的受众群体非常广泛,从婴儿到老年,每一个年龄段的群体都是公共图书馆的读者。面对形式各样的读者群体,公共图书馆在文化创意服务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在文化创意产品开发上,可以根据不同的受众群体开发不同形式的文化创意产品。吉林地处长白山脉,浓厚的长白山文化滋润着吉林大众,围绕长白山文化,图书馆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提供更加丰富的文化创意服务。
三、吉林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实践
吉林省各公共图书馆围绕特色资源,开展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提供文化创意服务,带动吉林省文化事业发展。
(一)馆藏资源的深度挖掘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利用现有馆藏文献,结合各馆特点,不断挖掘馆藏信息,开发出形式多样的文化创意产品。目前主要开发形式是以馆藏文献为元素的图书、字画、文房四宝、书签、记事本、环保布袋、抱枕等,这些大众化的文化创意产品,可以满足读者日常需求,实现文化展示和传播。同时,还可以围绕这些元素进行深度开发,让文化创意与科技相融合,设计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科技产品,实现文化创意服务深层次化。
(二)馆藏资源的数字化
馆藏资源数字化是公共图书馆的一项服务措施,也是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的一项重要举措。吉林省公共图书馆目前正在将现有馆藏文献逐步数字化,通过数字化操作,将珍贵馆藏文献成果包装,向广大读者进行展示,广大读者可借、可买,实现资源的公开化,大众化,为文化传播与传承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数字化产品开发是当今时代的一种趋势,也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在今后的文化创意服务上将占据主流位置。
(三)提供高端信息服务
公共图书馆在提供文化创意产品的同时,也提供高端信息服务,这是文化创意服务的延伸,为部分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吉林省公共图书馆中,以省馆为中心,有决策咨询服务团队,通过为企事业单位提供决策咨询,帮助实现信息决策准确化,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助力。
四、结语
吉林省公共图书馆开展文化创意服务,是构建吉林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推动吉林文化发展的巨大助力,为促进文化事业繁荣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獻
[1] 冯继强,唐晴,李玲丽.“万众创新”背景下浙江省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刊,2015(11):1-4.
[2] 陶思琦.公共图书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探究[J].西域图书馆论,2016(2):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