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开发建设70年回顾与展望
2019-01-15罗永红
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是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州域主体。盆地面积25.8万平方千米,各种资源储量潜在价值达17.2万亿元。七大矿产储量居全国之首,尤以油气、盐湖、有色金属、煤炭资源最为丰富,被誉为“聚宝盆”。
一、改革开放前的柴达木开发建设
“南昆仑,北祁连,山下瀚海八百里,八百里瀚海无人烟。”这首悲伤而凄凉的民谣说的就是柴达木盆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除了盆地东部地区散居着2万多名少数民族群众外,在格尔木以西2万平方公里的区域基本上荒无人烟。1950年6月,第一支勘察队进入盆地进行踏探,开启了国家开发建设盆地的序幕。1953年10月,中央地质部青海预查队来柴达木勘探,完成了盆地东部地区地质勘探。1954年,国家燃料部、石油管理总局、地质局等国家机构组织了有苏联专家参与的13个地质勘察队首次到盆地西部地区。在茫崖发现了18个可能储油构造和9处油苗之后,确认柴达木是一个大有开发前景的地方。在国家的召唤下,全国五湖四海的有志儿女从四面八方汇集柴达木,组成了浩浩荡荡的开发大军。1956年6月28日,冷湖石油探区第一口探井开钻。次年,海西第一个炼油厂——油泉子炼油厂建成,并炼出第一批石油产品。1958年,冷湖五号构造“地中四井”出油,日喷油800多吨。
在以石油为中心的工业矿产开发大规模开展,同时,农业、畜牧业开发也深入开展起来。
1956年,国家动员河南、山东等地大批青年来青海开发建设。2月24日,河南洛阳专区的499名青年志愿队员到达察汗乌苏,3月18日建立了青海省察汗乌苏青年农庄。这是海西州第一个青年集体农庄。大量国有农场建立后,开荒种地,大兴水利,盆地的农业生产初具规模。
1954年5月,青藏公路在慕生忠将军指挥下在格尔木破土动工。从甘肃招民工1200人,组成6个施工队修筑。同年12月20日,完成了格尔木到拉萨的1227公里公路。8月20日,由甘肃河西走廊峡东火车站开始施工,于12月19日修通了敦格公路。打开了通向盆地的交通。
1957年,大柴旦化工厂建立,生产60吨硼砂,产品销往国内外。1960年该厂年产硼砂12576吨,工业总产值3144万元。标志着青海省盐化工业的起步。
到1976年,已建成石油、石棉、钢铁、煤炭、化工、钾肥、有色金属、面粉、食品、皮革等数十个行业,主要产品81个。在后几年里,工业总产值大幅提升。1972年,地方工业总产值1965年增长了31.1倍;1973年比1972年增长38.2%;1975年比1974年增长32.4%;1976年的工业总产值比1975年增长7%,达6630万元。
这一时期的开发建设,是在“一穷二白”的国情基础上,自力更生、白手起家的。虽然起步晚,起点也不高,工业经济规模不够大,发展不够快,总产值不足7000万元。但为后来的开发建设夯实了基础。尤其是这一时期孕育出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来,自祖国各地的有志青年,响应祖国号召,为开发建设柴达木,远离家乡,义无反顾来到亘古荒原,在一无设备二无技术,生活条件极端简陋、艰苦的情况下,在荒无人烟的深山找矿,在浩瀚戈壁中找油,在茫茫荒野中垦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创造了一个个人间奇迹。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柴达木的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撒出的“柴达木精神”,激励着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战无不胜、勇往直前。柴达木的开发建设史,就是一部柴达木人理想信念的奋斗史。
二、改革开放后的柴达木开发建设
(一)低层次和粗放型开发阶段(1978年-1999年)
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将工作重点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盐湖开发以察尔汗钾肥為代表,形成了年产40万吨的全国最大的钾肥生产基地。石油天然气开发以青海石油局三项工程为标志,建成了百万吨级的油田、百万吨级的炼油厂以及436公里的输油管线。锡铁山铅锌矿、茫崖石棉矿、小甘沟水电站等一批中型骨干企业迅速崛起。1984年5月,青藏铁路第一期通车,为海西州经济注入了新活力。“七五”期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84%。“八五”期间年均增长23.63%。“九五”期间年均增长15.84%。这一速度高于青海省和全国水平。
这一阶段资源开发模式处于低层次和粗放型阶段,资源综合开发水平低,采选矿回收率和伴生矿、共生矿、尾矿的利用率不高,各种资源联合开发的层次低,产业关联度不高,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开发中的副产品、废弃物未得到有效利用。
(二)西部大开发阶段(2000年-2004年)
1999年,国家作出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大决策。一系列优惠政策对西部倾斜,西部的投资环境明显得到改善,国家级的大项目在西部大量增加。同时,因资源紧缺而引发的新一轮全球性资源开发热潮兴起,给海西州资源开发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机遇。
以中信国安、庆华集团、河南义煤、青海煤业、山川股份、中航集团、五彩矿业、中电投资集团等为代表的企业纷纷来海西投资兴业,为海西乃至青海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基础。
这一阶段开发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开发地域由点向面全面扩展。盆地是全省资源开发的重点地区,但开发地域主要集中在察尔汗、锡铁山等地,而在这一阶段已拓展到东西台吉乃尔、木里、鱼卡、新源、察汗乌苏等地区,甚至连一直缺乏产业支撑和财政来源的德令哈市也有了青海碱业这样的大型项目。二是开发领域由盐湖资源、油气资源向其他资源扩展。长期以来,除了油气资源外,海西州的资源开发主要集中在盐湖资源的开发上,而盐湖资源的开发也主要集中在钾资源的开发上。这一阶段,盐湖资源的开发已实现了由单纯的钾资源向综合开发利用钾、锂、银、硼、镁等资源转型,向盐湖和油气资源联合开发、综合利用转型。同时,煤炭资源、铁矿资源等成了新的开发热点。这为海西州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新兴产业支撑和新的经济增长点。三是投资主体开始由省内中小型投资者为主向省外战略投资者为主的转变。一些省外战略投资者纷纷进入海西,使海西州资源开发的领域、规模、档次和技术含量都迈上了新台阶。
(三)绿色开发阶段( 2005年-2014年)
