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现状及高效管护建议

2019-01-15王忠姣党坤良

陕西林业科技 2018年6期
关键词:总面积护林员林农

王忠姣 ,党坤良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林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2. 三门峡市陕州区林业局,河南 三门峡472100)

国家级公益林对国土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是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满足社会需求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生态公益林建设与管理也成为现阶段我国林业工作的重点之一[1-3]。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于2004年初步区划界定,十余年来,陕州区林业局不断强化和规范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区域内国家级公益林质量和生态效能不断提升。但由于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涉及面广、任务艰巨,管理体系和机制还不尽完善,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为进一步巩固和提高国家级公益林质量和管护成效,我们对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结构现状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1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林地概况

陕州区土地总面积160.97×103hm2,林业用地总面积100.79×103hm2,区划界定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36.71×103hm2,占林业用地总面积的36.42%,涉及全区13个乡镇和一个国有林场。

1.1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地类面积结构

在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有林地22.05×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60.06%;灌木林地9.95×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27.12%;疏林地0.5×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36%;未成林地4.21×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1.46%(表1)。表明陕州区国家级生态公益林以有林地为主。

表1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地类划分面积结构

1.2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起源划分面积结构

在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纯天然起源23.96×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65.26%;人工造林12.75×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34.74%。

1.3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优势树种划分面积结构

由表2可以看出,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优势树种主要是栎类和刺槐,黄林木经济林、连翘景观林等也占有较大面积和比例。

表2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优势树种划分面积结构

1.4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地貌划分面积结构

在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低山地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4.79×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40.27%;平原地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0.04×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0.11%;丘陵地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4.33×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11.8%;中山地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17.55×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47.82%。表明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主要集中在中山和低山地区,丘陵、平原较少(表3)。

表3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地貌划分面积结构

1.5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权属划分面积结构

在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国有国家级公益林面积5.51×103hm2,占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5.01%;集体国家级公益林面积24.04×103hm2,占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65.50%,个人国家级公益林面积7.16×103hm2,占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9.49%(表4)。

表4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权属划分面积结构

1.6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土层厚度划分面积结构

由表5可以看出,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的土层厚度集中在30~40 cm之间,其面积达28.98×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78.94%,土层厚小于(包括)20 cm的公益林3.61×103hm2、 占总面积9.84%。说明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土壤环境较好,林地质量及其生态效能有较好的提升条件。

1.7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生态区位划分面积结构

在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黄土丘陵沟壑区国家级公益林23.71×103hm2, 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64.59%; 三门峡水库国家级公益林6.78×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8.47%;小浪底水库国家级公益林6.62×103hm2,占全区国家级公益林总面积的16.94%。

表5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土层厚度划分面积结构

1.8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行政区域划分面积结构

按行政区域划分,陕州区内共13个乡镇、一个国有窑店林场。由表6可以看出,全区国家级公益林资源较多的有国有窑店林场、宫前乡、店子乡、张汴乡、菜园乡和西张村镇。

表6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按行政区域划分面积结构

2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现状及存在问题

2.1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现状

县级林业主管部门在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文件和政策;组织实施国家级公益林的调查、区划、界定、营造、抚育、 保护和管理等;建立、管理辖区内国家级公益林资源档案档案,并根据年度变化情况及时更新;同财政部门共同完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等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中相关的各项工作[4]。

2.1.1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的组织及档案管理 陕州区政府设有国家级公益林管理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协调全区国家级生态林管理,并由陕州区林业局下设机构——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公室具体负责,该办公室配有主任1名、副主任1名、专业技术人员4名,主要实施全区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管理以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等工作。配置专人负责档案管理,配有专用档案柜,对全区国家级公益林相关档案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2.1.2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管理情况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巡护工作主要由兼职护林员完成,全区共聘用护林员271名。全区国家级公益林共划分为4个管护片区、238个责任区,每个片区设1个管护站,每个责任区配备1~2名兼职护林员,护林员采取聘用合同制,按照“就近、就地、择优”原则,按村级推荐、乡级筛选、区级审核程序,每年选聘一次,受聘兼职护林员经区林业局统一培训合格后再上岗。对兼职护林员巡护工作实行二级管理监督:区林业局制定《陕州区护林员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和《陕州区护林员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每月不定期对兼职护林员在岗及巡护情况进行抽查和监督;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以《管理办法》和《考核办法》为依据,采取召开例会、审阅巡山日志、责任区不定期抽查、使用“护林宝”APP考勤等方法,对护林员日常巡护工作进行全方位、规范化动态监督检查和百分制考核。要求护林员每月巡护天数不少于22天,全年按考核总分评选优秀护林员、称职护林员、不合格护林员。护林员的管护费由基本和浮动两部分组成,基本管护费每月300元,每月发放一次。浮动管护费每月200元,根据考核得分,每半年发放一次。

2.1.3 陕州区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兑付情况 从2009年开始陕州区实施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政策,集体和林农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从2011年起全部纳入补偿范围。全区补偿面积31.31×103hm2,占区划界定总面的85.29%,其中:国有0.11×103hm2,集体和林农个人31.2×103hm2。涉及175个行政村1个林班、1 649个小班。国家级公益林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严格按照《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管理办法》(财农〔2009〕381)和《河南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实施意见》(豫财农〔2011〕138号)等相关文件要求,及时、足额打入林农“一折(卡)通”内。实行专户核算,专款专用,封闭运行,杜绝挤占、挪用情形。

