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军”让合作社实现规模化种田

2019-01-16/

中国农民合作社 2019年1期
关键词:余姚市烘干机植保

■ 文 / 刘 春

如今的浙江省宁波市余姚市马渚庆德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与以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其理事长吕庆德形象地说,合作社已经拥有了“三军”。

那么,合作社的“三军”是什么呢?在合作社种植的基地里,有高速插秧机、旋耕机,可以称为“海军”;在机耕路上有运输拖拉机,仓库里有稻谷收割机、烘干机,可以称为“陆军”;新型植保飞机在田野上空巡逻,所有病害一扫光,可以称为“空军”。

吕庆德所说只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但毋庸置疑的是,借助机械化,合作社扩大了经营规模,提高了经营效益,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流转土地实现集约化经营

庆德农机合作社位于姚西产粮重镇马渚镇的瑶街弄村,成立以来得到了快速发展,成员从7户发展到100余户,带动500余户农户种田致富。合作社购买的各类农机具价值1000余万元,从土地耕作到撒播种子、植保、收割、烘干,全部实现机械化操作,服务面积已达5万多亩。

合作社成立于2009年。成立后,合作社整合农机资源,发挥优势,针对当地特点,为种植户提供专业化、市场化服务。在服务项目上,实现了由单一环节向多环节延伸,在耕、插、植保、收、运等环节提供机械化作业服务。

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也直接提高了合作社自己种地的生产效率。这一年,合作社400亩早稻的亩均产量达490公斤,是以前的一倍还多。

从这以后,随着国家不断完善农业扶持政策,合作社抓住机会,承包了1600多亩粮田。随着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合作社种植水稻的产量也随之提升,单季稻的亩产量达700公斤以上,晚稻亩均产量在500公斤左右。

吕庆德表示,土地分散经营,难以实现机械化,在成立合作社前,农民购买到手的农机具也很难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实现农业机械化变成一句空话。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和当地的几个种植户才联合成立了农机合作社。合作社流转土地,就是要实现集约化、机械化经营,降低成本,提高产量。

其实,合作社的做法更多的是适应了当前农业的发展形势,国家鼓励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一些有条件的地方还制定了扶持政策,引导农户长期流转承包土地。为了促进土地连片集中开发,节约集约利用农业资源,降低农业生产成本,2016年,马渚镇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在瑶街弄村实施了浙江省首个农村承包地整村流转项目,将原来由散户经营的2600余亩土地整体流转给大户和合作社经营,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庆德农机合作社也参与了此次土地流转,至此合作社流转的土地达2000多亩。

引入油菜种植实现全程机械化生产

随着经营面积的扩大和先进农业机械的作用进一步发挥,合作社也进一步明确了发展理念和目标:对种植的土地重新规划,统一布局,除了在一些土地上种植单季稻,在适宜的地方选择油菜和水稻实施轮作这一模式。

随之,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出现了这样的场景:到了晚稻成熟的时候,合作社就特别忙碌,因为收割完的稻田必须处理干净,为种植油菜做准备。在稻谷全面采收完后,剩下的事就是种植油菜了。合作社用废弃的秸秆作肥料,不仅经济而且无污染;而种植油菜也改良了土壤,减少了病虫害,有利于轮作的水稻生长。

传统的油菜种植,往往需要大量的劳动力,而且劳动强度非常大。后来,机械化的种植与收获技术被引入进来,不仅保证了油菜的产量,也降低了劳动的强度。有着一定机械化经验的合作社,种植油菜自然不会采取传统模式。在当地农机部门的支持下,合作社引进了油菜直播机、无人植保机、油菜收割机等机械,油菜生产实现了全程机械化。

近两年,瑶街弄村开始大力发展现代观光农业,其中包括千亩油菜花基地。春天,到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油菜花连成一片金色的海洋,引得众多游人前来踏青赏花,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8年,合作社在油菜观光区内种植的油菜达700多亩。

初步具备“一化三中心”服务功能

通过一系列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增强了合作社的服务功能,重点在育插秧、农机培训以及制度建设上获得了提高,使合作社在服务能力、服务区域、服务质量等方面都有了质的提升。合作社还购置了一批维修设备,在现有机械化服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对外维修的服务能力;同时建成农机维修中心、粮食烘干中心、规模化育秧中心各一个,初步具备了“一化三中心”的服务功能。

值得一提的是合作社建成的粮食烘干中心。近年来,在家庭农场、种粮大户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晒粮问题尤其突出,晒粮难成为困扰农民的一大难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合作社不断购进先进的烘干机,建成了马渚镇粮食烘干中心。目前,合作社拥有10台烘干机,其中一台大型烘干机一次可烘干十五六吨的稻谷。机械化的收割与烘干,让水稻实现稻谷不落地直接入仓库。与传统的收割、脱粒、晾晒等耗时费力的生产方式相比,新机具带来的高效简直让人难以想象。

因具有烘干设备多、烘干能力强的优势,合作社成为余姚市农机局烘干应急预案的一个实施点,在遇到台风、洪灾等自然灾害,粮食烘干困难时,合作社可以承担一定的烘干任务,为周边乡镇的农户烘干谷物。

2017年,合作社购置了新型插秧机和播种流水线各两套,以增强机械化育秧和插秧的作业能力,并利用现有的育秧大棚作为余姚市农机局后备秧管理的一个实施点,协助余姚市农机局在灾害年份补育、提供秧苗。同时,合作社建设了60平方米的培训教室,协助余姚市农机局农机推广中心和镇农办开展农业技术培训。

谈到这些年的变化,吕庆德表示,现在瑶街弄村农民的生活一点也不比城里人差:春季有油菜花,夏季有田野上的各种花,秋季有沉甸甸的果实,冬季有满田野的绿色,公交车通到了家门口,生活非常方便;城里人也与以前不一样了,很多人都喜欢到农村玩,而且更喜欢农村的优质农产品。

吕庆德接着说,正是因为社会变了,所以对于合作社来说,从事农业生产的观念也要相应转变,要从注重产量转换到注重品质,同时注重食品安全,这些都是老百姓关注的重点,也是合作社关注的重点。

猜你喜欢

余姚市烘干机植保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植保机
无怨无悔四十载 植保战线展芳华——访山西省太原市植保植检站副站长何淑青
Laundry1 in the U.S. 在美国洗衣服
无人机技术在农业植保中的应用与实践
折叠式衣物烘干机
自动足部烘干机的设计
谷物烘干机的应用分析以及推广策略探究
余姚市泗门镇中心小学
余姚市美术教师新作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