2005年,柴达木被国家批准为全国首批循环经济试点产业园区之一。海西州按照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的要求,立足柴达木优势资源和工业基础,重点从规划编制、科技攻关、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和经济效益等方面寻求突破,坚持把资源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作为重点,大力扶持和培育能够提升产业档次、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的优势项目,在资源吃干榨净和“三废”利用方面大做文章,突破了一批技术难题,改进了一批工艺流程,建成了一批配套企业或装置。完善和丰富了特色资源精深加工转化的产业链条,开发规模逐步向集团化、产业化方向发展,开发模式逐渐由原料输出型向资源综合开发、循环利用、精深加工的方向转化。初步形成了以盐湖化工为主的油气化工、盐碱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建材、电力及农畜产品加工等共同发展的特色优势循环经济产业链锥形。
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之一的青藏铁路二期工程格拉段的修建和通车,海西丰富的资源和神奇的景观吸引着海内外人士参观旅游,经商办厂,投资兴业,进而带动了海西州旅游业迅猛发展。
这一阶段开发态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搭建科研平台。在青海省政府、中科院和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共同努力下试验区组建了以中科院盐湖研究所、青海经济研究院等科研单位为主体的柴达木循环经济研究院,开展了10个循环经济共性、关键技术开发和产业化示范重大专项课题的研究。二是科技创新取得重大进展。以提高整体装备水平、提升科技含量为重点,支持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积极引导企业开展循环经济技术应用研究和推广工作。选定了盐湖集团、中信国安、青海锂业、西部矿业、庆华集团等一批循环经济示范企业。加快对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应用。三是积极开展人才培养。依托州职业技术学校,设置相关专业,开展适应于循环经济发展所需的人才培养。
(四)2014年后的开发建设(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从改革开放到2010年,中国经济保持了长达32年的持续高速增长,创造了世界经济增长奇迹,但2010年以后中国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突出,环境资源人口约束加强,传统比较优势弱化,在国际市场持续低迷和国内需求增速趋缓的情况下,部分产业供过于求矛盾日益凸显,传统制造业产能普遍过剩。中国经济表现出新的发展趋势。如何认识这个新趋势,将决定采取什么样的经济发展方式,关乎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
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2012年,党的十八大确定“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总体目标。在这一目标指引下,党中央对中国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始了新的探索和深入思考。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说:“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要增强信心,从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这是总书记首次以新常态描述新周期中的中国经济。11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系统阐述了新常态的内涵:一是速度,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结构,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动力,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背景下,海西州经济发展经历了快速发展到快速下滑再到回暖的曲折过程。地区生产总值从2011年的481亿元一路高歌到2013年的610亿元,高出海东市273亿元。之后开始下滑,且下滑的速度惊人。由前面两位数的增长直接跌到2015年的1.5%。总量跌至440亿元,与海东的差距只有56亿元。海西占据青海省90%以上的矿产资源,拥有青海省45%以上的土地,拥有青海重点打造的油气、鹽湖、冶金等几大产业基础。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青海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在2016年2月22日率省发改委、经信委、科技厅等15个相关厅局、中石油、国网省电力公司等四家央企、中国银行青海省分行、国家开发银行青海省分行等八家金融机构以及青海西部矿业、青海大漠红枸杞有限公司等三十家省属企业和民营企业主要负责人风尘仆仆赶到海西,召开了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把脉海西经济出现的问题,帮助海西破解难题,寻求解决的办法。会议规格之高、规模之大、内容之实、措施之强、支持力度之大,在海西发展史上前所未有。会议充分肯定了海西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贡献,进一步认识海西在青海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地位,深刻分析了海西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特殊困难;会议研究制定了支持海西发展的意见:加大财政金融支持力度、提升资源要素保障水平、增强科技人才支撑能力等等。
2016年8月22日至24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海,提出了“四个扎扎实实”[1]重大要求和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奋斗目标。明确提出:一方面,要积极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升级、产业链延长、资源综合利用、提高附加值等举措,全面提高传统产业水平。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特色新兴产业,着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以及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环境友好型特色新兴产业。
聚焦青海省委、省政府海西改革发展工作会议把脉的问题导向,在总书记青海讲话精神指引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海西的四大传统支柱产业(盐湖化工、油气化工、煤化工、有色金属冶炼)转型升级,三去一降一补。加快动力转换,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大力培育新能源、新材料、信息技术、特色生物、现代服务业等现代新兴产业,实现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形成海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实现经济换挡提速,各项经济指标开始回升。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487亿元,2017年跃升至526亿元,2018年又跃升至625亿元,同比增长8.3%,人均生产总值达120966元,增长7.6%,高于全省和全国。地区生产总值三年上了三个大台阶。
