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德镇:千年历史之上的城市重塑力量

2019-01-15史英静

城乡建设 2019年1期
关键词:昌江瓷业景德镇

■ 史英静

图片来源:昌江两岸旅游风光带控制性详细规划及城市旅游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

“新平治陶,始于汉室”,景德镇拥有1700年的治陶史,1000年的官窑史和600年的御窑史。从“众窑之一”到“一家独大”的显位,“天时、地利、人和”造就了千年瓷都景德镇,它因瓷而兴,又以镇名扬天下,最终成为了明代“中国四大名镇”中以单一手工业撑起一座城市的孤例,也曾一度成为东方神奇之地“世界瓷业中心”。她经历了宋元明清的鼎盛,也迎接了建国后大工业时代的辉煌。如今,在文化当道的今天,景德镇仍以千年不变的强大的“瓷”IP,在产业、文化转型中重塑这空间载体。

唐宋元:景德镇瓷业历史的起点,一段“走出去”的历史,走向辉煌的开始

如果翻看历史,你会发现,在元青花享誉世界之时或许才是景德镇真正“一家独大”之日,而在此之前,景德镇只是在默默地继续着“水土宜陶”这片神奇土地上自发性产业形成及自发性城市塑造的故事。

时至隋唐,中国陶瓷业出现了“南青北白”的局面,而五代时期的景德镇则以高质量的白瓷一举打破了这一“定律”。虽然如此,但它仍然是中国并不显眼的“众窑之一”,即使是到了宋代,中国五大名窑林立的时期,我们也难能一眼窥见景德镇的身影。但是,从其内部陶瓷业发展的历史节点去看,唐五代已然成为了景德镇陶瓷业开始“爆发”的黄金时代。唐代景德镇名“昌南”,这亦是“CHINA”红及长安,为世界所知的开始。

唐安史之乱、五胡乱华让中原深陷于水火,这促使北方离民大量涌入南方,包括地处山间的景德镇,为景德镇带来了新力量。诚如唐代诗人皇甫冉在《送李录事赴饶州》一诗中描述北方人南渡饶州的情景:“北方南去雪纷纷,雁叫汀沙不可闻”。

窑场开始大面积出现在景德镇市郊以及浮梁县昌江的支流东河和南河一带。当时瓷业遵循着“依山建窑,临水筑碓”的规律,靠山就有瓷石,临水就能为碎石的水碓提供动力,他们真正开始因“水土宜陶”的自然地理环境而自豪。据载,五代时期的窑场大约有21座,著名的有湖田窑、白虎湾等。

当时的人们还处于“忙时种地,闲时制陶”的状态,比起制陶,人们更愿意相信农业才是安身立命之本。直到宋初,虽然陶瓷业仍是人们眼中的“副业”,但不置可否,景德镇的制瓷业正开始走向辉煌。从宋初昌江支流—南河、小南河集聚的30多座窑场到南宋,景德镇已出现了“村村窑火”、“户户陶埏”的场景。资料统计,南宋时期沿河所建窑场竟有300多座,景德镇又一次迎来了辉煌。

宋代景德镇战争移民中夹杂的北方名窑工进一步推动了景德镇瓷业技术的革新和发展,开始铸就了“匠从八方来,器成天下走”的传奇。大量外来移民没有耕地,只能选择制瓷业为生,景德镇的制瓷业开始逐渐脱离于农业而走上了单一手工业的道路。昌江东岸因座座窑场的兴起而逐渐形成集市,镇区街巷、里弄格局开始形成。

宋代景德镇城市范围(来源:陈新《从地名变迁考述景德镇城市空间变迁》,硕士学位论文,景德镇陶瓷学院。依据嘉庆版《景德镇全图》绘制)

景德镇瓷业逐渐开始走向专业化、体系化,而南宋迁都至临安,全国经济重心的南移也加大了景德镇瓷器的外销需求,景德镇瓷器开始“走出去”走向国内,走向世界,部分瓷窑还有幸被皇家选中成为皇家指定的陶瓷制造商。除了内销,景德镇瓷器还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及“陆上丝绸之路”大范围地销往至世界各国。

宋代陶瓷业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了元代,元代统治者酷爱景德镇白如玉的瓷器,建立了浮梁磁局,设置了众多官窑,还以强制手段从全国各地迁来了众多陶瓷工匠。据统计,元代景德镇外来人口最多时曾达9万人。景德镇陶瓷业又一次被注入了鲜活的血液,陶瓷技术和工艺达到了新高。遂此,景德镇在元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开始占据了“一家独大”的显位,元青花问世,至精至美之瓷开始仅出于景德镇,而其它各地瓷窑烧制的瓷器则开始走向了“粗糙滥制”的境地。

此时的景德镇瓷窑进一步向镇区及附近集中,镇区、浮梁县湖田、湘湖、南市街、瑶里作为集镇逐渐形成,景德镇开始了一段光辉而繁盛的时代。

明清:景德镇瓷业历史的辉煌期,一段世界瓷都的历史,“四大名镇”的开始

明代,皇家对景德镇陶瓷的“钟爱”有增无减,“一家独大”的景德镇承载着为皇家烧制瓷器的重担,在珠山区的高地皇家御窑厂建立。此时,瓷窑的修建都遵循着“沿河建窑,随窑建坊,依坊建民居”的规律,某种程度上此时陶瓷产业的集聚已然成为了“政治密集型”产业。据统计,明代瓷窑最多时达到约900座,如当时有名的徐家窑、邑山窑等,它们均是御窑附近的镇窑。

