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玄府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2019-01-16谈钰濛
谈钰濛,胡 骏,倪 青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北京 100053)
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全世界人民健康的公敌之一,它伴发的各种并发症更是让人不寒而栗,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其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高趋势,临床上可表现为闪光感、视力减退甚至失明,其主要病理改变以眼部微血管损害为主。中医多认为其因消渴后期,肝肾亏虚,精血不能上承于目所致。而笔者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中医玄府理论联系密切,或可指导临床应用,现就此观点加以论述。
1 玄府古今源流
“玄府”一词源于《黄帝内经》,“所谓玄府者,汗空也”[1],狭义的玄府特指汗孔。到金元时期,“玄府”的内涵得到了拓展,刘完素在《素问玄机原病式》中提到“然玄府者,无物不有,人之脏腑、皮毛、肌肉、筋膜、骨髓、爪牙,至于世之万物,尽皆有之,乃气出入升降之道路门户也”[2]。广义的玄府,是气升降出入的细微结构基础,具有广泛性,可遍布周身,称其为“门户”说明玄府具有开阖性。明代张景岳在《类经》注释认为玄府除了解释为汗孔外,还有玄微细小的含义,突出了它的微观性,“汗属水,水色玄,汗之所居,故曰玄府,从空而出,故曰汗空,然汗由气化,出乎玄微,是亦玄府之义”。清代周学海提出“细络即玄府也”[3],认为玄府由经络系统中孙络进一步分化而来,参与气血运行。王明杰[4]认为玄府不仅是广泛存在于人体的无数孔窍,更是孔窍间相互联系错的通道。
在生理功能上,玄府首先是人体气机升降出入的要道,其次玄府也参与了津血代谢,调畅神机,平衡阴阳,不但进行物质交换,还有信息传递的作用。因为气、血、津、液、精、神这些人体基本物质虽然各行其道,但在玄府这个微小的结构却是殊途同归,正如刘完素提到的玄府为“精神、荣卫、血气、津液出入流行之纹理”。
中医学注重整体观念,擅长运用宏观思维,但“玄府”理论代表了中医理论在微观上的认识。西医学对于玄府的实质也提出了多种假说,认为玄府与西医学微观结构中的微循环、离子通道、通道蛋白、血脑屏障、细胞间隙等均有共通之处[5],但玄府的内涵又不局限于这些结构。
2 玄通目明
《灵枢·大惑论》云:“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6],《灵枢·口问》云:“目者,宗脉在之所聚也,上液之道也。”《素问玄机原病式》云:“玄府者……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升降出入之通利也。”在生理上,玄府也遍及目窍,气、血、精、津通过玄府,上达清窍,养目明目。肝开窍于目,陈达夫提出:“肝经的玄府畅通,肝气即能上升,肝气上升,则目中即有主宰,五脏之精,各展其用,就能分辨五色。”肝经玄府升降调畅,也是目光清明的保证。汪辉[7]还提出“眼玄府包含了眼部血液循环系统、房水循环系统、从视网膜到视中枢的整个视路、视神经节细胞轴索的轴浆流”的观点。视网膜作为眼结构功能的一部分,由神经组织构成,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而微循环障碍可严重影响视网膜的功能,引发视网膜病变。
3 玄闭目盲
刘完素认为“人之眼、耳、鼻、舌、身、意、神、识能为用者,皆由升降出入之通利也,有所闭塞者不能为用也,若目无所见,耳无所闻……悉由热气徘郁,玄府闭塞而致,气液血脉营卫精神,不能升降出入故也”。明代王肯堂提到“青盲者,乃玄府幽邃之原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楼英也认为:“目盲耳聋,鼻不闻臭,舌不知味,手足不能运用者,皆由玄府闭塞,而神气出入升降之道路不通故也。”[8]《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眼科学》认为“若玄府郁滞,则目失滋养而减明;若玄府闭塞,目无滋养而光绝”。可见目疾与玄府郁闭相关。联系现代医学眼是人体非常精细的器官,布满神经组织和微血管,微循环障碍、房水循环障碍、视觉信息传递障碍等都会严重影响眼睛的功能。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多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发展可出现不同程度视力下降,视物模糊、眼前有块状阴影漂浮、视野缩小等症状。病理上,非增殖期可见视网膜毛细血管瘤、出血斑、硬性渗出、棉絮斑,增殖期可见眼底新生血管、玻璃体积血、纤维膜。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属于中医“消渴目病”,消渴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瘀血为患,累及玄府,早期玄府不利,阴液不足,精微不能上注于目,燥热内扰,热灼血络,眼底可见少量点状出血,多位于视网膜深层位置;玄府开阖不利,气机失调,瘀血内阻,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此期视网膜多为单纯型病变。