2.1.4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项目建设概况 现阶段,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建设项目主要集中于新建和修缮管护设施,截止目前,全区共新建护林房130间,占地面积2 300.5 m2;公益林大型宣传标牌80块,小型210块;护林员管护责任标牌280块;营造生物防火林带19.051 km;设立机械围栏41 000 m,围栏林地面积1.4×103hm2,增强了国家级公益林的识别度、认知度和对公益林破坏活动的威慑力,有效提高了国家级公益林的管护成效。同时利用中央财政资金开展了护林员培训、优化了档案管理设施等。

2.2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中存在问题

2.2.1 林农保护森林资源意识不强、护林积极性不高 大部分林农对国家级公益林概念以及保护国家级公益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清,自觉保护国家级公益林意识淡薄,极少阻止、举报甚至还参与盗伐国家公益林的行为,造成了森林资源的破坏和损失。

2.2.2 基层乡镇林业站专业技术人员不足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主要由陕州区林业局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公室、乡镇林站和护林员来完成。近几年林业建设任务繁重、庞杂,乡镇林业工作人员短缺,全区13个乡镇林业站共有工作人员18人,每个乡镇只有1~2人,部分人员还兼职其他工作,且乡镇林业站工作人员人事权归乡镇管理,很多情况下首先为乡镇其他行政服务,人员调整频繁,技术力量薄弱,增加了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难度。按现有国家级公益林地面积及相关工作任务量估算,全区乡镇林业站共配备40名工作人员较为合适。

2.2.3 护林员专业技能欠缺,培训效果不理想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护林员大多为村民且每年更换,他们上岗前虽然进行了培训,但对林业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了解不够充分,有的甚至很少,因连聘、新聘等原因造成的护林员之间责任心和专业知识差别较大,导致重复培训、培训效果不理想,国家级公益林管护效果难以持续提升等问题。

2.2.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未能达到林农心里预期 按照《国家级公益林管理办法》规定,对于集体和个人所有的国家级公益林,中央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每年下拨资金225元·hm-2[1],除去公共管护支出、公益林建设项目资金、管护劳务费等,直接发放给林农的仅135元·hm-2。据了解,2017年陕州区成熟刺槐林木材收益在(18.0~27.0)×103元·hm-2;成熟杨树林木材收益在(13.0~16.0)×103元·hm-2。根据我国最新发布的《主要树种龄级与龄组划分》(LY/T 2908-2017)标准,陕州区刺槐和杨树用材林主伐林龄一般在21 a,用材林年均木材收益可达到1 000~8 000元·hm-2,远远高于生态效益补偿金额,因此导致林农对国家级公益林保护积极性不高。

2.2.5 资金投入不足,管护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 国家级公益林建设资金每年由中央财政按照26.25元·hm-2·a-1标准统一拨款,在现阶段建设材料价格和劳务费标准等都上涨的情况下,该拨款额度标准较低,既难以满足大型建设项目和一些基础保护设施提升建设标准的资金需求,也对维护已经投入使用后的设施不利。

3 陕州区国家公益林建设管理建议

3.1 强化宣传,提升林农保护森林资源的意识

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纸、传单、宣传牌、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传媒方式,以及林农喜闻乐见、参与度高的随手拍、绘画、剪纸等主题活动,广泛、深入宣传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战略和国家级公益林在维护国土安全、民众生产生活质量等方面的不可取代作用,国家生态公益林管理及奖惩办法等,提高大众尤其是公益林周边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自觉性。

3.2 充实、培训基层林业管理和林地管护人员,提高公益林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技能

选择具备一定林业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乡镇林站和护林员队伍,并使其人员相对固定,以保证国家级公益林管护工作的专业性和连续性。另外,对从业人员要根据其林业知识与技能情况制定和细化培训方案,进行系统、持续性培训,打造一支专业素质过硬的管护团队。

3.3 发展林下经济和生态旅游,促进国家级公益林综合利用

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中二级国家级公益林较多,可以根据林地情况合理综合利用,在保护国家级公益林资源、不破坏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适度发展林下种植养殖和生态旅游等项目。可选择具有丰富物种多样性,自然风光优美,交通便利,距离现有景区较近,具有一定的人文、历史挖掘潜力的林区,开展生态旅游项目。一方面可以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林农收入,另一方面也可以增补国家级公益林建设资金,用以加强对陕州区国家级公益林的保护和管理。

3.4 营造林时要注意保水,做好病虫害监测预防工作

陕州区年平均蒸发量是降水量的4倍,且区域内国家级公益林主要分布在低山和中山地区,所以在营造林过程中要注意水份的影响,尽量选择蓄水、保水效果较好的整地方式。在较平缓的山地可选用带状整地法,土层较厚地区可选用反坡梯田或水平沟整地法,土层较薄地区可选用撩壕法;对于坡度较大的山地可选用鱼鳞坑整地法。造林时要尽量选用刺槐等耐旱的本土优势树种。同时,大面积人工造林较易发生病虫害,要注意做好对病虫害的监测与预防工作,主要包括黄连木尺蛾、草里蚧、光肩星天牛、杨树腐烂病和溃疡病等。

猜你喜欢

总面积护林员林农
珙 县召开生态护林员视频培训会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光影视界
第二届甘肃最美护林员(草管员)
太平洋名字的来历
平凉市出台生态护林员管理实施办法(试行)
严坪林场森林抚育研究
——以起源权属为例
沙洋停征林业“两金”减轻林农负担
林业深化改革 林农共享红利
我国湿地10年“丢”一个海南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