民窑处于御窑周围,而“官搭民烧”则开始成为约定俗成的分工。人们工作在御窑附近的民窑、作坊,也生活在纵横交错的里弄、街巷之中,此时的里弄、街巷体系正趋于完善,即形成了所谓的“一半瓷业,一半民居”的工业城镇格局,不同的里弄就是不同瓷器的生产分区。

《天工开物》中记载,“有明一代,至精至美之瓷,莫不出于景德镇,合并数郡,不敌江西饶郡产也。”当时御窑厂使用了景德镇最好的原料,集聚了景德镇最好的工匠,但它终究难以聚齐“成一坯之力,过手七十二道,方克成器”的全产业链人才。于是“官搭民烧”的陶瓷生产形式出现,整个景德镇的瓷业如火如荼,产量及质量均达到历史新高。其销售范围对内遍及全国各地,而对外也趁着“大航海时代”全球化浪潮及郑和下西洋远销至西亚、非洲东海岸、欧洲、东南亚、日本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世界瓷业中心”,也成为了“中国四大名镇”之一。

明代景德镇瓷业的辉煌一直延续到了清前期康雍乾时期,景德镇镇区范围仍在向东、向南扩张着,皇家御窑厂仍然源源不断地通过运瓷古道、官马大道和运河将瓷器运送至京师。

景德镇浮梁县瑶里古镇(拍摄者:史英静)

清代镇区规模进一步扩大,北起自观音阁、江南雄镇坊延至小巷嘴。码头也向地势低洼、平台的南面转移,嘉庆转移到了城南范围,也反应出了当时城市中心的南移。而晚清鸦片战争后,英法等国的倾销让景德镇乃至中国成为了最大的“陶瓷进口国”,“世界陶瓷中心”的头衔已从景德镇转移到了国外。瓷业没落之时昌江东岸老城区褪去繁荣,成为了普通商业销售与居住的功能区。

新中国成立及现代:景德镇瓷业历史的转型期,一段国营时代的历史,创新转型的开始

持续低潮之后的景德镇在新中国成立后迎来了又一次辉煌时期。二战刚刚结束,全球处于经济复苏时期,政府重新对景德镇陶瓷资源进行了配置,大力扶持陶瓷产业,在昌江东岸老城区集中建设了十大国营瓷厂,仅每个厂的瓷业工人就达数千人。在20世纪80-90年代,景德镇瓷业的发展更是达到了高峰,景德镇陶瓷产量及销量均超过了历史记录。

众多瓷厂集聚在昌江东岸,远处眺望烟囱林立,大机器时代,景德镇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工业城市,为中国的外销市场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部分国营瓷厂的选址与明清时期的窑场相重叠。在瓷业的发展史中,他们似乎从不会放弃对同一片土地的“钟爱”,于是在一片土地上形成了不同时代的瓷业“断代史”。比如建国瓷厂就选址在原御窑厂东侧“两窑、十八坯房”的民窑、明清作坊群中,人们可以在这里窥见明清与新中国两个截然不同时代中景德镇陶瓷业的历史印记。

然而,十大瓷厂的辉煌终在上世纪90年代的大浪潮中走向公私转制,甚至是倒闭的境地。陶瓷私人小作坊开始兴盛,景德镇又开始进入了一个小作坊集群的时代。当时,新一代景漂涌入景德镇,“景根”和“景漂”中从事普通陶瓷业生产的则会选择在樊家井、老鸦滩等房租较低的地方作为创作阵地,形成前店后坊的全产业链区。据统计, 2010年大小瓷业企业多达3000家。

福寿下弄的老商铺与新民居(拍摄:史英静)

御窑厂博物馆(摄影:史英静)

如今御窑附近的黄老大镇窑遗存(拍摄者:史英静)

而与此同时,陶瓷文化创意产业也开始初露头角。一批陶瓷艺术家选择在地形狭长的三宝瓷谷创建工作室,开始了自己的陶瓷艺术创作。如今在国际上家喻户晓的三宝国际陶艺村就是那个年代开始创建的。作为景德镇“陶瓷文创”的发端,它带动了后来的三宝瓷谷、三宝蓬陶瓷文创区的建立和发展。

上世纪90年代以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蓬勃发展及产业转型,促进了城市格局的重塑。消失的烟囱,转型之中的老厂房,从前的陶瓷生产区转变为了陶瓷文化创意区。历代的陶瓷窑、作坊、码头、商铺等都已然成为了景德镇陶瓷历史文化的象征符号。

此时的陶瓷产业已转为是“文创密集型”产业,如今的三宝国际、乐天陶社、进坑村,陶溪川,明清作坊群、建国瓷厂文创园、古窑民俗博览区、绕南陶瓷主题区、陶瓷街、陶瓷博物馆、名坊园等都代表着景德镇陶瓷产业转型和城市重塑的力量。科技文化时代,能代表景德镇走向中国乃至世界的也不仅是传统陶瓷制品,而是延续千年庞大的瓷文化体系和母体之中衍生出来的文化创意,那是新时代的“景德镇制造”,也是景德镇再次迎接辉煌时期的重要筹码。

猜你喜欢

昌江瓷业景德镇
景德镇陶瓷夏令营
Molecular mechanism study of Astragalus adsurgens Pall synergistically induced by plasma and plasma-activated water
江西景德镇御窑厂遗址
昌江流域9次致洪大暴雨的空间分布与天气系统分析
海南昌江核电二期工程项目建设进展
景德镇御窑博物馆
景德镇明清御窑厂遗址保护区
影青留芳 手作千年
近代醴陵瓷业自适应发展及其产教融合模式建构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