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长制湖长制背景下加强农村水利工作的思考

2019-01-16付浩龙李亚龙

中国水利 2019年13期
关键词:长制面源河长

付浩龙,李亚龙,余 琪

(1.长江科学院农业水利研究所,430010,武汉;2.长江水利委员会人事劳动局,430010,武汉)

农村水利作为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改善农民生活的关键措施。然而,当前农村水利普遍存在田间工程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机制不健全以及改革不深入等问题,导致农业灌溉水浪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高,农业面源污染较严重。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党中央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破解我国新老水问题、保障国家水安全的重大制度创新。农村水利建设要抓住全面推行河长制这一重大契机,以河长制湖长制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的任务要求为着力点,有针对性地补齐补强突出短板,为我国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乡村提供坚实的水利支撑和保障。

一、存在问题

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是新常态下加快推进农村水利发展的积极探索,是解决农村水利发展问题的战略性举措。近年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新时代水利工作方针的指导下,我国农村水利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逐步暴露了出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农业节水发展相对滞后导致水资源浪费,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高、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农田面源污染、水肥流失严重等问题,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长制湖长制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任务的实施,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存在不足。

第一,农业节水发展相对滞后。基于我国特殊的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农业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水资源短缺和灌溉用水浪费并存的问题还很严重。目前,我国部分地区仍然以传统的地面大水漫灌为主,缺乏喷灌、微灌以及低压管道输水灌溉等高效节水灌溉设施与技术。大部分已建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行时间较长,再加上农业灌溉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和技术保障还不完善,导致基础设施年久失修,农业灌溉水利用系数低,灌溉用水浪费较严重。

第二,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不高。由于我国农田水利建设标准普遍不高,改造步子缓慢,还有不少是在吃过去的老本,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普遍偏小、设施简陋,存在不稳固、易反复等问题。在部分经济落后的地区,农村供水保证率和水质达标率均还不满足要求,缺乏集中供水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和相关水质处理技术、监测设施建设等工作,农村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

第三,农田面源污染相对严重。由于农业资源开发强度大、生产经营方式不合理、环保意识淡薄等原因,农业面源污染仍然是农村水体污染的重点来源之一。当前,由于农村水利现代化水平较低,高效节水灌溉推广力度不足,导致了水肥一体化技术推广率不高,化肥过量施用和盲目施用的现象仍然存在,再加上农业转型升级不彻底,造成化肥利用率偏低,加大了水肥的流失,进一步加剧了农村水环境污染。

二、主要任务

1.以加强河湖管理水资源保护为着力点,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工作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制度,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推广应用节水技术是河长制湖长制中水资源保护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水利发展节水工作的重要内容。一要继续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田灌排骨干工程建设和配套改造,统筹推进田间渠系和用水计量设施配套建设,实现大中型灌区现代化改造,减少田间渠系水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系数,确保灌溉水资源不浪费。二要持续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坚持节水优先方针,加大节水灌溉试验和节水设备研发力度,全面推广喷灌、微灌以及管道输水灌溉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同时完善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达标提质以及高效节水灌溉等工程建设,加强节水灌溉工程与农艺、农机及管理等节水措施的集成。三要完善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落实农业灌溉用水管理总量控制,制定科学的灌溉用水管理制度体系和完善的灌溉技术保障,把节水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政绩考核,以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为关键突破点,加快水价机制的建立,实现用水管理、精准补贴和节水奖励等举措落地生效,全面建立节奖超罚的激励约束机制。

2.以加强河湖管理水环境治理为着力点,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全面推进饮用水水源地达标建设,清理整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违法建筑和污染源是河湖管理中水环境治理任务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建设的重要内容。一要大力发展城乡供水一体化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规模化、标准化建设,保障饮用水水源地水体安全。二要提高农村饮用水水质达标率。一方面逐步建立和健全农村饮用水水质监测体系,成立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中心和乡镇供水管理中心,持续推进农村饮用水水质检测能力建设;另一方面完善水源地保护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建设,强化水质净化处理设备,制定合理的饮用水水污染防治方案和水污染应急预案。三要进一步突出政府主体责任,以健全机制、强化管护为重点,采取改造、配套、升级以及联网等措施,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的规划和实施。

3.以加强河湖管理水污染防治为着力点,推进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作

面源污染防治尤其是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是河湖管理中水污染防治任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村水利提高水肥一体化、降低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内容。一要持续加大对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投入力度,建立农田源头减量、过程控污和末端净化的新型生态化净污模式,同时进一步推动水肥一体化技术发展,提高农田水利工程运行效率和水肥利用效率。二要积极促进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与农机、农艺等措施有机融合,优化种植结构,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推广有机化肥施用,加大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提高化肥和农药利用率,促进现代农业绿色发展。

三、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领导,狠抓责任落实

进一步落实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农村水利工作责任制,把责任和措施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重点抓好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中所涉及的农村水利短板问题,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落细。

2.健全工作机制,形成改革合力

切实加强农村水利工程管理,落实工程管理责任主体,逐步形成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既有分工又有合作、相互联动的工作机制。各级水利部门要主动作为,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配合,推动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社会支持、受益主体参与的农村水利工作格局。

3.加强监督管理,促进改革成效

强化政府监督和行业指导,将农村水利改革发展纳入地方各级政府考核范围,建立联合监督检查、考核评价和问责问效机制,督促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切实履职尽责。加强农村水利信息管理平台建设,全面实现建设方案、资金下达、工程进度、项目验收、运行管理等信息的实时更新和动态监管,不断提高农村水利监督管理科学化水平和效能。

四、结 语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的重要任务,农村水利改革要紧密围绕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改革创新,补齐补强突出短板,强化水利薄弱环节建设。

一方面把大力发展农业节水工作、提升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以及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工作分别纳入推进河长制湖长制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和水污染防治实施的重要任务。加快推动农村节水工程与技术、产品及政策体系建设,建立农业节水政策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突出政府主体责任,以健全机制、强化管护为重点,采取改造、配套、升级以及联网等措施,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高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实现农业绿色生产转型升级,提高化肥利用率,推广水肥一体化等灌溉节水技术,促进农业现代化绿色发展。

另一方面,要着眼于保护农村水资源,改善农村水环境和水污染,结合河长制湖长制推进农村水利工作,着力解决农业水资源浪费、农村水体紊乱、河道堰塘淤积堵塞、农村饮用水水质不达标以及水质污染恶化等突出问题,加快美丽乡村建设。

总之,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既是水生态文明建设对农村水利工作的客观要求,也是农村水利工作义不容辞的责任。要把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要求贯穿到农村水利工作的全过程,不断开创新时代农村水利新局面。 ■

猜你喜欢

长制面源河长
全面推行河湖长制打造“三晋”幸福河湖
节水专栏约稿(征稿)函河湖长制专栏约稿(征稿)函
农业面源污染的危害与治理
澄江市农业面源污染成因及对策
推行湾长制的重点问题与优化进路
河湖长制
河长制推行中法律问题探讨
山西省省内主要河流河长调整公示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基于SWAT模型的漳河流域面源污染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