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百年变局下市场化改革的几个问题

2019-01-15彭森

中国经贸导刊 2019年36期
关键词:市场化体系制度

彭森

刚刚结束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重要决定,是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这次论坛的主题,就是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正确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市场化改革推向深入。

改革开放以来,党坚持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不懈探索、改革开放、与时俱进,走出了一条制度创新和发展的新路,构建了包括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的《决定》全面回答了在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上应该“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在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例如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方面,进行了新的概括和理论创新。这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对改革开放和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新时代不但是一个不断创造新辉煌的时代,也是一个不断应对新的风险挑战的时代。当今的世界和中国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百年变局有几个突出特征:

一是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发生深刻的大变化、大调整,现行的国际秩序和多边体系备受冲击,进入重构期,各种不确定因素大大增加。世界上逆全球化的浪潮暗流涌动,波涛汹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甚至贸易霸凌主义,不仅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造成巨大障碍,对全球的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和全球经济增长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和损害。

二是我国经济经历40年的高速发展,已进入新旧发展模式转换时期。当前,经济运行稳中有进、长期向好的大趋势没有改变,但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地区经济分化明显,一些地方投资、消费、外贸指标下滑较快,发展动力减弱。2010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速从10.6%下降至去年的6.6%,平均每年下滑0.5个百分点,今年经济增长的降速与前几年大体相当,形势仍比较严峻。经济下行既有国际因素,也有国内因素;不仅有周期性因素,但更主要的是有结构性、体制性因素。一方面,要承认和尊重在新旧发展模式和增长动能转换过程中经济增速适度下行的现实,适当降低增长预期;但另一方面,考虑到经贸摩擦的挑战和国内稳定的要求,又不能让目前这种下行的情况持续下去。中央提出了“六稳”的要求,近期國务院领导又明确提出,“要把稳增长、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并出台和不断强化了逆周期调节的一系列措施,重点推出一系列实质性的市场化改革,着力培育新的增长动力源。在转型发展的新时期,我国将长期面对发展中的两难甚至多难问题。

三是近年来科技革命、数字革命飞速发展,既是百年变局的基本推动力量,也给现行体制、机制,甚至法律制度提出了新的挑战。近年来科技革命的热点集中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今年以来引起人们更多关注的则是人工智能、5G技术、量子通信、区块链等。这是一个新科技成果大爆炸的时代,真正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突破发展,必然要求突破束缚其发展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加快改革的步伐,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突破、变革和创新,是新时代创新发展的内在要求。

“天下之势不盛则衰,天下之治不进则退”。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日趋错综复杂,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之严峻前所未有。习近平总书记专门指出,“我们要清醒认识国际国内各种不利因素的长期性、复杂性,妥善做好应对各种困难局面的准备,最重要的还是做好我们自己的事情。”中央一再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和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说到底,还是要坚持发展、改革、开放。发展仍旧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过新时代的发展是科学发展、高质量发展。改革仍旧是发展最根本的动力源泉,不过更要重点推动的是市场化改革。中国的发展正处在新的十字路口。在传统动能不断减弱的过程中,要想尽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能,必须坚定不移地推动市场化改革,以更高效率配置资源,实现高质量发展。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要求进行一些制度上、结构上新的安排。所谓制度上的安排,就是要与国际惯例真正对标接轨;所谓结构上的安排,主要是从加工制造业对外开放转向以金融为重点的服务业对外开放。这些开放措施本身也是改革,又为加快市场化改革的进程提供了倒逼的动力。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目标,是要通过改革创新,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这为改革战线和改革者们提出了新的使命和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相比过去,新时代改革开放具有许多新的内涵和特点,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制度建设分量更重,改革更多面对的是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对改革顶层设计的要求更高,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更强,相应地建章立制、构建体系的任务更重。”

为了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思想解放是改革创新实践的先导和前提。40年来解放思想与改革开放相互激荡,没有思想的大解放,就没有新时代改革的大突破。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方面形成了一些显著优势和经验,这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成果,但不是思想解放和理论创新的终结。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从哲学意义上,就是要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不断创新,与时俱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

为了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就必须坚持改革的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改革是破除生产力发展制度障碍的金钥匙。面对国内外纷繁复杂的风险挑战时,人们往往寄希望于一些问题导向的改革措施,可以“一改就灵”。但是严峻的现实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国家之间最根本的竞争,是制度的竞争。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而制度的缺陷和短板也是国际竞争中最大的风险和隐患。因此,我们要更多地把目标导向的改革,也就是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任务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用市场化改革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发展中的难题”,很好地体现了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的统一。坚持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主要涉及经济体制改革,但也决定着其他各个领域改革的进展和成败。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当前要加快推动各领域的改革,按照目标导向的要求,敢于啃硬骨头,敢于闯激流险关,尽快在市场化改革方面取得新突破,推动各项改革向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靠拢。

为了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必须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改革开放40年来,政府与市场的关系问题始终是经济改革的核心问题。自1992年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模式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健全完善,但是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仍然是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决定要素配置的范围有限,政府对微观经济干预过多,市场和社会发挥作用不够,等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关键是要在深化市场化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制度建设过程中,坚持竞争中性的原则,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市场经济的核心是公平竞争,只有竞争公平,才能从根本上破除阻碍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保证资源配置的高效和市场的优胜劣汰。加强和完善宏观调控,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但是各项政策的出台,都不应忽视和动摇竞争政策的基础地位。坚持以竞争政策为基础来协调相关政策,应成为一个原则。当前,厘清政府和市场关系的一个重点热点问题,是如何加强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協同。两个政策的交汇点是创新,产业政策要转型为创新政策,而竞争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各项产业政策只有通过公平竞争审查,突出创新引领、创新驱动的导向,逐步建立普惠、公平的鼓励创新政策体系,才能协同好产业政策与竞争政策的关系。

为了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还必须正确处理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央与地方关系历来是一个国家治理体系的关键环节,也一直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大议题。中国是一个大国,幅员辽阔,各地情况不同、禀赋各异。由于历史和区位的差异,特别是市场化改革的起步与进程不同,近年来地区发展走势分化明显,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突出的矛盾。在探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中,既要统筹兼顾,协调各方,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又要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激发最广大人民的智慧和力量,给地方更大的发展自主权。长期以来,中央地方的博弈,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往往是有违市场经济的内在规律和公平竞争原则的。今后在抓紧建立规范透明的中央地方事权、财权和转移支付制度的基础上,中央的工作侧重在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在建立完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和公平竞争审查机制方面下功夫;而地方的工作侧重在培育保障市场经济的新动能和各类市场主体的活力,在加快建立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提高地区竞争力方面下功夫。各类改革试点的重点不是给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而是授权改革创新、建立制度高地。

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建立各方面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过程中,还有许多重大理论问题、政策问题可以深入探讨,特别是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问题,更是经济改革战线专家们关注的重点。◆

(本文摘自作者在十七届中国改革论坛上的发言,内容有删节)

猜你喜欢

市场化体系制度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某些单位的制度
浅议农村资产评估体系的构建
互联网+背景下的黄梅戏市场化运作模式研究
“曲线运动”知识体系和方法指导
“三位一体”建体系 长治久安防哮喘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