三、柴达木的明天更美好
2016年12月,青海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提出了“四个转变”。[2]这是省委深化省情认识的思路创新,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
2017年5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建设“一个同步,四个更加”的新青海。[3]2018年,青海省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了推动青海未来五年发展的总体考虑是:谋划实施以“四个扎扎实实”“四个转变”“四化同步”[4]“四个更加”“四种本领”[5]为主抓手的“五四”战略。“四个扎扎实实”是做好青海工作的根本遵循,“四个转变”是推动落实“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的方法路径,“四化同步”是实现“四个扎扎实实”和“四个转变”的有力支撑,“四个更加”是建设现代化强国愿景在青海的具体体现,“四种本领”是完成各项目标和任务的基本保证。
为落实“五四战略”,2018年7月,青海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了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的“一优两高”战略部署。生态保护优先是首要前提,高质量发展是基本路径,高品质生活是根本目标,三者协调统一,相互促进,是一个有机整体。省委作出“一优两高”的战略部署,就是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贯彻“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深入落实“五四战略”,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在青海的具体体现。
黨的十九大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治国理政基本方略,明确了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的总体要求,绿色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为海西发展开启了新空间、创造了新机遇。“一优两高”明确了海西发展的基本遵循。对海西而言,生态资源是最大的资源,生态优势是最大的优势,绿色发展是最大的发展。只要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海西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敞亮。
海西州“一优两高”实施方案,以绿色产业、城镇带动、乡村振兴、生态报国、投资于人、幸福民生、创新支撑“七大战略”为统揽,明确了40项重点任务和措施。同时,综合分析州内外形势和海西州发展条件,明确了三个阶段目标任务。第一阶段(2018年-2020年为“一优两高”打基础)。到2020年,完成“十三五”发展目标,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二阶段(2021年-2025年,构建“一优两高”新格局)。到2025年具有海西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格局初步构建,海西州各族人民享有更高品质的生活;第三阶段(2026年-2035年“一优两高”全面实现)。与青海省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成具有海西特色的现代化经济体系,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主要支撑。全面融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等重大战略,国际经济合作和交流深度广度不断拓展。“双核引领、东西并进”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更加完善。人民生活更为宽裕,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社会充满活力,和谐有序。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总体形成,生态环境质量实现根本好转,国家生态安全屏障更加牢固,谱写转型发展、全面振兴的崭新篇章。
回眸七十年风雨历程,海西各族人民团结奋进,开拓进取,海西州经济和社会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辉煌成就。展望未来,海西州各族人民将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勇于担当作为,深入贯彻落实“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弘扬和积极践行“创新卓越、包容大气、务实诚信、担当奉献、感恩图报”的海西精神,努力拼搏,创新求实,一个充满活力,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海西必将成为青藏高原上一颗耀眼的明珠。
注 释:
[1]扎扎实实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扎实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扎扎实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加强社会治理,扎扎实实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2]努力实现从经济小省向生态大省、生态强省的转变,从人口小省向民族团结进步大省的转变,从研究地方发展战略向融入国家战略的转变,从农牧民单一的种植、养殖、生态看护向生态生产生活良性循环的转变。
[3]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更加富裕、文明、和谐、美丽的新青海。
[4]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5]增强学习和政治领导本领,增强改革创新和科学发展本领,增强依法施政和群众工作本领,增强狠抓落实和驾驭风险本领。
作者简介:罗永红,海西州委党校高级讲师、党员教育高原先锋师资库成员、青海省家庭教育讲师团成员、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特聘教授。重点研究党的建设和经济等。近年来,在各类报刊发表文章百余篇。获青海省委党校、省延安精神研究会、省法学会、省党史学会等省级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10余次。论文《以法治保障青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获 “中国·西部法治论坛” 优秀论文奖。四项课题为全省党校系统重点课题和省行政学会课题,其中《青海加快循环经济创新发展研究》获2017年省行政学会课题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