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过拉梦的河流
2019-01-15叶梅
转眼间,《民族文学》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创刊十周年了。
回顾当年的创刊经历,不由联想起那些年因感佩于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曾写出一些文字来试图表达我的礼敬,初拟书名为《穿过多样化的河流》。后来就“多样化”一词请教好几位著名的民族语言翻译家,用他们的民族语言如何表达?有的说来音节很长,而藏语发音简短,可音译为汉字“拉梦”,让人觉得美妙而又富有联想,于是这部由作家出版社出版的散文集后来定名为《穿过拉梦的河流》。
实际上就是多样化的河流。
的确,当波涛汹涌的大江浩荡地奔向大海时,我们不能忘了在它的源头,那许多迷人而又多姿的河溪,它们来自冰川和大地深处、来自上天给予的每一滴甘露,它们以不同的表情,或粗犷或细腻、或缠绵或灵秀地汇到一起,于是大江才逐渐丰满壮阔起来。从古到今的中华文明正好比一条气象宏伟源源不斷的大江,是由多源的绚丽缤纷的多民族文化所构成的。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中有54个具有本民族的语言,23个有本民族的文字。显而易见,一种语言或文字表达了一个民族特有的生活形态和思维方式,是一个民族个性文化存在和发展的载体。(2007年1期《民族文学》卷首语)
新时期以来逐渐丰满壮阔的多民族文学,越来越明显地呈现出令人不能忽略的斑斓,据当时统计,使用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创作的作家已达数千人,大量未经翻译的作品一直在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处于重要的存在,中国少数民族文学正逐渐成为一幅多元的文学版图。2008年夏末的一天,在中国作协的一次会议过后,李冰书记与时任中国作家出版集团管委会主任的张胜友一起对我说,“如果再办几本少数民族文字版的《民族文学》,你看如何?”我喜出望外,连声说太好了!那时我来到《民族文学》工作已有两年,一直经费紧张,困难不少,多次与副主编李霄明以及杂志社的全体人员商磋如何发展,曾设想创办下半月刊,壮大阵地,从而团结凝聚更多的少数民族作家,但因种种原因方案未能实施。而中国作协对创办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决策如一道春风,立刻激发起杂志社全体人员的巨大热情。
在中国作协党组的全力支持下,我们很快进入了申办刊号、组织翻译家、挑选优秀作品等一系列筹备办刊的工作。李冰书记在他的办公室给新闻出版总署、国家民委的主要领导打电话,商谈刊号、协调翻译等,使得创刊工作在各有关部门的重视下得以顺利进行。经过认真申报、层层审定,在刊号批准十分严格有限的情况下,《民族文学》杂志一次性获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三个独立的刊号;又在国家民委领导的支持下,中国民族语文翻译局勇挑重担,承担起作品翻译及全面审读把关,并同意将此列入他们的常年工作,在《民族文学》版权页上加以标注。
《民族文学》全体人员振奋精神,集中优势,将杨玉梅、安殿荣、石彦伟等青年编辑从汉文版岗位抽调到少数民族文版的筹备,虽然人手少、经验根本谈不上,但他们心怀理想,在干中学,边学边干。大家精心策划相关栏目,选择优秀的母语原创作品、翻译当代中国文学精品、介绍多民族作家作品,同时根据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的文化特色,精心设计了不同风格的封面及内文装帧、插图,反复征求意见,几易其稿。
2009年6月,《民族文学》杂志在紧锣密鼓筹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刊物的同时,又策划举办了“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诚邀55个少数民族的作家、诗人、翻译家来到北京,一个民族也不少,以此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到来。为了让那些不少是首次来北京的少数民族作家方便找到驻地,杂志社办公室多方联系,寻找到离西客站最近的京铁大酒店,坐火车的朋友几乎一出站就可以看到酒店的标识。
研讨班期间,中国作协主席铁凝到会讲话,她深情地谈到,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为中国文学提供了一道亮丽的风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是我们今天时代的写照。作协党组书记李冰、原党组副书记玛拉沁夫、党组全体成员参加了研讨班的开班仪式,与大家亲切合影。时任青海省副省长、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会长的吉狄马加,著名作家蒋子龙、阿来等分别授课,语重心长,给大家注入了勃勃活力。现为内蒙古作协副主席的王樵夫曾在闭幕式上代表作家们发言:“学习研讨的每一天,对我们每一个少数民族的学员来说,都是生命中最有意义的时刻。玛拉沁夫、蒋子龙、崔道怡、张守仁、吉狄马加、叶梅、李敬泽、阿来、阎晶明、胡平、铁木尔、降边嘉措、李建军、牛玉秋等等我们所敬仰和崇拜的专家、大师的精彩讲座,丰富了我们的文学审美,提升了我们的写作意识;澄清了我们曾经的困扰和忧虑,磨砺了我们艺术的技巧……在未来恢宏的民族文学交响乐中,必将更多地听到来自我们这次研讨班学员们的声音。”
