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初探
2019-01-16刘国莉
刘国莉
摘 要:新课改背景下,中学英语教学模式适当创新,英语教师通过构建智慧课堂、实施互动模式,既能激发中学生的英语潜能,又能提高英语教学效率。本文在理论介绍的前提下,提出智慧课堂互动模式的实践策略,旨为英语教师提供借鉴,从整体上提升英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模式
前言
近年来,英语教学要求逐渐提高,为培养优秀的英语人才,适当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必要性和重要性。基于此,在中學英语智慧课堂中灵活运用互动模式,有利于改善师生关系,同时,还能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从中可以看出,这一论题具有探究的现实性意义。
一、智慧课堂互动模式介绍
(一)内涵
所谓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即借助多媒体技术传递理论知识,在此期间,师生保持平等地位,师生间、同学间通过课堂讨论内化理论知识,进而构建轻松的课堂氛围,使得教与学效率和质量大幅提高[1]。
(二)作用
英语教学中运用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学生各自持有移动终端,学生根据学习需要进入学习模块,满足英语学习需求。在这一过程中,能够全面锻炼学生自学能力,并激发学习欲望,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利用信息化平台更新作业内容,并在线检查作业,针对学生一对一辅导,既能充分利用碎片时间,又能培养智慧型人才。此外,教师与学生围绕英语知识互动式交流、探讨式分析,既能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又能拓展学生的英语思维,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英语知识,并灵活运用。
二、英语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实践策略
(一)调动学习兴趣
中学英语教师构建智慧课堂、实施互动模式,应从中学生兴趣培养工作入手,使学生对最新教学模式持好奇心理,进而顺势导入英语新课,推动新课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如果中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漠不关心,那么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仅停留于表面,对高效英语课堂打造、和谐关系增进有不利影响,影响智慧课堂构建效果,英语教与学效率会逐渐降低。因为兴趣是学习一切的原动力,所以教师践行智慧课堂互动模式之前,客观了解学习心理、掌握学生的学习需求,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尽快融入情境,并积极主动配合英语教师,既能减轻学生的学习压力,又能锻炼中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及运用能力。例如,学习《Do you have a soccer ball?》单元知识时,教师创设教学情境,在球类商店中,学生分别担任买家和卖家的角色,买家询问有意购买的球类商品情况,卖家根据库存情况回答,并推荐相关产品。此类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较常见,学生之间像这样练习对话,能够还原真实的生活场景,还能掌握“have”的用法。从中能够看出,智慧课堂互动模式用于情境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确保英语教学目标顺利实现。
(二)开展分组讨论活动
中学英语教学的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意识,使学生通过合作学习认识自我的不足,并借鉴其他学生的学习方法。这对智慧课堂互动模式实践、英语高效课堂打造有重要意义。例如,学习《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单元知识点时,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组内同学通过改变提问方式来增加问答环节的趣味性,既能增进学生间的了解,还能使学生灵活记忆短语、运用重点句型,提高学生英语学习能力,并取得良好的英语成绩。在这一过程中,英语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全面体现。除此之外,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不同的英语题型,鼓励各组在规定的时间内抢答,得分较多的一组获胜。这既能锻炼学生的举一反三能力,又能使学生意识到组间合作的重要性,这对学生合作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效果检验有重要作用。
(三)提供课后互动机会
英语课堂时间有限,为提高在校时间的利用率,英语教师为学生提供课后互动机会,使学生在课后互动环节巩固理论知识,并强化英语运用能力。这也是缓解英语学习压力、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例如,学习《You 're supposed to shake hands》知识点时,英语教师围绕“文化礼仪”布置课后互动任务,即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载体收集各国文化资料,结合各国的民俗风情、文化内涵提供见面礼仪,这不仅是尊重他国文化的体现,也能间接反映自身的文化修养。课后互动环节,学生通过角色切换来练习问候礼仪,既能为他国文化学习提供机会,又能增进学生间的友谊,使学生掌握英语互动技巧。课后互动后,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异国文化,通过英文写作的方式记录学习感受,并唤起英语语言学习的兴趣、循序提升英语写作能力,这对学生人际交往能力锻炼、英语知识运用有正向影响。
总结
综上所述,素质教育理念渗透的过程中,中学英语教师有效运用智慧课堂互动模式,通过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开展分组讨论活动、提供课后互动机会等措施挖掘互动模式的育人作用。这既符合创新式教学需要,又能为英语教学工作奠定基础,能够深化中学英语教学改革,并扩大新教学模式应用范围。
参考文献
[1] 彭莹,周毅.英语会话教学贵在互动[J].中国教育学刊,2016(2):103-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