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机制中人性化的渗透
2019-01-16王东岳
王东岳
(河南林业职业学院,河南 洛阳 471000)
对于高职学生的人性化管理中,要采用科学的方法,人性化管理方式要考虑到学生不同的需求,管理内容主动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要有利于学生个人的发展。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的管理要注重人性化的渗透,要发挥教育的引导作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高职院校学生人性化管理的作用
(一)当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在当前的教育管理中,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学生的管理要全面分析研究学生的实际情况。人性化管理方式的应用符合当前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管理在机制方面注重人性化,有利于保证管理的效果。高职院校要考虑到人性化管理的突出作用,结合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育人特点,完善管理制度,要深入研究学生人性化管理的新方法,主动构建有利于学生成长的校园环境。
(二)要考虑高职学生的需要
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是针对青年学生,高职学生由于年龄的特殊性所以思想逐渐成熟,人生观会更加完善。由于学生的思想非常活跃,所以易接受新思想,外界思想对学生会产生影响,学生的思想容易波动,因此学生的可塑强。在传统的模式下,对于学生管理没有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化需求。而借助人性化管理的引入可以贴合高职学生的实际需求,有利于提升管理的效果。
(三)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道德标准
在当前的教育中,由于过多重视升学率,所以对于学生的管理采用了应试教育条件下的管理方式。对于学生的管理没有意识到思想教育的重要作用,比如对于学生的教学缺少感恩方面的内容。教育的育人功能被弱化了,这导致了部分学生的道德标准不高,表现出自私自利的行为,缺少公德意识。而人性化管理充分结合了对学生的人性关怀,管理内容更切合学生的实际,有利于保证学生的思想教育效果。
二、高职院校学生强化人性化管理的必要性
(一)将以人为本作为主导思想
高职院校学生管理的目标是学生,人性化管理要结合高职学生的需要,要考虑到学生发展对于人性化管理的需求,管理内容要满足学生的需要,要最大化维护学生的自尊。高职院校学生的管理要将以人为本作为管理的出发点,管理方式要体现出对学生的关爱,要通过管理帮助学生个人得以全面发展。
(二)采用柔性化的管理方式
柔性化管理不是弱化制度上的刚性,而是在制度的执行中结合了人性化,柔性化管理突出了管理中对学生的思想引导作用,借助思想教育,对学生的心理加关爱,管理具有了引导、启迪特点,有利于提升管理的说服力,对于学生采用柔性化管理有利于规范学生的行为,可以增强学生感恩意识和自律意识。
(三)以创新思维进行管理
人性化管理实现了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人性化管理的特点体现在关注学生存在差异化需求,管理中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要。在管理中要实现管理方式的持续创新,管理方式的创新有利于结合学生的特点实现创新。人性化管理将创新作用于管理目标,管理的人性化可以产生综合作用,可以消除管理中存在的盲区,管理流程可以更加标准与规范,可以确保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
三、高职院校学生人性化管理主要方法
(一)关注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在最新的教育管理思想中,更加突出学生的发展,特别是学生个性化的持续发展,学生的个性化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创造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中要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实际,要针对创新人才,采取多种有效的措施为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创造相关的条件。高职院校借助人性化管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保证制度的合理性
制度的科学合理性是保证人性化管理效果的基础。针对高职学生的人性化管理,高职院校要注重完善管理制度,要消除原有管理制度的缺陷,针对人性化管理的实际,另外还要保证制度的约束作用。
(三)加强思想教育
针对学生的人性化管理要发挥思想教育的作用,要将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人性化管理相结合,还要考虑到当前高职学生的思想变化,高职院校要发挥思想教育在育人中的推动作用,通过教育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结语
高职院校对于学生管理要全面考虑到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作用,要考虑到高职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变化,要注重消除现有的管理制度的缺陷,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人性化管理的重要作用,借助人性化管理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