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新生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9-01-16代为
代 为
(乐山师范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四川 乐山 614100)
一、引言
团中央、教育部、全国学联联合印发了《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暂行办法》[1](中青联发[2015]39号),办法中指出:“高校学生社团是指由高校学生依据兴趣爱好自愿组成,为实现成员共同意愿,按照其章程自主开展活动的群众性学生组织”。
高校社团是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是大学第二课堂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大学新生参加社团的现状和特点,了解社团运作模式,结合社团的发展经验,通过调查问卷分析,寻找社团发展建设中的不足,并从学校、社团、学生三个层面分别给出相应的建议。本课题同时对于促进社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繁荣校园文化具有一定意义。
二、大学新生参加学校社团组织的满意度调查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研一方面针对乐山师范学院、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的2017级大学新生进行了纸质抽样问卷调查,另一方面对省内其他高校的部分大学新生进行了电子问卷调查,与此同时,还对高校社团的相关管理人员进行了实地访谈。
本次调查问卷分两次发放,第一次是在大学新生参加社团前发放的,意在调查刚入学新生对社团的看法、态度和了解程度;第二次问卷是在新生已参加社团一段时间后发放的,主要是调查他们在参加社团后的满意程度以及他们认为社团中存在的问题。两次共发放纸质问卷800份,其中收回有效问卷645份;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057份。
通过对比,我们发现大学新生参加社团前后对社团的态度有很大的转变,在第一次发放的问卷中有89.31%的人认为参加社团是有必要的,他们认为参加社团可以更好的提升自我,包括人际交往、兴趣爱好、专业学习等。并且有56.41%的人表示他们在参加社团后会以积极的态度参加社团活动,在社团中实现自我价值。而在第二次问卷的调查中,实际参加社团的新生只有72.83%,并且以积极态度参加社团活动的新生降至48.9%,而参加社团的新生中只有27.52%表示对社团非常满意。
关于学生对社团参与度、积极性、满意度降低,本文做了如下分析:
(一)学校方面
第一,学校缺少对社团的各种支持从而导致社团开展活动质量不高,进而使新生们对社团的期望减少。从问卷统计来看,接近50%的学生正面认为学校提供的场所,设施不够完善。23%的学生认为社团组织内部机构混乱,30%的学生认为申请各项活动流程繁琐,这些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对社团内部建设以及更高层管理者没有足够的重视,指导老师任务并未落到实处。在对部分社团管理人员的采访中,相关工作人员也指出以下三个方面制约了社团的发展:第一,场地和设施的不足大大降低了社团质量;第二,大部分社团没有足够的经费来发展自身,希望学校能加大经费支持,特别是公益志愿类的社团;第三,在举办一些专业特色活动时学校提供的指导力度不够,使得活动缺乏专业性,进而降低了社员的满意度,以及对后续活动的参与度。
(二)社团方面
首先,社团自我宣传力度不够以及方法不当。从第一次问卷中,我们发现在招新前,社团宣传的次数很少,且宣传平台单一,这导致大多数学生不知道部分社团的存在。第二,社团本身的建设存在较大问题,在新生参加社团之后,33.33%新生认为社团本身的活动经费使用透明度不高,导致他们对社团经费的使用情况不清楚;部分学生认为有些社团管理人员自身素质不高,戴有色眼镜、有官僚作风等;50.76%的学生认为社团凝聚力低、社员流动性很强、社团举办的活动无聊,这导致很多学生在参加了社团活动后不愿意再次参加社团活动。第三,社团数量繁多,部分社团已经名存实亡,通过第一次问卷调查,接近50%的学生愿意参加文化艺术类的社团和公益志愿类的社团。而只有接近10%的学生愿意参加思想政治类和自律互助类的社团,由于社团人数少,经费短缺等原因导致此类社团活动开展极少,且活动流于形式,缺少创新,形成恶性循环。
(三)学生方面
第一,大一新生对社团没有初步的了解,在选择社团时存在盲目性。从数据来看,有42.7%的同学在参加社团前对自己要加入的社团没有要求,甚至于在加入社团一段时间后,对社团很了解的同学只占16.21%,还有接近10%的同学对自己加入的社团了解程度为零,这种盲目且片面的了解,使学生在实际参加社团活动后造成较大的心理落差。第二是大部分学生参加社团并不是因为他对这个社团感兴趣,18.9%的同学参加社团是为了应学校要求获得学分以及证书,他们认为是否参与社团活动并不重要,只把参加社团当做一个任务,也有5.2%的同学参加社团只是为了寻求归属感,且从众现象严重。第三,部分新生在适应大学生活后,逐渐习惯悠闲的生活,调查显示大多数学生以娱乐消遣来度过课余时间,而社团的活动并不是以娱乐消遣为主,从而导致对社团的满意度降低。
三、高校社团发展的建议
(一)学校方面
首先要加强指导老师团队的建设,对社团进行科学指导。改变当下社团指导老师自身不足的现状,学校需制定长期的指导老师培训计划,并制定完善的指导老师管理制度,在聘请时挑选认真负责、思想觉悟高、对社团有专业性帮助的老师;同时,加大对指导老师福利的投入,让他们能更好的为建设一支高素质、高质量的社团而努力工作。其次,尽可能为社团提供更多实质性的帮助。例如给予一定的活动经费或为其吸引赞助提供政策支持,为社团提供场地和设施,保证活动高效、有序进行;加强与兄弟院校社团的合作与交流,让社团走出校门。最后,学校应该发挥大学生学生社团联合会的作用。监督其建立完善合理的社团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等。努力培养一支思想先进,具有专业基础及管理能力的为各个社团服务的优秀团队。
(二)社团方面
第一,明确社团定位,完善社团的制度建设。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社团管理制度,制定 明确的活动计划和评价机制,才能有效提高社团的凝聚力与社团成员对社团活动的参与度,进而保证高校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第二,强化实践鼓励创新,提升社团的专业性。不要一味的模仿,要根据时代的变化、学生的特点,制定相关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社团活动在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同时还应该有助于学生的专业学习,因此提高社团的内涵性与专业性十分必要。第三,开展对外交流,打造特色活动。在这个网络高速发达的时代,社团应该利用好这个快捷的宣传渠道,不定期地将开展的活动成果与大家分享,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的知名度,而且能增强成员的归属感、荣誉感。
(三)学生方面
大学新生参加社团首先应该摆正心态,正确认识社团的重要性,明确自己参加社团的目的,选择适合自己的社团,不要盲目跟风。其次,大学新生应合理安排时间,正确处理好社团活动与学习的关系。最后,在参加社团活动时应充分利用社团这个平台,看到社团生活在提高沟通交际能力、扩展学生视野、调节学生心态健康方面的积极作用,不参团或消极参团只会使学生自身失去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