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电影的时代记忆
2019-01-16李亚亮
李亚亮
前段时间,我们全家人去电影院看了一场5D电影。
或许是近些年很少进影院看电影的缘故,这次看电影,我犹如“刘姥姥进了大观园”,被眼前的一切所震撼——戴上特效眼镜,观看大荧幕,环绕逼真的立体音效把人的听觉、视觉、嗅觉、触觉和动感完美地融为一体,好像电影中的物体就在眼前,常常不由自主地伸手去抓。遇到惊险刺激的电影场景时,座椅会根据剧情模拟高空下坠、震动、摇摆、晃动,那火焰前的灼热感、海浪扑来溅了一身水、低头躲开飞行物体、风雨雷电等场景,真是让人身临其境、如在其中……
这次震撼人心的观影之旅,让我在感叹之余,不禁想起内心深处那些永久而深刻的记忆。
小时候,我家住在农村,文化生活极为枯燥,经常和大人们跑到几里之外的公社广场去看露天电影。每次放学回来路过广场,小伙伴们就会很关注地看上几眼,一旦发现撑起了“白银幕”,就知道晚上要放电影了。于是,我们就高兴地往家里跑,并把消息告诉家人,然后火急火燎地扒拉一口饭,拿起小板凳,一路小跑到广场去占位置。
看露天电影是很遭罪的。夏天,酷热难耐不说,还要拿着一把蒿草,一边看电影一边驱赶蚊子。即便这样,也不能挡住人们看电影的那份热情和执着。由于当时的技术条件有限,放映机经常出现一些故障,加之电影胶片的频繁播放,不時还会出现“断片”和“烧片”的现象,放映员就要立即进行修理和补救。在每盘胶片播完之后,都要停下来更换下一盘,要想看完一部完整的电影,至少要停下来四五次。
有一次,哥哥领我去看电影,在深夜回来的路上突然下起大雨,搞得我俩措手不及。离家约三里多地的路程,根本没有避雨的地方,我们哥儿俩只好在泥泞的路上拉着手蹒跚而行,衣服湿透了,裤子和鞋子也溅满了泥,到家时我俩都成了“泥猴儿”。当天夜里,我就发了高烧,三天没去上学。即便这样,也没影响我对电影的兴致,上学后照样给小伙伴们学着、讲着、模仿着。
上初中的时候,我家搬进了县城,从那以后,我们就可以到电影院看电影了。当时每场电影的票价虽然只有几角钱,但全县的电影院也不过那么一两个,还受时间和场次的限制,要想买张电影票还是很费劲的——每场电影放映前30分钟左右才开始卖票,很多人早早地围在那里等候,一旦小窗口打开,大家就“呼啦”一下冲过去抢着买票,帽子挤掉了、鞋子踩坏了、衣服扣子挤丢了,都是难免的,买到票的人喜笑颜开、乐此不疲,而“抢不上槽儿”的只好沮丧地站在一边。
后来,随着时代的进步,电影真正成了“大众电影”——录像机、大屏幕液晶彩电、电脑纷纷走进千家万户,如果想看电影,除了可以去电影院,也可以打开电脑或电视机,故事片、纪录片、国产片、进口片应有尽有,让人目不暇接。
最近几年,在大街小巷,公交车上,商场、饭馆等公共场合,经常看到很多“低头族”对着手机傻笑,开始还以为他们在视频聊天,后来才知道,很多人是在手机上看电影……
回首往事,幸福满满。电影是时代在银幕上留下的影子,而银幕前看电影的方式、环境的改变,都在印证着这个时代属于中国人的精彩。我们庆幸,生活在今天日益开放和包容的中国;我们感恩,身处不断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我们骄傲,民族复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梦想日益成为现实。
(作者单位:政协富裕县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