进而邪热耗气伤阴,气阴两虚,气为津血运行的动力,气不行津,痰湿内生,气不行血,瘀血内停,痰湿瘀血又反过来影响玄府气机,造成玄府郁滞。该阶段患者视网膜多由单纯型向增殖型病变过度,痰浊内生,则眼底出现黄白色蜡样硬性渗出;同时气虚又加重了瘀血内阻的程度,视网膜微血管瘤增多,血不循经,眼底出血量增多,可呈片状或火焰状,出血位置于视网膜浅层。气阴两虚加重,还可出现痰瘀互结,表现为微血管瘤和硬性渗出的病情进展加快。
后期阴损及阳,阴阳两虚,痰瘀互结,玄府闭塞,神机失用,“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阳气亏虚,眼底可见灰白色棉絮斑,标志着视网膜病变严重,患者视网膜可能已经转变为增殖型病变[9],该阶段瘀血闭阻程度也最重,视网膜出现大量玻璃体积血,新生血管和纤维血管增生,闭塞玄府,视力严重障碍,甚至完全失明。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逐渐发展的病变过程,阴虚是病本,玄府闭塞是其病机的关键,瘀血内阻贯穿始终。早期阴虚燥热,玄府不利,进而气阴两虚,气血津液失调,清浊相干,痰湿瘀血内生,玄府郁滞,晚期痰瘀互结,玄府闭塞,升降出入停息,神机化灭。
4 升清降浊通玄府
玄府在生理上贵开忌阖,玄府闭塞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键病机,当以通为要务,所谓“通”即恢复玄府之升降出入,治疗上可采用升清降浊法。玄府作为一种微观结构,是反应人体整体情况的局部窗口,是病理结果,而不是本质[10],所以在宣通玄府的同时也要兼顾全身辨证。
玄府闭塞在病理上多表现为气滞、津停、痰湿、血瘀等多种病理因素和代谢产物相互夹杂的“标实”之症,故降浊法可针对玄府闭塞的不同表现灵活应用,瘀闭者活血化瘀为通,痰结者化痰理气为通,湿聚者化湿燥湿为通,气滞者行气为通,热郁者清热散郁为通。
升清法一方面目为清窍居于上,轻扬上升之品,方可直达病所,“高巅之上,惟风可到”,眼科常用引经药有薄荷、荆芥、防风、白蒺藜等[11]。二则刘完素提出辛以通玄的观点,“辛热之药,能开发肠胃郁结,使气液宣通,流湿润燥,气和而已”辛味药能行能散,常涉及以下几类中药[12]:祛风解表药如细辛、麻黄、白芷、荆芥、葛根等;活血药如川芎、三七、红花等;虫类药如全蝎、蜈蚣、地龙、白僵蚕等;芳香开窍药如冰片、石菖蒲、麝香等。
早期阴虚燥热,玄府不利,郁闭不甚,以通利玄府,滋阴清热为主,常用方药白虎加人参汤加减:生地、玄参、五味子、麦门冬、生石膏、知母、天花粉、菊花、牡丹皮、薄荷等。中期气阴两虚,玄府郁滞,水湿痰瘀内生,正虚不甚,宣通玄府,养阴益气为主,常用方药生脉散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党参、麦门冬、五味子、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丹参、三七等。晚期阴阳两虚,玄府闭塞,邪毒深伏,通玄的同时补益正气,阴阳双补,通玄上可重用辛散走窜的虫类药搜剔逐邪,化痰散结,破血逐瘀,常用方药右归饮加减:熟地黄、山药、山茱萸、枸杞子、杜仲、肉桂、制附子、太子参、茯苓、三七、当归、益母草、全蝎、蜈蚣、穿山甲、海藻、昆布等。
对于眼底有出血症状者,活动期者加滋阴凉血,化瘀止血药,如生蒲黄、墨旱莲、荆芥炭、牡丹皮等;出血静止期及眼底见毛细血管瘤者加活血化瘀药,如桃仁、红花、川芎、当归、郁金、益母草等;若见新生血管、纤维增殖可加破血逐瘀药及软坚散结药如三棱、莪术、穿山甲、浙贝母、海藻、昆布等;眼底有硬性渗出及棉絮斑可加化痰祛湿药如白术、苍术、茯苓、泽泻、土贝母等。
5 小结
虽然玄府是在古代有限的科学知识背景下产生的假说,其形质和内涵尚不明确,但玄府可以看成是在中医学整体观念指导下的一个功能、结构、信息等的集合,对于中医学在微观上的认识进行了补充,玄府闭则百病生,目病即起,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特殊的目病,有其独特的发生发展规律,深入研究玄府,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可以更好地发挥中医在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方面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