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
2019-01-16魏宇
魏宇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大大加快,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很快,在世界经济体中占据着关键性的位置。一带一路战略,带来了新的机遇,必须重视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经济发展提供保障。本文从一带一路角度出发,详细分析了沿线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具有一定的探讨性和借鉴性。
关键词: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1 基础设施的内涵与特征
1.1 基础设施的内涵
基础设施指的是能够为居民生活和社会生产提供物质工程和公共服务的设施,能够保证地区和国家社会产能及活动的正常进行。作为公共服务系统,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性物质,具有服务性、公共性、基础性特征。其中,交通运输、邮电通讯和能源供给等是经济性基础设施,直接参与到生产过程中,对于社会生产力的提升起着核心作用,发挥出物质资本的作用,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对象。
1.2 基础设施的特征
第一,经济性基础设施是一种社会先行资本,能够产生极化效应和扩展效应,直接和间接地推动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有效增长,具有基础性和先行性;第二,经济基础设施不用收费,不具备严格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属于辖区内的全体公民和企事业单位,因此,具有公共物品属性;第三,经济性基础设施不仅对区域内部产生影响,还会影响周边地区,起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具有外部性。
2 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
2.1 基础设施是经济增长的必要条件
对基础设施进行投资,能够拉动内部,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同时,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对各要素投入结构进行优化整合,激活市场中的各项有利于经济发展的因素,充分发挥出资源的优势与活力。基础设施包含的内容较多,铁路、公路、电力、电信、环境设备、管道燃气等的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助力作用。在基础设施投资规模不断扩大的背景下,经济得到了良性快速的发展,进一步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良性循环最终实现共赢性进步。基础设施在生产活动中投入各种经济性资本,降低产品产出的成本,拉动经济的可持续化增长,要素生产率以及人力资本等的提升,对于经济的发展起着间接性的带动作用。
2.2 基础设施发展能带动经济效益提升
基础设施是居民生活和社会经济活动中的必要性条件,通过各项公共产品和服务,促进各项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能够发挥出“乘数效用”,维持社会总需求与国民收入的稳定性增加。基础设施是一种间接社会资本,应加大对基础性产业的投资,保证经济发展资本的充足,对于居民生活水平的提升起到良好的助推作用。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能够促进政府治理能力的提升,保证各项生产要素的有效流通,逐渐流向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协调正向外部性,使外部经济区产生规模效应,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推动。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生产费用,有效使用各项投资资金,使得区域经济活动体产生相应的聚集和扩散作用,发达地区对落后地区进行带动和辐射,逐步缩小各地区之间的经济发展差距,实现地区经济的协调性发展。
3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区域经济的发展现状
3.1 一带一路经济增长态势
从整体区域来看,在最初建设的几年间,人均GDP实现了快速增长,年均增长率大约为13%,处在一个非常可观的状态。但是,到了中期和后期,由于国家大环境的影响,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人均GDP逐渐下滑,两者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当前,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转型关键时期,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加大了资源的投入,消耗的大量增加以及效率的降低,不利于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经济的持续化增长。在逐渐转变到集约型经济增长模式的过程中,社会经济的发展也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虽然有不同程度的波动现象,但经济整体处于稳步上升的趋势,同时也存在着各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状况,如何把握经济发展的协调关系,是一带一路背景下未来需要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3.2 交通基础设施发展情况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一项重要内容,对社会发展进程起着关键性的影响。在衡量交通基础设施发展中,交通密度是关键性指标,交通基础设施呈现出逐年递增的状况,发展速度较快,发展规模大大增加。其中,密度最大的是上海,密度最小的是青海,密度增长最快的是重庆。站在省级层面,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的布局不相协调,各种信息、资源和要素的流通不顺畅,不利于区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但是从整体上来说,一带一路交通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交通网络日渐完整,其中,公路和铁路是主要代表,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朝着良性健康的方向发展,上升空间较大。
3.3 通信技术设施发展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电信业的发展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通过一系列激励政策,通信基础设施的发展,为国民经济的进步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影响了居民的日常生活,对于社会进步起着关键性的推动作用。信息基础网络,从最开始的边缘化逐步发展到高效利用的阶段,处于世界领先的水平,一个城市的发展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持,在信息技术服务全面优化的过程中,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和行业,人们的生活模式得到了极大改变,生活质量也大大提升。針对到具体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江浙沪地区的通信基础设施优势比较明显,与一带一路的经济增长趋势相吻合。
4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4.1 全局空间自相关
从理论角度讲,交通、通信、能源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增长具有空间自相关关系,但必须经过全方位的验证,判断实际数据样本与理论预期是否一致,一般采用的测算全局指数的方法。在检验的过程中,主要对象是一带一路沿线省市的三大经济性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的空间自相关关系,为后期的空间计量模型提供借鉴和参考。全局指数能够用来度量空间相关性,作为一项关键性指标,能够表示和反映对应观测值在空间分布上的平均聚集程度,但前提是这些观测值具有一定的相似属性。
根据相关数据可以知道,一带一路沿线交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增长,相互之間存在着明显的正空间自相关关系,即相邻地区的空间结构相似度很高。具体来说,就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省份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趋向于靠近;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地区,省份的基础设施发展水平呈现出倾斜地理空间关联的现象。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通信基础设施以及经济增长并不是完全随机的,相似观测值在空间上呈现出聚集现象,在时间逐渐推进的过程中,人均GDP和人均邮电业务在空间分布上的相关性加强,在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而言,自相关现象表现的不明显,可能与其他因素有关。总体来说,一带一路沿线地区间的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空间效应具有客观性,空间集聚现象非常明显。
4.2 局部空间自相关
在考察局部区域的过程中,应把握某一属性的空间相关程度,分析其潜在不稳定性,借助局部空间相关性分析方法,绘制出散点图,以各项坐标为依据,构建出相应的可视化散点图、观察变量和空间滞后向量间的相互关系。第一和第二象限表示的是指标水平较低的空间被周边其他指标水平较高的区域包围的状况;第三和第四象限指的是自身指标水平较高的空间被周边其他指标水平较低的区域包围的状况,分析相互之间的空间联系形式。
根据相关数据可以知道,在三类经济性基础设施中,就我国省份而言,上海、重庆、广东、浙江、福建等分布在第一象限,自身交通密度大,并且周边交通密度大的省份对其进行包围;第二象限的是广西,交通密度小,并且被周边交通密度小的省份包围;交通密度小并且被周边交通密度小的省份包围的是内蒙古、云南、甘肃、宁夏、新疆等,位于第三象限。
5 结束语
总体来讲,一带一路各地区不再仅仅依赖能源等生产性要素进行发展,竞争优势逐渐转变,不同的空间权重矩阵下,三个核心解释变量呈现出正向效应,站在整体性角度来讲,改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性设施建设,能够促进交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应进一步把握一带一路下交通基础设施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分析其内在联系,综合利用各项资源,在优化整合的基础上,实现经济的稳步化持续化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源,陈璋,龙少波. “一带一路”基础设施投资对我国经济拉动作用的实证分析——基于多部门投入产出视角[J].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02)
[2]崔百胜,杨晓勤.交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J]. 城市问题,2017,(07).
[3]蔡新民,刘金全,方毅.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J]. 经济纵横,2017,(04).
[4]郭晓黎,李红昌. 通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J]. 统计与决策,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