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量输血与产科产妇心肌酶谱的变化关系

2019-01-16阙城文徐两蒲吴志辉陈陆飞吴坤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24期
关键词:产科初产妇孕产妇

阙城文 徐两蒲 吴志辉 陈陆飞 吴坤海

产科大出血是产科急症,大出血会因为器官灌注不足,容易对心、肝、肾、肺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治疗不及时会危及产妇生命。输血是其治疗的关键,但大量输血容易造成低体温、出血倾向、低钾和低钙血症、循环超负荷等并发症,尤其是产妇生产、手术过程中或者产后大出血的情况更是多见[1]。手术时应动态监测各项指标,以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2]。现通过对130例产科大量输血产妇输血前后心肌酶谱活性的检测和分析,探讨大量输血对产妇心肌功能的损害,评价血清心肌酶活性测定对大量输血产妇治疗及预后判断的临床意义。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1月—2016年12月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产科130例大量输血产妇,年龄22~41岁,平均(31.0±9.2)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77例,经产妇53例,单胎118例,多胎12例,均无基础疾病。本研究经福建省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纳入标准:产科产妇中符合大量输血的产妇。排除标准:非产科产妇;未达到大量输血的产妇;达到大量输血但输血前合并有心脏、肝脏疾病、凝血功能异常、消化道出血、恶性肿瘤、血液系统等基础疾病的产妇。130例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分组:以总输血量大于1 600 ml小于3 000 ml为对照组,年龄22~37岁,平均(29.0±6.8)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30例,经产妇17例,单胎42例,多胎5例,均无基础疾病。3 000~5 000 ml为实验组1,年龄24~40岁,平均(31.0±8.2)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27例,经产妇20例,单胎43例,多胎4例,均无基础疾病。>5 000 ml为实验组2,年龄25~41岁,平均(32.0±7.2)岁,孕周36~41周,初产妇25例,经产妇11例,单胎33例,多胎3例,均无基础疾病。产妇例数:对照组47例、两个实验组1,2分别为47例和36例。三组产妇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表1 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前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n=130, ±s,U/L)

表1 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前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n=130, ±s,U/L)

输血前 36.79±15.01 232.03±86.71 73.25±23.66 20.11±8.49输血后 72.66±20.06 321.34±95.65 297.98±76.20 91.30±20.18 t值 4.768 5.983 12.675 8.987 P值 <0.05 <0.05 <0.05 <0.05

表2 产妇不同输血量输血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 ±s,U/L)

表2 产妇不同输血量输血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 ±s,U/L)

对照组 47 68.98±18.47 313.23±92.24 284.77±75.23 92.06±19.72实验组 1 47 72.08±20.03 322.11±90.29 298.40±73.26 89.40±20.81实验组 2 36 74.57±21.07 330.17±97.75 303.78±77.40 98.60±23.19 F值 - 0.832 0.711 0.730 1.994 P值 - 0.438 0.342 0.484 0.140

1.2 大量输血的定义

大量输血国外系指24小时内输注大于10单位的红细胞或者一次输血超过自身的血容量1~1.5倍[3],国内大量输血系指12 h(或24 h)输注的血液总量等于或超过产妇有效循环血量,或一次连续性输血超过产妇总血容量1.5倍或3 h内输入血液量相当于自身血容量50%[4-5]。

1.3 检测方法

血清心肌酶的检测仪器为雅培Cl1600,试剂为雅培原装试剂盒。

1.4 观察指标

观察产妇大量输血前后的心肌酶谱指标,评定心肌酶谱的指标包括: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前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

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后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和CKMB的含量均升高,与大量输血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产科产妇不同输血量输血后心肌酶谱指标的比较

产妇不同输血量输血后心肌酶谱指标AST、LDH、CK和CKMB的水平差异较小,实验组1,实验组2分别与对照组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孕产妇在生产、手术或者产后均存在大出血的风险,产后出血仍是全球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6]。大量输血的主要目的就是扩充产妇的血容量,维持其渗透压的稳定,从而增加血液携带运输氧气的能力,维持机体的正常循环。如果孕产妇心功能受损不仅影响孕产妇的血氧饱和度和各器官功能,同时也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甚至是生命安全[7]。因此,孕产妇大量输血的情况下检测孕产妇的心肌损伤情况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心肌中含有多种细胞酶,在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的情况下,心肌中的细胞酶就会释放到血清中,相应酶含量迅速升高。心肌酶主要包括:AST、LDH、CK、CKMB等。AST在心肌细胞中含量最高,在心肌细胞损伤的情况下血清中的含量会升高;LDH广泛分布在肝脏,心脏,骨骼等组织,心肌损伤时也可大量释放;CK主要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和脑组织中;CKMB是心肌的一种特异性指标,在心肌细胞受损时,血清中含量迅速升高,是心肌损伤检测的一种灵敏性、特异性很高的酶[8]。临床上心肌酶谱的检测已经成为判断心肌损伤的一个重要指标[9]。

通过对我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产科130例大量输血病例的研究可知: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后血清中AST、LDH、CK、CKMB的含量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统计表明产科产妇大量输血后存在心肌损伤。主要原因可能为:(1)大量急性失血使机体在短时间内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含量急剧下降,机体的血红蛋白无法满足机体对于血氧的需要,缺氧导致心肌损伤[10];(2)由于输血速度过快,使循环血容量急剧增加,心脏负荷过重,引起心脏功能受损。因此在产科大量输血的过程中需要监测产妇的心肌酶谱,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产妇的心肌损伤。

不同的输血量对心肌损伤的影响差别较小,无统计学意义。有两个原因可解释此现象,一是大量输血可能改善了心肌细胞的灌注量,缓解了低灌注对心肌的损伤;二是大量输血过程中,血小板、血浆和冷沉淀的使用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量输血对心肌的损伤,有利于产妇的用血安全和预后[11-12]。

综上所述,经过大量输血的产科产妇均存在心肌损伤。但不同的输血量对产科产妇心肌损伤的影响差别较小。因此,大量输血过程中需要临床密切监测心肌酶谱的变化,及时做出相应的处理。

猜你喜欢

产科初产妇孕产妇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无保护助产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助产师对初产妇分娩疼痛的认识分析
助产士主导镇痛分娩管理模式在产科中的应用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BOPPPS教学模式在产科护理实训课中的应用
模拟急救演练在产科住院医师综合培养中的应用
探讨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与预防和处理方法
乡镇卫生院孕产妇保健的现状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