就在这次研讨班期间,杂志社发布了关于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版《民族文学》即将出版的消息,引起了诸多媒体的关注,至今仍能在网络上看到当年的报道。如2009年6月14日《解放日报》发表评论,标题为《<民族文学>即将出版蒙藏维语版》,文中写道:“全国少数民族作家‘祖国颂创作研讨班6月13日在京开班。本次研讨班是由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社、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联合主办的。据悉,这是近年来中国少数民族文学规模最大、人数最多的一次研讨班。受邀作家来自全国各地,包括来自地震灾区的羌族作家和人口不足十万的人口较少民族作家……在开班仪式上,主办方透露,蒙古版、藏文版、维吾尔文版的《民族文学》已经获得了发行刊号,8月份或将试刊。这将成为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新阵地,也是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又一重大成就。”
布赫、热地、铁木尔·达瓦买提等国家领导人分别为这三本刊物的创刊题写了刊名,铁凝、玛拉沁夫、柳斌杰等文学界、出版界领导题写了热情洋溢的寄语。接着,我在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出差时,又突然接到李冰书记的电话,他喜悦地说:“温家宝总理给《民族文学》题词了,办好民族文学,促进民族团结进步。”我惊喜交加,反复问了好几遍。回到北京,果然见到温总理浑厚有力的亲笔题词,杂志社的同事们奔走相告,倍受鼓舞。
经过近一年各方面紧张认真的筹备,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民族文学》于新中国成立60周年前夕正式出版,各大新闻媒体相继作了报道,称:“中国作家协会《民族文学》杂志蒙古文、藏文、维吾尔文三种少数民族文字版本,于9月初正式创刊。这意味着我国唯一的国家级少数民族文学刊物,实现了以包括汉文在内的多民族文字同时刊发的重要转型。”
在中国作协党组的指示下,刊物很快走进了边疆的农牧区、学校、军营、机关,甚至寺院,在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聚居的地区得到了热烈反响,读者们纷纷表示,第一次从少数民族文字刊物中读到了当代名家名作和本民族的佳作,还读到了其他少数民族的作品,从中了解到兄弟民族的生活,令人十分欣喜。本社事业发展部、总编室多次组织与中央党校、中央民族大学等高校、社区及内蒙古、西藏、新疆各地发行局、读者的座谈,广泛征求对刊物质量的建议和意见,进一步扩大发行,让刊物送达更多的基层读者。专家和读者们一致认为: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文化交流是沟通各族人民情感、维护国家团结统一的纽带。《民族文学》少数民族文字版的创刊,将为促进各民族的相互了解和团结发挥重要作用。
2010年之后,一批批懂得母语的年轻人应试走进了《民族文学》,永花(蒙古族)、吉多加(藏族)、玛丽亚(维吾尔族)、米娜尔(哈萨克族)、徐海玉(朝鲜族)等,他们给杂志社带来了新的气象,也从此与母语写作的作家翻译家有了直接沟通,质量和效率得到很大提高。同年10月,曾担任《文艺报》副总编的石一宁调任《民族文学》副主编,分管少数民族文字版,力量不断加强,工作更加有序。在多方领导支持下,《民族文学》于2012年又相继创办了哈萨克文、朝鲜文版,从此共拥有汉、蒙古、藏、维吾尔、哈萨克、朝鲜六种文字刊物,不断引起各方面关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这年辞旧迎新之际,《民族文学》在北京隆重举办年会及年度奖颁奖,蒙古、哈萨克斯坦、韩国、朝鲜等国的驻华使馆分别派了文化参赞出席,对《民族文学》杂志多语种给予了美好的赞扬和强烈兴趣。哈萨克斯坦的学者专家在阅读哈萨克文版《民族文学》之后,表示要每期都转载;韩国将朝鲜文版《民族文学》作品选入了他们主办的刊物并进行评奖;蒙古国其后选载了《民族文学》多种作品,并进行了多次友好的文学交流。《民族文学》多语种版本由此不仅为国内读者,也为部分跨境民族提供了有益的精神食粮,为古老的丝绸之路栽种了一棵棵绿色和平之树。
十年间,在中国作协领导下,《民族文学》获得了一次次宝贵的发展机遇,杂志社编辑和管理队伍也由此得以不断成长,他们勤奋学习,努力工作,年轻一代逐渐挑起了大梁,目前他们在现任主编石一宁等同志的带领下正在探索新的开拓,谋求刊物质量不断提升,出人才,促精品。
习近平总書记曾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少数民族文字版《民族文学》的创刊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关爱,体现了各民族间的相互欣赏和文化建设的需要。我们有幸参与其间,要衷心地感恩伟大的祖国,感恩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迎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新时代里,承载着中华民族梦想的大河必将更加波澜壮阔,《民族文学》这块受到人们喜爱和珍惜的文学阵地也必将进一步创新发展,有力促进各民族相互了解、相互学习,共同团结进步,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更加美妙的篇章。
责任编辑 安殿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