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发展改革系统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班上的发言
2019-01-15朱东方
朱东方
感谢研究室给我这个机会同大家交流,我向大家汇报两点体会。
一、关于导刊
截至今年10月,《中国经贸导刊》已连续出刊900多期,这是一本我们为之自豪的有35年历史的经济综合时政类杂志。回顾35年经历,我们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跟随着国家政府机构改革,先后作为国家经委、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的委刊,见证了中国经济波澜壮阔的发展进程,承载着同时代人们的思想解放,记录了经济理论的探索总结,在国家发展改革系统以及经济界、企业界中享有一定影响。各级领导对导刊宣传工作很支持,很信任,将许多重要的文章、讲话、报告批示到《中国经贸导刊》发表。
办好《中国经贸导刊》,是杂志社的工作和义务,但仅仅靠杂志社自身的力量,显然难以胜任。我们之所以信心满满、越办越好,主要是因为在座各位,我们依靠的是全国发展改革系统同志们,在此,我代表导刊社全体同志向各位表示衷心感谢!
各地对宣传工作都比较重视,坦率讲,往往更重视网络等新媒体,而对利用期刊杂志还不够重视。与新媒体相比,期刊有劣势也有优势。新媒体时效快,信息量大。杂志时效性较差,但相对有深度,多以系统性、论证性为主,具有很强的参考、保留价值。我们遇到许多单位的“笔杆子”、业务骨干,他们都深有体会地说,有一本《中国经贸导刊》这样的可资参考、利用的杂志放在案头,随时翻翻,既可靠,又实用,既是“指南针”,又是“工具书”。请大家继续关注、支持《中国经贸导刊》。
二、关于地方组稿
为了贯彻落实去年全委新闻工作座谈会关于做好上下联动,加强系统凝聚力,助推发改业务工作的精神,我社立即研究部署,调配采编力量,形成了强有力的地方组稿队伍,导刊专门开辟了“地方交流”栏目,专门刊登各地业务工作经验,包括新探索、新尝试、经验教训,既给各地提供了展示的舞台,也给各地业务工作开展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切实履行委刊的职责。去年以来,我们刊发了大量地方实践经验的稿子,总结了一大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受到基层同志们的欢迎,助推了系统业务工作。关于“地方交流”栏目地方实践经验稿子的受欢迎程度,在今年二、三季度的调研中我深有体会。很多省市县发改委的同志都主动称赞我们导刊的这个栏目好,给他們带来了切实的帮助。全国各地的工作推进多数不同步,一旦一个地方的经验刊发,其它所有工作尚未开展、准备部署的地方,就有了一个非常好的参考,如获至宝啊!
在这里,我给大家分享一点个人的体会。我长期在国家发改委工作,期间也在地方发改委工作几年,具体参与了地方经济规划政策的推进和落实,近三年,我担任导刊社社长,这些工作阅历,使我对地方从事新闻宣传和联络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体会。现在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政策落地,检验政策落地的重要标准就是政策实施的效果和经验。如何提炼出系统的、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材料,就成为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而且这项工作往往由于衔接不畅、业务部门太忙被忽视、没有被完成,我们失去了许多可以使工作开展事半功倍的借鉴机会。业务处室的工作人员,精力都盯着文件起草、专项事务推进,没有多少精力去关注经验材料的梳理及宣传推广。我们在座各位从事宣传工作的同志们,既能接触业务处室的具体工作,也能更多接触多方面宣传信息。希望在座各位抓住这项工作、把握住这个机会,在得到本地某项业务工作效果良好的信息后,建议提醒从事该项业务的同志抽时间去梳理,或者干脆协助他们一起来总结、梳理,形成工作经验的典型教材,然后推荐给我们导刊刊登,再把导刊刊发的经验做法反馈给委领导和业务处室相关同志。想想看,这是一项多么有意义的工作啊!
我们刚刚在武汉召开了2020年度组稿、宣传工作会议,在座不少同志参加了我们的会议,会上我向同志们讲,如果你发掘或协助梳理了一个本地工作经验的材料,向我们推荐、刊发了,其它省市的同志得到启发、参考,业务工作得到了助推。一是起草材料、开展工作的同志看到材料刊发,会非常感谢你。二是单位的领导一定会表扬你。三是你自身的价值得到更大体现,值得自豪!四是其他地区的同志们也会感激你,今后我刊准备在地方交流经验稿子的后边要注上推荐人(通讯员)的名字,对你们的劳动表示尊重。五是由于你的推荐,我们的事业更好更快地推进了,你不仅“初心”没忘,而是更好地实践了你的“初心”。我说,这不仅仅是一项有意义的事,而是一项善举、壮举!所以,请在座各位同志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高度责任感,主动帮助我们组稿,积极推荐各地经验做法的稿件给我们,理直气壮地协助我们征订、发行,扩大导刊覆盖面,增强导刊影响力,切实助推发展改革业务工作。
再次谢谢大家!感谢各位主任、同志们对经贸导刊的关心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