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后加装寿命未到期部件分修程检修单件管理系统研究
2019-01-16
(青岛东方深蓝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
该研究以轨道交通动车组高级修检修过程中,对如何识别与整车的维修级别不一致的部件并自动匹配对应检修工艺进行下达等问题进行分析论证。
1 背景
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发展,检修服务业务作为轨道交通制造检修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后备支撑,正在快速成为此类企业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需要业务能力及管理水平的同步提升相配合,也需要信息化平台来支撑业务运作。
近年随着新技术的应用和安全需求的不断增加,“和谐号”在线运营动车组开始全面加装监控、无线传输、撒砂装置、烟火报警等系统。部分动车组已陆续进入了次轮五级检修修程,按照检修规程规定的必换件要求,以及部件与动车组同修程的现行装车管理规则,后加装改造的关键零部件需要结合修程进行更换。由于后加装关键零部件服役周期远未达到部件本身寿命,导致出现批量过度修。
据轨道交通运营商要求“原则上部件检修按三—四—三—五级修(三级检修为距新造或上次三级以上修程后运行60万公里或不超过1.5年进行的检修,四级检修为距新造或上次三级以上修程后运行120万公里或不超过3年进行的检修,五级检修为距新造或上次三级以上修程后运行240万公里或不超过6年进行的检修)的顺序循环,高级修分解检修的部件按相应修程修竣后,应能随整车运用一个高级修分解检修周期。当部件与整车修程不一致时,部件可按相应等级规程进行检修。原则上四、五级修动车组不得装用三级修部件,新造、四/五级修修竣的部件可装用在各级修程动车组上。”
伴随检修业务发展,对动车组检修精益管理和提质增效提出了更高要求,检修部件寿命单件管理已成为必然亟待实施的重要措施。
2 研究方法
单件管理系统采用在检修服务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的PDCA循环,以达到持续改进检修服务质量的目标。检修策略和检修计划环节对应Plan,包括:检修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对检修活动进行计划;检修执行对应Do,根据计划中的作业单来执行具体的维护检修;Check环节对应检修评价反馈,对检修结果进行评价;分析反馈结果,积累检修知识,优化检修策略是Act部分的内容。这些都反映了检修策略、检修计划、检修执行、检修评价等可以通过循环反馈促进单件管理业务,同时这些环节内部也存在业务的循环反馈,通过多层次循环反馈不断提高检修服务质量和检修决策水平。在综合运用全生命周期知识需求的驱动下,形成具备持续业务改进的业务流循环。
3 研究结果
采用PDCA循环,结合实际业务,提出如下解决方案:
基于对业务需求的理解和分析,针对轨道交通维修企业单件管理系统建设将遵循以下六层架构的信息化应用体系,即检修技术、检修计划、检修生产、质量管理、物料管理、财务管理,六层架构之间互联互通,共同形成对企业检修服务业务的信息化支撑,通过单件管理核心平台的建设将企业的检修服务信息化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提升了公司供应能力。
单件管理系统六大核心业务层包含3个输入和1个输出:在新产品生产交付时,需要在块检修技术管理模块中输入这些新产品的基础信息。这些信息成为单件管理的基础数据,贯穿使用于单件管理系统的六大核心业务层。一旦待修产品进入检修需求管理相关模块(检修计划管理、检修生产管理)中,经过检修需求的计算,产生待计划的检修活动(车辆的高级修、运用修等,备件的更换、保养、检修等),推动检修计划的编制和检修生产的开展。接着由物料管理相关模块(采购及物流管理)负责进行零部件采购、检修委外、出库和入库的操作。最终,待修产品经过检修后进行产品交付(对外输出),完成一个检修活动,并通过财务管理模块进行成本核算及销售收入确认。
4 分析与结论
在单件管理部件与动车组剩余寿命内修程轮次的匹配检修方案的基础上,动车组入修状态鉴定对单件管理部件信息确认,在单件管理系统中编制针对部件的检修工艺;对无序列号管理部件检修信息在系统中批量建档,录入单件管理部件寿命信息以及与动车组匹配检修方案等。
结合单件管理序列号部件启用寿命信息收集功能,关联的供应商协同平台增加寿命信息管理范围,执行部门增加工单报工寿命信息收集范围,检修执行部门、质量部门增加收集数据质量的检查考核工作,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产品流、资金流和信息流。
数据收集和质量是单件管理的重要风险点,要结合业务变更设置管控项点,生产管理和项目管理协同推进。
经过最近一轮检修收集和完善单件管理必备数据,系统输出单件管理部件的修程、列检修必换件明细(必换件为一次检修过程中必须更换的部件)、过度修和寿命到期的报警等,辅助单件管理部件的检修策划、成本控制。并扩展单件管理范围,覆盖所有加装改造后加装部件、偶换件(偶换件为因为故障或技术加强等原因,偶然进行更换的部件)、故障更换件等,降本增效,提高检修和售后一体化协同工作效率。具体体现在:
对于动车组这种大型设备而言,由于其结构复杂,相关的检修知识非常复杂。在投入使用之前,需要建立产品整车履历档案、导入产品本身的检修构型物料清单信息,关联其产品特征参数,在产品使用过程中通过单件管理系统记录整车和关键部件运行监控信息,从而为检修决策和执行提供检修基准信息支持。这些知识是在动车组产品的使用过程中逐步积累的,是全寿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宝贵的信息资产。
检修方案的合理化体现在方案选择和方案调整两方面。大型装备的检修策略具有多样性,包含不同程度(大修、中修、小修)、不同目标(可靠性为中心、生产保障优先、用户需求优先)和不同阶段(定期、事前、事后)的检修方案。这种多样性使检修方案的选择变得重要而困难,如不合理地定期检修会造成不必要的检修浪费,影响精益检修的目标。因此,单件管理系统将以产品基础信息、运行信息、检修历史和检修知识为基础,合理地选择检修方案和模式,产生检修计划,派发检修工单。
产品检修计划是检修企业检修管理的核心,单件管理系统将对检修计划的工单进行合理的人员、作业时间和资源分配,并与物料库存管理相结合,调整资源配置,优化工单。动车组这种大型设备的检修将消耗很多人力、资源和物料,通过单件管理系统进行检修计划的优化对精益检修具有重要的意义。
检修生产的依据是计划和标准制定好的检修活动的各个环节。从作业下达开始,检修活动就遵循规范流程:获取作业中指定的物料资源,基于作业中的标准工序执行检修活动,检查、确认并记录检修结果。利用单件管理系统来跟踪检修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环节有利于提高检修质量以及进一步标准化及规范化检修作业。
检修活动会影响产品的装配结构和物料的基本属性。通过单件管理系统将检修活动结果进行跟踪,用以更新产品检修构型信息和履历信息,形成信息闭环反馈,使物料信息具有可追溯性,这是产品全寿命周期乃至生命周期知识利用的核心要求。
检修活动过后,相关检修人员需要对检修情况进行确认和评价。在确认和评价过程中,相关人员对检修结果进行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效果。检修状态及结果在单件管理系统内通常以异常报告和评价报告等形式反馈给检修策略管理环节,用以优化检修策略及检修计划。
5 结语
单件管理系统能够有效降低产品检修成本,缩短检修周期,提高检修工作效率和质量,保障车辆运用安全,是轨道交通检修业务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对动车组检修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